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完成开题报告及完善研究方案
在前期的准备和起步阶段,首席专家主持了开题报告会,根据审查专家意见和国家规划办的要求,将申报的8个子课题(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的显示与理路研究、学校与公民道德建设、政府与公民道德建设、传媒与公民道德建设、公司与公民道德建设、社区与公民道德建设、社会组织与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形成主体合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整合缩减为5个(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的显示与理路研究、学校与公民道德建设、政府与公民道德建设、大众传媒与公民道德建设、社区社团与公民道德建设),并根据需要调整了子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重温并改进课题设计,明确学术分工与合作职责,制定课题组内部学术工作条例。子课题组随后完成开题部署,明确各子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对基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达成初步共识。根据研究需要配备专职的研究助手,协助项目负责人的管理统筹工作,同时为每个子课题配备学生助理。购买研究必须的器材设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完成的研究现状综述,为课题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课题主要进展包括:
(1)召开多次课题组研讨会。明确本研究视野内公民道德的基本内涵是课题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实施的基础,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公民道德”的内涵与基本范畴展开了多次讨论,提出本研究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在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公民道德是一种着眼于公民个体的最为基本的社会道德、政治道德及个人品质,公民道德建设应分层次推进,政府、学校、媒体与社会组织要形成合力;强调公民道德建设是针对是全体公民的道德要求。
(2)编制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本课题作为公民道德的工程研究,立足现实,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对策。为达到实证研究的目的,本课题调研分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包括面向整个课题的通用问卷和各个子课题根据自身研究对象分别设计的问卷,问卷设计已完成,并部分进行了发放和数据整理。深度访谈将通过对具体事件的抽样访谈,将个案所在的社会情境进行深度挖掘,以提炼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社会过程,目前课题组成员已完成了访谈技巧的培训,访谈调查正利用暑期开展。
(3)举办一系列学术论坛。课题组确立了“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的系列讲座,邀请海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结合社会现实,就课题有关内容举办了一系列学术论坛。
(4)初步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已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道德与文明》、《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近20篇,处于投稿阶段的学术论文30余篇。
3、各子课题进展:
子课题一:从为整个课题研究奠定总论和概述出发,依据公民道德现状的整体调查结果,获得对当前存在问题的有效诊断与把握,并提出与转型时期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相匹配的理论支持。该课题认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建构“统一性的伦理场”,即以学校、政府、媒体、社团与社区为主体,提升正向合力,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整体效果。目前,正在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深度访谈工作,围绕公民意识、公民权责、公民参与、公民道德、公民与广东五个方面展开调研,并以典型性的目的抽样方式,以广州为研究区域,最终将形成32个调查样本。同时,子课题组成员已在《教学与研究》、《求实》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一批高质量的针对性很强的研究成果也将在明年年初前陆续发表。
子课题二:以学校的公民道德建设为研究对象,按照“经验观察——问题聚焦——对策探寻”的理路,通过重点论题与个案聚焦展开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提供参考。目前,已拟定若干研究问题,包括由子课题成员李辉教授负责的“从教材(分别是政治课教材和语文课教材)演变分析中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演变”,由童建军副教授负责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的国别(中国、新加坡、英国、美国和俄罗斯)比较研究”,由欧阳永忠副教授负责的“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追踪研究(2003-2013)”。此外,还将以韶关、河源、汕头、深圳、佛山、珠海六个城市的中小学为调查对象,以期发掘广东在推进学校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特色和推广性意义,调查将在中小学秋季开学两周内完成。
子课题叁:总结其他地区和国家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法律、制度保障机制,探讨政府管理行为与公民道德建设之间的发生关系和机制机理,为政府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出对策建议。目前,正在广州、深圳、韶关、云浮、茂名、梅州、中山、肇庆、珠海各地展开调研,以期发现政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与困难,并提出改进建议。调查研究的成果将形成“政府与公民道德建设”、“公德与私德概念辨析”、“公共领域构建中的公民精神培育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道德建设与政府道德责任”的调研报告和主题论文,相关论文正在修改投稿中。
子课题四:研究大众传媒对一般受众公民道德素养的作用力、作用点和受众对大众传媒道德素质的反作用力。调查问卷已在“中国好人论坛”和在校大学生中间发放,并将对来自媒体的资深传媒人士,来自宣传、广电、网监等部门的管理人士,和媒体上活跃的公众人物展开深度访谈。目前,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共产党新闻法制建设的宏观考察》和《微博中的谣言治理与防范》已发表,成果要报《大众传媒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得失与对策——以率先改革的广东为焦点》也已上报。为推进研究,本课题组的负责人将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为期叁个月的访问研究。
子课题五:着重关注现代社会组织与公民道德培养之间的关系,在更普遍意义上探索社会组织发展的现代公民性培养价值。通过对社区民间组织、公益服务类组织以及国际性非营利组织等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案例性研究,考察各类社会组织运作发展过程中现代公民道德的培育和表征。目前,已完成对国际狮子会在中国大陆地区发展实践的案例研究,发现该类国际组织的内部民主治理及其所宣扬的志愿精神吸引着众多中产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将有利于促进培育现代公民价值和意识,推动传统道德观念的复兴;已完成凤凰城爱心公社、广碧儿童关爱中心、丰景大厦业主委员会等相关社区社会组织的案例访谈和资料收集工作,正进入论文写作构思和撰写阶段;已先后前往北京、上海、温州、银川、成都、深圳、顺德等地广泛开展地方社会组织调研,我们将在更广泛社会组织的微观运行层面寻找社会组织发展与现代公民性形成的内在关联性。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1、调研情况:
调研工作有序推进。其中:子课题一已完成数据统计,子课题二将在秋季学期开学两周内完成调研工作,子课题叁的调研将在8月份开始,子课题四已完成问卷结果的统计,子课题五已先后在北京、上海、温州、银川、成都、广州、深圳、顺德等地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研究报告目前正在撰写中。按计划,整个课题组将完成10000份调查问卷、百余个访谈样本,预计整理出达百万字的访谈稿。这些调查资料将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实证基础。
2、文献情况
按照“公民”、“道德”、“社会转型”、“公民教育”、“大众传媒”、“社区”、“社团”等多个主题,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课题组已分批购买相应的中外文献资料,并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做了全面的收集,详尽细致地梳理了研究现状。文献资料已用于课题研究。
3、学术会议:
(1)开题报告会,2012年6月21日。会议由首席专家钟明华教授主持,课题顾问专家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介绍课题开展的筹备状况,陈述本研究的思路与计划,就课题框架、团队组织、成员分工等进行了安排。会议确定,将根据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委评审专家的意见,把子课题由8个调整为5个,包括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与理路研究,学校与公民道德建设,政府与公民道德建设,大众传媒与公民道德建设,社区、社团与公民道德建设。会议强调,要立足于学科基础理论建设、跨学科问题聚焦、重大国情的调研报告、新型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四个方面开展研究。
(2)“公民道德:内涵与维度”系列研讨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10月27日召开,对公民道德概念进行讨论,认为这一课题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仍需进一步研讨。第二次会议于2013年1月19日举办,就本研究所涉及的公民道德内涵展开讨论,区分“公民道德”与“公民的道德”两个概念,强调建设公民道德,必须突破狭义的公民政治伦理,实现全体公民的综合道德素养的全方位提升。第叁次会议于2013年5月10日举行,对公民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当代价值进行讨论,就公民道德的基本要素达成共识,包括权利、责任、参与、宽容、尊重、平等等。与会学者认为,必须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中确立当代中国的公民道德。
(3)“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证研究:理论与方法”研讨会,2013年3月29日。基于课题作为应用型研究的基本性质,对研究开展所必需的实证调研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围绕课题组的通用问卷设计、调研目标的选取、各子课题的问卷设计和调研计划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讨论和任务布置。同时,还就深度访谈的方法与经验进行了交流,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4)各子课题主题研讨会。各子课题围绕各自研究的主题,包括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道德建设,学校与公民道德建设,政府与公民道德建设,大众传媒与公民道德建设,社区、社团与公民道德建设等相关问题召开多次研讨会,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情况,参照借鉴相关调查经验和方法,明确了调查的范围、受众、主题、方法等重难点并根据自身学术特长和研究领域,对研究任务进行分配。
4、学术交流:
(1)“道德与幸福”学术研讨会(粤苏伦理学年会),2012年11月25日。课题组成员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在此次会议上集中展示。盛志德博士对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德福关系进行了详细比较;范碧鸿副教授则从信任风险的角度对道德进行了思考;童建军副教授从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典故思考当代公益慈善的伦理支撑;王硕博士则从概念的角度思考了公益事业的内涵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课题代表们围绕“德福一致”、“公益与生活世界”等主题热烈交流,积极发言。
(2)“公民道德建设论坛”系列讲座。① 2012年10月19日,中国伦理学界著名学者肖群忠教授作“传统道德与现代幸福生活”学术讲座,探讨主流道德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的变化,强调中国传统美德是影响调节当代中国人生活的重要要素。 ② 2012年7月13日,台湾大学林火旺教授作主题为“圣人与道德运气”的讲座,介绍了中西方伦理学发展进程中“道德无关运气”的正统观点,指出行为、品格与道德运气的关系。③ 2012年7月13日,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于天龙副教授作“以培养世界公民为目标的道德教育:美德教育新论”讲座,结合美国、中国道德教育实践以及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对“德育政治化”“泛道德化”“世界公民的美德”等问题进行阐述,探讨世界公民的培养路径。④ 2012年4月18日,台湾大学哲学系林火旺教授作“罗尔斯正义论问题”讲座,分析了建基于自由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正义论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社会公正,并通过回应当代社群主义者、多元文化论对正义论的批评揭示了罗尔斯早期思想和晚期思想的区别及其对当代世界政治哲学构建和现实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⑤ 2012年4月20日,“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岸道德问题”讨论会,李辉教授和林火旺教授分别针对内地与台湾在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道德变迁及其问题展开对话。
(3)“全国好人论坛(第3届)”,2012年12月22日。论坛从不同角度阐述“协同创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如何实现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支教服务”、 “由好人文化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港澳地区宗教公益事业及其给我们的启示”、“谁是好人”等论题。与会者交流了实践与理论的经验和认识,同时也提出在目前社会条件下,从事公益活动如何持久下去所面临的困惑。
5、国际合作:
(1)课题组成员童建军副教授于2012年8月—2013年1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积极参与该校教师学院(teacher college)有关公民教育、价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学术讨论,带回大量研究文献,为推进学校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子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课题组成员沉成飞副教授于2012年11月—2013年5月在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如中西公民道德的比较研究。访学期间,主要参与东亚文明和社会方面的课程和讨论,尤其是哈佛大学主办的有关中共十八大前后之中国政局及走向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讨论了中国社会包括政体法制,公民素质,民众心理,新闻舆论,社会思潮,民主之路,外交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在访学期间,多次走访美国的一些社会机构,慈善机构等,也访谈了美国的华人社团,以此广泛了解西方社会之民生舆情,华人对西方社会之适应与调适,从而为中西公民道德之比较研究寻找样本。
(3)课题组核心成员于2013年7月28日—8月5日赴俄罗斯参加中山大学与莫斯科大学共同举办的“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俄比较研究”论坛,课题组已向论坛提交9篇论文并发言。
(4)子课题负责人胡雪莲副教授将于2014年1月中旬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进行为期叁个月的访问研究,目前正在办理签证等相关手续。访学期间,将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历史系及哈佛-燕京学社,就大众传媒与近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与西方社会的这一历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在研究中将力求避免以西方社会为标杆的“西方中心”倾向。
叁、代表性成果介绍
1、王硕、李萍:《中西比较视阈下公益慈善的伦理诉求》,《道德与文明》,2013年第4期。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伦理诉求是对道德动机和行为价值目标的综合判断,是理解公益慈善活动的内涵及意义的关键所在。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实践内容,公益慈善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呈现出不同的范式,其伦理诉求是其文化内在伦理精神的体现。相对于西方旨在“公共领域之善”的社会改造诉求而言,传统中国公益慈善的价值目标更倾向于维护既有的伦理秩序,构筑“伦理共同体”。中西方伦理诉求的差异不仅表明文化传统差异之使然,更是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追求人类共同伦理精神的宝贵资源。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公益慈善活动是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西伦理比较的视阈下,从伦理诉求角度去理解公益慈善活动的内涵及意义,无疑有助于从学理层面促进公益慈善活动的理论自觉,了解其内在的伦理精神,从而在实践层面对公民道德践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王 硕:《由圣至仁——哲学视阈下公益慈善的范式转型》,《中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公益慈善的人文传统源远流长,“轴心时代”的中西哲学分别孕育了一对相应的公益慈善类型:源自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肠丑补谤颈迟测和辫丑颈濒补苍迟丑谤辞辫测标识着“爱上帝”与“爱人类”;孔子则明辨了“圣”——“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与“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中西先哲的共通之处在于揭示了公益慈善的两种范式:一是基于个体道德性的奉献之“圣道”;一是基于交互主体性的共善之“仁道”。启蒙哲学家通过对“爱人类”的重新发现和阐释引领了从前者到后者的转变;中国现代公益慈善理念形成的关键在于由圣至仁的范式转型。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从历史渊源与现实差异的比较中,分析中西公益慈善理念的异同,在深刻把握公益慈善的内在精神基础上,指出了中国现代公益慈善理念现代范式转型的理路,从而推动了学界对公益慈善内蕴之道的把握。
3、黄晓星:《国家基层策略行为与社区过程:基于南苑业主自治的社区故事》,《社会》,2013年第4期。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在转型的社区情境中,国家基层政府的行为是策略性的,社区居民亦陷入了权变的回应过程中。文章聚焦于1980年代以来政府行为的不同阶段,从中观的社区形态考察基层政府的不同策略及社区过程。政府干预、释出、旁观调控叁种不同程度的行为反映了政府对于社区的态度,社区层次和事件性质是基层政府策略行为的关键自变量。文章运用拓展性个案研究方法,分析国家在社区的基层策略及转型期社区的生成和发展,基层政府行为与社区回应的不同逻辑是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根源。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在以往的社区研究中,鲜有以纵观的社区过程解释社区自治的文章。本文将南苑社区置于1990年代以来社区转型的过程中看待,梳理清楚社区自治的起伏。该研究可为现阶段的社区治理提供参考。
4、黄晓星、林滨:《共同体的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理路》,《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5期。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社会管理创新意味着国家、市场、社会等诸多主体走向协调发展,是一种共同体的治理思路。本文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关联为分析视角,提出以人口(人的参与和发展)、空间(人的生存场域)、组织(人的生存方式)叁要素为基点,国家与市民社会两维度为机制的共同体治理思路。国家与市民社会协同共治,叁要素协调发展,以共同体的培育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理路。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共同体的培育室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叙述了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阶段,并提供了反思现阶段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武器。现阶段,社会关系被原子化,道德沦陷或滑坡,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如何重建或重构共同体成为当务之急。文章理清了共同体培育的叁个关联的视角,从人口、空间、组织叁要素为基点入手进行分析,为现阶段社会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5、林爱珺、王卓:《中国共产党新闻法制建设的宏观考察》,《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传播活动是一把双刃剑,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中,对于新闻媒体、新闻传播活动的管理及法制化建设是其一个重要法宝。其中,关键的是引导新闻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法制化过程经历了建国初期的探索起步、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建设等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法制建设在加大立法范围、丰富立法内容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当今,转型期的中国,同样需要党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新闻法制建设进程依然缓慢,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政策法制化、媒介权利法制化以及舆论监督法制化建设。这样,才能发挥新闻媒体传播真实、崇尚真善美、进而提升公民道德、引导公民行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法制建设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天研究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本文可以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强化对新闻媒体的引导,使其发挥正能量、提升公民道德提供借鉴。
6、林爱珺、张萍:《微博中的谣言治理与防范》,《新闻界》,2013年第3期。
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充分满足了人们表达自由的愿望,也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微博上谣言泛滥的问题也逐渐突出。谣言泛滥,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当前中国公民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大众传媒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微博中谣言的产生,既有微博作为大众传媒自身的弱势原因,也有微博用户媒介素养不足的原因,又有社会监管不力的原因。但是,微博用户自身的原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微博“自我净化”机制、提高微博用户媒介素养来防范微博谣言。同时通过惩罚谣言散布者、完善微博“辟谣中心”以及加强微博实名制管理的方式来治理微博谣言。唯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微博等大众传媒在提高公民道德、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正能量。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大众传媒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以微博为例探讨大众传媒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无疑有助于对公民道德建设路径的研究、有助于公众深入了解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同时为治理当今中国大众传媒发展过程中的谣言泛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7、童建军:《价值教育合德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即将出版)。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本着作是以西方复兴中的德性伦理为思想资源和理论方法,探讨社会问题的一种学术努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于对以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为主导的规范伦理学的不满,以安斯康姆和麦金泰尔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提出了“重新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主战。当前西方德性伦理学研究在挖掘传统德性伦理思想资源的同时,更是积极观照社会,发展出了应用德性伦理学。本书正是立足于这一大的世界性的学术背景而构思和写作,力求积极回应当代世界学术发展前沿,增强其应对现实疑难挑战的理论力量。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本着作对于道德教育的伦理反省和实效改进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教育有着内在的道德蕴涵,是人类一项杰出的道德事业。英国教育哲学家彼得斯在《伦理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两大标准是:传授有价值的东西;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麦克莱伦则以有无道德区分教育“真品”和教育“膺品”。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价值教育,其实效性就不仅取决于合法性、合理性与合情性,还决定于其教育构成要素的合德性,应该接受伦理学的检视,提出一种“伦理学范型”,以甄别合德性的价值教育与逆德性的价值教育。
8、夏银平:《大众文化与公民文化关联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即将出版)。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改革开放,尤其是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而且从大众文化的发展态势来看,社会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但是,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普遍流行,冲击甚至改变了现行的文化形态及其秩序,因而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书着重考察大众文化与公民政治文化的关联性。第一部分考查了公民文化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追溯强文化理论。第叁部分考查大众文化对公民政治情感的影响。第四部分考查大众文化对公民政治认知的影响。第五部分考查大众文化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蝉辫蝉蝉软件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大众文化与公民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呈现“倒耻型”结构。大众文化影响越大,公民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参与度越强,但当大众文化的影响超过一定程度时,电影、电视、网络游戏、微博则导致公民政治情感、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度下降。总体而言,大众文化对公民文化具有一定的影响。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大众文化对公民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从当今最热的大众文化入手研究公民文化在中国无论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还是对于公民文化的研究都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论着对于在实践层面如何引导大众文化形塑公民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四、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报送《工作简报》3期。包括:①汇报 2012年6月21日课题开题报告会,介绍课题研究将以社会转型期广东为研究场域;以学校、政府、社区、媒体、社会组织等为分析单元,以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并介绍与会学者对公民道德概念展开的相关讨论。②汇报 2012年10月27日课题组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介绍课题研究的四大主题:社会转型、公民道德、公民道德建设与广东公民道德实践,和五个子课题:现代化进程中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与理路研究,学校与公民道德建设,政府与公民道德建设,大众传媒与公民道德建设,社区、社团与公民道德建设。③汇报 2013年5月10日以“公民道德:内涵与维度”研讨会情况,介绍了该次会议10篇论文的基本内容,涉及公民道德的历史性范畴、内涵和维度。
2、成果发布。①2012年11月17日,课题首席专家钟明华教授参加岭南大讲堂发表主题为“公民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的演讲,该讲坛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高品位公益论坛,也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品牌工程之一。钟明华教授的演讲内容发表在《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7日第 006 版,题为《公民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和《南方日报》(2012年11月25日础11版,题为《从知、信、行全方位推动道德教育》)。
②2013年1月27日,钟明华教授赴深圳龙岗区“龙岗大讲堂”做《以公民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讲座,探讨公民道德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公民道德内涵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而重点和难点在于提高社会公德。
③2013年4月20日,钟明华教授参加珠海市与光明日报联合举办的“道德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专家论坛”,探讨珠海市举行的“德行珠海”活动在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中战略意义,并从文明标志,基本形态,社会工程叁个角度论述城市在社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该主题发言刊登在《光明日报》(2013年4月24日)和《珠海特区报》(2013年4月24日)上。
3、社科成果要报。第四子课题已撰写完成一篇题为《大众传媒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得失与对策——以率先改革的广东为焦点》的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成果要报,并上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要报中指出,广东传媒作为全国行业前锋,过去十几年间引领公民道德建设风气之先,但舆论导向失范迹象也很明显,因此率先改革的广东传媒具有全国性的典型意义。对症下药,必须在尊重大众传媒已经市场化这个事实的基础上,边“破”边“立”。“破”,是指破解“媒介独立”的神话,降低大众对商业媒体“神圣”的信任度。“立”,是指强化传媒监管部门“舆论导向的导向”作用。
阶段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从知、信、行全方位推动道德教育 |
钟明华 |
报道 |
南方日报 2012年11月25日 础11版 |
2029 |
|
2 |
公民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
钟明华 |
报道 |
社会科学报 2013年1月17日 第 006 版 |
3487 |
|
3 |
中西比较视阈下公益慈善的伦理诉求 |
王硕、 李萍 |
论文 |
道德与文明 2013年第4期 |
11553 |
|
4 |
由圣至仁——哲学视阈下公益慈善的范式转型 |
王硕 |
论文 |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 |
11324 |
|
5 |
国家基层策略行为与社区过程——基于南苑业主自治的社区故事(1995-2012) |
黄晓星 |
论文 |
社会 2013年第4期 |
24116 |
|
6 |
共同体的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理路 |
黄晓星、林滨 |
论文 |
教学与研究 2013年第5期 |
12760 |
|
7 |
中国共产党新闻法制建设的宏观考察 |
林爱珺、王卓 |
论文 |
新闻记者 2013年第5期 |
12230 |
|
8 |
微博中的谣言治理与防范 |
林爱珺、张萍 |
论文 |
新闻界 2013年第3期 |
6366 |
|
9 |
“以羊易牛”与仁慈美德 |
童建军 |
论文 |
道德与文明 2013年第4期 |
10675 |
|
10 |
从收入分配看“美国式”的公平效率观——以里根时期美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为例 |
胡莹 |
论文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年第6期 |
13082 |
|
11 |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价值冲突与调适 |
李文珍 |
论文 |
求实 2013年第2期 |
6960 |
|
12 |
从德福关系看当代中国道德问题的症结及消解 |
李文珍 |
论文 |
湖南社会科学 2013年第3期 |
7576 |
|
13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蒋红群、吴育林 |
论文 |
思想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
5763 |
|
14 |
大众传媒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得失与对策——以率先改革的广东为焦点 |
胡雪莲 |
研究报告 |
已上报全国哲学 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
3010 |
|
15 |
中共十八大前后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研究评述 |
沉成飞 |
论文 |
教学与研究 (待刊) |
12964 |
|
16 |
当代西方环境德性 伦理研究与反思 |
童建军 |
论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待刊) |
14000 |
|
17 |
网络舆论的道德价值 |
王晓丽 |
论文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待刊) |
8639 |
|
18 |
价值教育合德性研究 |
童建军 |
着作 |
人民出版社 2013年 (即将出版) |
260000 |
|
19 |
大众文化与公民文化关联性研究 |
夏银平 |
着作 |
人民出版社 2013年 (即将出版) |
250000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