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开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将在我们这几代人手中实现。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既值得自豪,也责任重大,必须有一种历史的担当精神,推动国家的发展,贡献于世界的学术。
有担当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应当审时、度势、量己,在客观需求、研究兴趣、知识积累叁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有强烈的入世态度、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才能让我们及时洞察国家兴旺、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的客观需求。客观需求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任何学者都不可能面向且跟踪所有这些客观需求,因此就得寻找这些客观需求同自己的研究兴趣、知识积累之间的“交集”。研究兴趣中既有源于个人性格和早期经历的较为持久稳定的成分,也有根据客观需求而培养、随着客观需求变化而转移的相对活跃的成分;知识积累则更是可以随着终身学习得到不断的补充。凡是客观需求、研究兴趣、知识积累叁者重迭者,必定会大有作为;否则,不是力不从心,就是费力不讨好。
有担当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应当既忠诚于科学事业,又不被学科划分所局限。现代社会分工发达,各司其职,专家学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忠于职守、守护科学,用科学精神诠释生活、指导实践,而不应当随波逐流。现在有些专家教授把持不住自己,频频突破底线、触犯众怒,已为学界所不齿。尽管过去中国的学术大师往往“文史哲不分家”,不过现代科学顾名思义,乃是分科(学科)而学(习)得的,即科学本身有复杂的学科体系,每门学科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方法、概念范畴体系来研究和解释世界。然而客观世界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统一整体,当代中国乃至世界面对的各种重大现实问题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科学的力量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时候,必须打破学科壁垒,运用跨学科的眼光、学科交叉的方法和学科渗透的成果。
有担当精神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还应当勇于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科学是在探索未知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领导者应充分尊重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造和提供良好宽松的条件和氛围。研究者则应本着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精神,或是面对青灯黄卷,乐于清苦、甘于寂寞,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或是面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积极开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坚持并发扬知识分子对现实应有的批判和超越意识,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敢于修正自身研究中所犯的错误,要充分认识到,修正错误绝非不光彩之举,正如恩格斯所说,“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作者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首席专家、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