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立项一年多以来,本项目研究计划总体运行良好。2012年2月,在长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召开的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上,莅临会议的5位专家对课题的运行机制、主攻方向、研究的重点问题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各子课题分别对研究计划又做出了部分调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原地区与华夏-汉民族密切相关的考古学重要资料为基础开展核心研究工作,同时配合开展对周边地区其他族群,尤其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与汉民族及其祖先曾经发生过较大规模的融合、通婚的那些古代族群进行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骨化学以及动植物考古学的调查、研究,为探讨汉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提供更多的生物考古学证据。按照上述思路,一年来,我们选择河南安阳殷墟中小墓出土的人骨和郑州地区汉、唐、宋墓出土的人骨标本作为核心的研究资料开展了人种成分分析和古顿狈础分析,目前人种成分分析已经得出初步结论:殷墟中小墓所代表的商代自由民的人类学类型应属“古中原类型”,可以代表了中原华夏族的主要遗传学来源,这种人种类型在郑州地区汉代居民中得以延续,自唐代开始出现其他人种成分的混入,宋代则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使得郑州地区宋代居民在体质特征上已经明显有别与“古中原类型”的先民了,而成为现代北方汉族的雏形。古顿狈础的研究方面,线粒体母系遗传结构的研究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开展驰染色体父系遗传结构的实验工作。周边地区其他族群的研究工作也在广泛展开,重点首先是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两批重要古人骨资料: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和青海西宁陶家寨汉代墓地出土的人骨。该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收获,目前还在进行中。骨化学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动植物考古的研究工作也在有计划地进行中,目前主要处于资料的收集、实验分析和数据库建设阶段。
分子考古学子课题研究进展:
1. 取样:2012年6月,从中原地区采集仰韶时期,早商时期,汉代等古代人类遗骸共计112个样本;2012年9月甘青地区取样89个;2013年5月北方边疆地区东周时期取样120个;2013年7月东北地区东周时期取样79个。
2. 实验情况:A: 2012年6-9月份中原地区样本的初期处理;9月份至今,主要对这些个体进行线粒体DNA的研究,线粒体分析实验目前顺利;性别鉴定情况非常理想,父系研究还在进行当中。B: 甘青地区样本保存较好,目前线粒体DNA测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处于数据统计分析阶段,性别鉴定工作完成三分之二,父系研究刚刚起步。
C: 我国北方边疆地区及东北地区东周时期的样品正处于样品的前处理及抽提阶段,预计在2014年初会有初步分析结论。
体质人类学子课题:
对我国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后套木嘠遗址,哈民忙哈遗址、进行了现场鉴定及保护;对中原地区的薛庄遗址夏至明清时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西北地区甘青地区先秦时期的磨沟墓地、青海地区汉代的大嘴子墓地、平安墓地、宁夏平原的常乐汉墓、海子垣汉墓、九龙山东周时期墓葬人骨进行了研究观测,研究报告在整理之中。
骨化学子课题:
研究重点在北方长城地带先秦两汉时期古代居民的饮食结构变化,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宁夏平原地区汉代居民的食谱分析初步揭示了汉代内蒙古长城地带,西汉王朝通过实施移民屯垦和属国等政策,大力推动了河套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改变了河套地区原有的经济模式和人们的饮食结构。研究结果为复原汉代北部边疆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和证据。
动植物考古学子课题:
研究重点在收集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古代动植物标本,建立相关地区的动植物标本数据库。
②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1. 2012年5月14日至19日,首席专家朱泓教授应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德曼(D.S.Goodman)教授的邀请前往该校进行了友好访问,并出席了由该校中国研究中心、考古系共同主办的“东方与西方:过去与未来——青铜时代与历史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在欧亚大陆交流的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朱泓教授以“中国古代居民的类型划分:体质人类学的视角”为题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引起与会代表和师生们的很大兴趣。此外,与会期间,朱泓教授还就吉林大学与悉尼大学之间今后的考古学学术交流、人员互派、合作研究等一系列问题与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古德曼教授、考古系艾莉森?贝茨教授达成一致意见,并与古德曼教授草签了合作意向书。
2. 2012年5月18日至30日,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考古学系著名法医人类学家、生物考古学家Deborah C.Merrett教授来中心访问。Deborah教授主要从事古病理学、牙齿显微结构及未成年个体性别年龄的精确鉴定研究。来访期间,Deborah教授为中心师生作了题为“易洛魁人丧葬习俗—Moatfield遗址人骨研究”的学术报告。Moatfield遗址是加拿大易洛魁人的遗址,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大多伦多地区,是最近几十年第一个得到加拿大原住民允许发掘的遗址,Deborah教授从考古学与生物考古学相结合的角度,为我们介绍了该遗址生物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情况,Deborah教授着重讲解了该遗址出土骨骼标本的病理情况,列举了 头骨穿孔现象、骨髓炎、上颌窦炎、口腔疾病、疑似结核病、疑似脑膜炎以及多发性骨髓瘤和筛状眶病变等现象,印证了法国传教士所描绘的易洛魁人的生活习惯和 风俗。该遗址古代人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是考古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共同合作的结果,是加拿大原住民人骨遗骸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典范。访问期间,Deborah教授还参观了中心的人类学实验室、考古DNA实验室,对中心师生在教研、科研和国际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合作领域。Deborah教授与中心人类学实验室的师生进行了座谈和交流,并利用一批新石器时代的人骨标本进行了牙齿显微结构的合作研究,对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和演示。西蒙菲莎大学考古学系拥有加拿大一流的法医人类学及生物考古学实验室,是北美考古学研究的重镇,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该系与中心一直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Deborah教授的此次访问将实质性地推动两校考古学科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3. 2012年6月7日,在课题的支持和邀请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社科院考古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主任袁靖研究员,来实验室访问并做了题为“公元前3500~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的资源、技术和生业研究”,袁靖研究员着重阐述了近年来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分别对二里头、陶寺和良渚等三个中心性遗址出土的动植物遗存、人工遗物及相关遗迹开展综合研究,同时对其他重要遗址开展相关采样和研究,把重要资源、农作物、家畜、青铜器、陶制品、石器和玉器等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重点考察在 3500BC-1500BC这个时段内,二里头、陶寺和良渚等三个在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遗址的农业和手工业特征,深入研究不同时期和地区的 技术与生业发展状况,探讨技术、生业和社会组织结构的互动关系,从而认识当时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如何影响社会复杂化的进程,明确技术和生业在中华文明产生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文明形成阶段的技术与经济状况的系列指标性特征。
在讲座尾声,袁靖研究员与在场的青年教师以及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问答,这场精彩的报告为在场的诸位提供对于科技考古更深的思索,开拓了学术视野,使得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均受益匪浅。
4. 2012年7月11-15日,在课题的支持和组织下,“第三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此次研讨会由重大项目依托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 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院、英国阿伯丁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境内外20余所科研院所与文博机构的67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或向会议提交了论文。研讨会上,与会学者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介绍与探讨。一是对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区不同时代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新发现和研究情况的介绍;二是对家养动物的二次开发、利用古文献等手段对动物遗存进行分析等专题研究走向深入;三是DNA研究、同位素分析等自然科学手段在动物考古学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加强。此次会议是我国动物考古学领域高水平学术会议,它的成功召开将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5. 2012年7月20-29日,课题组成员崔银秋教授、魏东博士等4人赴新疆乌鲁木齐参加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克里雅河北方墓地出土遗骸的后期整理工作。北方墓地所代表的克里雅河流域古代文明,与曾被认为是“孤本”的新疆早期文明代表—罗布泊小河墓地在文化面貌上有很大的一致性,据发掘者推测,该墓地的年代应为距今4000年—3500年左右。中心对该墓地出土古代人类遗骸的全面科学测试,尤其是古代DNA的测试结果,将会成为揭示埋藏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这一古代文明全貌的另一把钥匙。
6. 2012年7月25日到8月1日,课题组成员周慧教授,王海晶副教授等5人赴黑龙江省黑河市对鄂伦春族人群进行调研和取样。鄂伦春人群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群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汉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贡献。建国以后大量的鄂伦春人群融入到现代汉族人群中使得纯种的鄂伦春人群濒临消失。对其进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于保护中国少数民族遗传资源及研究汉族形成进程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7. 2012年8月26日,课题组成员李春香和李红杰博士赴青海民和县喇家村对该地区出土的喇家遗址进行考察。该遗址距今约4000年,被认为是齐家文化的代表之一。该地区古代人群被认为对中原汉族人群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同时该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探讨齐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课题组对该墓地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进行了取样,DNA的研究结果将为揭示齐家文化人群的遗传结果及其与中原汉族人群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线索。
8. 2012年春季至今,课题组成员曾雯博士曾多次赴甘肃磨沟遗址进行取样,该遗址出土的大量人类遗骸,为我们研究新石器晚期该地区人群的起源和构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这批古代人群进行DNA分析,将为研究汉,藏起源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可对比的数据。
9. 2012年11月27日-29日,课题组研究生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地域考古、生物考古、环境考古以及文物研究与保护四大研究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共有来自国内(含台湾) 40余家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心博士研究生曾雯、赵永生、肖晓鸣、周亚威、张 旭、硕士研究生侯侃、寇淑俞、李墨岑同学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向大会分别提交了《2008年刘家庄北地出土人骨mtDNA研究》、《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人骨的牙病研究》、《赤峰上机房营子遗址环境考古研究》等文章,同时做了大会报告。本次大会共接收论文百余篇,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科技考古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科技考古事业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在与会代表中,青年骨干,特别是年轻学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深刻地展示出我国科技考古事业人才辈出,后继有人的良好态势,这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
10. 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曾雯赴美参加美国体质人类学学会第82届年会,美国体质人类学学会第82届年会(the 8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于2013年4月9日-13日在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Knoxville, TN)召开。作为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盛会,本次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学及人类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人数逾千人。会议分为55个session,形式有口头陈述,墙报展示,小型讨论会,主题讲习班等。主要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人类遗传学、古人类学、灵长类学、非人类灵长类骨骼生物学、人类学教育研究、人类生物学、人类骨骼生物学。
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曾雯的文章“中国晚商时期王都居民遗传特征初探”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Hereditary Features of Yinxu Population)被大会接收,并在session 13 “Bioarchaeology: aDNA, Paleodemography, Status and Variation”中以墙报的方式进行了汇报。同时参加了“下一代测序技术在生物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等小组讨论会。
11. 课题组成员汤卓炜教授2013年5月13日至2013年5月17日赴美国位于尤金市的俄勒冈大学进行了学术访问,其间会见了俄勒冈大学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主任Jeffrey E.Hances、副主任Lori O’Hollaren和俄勒冈大学孔子学院执行主任Ina Asim,同时商讨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相关事宜;访问期间还参观了俄勒冈大学人类学学院植物考古实验室及自然历史与考古学博物馆;于2013年5月17日以“中国东北地区中西部新石器时代食物生产的方式——以地学考古、动物考古及植物考古为研究途径”(Neolithic ways of food production in central and western northeast China: Geoarchaeological, zooarchaeological, and archaeobotanical approach)为题,为The Admiral David E. Jeremiah and Mrs. Connie Jeremiah系列讲座做了学术演讲。整个学术访问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俄勒冈大学人类学学院Gyoung-Ah Lee教授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款待。本次学术访问由俄勒冈大学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俄勒冈大学全球中国研究机构、俄勒冈大学人类学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学系及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组织安排,并得到美国海军上将 David E. Jeremiah夫妇及俄勒冈大学孔子学院的资助。
12. 在课题的支持下,2013年7月14日—8月1日,首届“人类骨骼考古学”暑期学校成功在我校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吉林大学、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等14所大学的4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暑期学校旨在为全国各高校考古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在此平台上促进人类骨骼考古学及生物考古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加强国内外师生在该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并将我国的生物考古学研究事业不断向前推进。课题组首席专家朱泓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周慧教授、张全超教授参与组织和策划并作了专题学术讲座。
13. 在课题的支持和组织下,2013年7月15日,生物考古平台成功聘任了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FU)考古系教授杨东亚博士为我校“匡亚明讲座教授”, 杨东亚博士是世界古代DNA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积极推动者,尤其是在研究古代动、植物DNA方面尤为见长,其学术理念是基于考古学的古代DNA研究,并在古代DNA研究方法论及其在考古学上的适用性方面做出了多项具有前沿性的研究。杨东亚博士对中国的考古学及古代DNA研究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长期关注中国考古学及古代DNA的研究工作,先后帮助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组建古代DNA实验室并培养了大量青年学生及青年学者,无私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积极参加相关研究的研讨会,为中国的古代DNA研究及考古学研究默默奉献。此次聘任将大大加强课题生物考古平台的学术力量及国际影响力。
14. 在课题的支持下,2013 年7 月11日-7月19 日,美国西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Jacqueline T. Eng博士来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此次美国学者的来访,将近年来北美考古学者对于欧亚草原地带的考古新发现和成果带给我们,弥补我们在该领域文献以及考古材料上的不足,并就相关问题与我们开展合作性研究,促进中俄双方对欧亚草原地带考古发现的共同认识,加深我们对欧亚草原地带考古学的整合研究。Jacqueline T. Eng的访问为期9天,以学术讲座和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开展,加强与青年学术骨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与培养。
③代表性成果介绍
1. 李红杰博士的论文《中国北方古代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研究》(2012年)通过对中国北方13个考古遗址—新疆小河墓地、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巴里坤黑沟梁墓地、宁夏彭阳墓地、青海西宁陶家寨墓地、山西绛县横北村墓地、河北蔚县三关墓地、庙子沟遗址、牛河梁遗址、哈拉海沟墓地、大甸子遗址、大山前遗址、井沟子墓地—出土的人类遗骸进行父系分子遗传学研究,总结出各古代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分布规律和特点,并结合相关古代、现代人群的分子遗传学数据,揭示中国北方不同区域古代人群的父系遗传多样性,探讨不同时期古代人群遗传构成的动态变化过程,为阐明北方族群起源、流向及人群间融合分化等问题提供分子遗传学证据。所得结果如下:中国北方古代人群的父系遗传结构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东北辽西地区,在土著人群的父系遗传构成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外来的基因成分存在于这一地区的人群中,这些外来的基因成分可能来自中原及北亚等地区。并且,在距今3000-2500年左右,外来的基因成分有增加的趋势。西北地区,不同地域范围内的各古代人群间父系遗传构成存在明显的差别。从本研究5个西北古代人群的Y染色体遗传数据来看,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父系来源,并且不同人群间基因交流较少,从而使得自身固有遗传结构得以保持;华北地区,位于古代中原地区的古代人群的父系遗传结构与现代汉族最为接近,表明其可能是现代汉族主要的父系基因贡献者。此外,在研究方法上还探讨了古DNA的研究受样本保存情况限制的问题。对于固定的研究对象,DNA抽提效率的高低是决定能否获得目标DNA的关键。因此,抽提方法的改进是整个古DNA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年度,通过对不同年代,保存情况各异的三批样本的平行实验和三种DNA抽提方法的比较优化,目前获得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古DNA抽提方法,抽提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该方法在原来的方法上增加一步四度EDTA脱钙过夜步骤,同时将样本量从原来的2克减少到200毫克,大大降低了抑制剂的存在。
2. 朱泓教授等发表的《喇嘛洞叁燕文化居民族属问题的生物考古学考察》一文(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1期)根据喇嘛洞墓地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以及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从生物考古学的视角对喇嘛洞三燕时期居民的族属问题进行综合性考察,结果表明,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族属很难与鲜卑人直接联系起来。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主体或许确实是来自第二松花江流域的夫余人,此外还混杂了一部分辽西地区早期土著居民的后裔以及个别的鲜卑人。
3. 张全超等发表的《内蒙古察右中旗七郎山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草原文物,2012年1期)一文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印证了七郎山鲜卑人“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的生活饮食习惯,结合七郎山墓葬中出土有羊肢骨及羊肩胛骨,暗示了羊与七郎山鲜卑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羊肉很可能是当时七郎山鲜卑人喜食的主要肉类品种之一。
4. 原海兵等发表的《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龋齿的统计与分析》(人类学学报,2012年1期)一文,通过对牛河梁遗址出土的31 例红山文化时期人类牙齿龋病的统计与分析,获知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相对偏低的龋齿率可能暗示出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还处在以采集狩猎为主体的模式中,农耕经济可能处于较低层次的状态。
5. 张全超等发表的《黑龙江讷河大古堆墓地出土人骨研究》(北方文物,2012年3期)一文,通过对大古堆组青铜时代居民的人骨标本研究,比较了东北地区特别是嫩江中下游地区该时段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种学资料平洋组,两个墓地的考古学文化研究结果与人种鉴定结果基本吻合,大古堆墓地居民与平洋墓地居民在体质特征上较为一致,属于我国东北地区“古东北类型”的居民,从目前已经发表的属于汉书文化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报告来看,“古东北类型”的居民应该是汉书文化居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6. 张全超等发表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纳林套海汉墓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人类学学报,2012年4期)一文,应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内蒙古自治区纳林套海汉代墓葬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纳林套海汉代居民日常饮食结构中保持着非常高的动物性食物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以C4类植物为主。结合考古学及体质人类学的相关研究结果,纳林套海汉代居民植物性食物结构以C4类植物和以C4类植物为食的动物为主。尽管汉代河套地区的粮食种植种类更加丰富,但粟和黍等北方旱作谷物仍然是当地居民日常种植的主要农作物。δ15N值(11.9‰—14.8‰),则表明汉代先民在日常饮食结构中动物性食物摄入具有相当高的比例,西汉政府在河套地区安置大量前来归降的匈奴人,并让他们保持传统的畜牧狩猎的生产方式,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汉、匈两族间人群、经济和文化间的交流以及当地畜牧业的长足发展,加之河套地区汉墓中大量出土陶制的猪圈、鹅舍、鸭池塘等模型,暗示当地的家畜饲养业也极其发达,为河套地区汉代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肉食来源,从而造成纳林套海汉代居民骨骼中的δ15N值偏高。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西汉王朝通过实施移民屯垦和属国等政策,大力推动了河套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改变了河套地区原有的经济模式和人们的饮食结构。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复原汉代北部边疆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和证据。
7. 孙蕾博士的论文《郑州汉唐宋墓葬出土人骨研究》(2013年)一文,以河南省郑州市荥阳薛村遗址和新郑多处遗址汉、唐、宋墓葬出土的人骨遗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性别组成、年龄结构、身高发育程度、骨骼病理创伤、人种特征等问题,从多个角度对郑州地区汉、唐、宋组居民的骨骼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原地区以郑州汉、唐、宋组居民为代表的汉民族的人种成分构成及其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推测、归纳和概括。研究表明,郑州地区汉唐宋组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与先秦时代相比已大大延后,其平均期望寿命也有所延长,但女性在生育年龄的高死亡率也说明了郑州地区汉唐宋时代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和医疗保健水平仍是比较低下的。郑州地区的汉唐宋成年的两性身高均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下降的趋势,其较低水平的性二形性指数也反映了该地区的女性在维持基本生活的花费上与男性的差别不大。人种特征的研究表明,郑州地区汉唐宋组居民均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存在较大的一致性,较多地表现出了“古中原类型”居民的特点。与各相关近代对比组比较的结果表明,郑州汉代组居民中虽然也可能混入了西北羌系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某些基因,但在体貌特征上与现代南方汉族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唐代组居民则开始体现一种混合体质性状的趋势,与现代南方汉族出现比较明显的差异;而宋代组居民的体质特征已基本介于不同体质类型之间,相反地,与现代华北地区的汉族在体貌特征上似乎更相像。就本文所研究的资料而言,现代北方汉族体质特征最终形成的时间应不早于宋代。民族的融合、群体遗传基因的改变必然是一个过程,因此,古代人种类型与现代人种类型之间应该存在着反映人种类型渐变的若干中间环节,对郑州地区荥阳薛村遗址和新郑各遗址汉、唐、宋人骨的种系研究将为探讨当今南、北方汉民族体质类型的形成和发展等问题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古代参考资料。
8. 赵永生博士的论文《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2013年)一文,综合运用人口学、人种学、测量学、古病理学和营养学等多种科学方法及手段,对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的骨骼标本进行了综合性研究。结果表明,磨沟墓地中的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居民在体质特征上一脉相承,共同组成了磨沟居民,其从颅骨形态上看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十分接近。依托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手段并结合考古学上的发现,作者对磨沟组居民尤其是占主体的齐家文化居民的来源和流向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在“古西北类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承袭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对后来的青铜时代文化居民尤其是寺洼文化、四坝文化和辛店文化居民体质特征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可能向东影响到关中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甘青地区古代居民对以北方汉族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华北居民的历史形成做出了重要的遗传学贡献。
9. 陈山博士的专著《喇嘛洞墓地叁燕文化居民人骨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对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北票喇嘛洞墓地的三燕文化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的研究报告,分别对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性别、年龄及人口学方面、颅骨非测量性状方面、颅骨测量性状方面、种族类型方面、身高方面、古病理学方面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为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喇嘛洞墓地居民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并结合对于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体质方面的认识,讨论了其族属的可能性、社会角色及生活方面的问题。为喇嘛洞墓葬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人类学的信息。结合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体质特点,探讨了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来源,根据已经研究的结果,认为与以往朝阳地区发现的慕容鲜卑的体质特征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其族属可能不是一致的,至于和目前学界认为可能是夫余族的结论在人种地理分布的格局方面不相冲突。夫余族所处的位置,早期应该在吉林地区,晚期可能在四平或者农安地区,这些地方的古代居民应该属于或者以古东北类型为主,高颅阔面是其典型的特征。但是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面部特点又与古东北类型的面部特征有所区别。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体质特征的复杂性显示了其种系来源的多源性。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应该是耕战结合的一群人,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卫生医疗方面较差。在探讨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饮食结构时候,分析了以往研究的结论,结合考古发现的证据,提出了值得注意的问题。分子遗传学的结果显示喇嘛洞三燕文化居民的来源复杂,这和我们在分析喇嘛洞的组成成分时得出来的多源性同种系的结果是一致的,分子遗传学和人种学的结果可以相互印证。
④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2012年3月课题首席专家朱泓教授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专访,采访稿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12第278期,题为《多学科合作研究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苍产蝉辫;
阶段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
李法军等 |
着作 |
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 |
30万 |
|
2 |
喇嘛洞墓地叁燕文化居民人骨研究 |
陈山 |
着作 |
科学出版社 2013年3月 |
3.5万 |
|
3 |
鲤鱼墩新石器时代居民头骨的形态学分析 |
李法军等 |
论文 |
人类学学报 2013年3期 |
1.5万 |
|
4 |
全新世中国北方人群第一臼齿齿冠面积和齿尖相对面积的测量分析 |
周亚威等 |
论文 |
人类学学报 2013年3期 |
1.0万 |
|
5 |
湖北郧县青龙泉新石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 |
周蜜等 |
论文 |
人类学学报 2013年3期 |
1.2万 |
|
6 |
河南荥阳薛村遗址早商人骨种系研究 |
孙蕾等 |
论文 |
华夏考古 2013年1期 |
1.0万 |
|
7 |
喇嘛洞叁燕文化居民族属问题的生物考古学考察 |
朱泓等 |
论文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1期 |
0.8万 |
|
8 |
山西省岢岚县窑子坡遗址战国至汉代颅骨的人类学研究 |
原海兵等 |
论文 |
边疆考古研究(第11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 |
1.0万 |
|
9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纳林套海汉墓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
张全超等 |
论文 |
人类学学报 2012年4期 |
0.8万 |
|
10 |
牛河梁红山文化人群龋齿的统计与分析 |
原海兵等 |
论文 |
人类学学报 2012年1期 |
0.8万 |
|
11 |
内蒙古察右中旗七郎山墓地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
张全超等 |
论文 |
草原文物 2012年1期 |
0.6万 |
|
12 |
平洋、完工墓地古代居民种系问题再认识 |
张旭 |
论文 |
草原文物 2012年1期 |
0.6万 |
|
13 |
内蒙古察右前旗呼和乌素汉代墓地出土人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
张全超等 |
论文 |
草原文物 2012年1期 |
0.8万 |
|
14 |
黑龙江讷河大古堆墓地出土人骨研究 |
张全超等 |
论文 |
北方文物 2012年3期 |
0.8万 |
|
15 |
|
周亚威等 |
论文 |
边疆考古研究(第12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
0.6万 |
|
16 |
甘肃临潭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的牙齿磨耗研究 |
赵永生等 |
论文 |
边疆考古研究(第12辑),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
0.8万 |
|
17 |
Genetic Data Suggests that the Jinggouzi People are Associated With theDonghu,an AncientNomadicGroupofNorthChina |
Haijing Wang |
论文 |
Human Biology, 84(4):365-378. 2012. |
0.8万 |
|
18 |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的人骨研究 |
王伟 |
硕士学位论文 |
2012年6月 |
15万 |
|
19 |
郑州汉唐宋墓葬出土人骨研究 |
孙蕾 |
博士学位论文 |
2013年6月 |
15万 |
|
20 |
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 |
赵永生 |
博士学位论文 |
2013年6月 |
20万 |
|
21 |
山西榆次大学园区出土明清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 |
侯侃 |
硕士学位论文 |
2013年6月 |
6万 |
|
22 |
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研究 |
赵永生等 |
论文 |
人类学学报,待刊 |
0.8万 |
|
23 |
2004年殷墟大司空遗址出土人骨尘迟顿狈础研究报告 |
曾雯等 |
论文 |
华夏考古,待刊 |
0.8万 |
|
24 |
辽宁阜蒙县界力花遗址出土人骨研究 |
张全超等 |
论文 |
考古,待刊 |
0.5万 |
|
25 |
纱帽山滇文化墓地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
曾雯等 |
论文 |
人类学学报,待刊 |
0.8万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