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自2012年4月被批准立项以来,课题组按照项目投标书所拟定的研究计划和课题设计的基本内容开展了课题的研究。迄今为止,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良好,现做简要总结如次:
1. 2012年6月9-10日,课题组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学术活动中心举行了开题报告会。会上,首席专家马龙潜教授向各位专家与评委汇报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思路、方法与价值,课题的总体结构与基本内容、拟突破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主要创新点及特色、团队能力和成果、课题的分工、管理与时间安排,以及对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委评审专家意见的采用等内容。首席专家汇报之后,各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也就各自子课题的工作目标、实施方案、人员组成等情况分别做了汇报和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项目的思路和宗旨,总的来说就是站在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上,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史料和观点的结合中,全景式的、有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地梳理出近三十多年来中国文艺理论和批评发展的真实脉络。这里面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本课题绝不空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口号,不乱贴马克思主义的标签,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熔铸成科学的文艺观和方法论,形成对于文艺理论和批评研究的科学性的视角、科学性的方法和科学性的理论范畴,进而描绘出具有科学学派特征的文艺学观念与体系框架。 二是本课题要突出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强调实事求是的学风,既不趋炎附势,也不随波逐流。我们主张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在科学而合理的文艺理论和批评观念和体系框架内,围绕几个大的发展阶段和几个大的本源性的基本理论问题,来分析、透视、判断、归纳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理论和批评发展的真实路径,进而总结出一系列文艺理论与批评问题的演变、进展和得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预见性、引领性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意见。
2. 2013年1月17-20日,课题组在杭州玉皇山庄宾馆召开了各子课题写作提纲定稿专题讨论会。马龙潜教授主持了本次专题研讨会,并向与会领导和全体项目组成员汇报了本重大项目自立项以来的整体进展情况和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具体安排。各子课题负责人也就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和写作提纲修改稿分别做了汇报。本项目自开题以来,正是通过各子课题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对各个子课题研究提纲或写作提纲的精耕细作式的修改和完善,才使课题整体研究面貌已具雏形。会上,各子课题组分别对本子课题的写作提纲和写作计划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确定了写作提纲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周期,并进行了人员分工。此提纲已广泛征求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意见,项目组将随时根据反馈意见对提纲进行修改、补充。
3. 课题组全体成员按照各自所分工承担的研究任务,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收集了相关的研究资料、论文和专着,并通过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工作。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已完成《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发展纪事与代表性著作年表》一书的编写工作。作为一本研究资料汇编,该书以新时期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问题论爭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围绕新时期文艺思潮及其所涵盖的基本理论问题所展开的论争为逻辑框架,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对新时期文艺理论问题论争的历史事实进行了客观、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对其予以阶段性的综述和整体性的比较分析。其资料的完备性与详实性、体例的新颖性与目前其它同类著作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为深入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间,课题组首席专家和所有成员均有机会参加了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其中较重要的有:美国罗格斯大学主办的题为“中国研究面面观: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研究”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7月19-24日),北京大学主办的“杰姆逊与中国当代批评理论”学术研讨会(2012年12月11-12日),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文学理论的未来”高端学术研讨会(2013年7月7~9日),沈阳师大主办:“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012-11-16~19)、广西玉林师院主办:“实践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发展” 学术研讨会(2012年12月11-12日)、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主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洗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2012年5月18—21日)等,通过参加这些学术会议,扩大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加强了我们同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和合作。
4-1代表性成果介绍之一:李志宏、温玉林:《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看当代文艺本体研究论争》,《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第2期。
该文系本项目的子课题:“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发展进程与‘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其通过对新时期以来相关理论问题发展情况的梳理,从中提炼出主要问题,并形成了主要的论点。这主要包括:
(一)、审美性不等于艺术性;文学审美性的非功利性质并不否定文学作品可以具有社会功利性的内容和社会功利性的社会作用;文学并非不可以“载道”。文学与社会生活处于对立统一关系之中,构成元级层次上本体性的形式与内容关系。文学作为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形象体系,是本体形式性的存在形态。文学作品又在自身内部构成次级层次上技术性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作品所蕴含的功利性内容作为次级层次技术性的存在形态,从属于文学元级层次的本体性形式。这一特点使得艺术表现性和社会功利性都可以是审美性的组成因素。根据科学的审美理论,可以合理地倡导文学创作与社会功利性现实生活相联系,合理地使文学作品的内容含有社会功利价值。
(二)、树立文学理论研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为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基础,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在今天,面对迅速发展的世界和复杂的文艺现象,有必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克服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主要表现是:第一,学术研究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近一时期以来,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我国的美学界、文艺理论界形成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即以存在论取代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的有机体,其认识论和实践论是辩证地交融在一起的,缺少认识论的马克思主义谈不上什么实践论,也不能成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切除了认识论而谈论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伤害。第二,要坚持对立统一观点,反对形而上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存有很多疑难问题。对此,正要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加以科学的认识。例如,“美本质”问题的研究长期以来处于困顿状态。人们为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了种种思路,变换了多种角度,这都是必要的。但不论思路怎样发展,都要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才能有切实的成果。如果背离了辩证唯物主义,取消认识论,其结果将是走向形而上学,造成更大的失误。
第叁、进行了根源性美学歧误的匡正,发现:“美”字不是“美”。目前审美理论研究的困境同对“美”的理解相关。人们仍然把理论大厦建筑在对于美本质和“美”的阐述之上。这一错误的根源在于:混淆了“美”字(即美概念)与“美”(即美事物)的不同,把“美”字的存在当成“美”的存在。事实上,世上存在“美的事物”,但不存在叫做“美”的事物;存在审美活动的本质,但不存在美本质或美属性。事物之所以美,并不取决于美本质或美属性,而是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及其显效状态。形式知觉模式是将事物形式与好感相连接的枢纽,是美感形成的必备前提。
4-2 代表性成果介绍之二:《走向文学理论解释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马建辉着。该书系本项目的子课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与中国学者的理论贡献”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走向》全书共六章。第一章“解释与批判”主要阐明理论话语如何解释,这种解释应在何种思维层面展开,日常思维迷思对于理论解释的挑战,文学理论解释应确立的部分基本原则,体现出文学理论阐释价值与逻辑、历时与共时、“自转”和“公转”的对话性辩证法则。第二章“翻译与论争”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论经典文本的释读为例,阐明了文本翻译、文本语境、学术论争对于阐释的意义和其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解释往往不是静态的,它存在于翻译活动、思维活动、对话活动、写作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把握文学理论的解释应成为阐释者的一种自觉。第叁章“实践与探索”以文学意识形态论为中心,通过考察、探析一个文学基本理论范畴的对话式阐释之路,阐明解释最终是要落实到解释实践上的,解释原则既是从解释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同样它也要到解释实践中去接受检验。解释是一种对话和交流,渗透着一种批判和辩驳,一个概念的意义往往成长于学术论争的氛围。不可否认,一些概念是僵死的,一些概念则充满活力,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它们是否得到了解释学情景中讨论双方的重视(当然不排除还有其他原因,甚至更重要的原因)。第四章“语境与现象”着重论述语境对于解释的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力图从几个文学理论问题或现象出发,来呈现当前理论解释的处境。与语境和现象相比,解释是躲在后面的东西,或者说解释是被抽象之物。然而,真正理解一个时代的阐释方式和阐释取向,对于语境和现象的关切无疑是一个必要的环节。第五章“个体与经验”通过对一些文学思想者的文学思想的整理与分析,阐释一个文学理论范畴与阐释一个文学思想者的文学思想的关系是怎样的,探索文学理论概念的个体意义与个体经验,以及这些个体意义与个体经验对于理解和解释的启示。概念是有其一般意义的,正是这一般意义才使概念成为概念。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个一般意义在个体那里并不是特别稳定的一种存在,而是具有迁延和变异的;而从作为概念的词语的意义的历史发展看,个体意义和个体经验往往是一个词语一般意义得到不断丰富和充实的重要推动力。第六章“文化与方向”力图阐明文论解释所承担的文化建构功能。解释也是一种文化行为。这一方面是说解释总是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文化实质、文化底蕴中;另一方面则是说解释还承担着文化建构的功能。本章重在强调后一方面。对于我国的文学理论解释而言,它必须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健康而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文化的发展是有方向的,我们的文化建构必须走在正确或科学的道路上,而文学理论的阐释活动在这方面也应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走向》一方面在文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有所拓展,另一方面在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上也增添了新的内蕴,是文学理论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推进。《走向》的文学理论解释学首先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方法,即在理论思维层面剖开语言意义的方法。理论思维是一个整体,理论意义的生成是这些思维的产物,怎样思维就怎样生成意义。文学理论并不缺乏思想,缺乏的是理论思维层面的建树,所以那些没有理论自觉的文学思想实际上并不能称为理论,起码可以说不能称为真正理论意义上的文学理论。其次,《走向》为读者展现了建构文学理论解释学的部分生长点。这主要体现在后面的叁章内容之中,它们分别涉及文学理论的话题境遇、个体境遇和文化境遇,文学理论不是封闭自足的体系,而是在纷繁杂乱的话题与思潮、体性各异的主体以及大文化的氛围和主导取向中不断生成的。它是理论思维层面的,可它一刻也离不开日常思维,离不开日常生活,从日常思维到理论思维有着多样的中间环节,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反对日常思维,而是从日常思维中成长出理论思维,这显然需要一种自觉意识,《走向》给我们指出了探索的道路。再次,《走向》体现出了一种鲜明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它不是一种超脱的玄虚冥想,而是直面文学理论的时代问题,直面文学理论阐释方面的某些无序和错讹状态。可以说,文学理论解释学的建构是文学理论问题积累的必然要求,它当然不可能彻底解决掉所有问题,但却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把钥匙或一种探讨的向度与姿态。对问题的探索是学术研究的根基所在,《走向》立足于文学理论中的诸多实际问题立题、立意、立论,必将有力推动人们对于文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推进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该书出版后《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河北日报》、《太原日报》等发表书评,产生了良好而积极的影响。
5,课题组自立项以来,已向全国规划办报送《工作简报》二次,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二次,并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采用一次。&苍产蝉辫;
阶段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文艺理论建设必须彰显中固特色 |
马龙潜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5月22日 |
4千 |
|
2 |
坚持和宣传唯物论辩证法 |
马龙潜 |
论文 |
《文艺报》 2012年5月30日 |
4千 |
|
3 |
文艺理论与批评要坚持唯物论、坚持辩证法 ——重新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几点体会
|
马龙潜 |
论文 |
《创作与评论》2012年第5期 |
6千 |
|
4 |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指向的再思考 |
马龙潜 |
论文 |
《文艺争鸣》 2012年11月号 |
8千 |
|
5 |
从“元理论”的角度把握文学理论的科学性问题 |
马龙潜 |
论文 |
《湖南社会科学》 2012年6期 |
8千’ |
|
6 |
文艺 审美 政治 |
李志宏 |
论文 |
《党的文献》 2012-3,5月顿类 |
3千 |
|
7 |
文艺的审美与政治 |
李志宏 |
论文 |
《中华魂》 2012-6期上半月 |
3千 |
|
8 |
审美认知理论与生态价值观 |
李志宏 |
论文 |
《草原 文艺论坛》 2012年7月,2期 |
8千 |
|
9 |
审美性不等于艺术性 |
李志宏 |
论文 |
《文艺报》 2012-12-31 |
3千 |
|
10 |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看当代文艺本体研究论争 |
李志宏、温玉林 |
论文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第2期。
|
1万 |
|
11 |
认识论和“主客二分”何错之有?——兼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倒退 |
李志宏、刘洋 |
论文 |
《文艺争鸣》 2013年第5期。
|
8千 |
|
12 |
李泽厚:为什么说“实践美学”尚未开始? |
梁玉水 |
论文 |
《文艺争鸣》 2013年第4期。
|
6千 |
|
13 |
怎样认识文学基本理论研究 |
李龙 |
论文 |
《文艺争鸣》 2012年11期 |
8触千 |
|
14 |
语境还原:“文学性”问题的发生 |
李龙 |
论文 |
《文学评论丛刊》 |
8千 |
|
15 |
怎样的文学理论研究才更加成熟 |
李龙 |
论文 |
《中国艺术报》 2012年8月27日 |
4千 |
|
16 |
启蒙与独尊的歧路 |
邹华 |
论文 |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3期。 |
1.6 |
|
17 |
中国美学的后古典时代 |
邹华 |
论文 |
《新国学研究》第9辑2013年4月 |
4.9 |
|
18 |
历史本体论的内转与失衡 |
邹华 |
论文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
1.3 |
|
19 |
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 |
徐向昱 |
论文 |
《学术交流》 2012年第2期 |
0.8 |
|
20 |
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
马建辉 |
论文 |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年第1期 |
8000 |
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
21 |
当前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两种类型 |
马建辉 |
论文 |
《云梦学刊》 2013年第3期 |
6000 |
|
22 |
走向文学理论解释学 |
马建辉 |
论文 |
《云梦学刊》 2013年第2期 |
18000 |
|
23 |
坚持四个统一 建设文化强国 |
马建辉 |
论文 |
光明日报《》 2013年1月2日理论版头条 |
4000 |
|
24 |
文风建设的历史借鉴 |
马建辉 |
论文 |
《光明日报》 2013年5月1日理论版头条 |
3500 |
|
25 |
破除洋教条 倡导中国化 |
马建辉 |
论文 |
《光明日报》2013年5月16日头版光明专论 |
3000 |
|
26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马建辉 |
论文 |
《光明日报》2012年5月22日头版光明专论 |
3500 |
人大文艺理论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27 |
打造文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
马建辉、 王晓宁 |
论文 |
《光明日报》光明日报2012年6月26日头版光明专论 |
4000 |
|
28 |
《讲话》中的文艺大众化思想&苍产蝉辫; |
马建辉 |
论文 |
《文艺理论与批评 》 2012年第4期 |
6000 |
|
29 |
新时期古代文论研究与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诉求 |
陈士部 |
论文 |
《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11月28日 |
8059 |
|
30 |
论实践美学及其新变派别中的人性论 |
陈士部 |
论文 |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5月24日 |
8746 |
|
31 |
当代文艺批评的话语特征与形态 |
饶先来 |
论文 |
南都学坛,2012年7月 |
11000 |
|
32 |
文艺理论应向新的事实开放 |
饶先来 |
论文 |
文艺报,2012年9月24日 |
4500 |
中国作家网、中国社科网转载 |
33 |
论文艺批评的当代品格 |
饶先来 |
论文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 |
6600 |
上海社科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
34 |
当代文艺批评的时代性与实践性品格 |
饶先来 |
论文 |
文艺争鸣,2012年11月 |
11000 |
|
35 |
当代都市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
专着 |
论文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7月 |
16000 |
|
36 |
原理、理论与问题——对叁部文论教材的思考 |
刘淮南 |
论文 |
湖南社会科学2012.6 |
11000 |
|
37 |
增强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学术品格 |
刘淮南 |
论文 |
《文艺报 》2013.3.4
|
3000 |
|
38 |
西方文学理论名着提要 |
董学文、李龙等 |
专着 |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 |
50万 |
|
39 |
走向文学理论解释学 |
马建辉着 |
专着 |
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
30万 |
|
40 |
历史与当代文艺理论中的主体性之争 |
凌玉健 |
论文 |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7期 |
0.7万 |
|
41 |
论艺术生产的产业化转向 |
凌玉健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
13.5万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