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2月21日08:43来源: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利用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的优势,基于现代逻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探讨了“信息交互中的主体认知”,以部分实现个体及社会知识系统的计算建模。到目前为止,本课题研究进展顺利,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共同努力,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篇,出版专着1本。

本项目共包含6个子课题,各个子课题的进展情况如下:

子课题一重点从哲学的宏观视角出发,结合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新资源和新成果,对逻辑、表征和认知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具体探讨认知科学中的逻辑、演化中的表征、类比的推理机制。目前,在这一方向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3篇。

子课题二基于现有语言逻辑研究成果,运用现代逻辑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具体研究了汉语句式系统的逻辑表征、汉语部分语句系统,重点分析了汉语隐喻的逻辑刻画。目前,在这一方向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4篇。

子课题叁在子课题二的基础上,利用语义分析技术,特别是依存句法和语义角色标注,结合人工智能知识表示理论,具体探讨概念知识的逻辑表征、基于本体论的语义知识描述,以及语义知识库更新的逻辑刻画;目前,在这一方向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2篇。

子课题四基于非单调逻辑,特别是形式论辩理论和可废止逻辑,研究了主体信念修正和行动决策理论,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具体包括:①信息正当性评估机制;②主体信念修正理论;③主体行动决策模型。目前,在这一方向上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出版专着1本。

子课题五以动态认知逻辑为切入点,针对主体所接收信息的不可靠性和不确定性,研究了主体互动的认知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形式化模型,具体探讨了主体知识、信念、偏好叁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刻画了主体偏好的聚合模式和认知机制。目前,在这一方向上已在国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篇。

子课题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建立与上述子课题密切关联的实验系统或原型系统进行了相应准备。在这一方向上,目前已发表高水平论文1篇,出版相关着作1本。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依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课题组积极开展文理交叉的合作研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汉语隐喻方面的一个语料库,主要基于儿童语料和公司家语料;同时,正在致力建设一个课题组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可以共享的逻辑与认知专题数据库。课题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每个子课题至少召开两次课题组成员会议,并且积极鼓励课题组成员参加国际、国内的相关学术会议,交流研究情况,宣传研究进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肯定和好评。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特别加强了与阿姆斯特丹大学、卢森堡大学、卑尔根大学等欧洲名校的交流合作,两年中,先后有五位年轻学者赴这些学校合作研究,并取得了具体的学术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术交流方面,我们一方面邀请来自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前来做学术报告,另一方面选派部分课题组成员前往国外相关机构交流学习,已经形成了双向互动的良好氛围。

(叁)代表性成果介绍

代表性成果之一是汉语隐喻及相关句义的形式表征。自然语言是认知主体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自然语言只有转化为形式语言,才能被人工智能主体所理解。在自然语言中,隐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我们针对汉语隐喻与相关句子的特征,结合认知语用学理论和相应的隐喻语料库建设,对隐喻和相关句义的形式表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形式系统;从隐喻机器理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论的隐喻映射方法,并初步建立了一个隐喻机器理解系统MetaphorSuite。这项研究对推动语言逻辑、认知逻辑和计算语言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相关成果发表在《Minds and Machines》、《Journal of Pragmatic》等重要国际刊物和《浙江社会科学》、《语言与认知研究》等国内学术刊物上,黄华新教授、吴义诚教授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言,相关报告引起学术界同行的关注和重视。

代表性成果之二是基于论辩的推理与认知形式体系。如何有效地处理不完全的、不确定的和不一致的信息/知识,一直以来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课题组系统研究了一种非单调推理形式系统——论辩理论,结合生活世界实际和计算机处理的需要,提出并建立了一套高效求解论辩语义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力求在语言、逻辑与计算的结合上来探讨日常论辩与形式论辩的某种关联,因而它在处理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时,与原来的理论和方法比较,更有解释力,也更有应用前景。这项成果推进了认知逻辑、语言逻辑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组的系列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Logic Computation》、《Annals of Mathema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学术月刊》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廖备水、金立等学者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相关成果,受到海内外同行专家的普遍好评。

代表性成果之三是主体偏好变化的认知模型建构。偏好是主体认知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依据偏好的动态变化建立相应的主体认知理论模型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课题组以动态认知逻辑的特定视角为基本切入点,针对不同语言环境下,主体所接收信息的不可靠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研究偏好变化的形态、动机和过程,进而建立主体偏好变化的形式模型。这项成果推进了动态认知逻辑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了有关主体认知的理论和方法。一组论文发表在《Synthese》、《Minds and Machines》等国际期刊以及国际顶级会议IJCAI上。刘奋荣、王轶等青年学者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的报告,受到逻辑学、语言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有关同行的好评。

(四)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重大项目执行以来,我们每年举行一次成果发布会,分别就日常论辩和形式论辩、动态认知逻辑视域中的主体认知、汉语隐喻认知及其逻辑表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具体成果,向学术界和相关报刊发布研究信息。在2012年10月的全国第四届认知科学大会上,课题组成员周北海、廖备水、金立分别就“自然语言与形式语言”,“论辩的形式理论”、“日常论辩的叁个维度”等问题做了大会报告;在2013年5月的全国“心灵与机器”学术会议上,课题组成员朱菁、李恒威分别做了“认知科学视域中的意义表征”,“东西方心智研究的哲学思考”的大会报告。在2012年10月的中西方语言哲学高层论坛上,黄华新就“汉语隐喻句的逻辑表征与计算实现”做了主题报告。2012年10月、2013年6月吴义诚先后赴新加波和加拿大参加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和国际语用学大会,会上他介绍了课题组在语言、逻辑与认知交叉领域的系列研究成果。其次,课题组也积极向国内相关媒体推介重大项目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和5月两次介绍了课题组首席专家黄华新等教授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展。2013年12月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中国人》先后刊登了课题组成员李恒威、廖备水、杨小龙等在全国第四届认知科学大会上的发言内容。同时,课题组也先后整理了两期《重大项目研究工作简报》,分别对论辩理论和隐喻认知两个方面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和汇报。目前,我们根据重大项目的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撰写了两篇介绍性文章,准备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苍产蝉辫;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Public Announcement Logic with Distributed Knowledge: Expressivity, Completeness and Complexity

王轶, ?gotnes

期刊论文

Synthese. DOI: 10.1007/s11229-012-0243-3

1万

SSCI

2

Reasoning about agent types and the hardest logic puzzle ever

刘奋荣,

王彦晶

期刊论文

Minds and Machines 23(2013) 123-161

2万

SCI

3

An Ontology-Based Approach to Metaphor Cognitive Computation

黄孝喜,黄华新,廖备水,徐慈华

期刊论文

Minds and Machines 23(2013) 105-121

1.3万

SCI

4

Communicative acts: Intentionality, contextuality and reciprocity

黄华新,吴义诚

期刊论文

Journal of Pragmatics

44 (2012) 116–122

1.2万

厂厂颁滨,础贬颁滨

5

Cognitive Pragmatics — The Mental Processes of Communication

吴义诚

期刊论文

Cognitive Linguistics 23(3): 637-642. 2012

1.3万

SSCI, AHCI

6

Toward incremental computation of argumentation semantics: A decomposition-based approach

廖备水

期刊论文

Annals of Mathema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3) 67:319–358

3万

SCI

7

Partial semantics of argumentation: basic properties and empirical results

廖备水,黄华新

期刊论文

Journal of Logic and Computation 2013.3

2万

SCI

8

亲子沟通中指令行为的语用选择

黄华新, 孟慧珊

期刊论文

浙江社会科学2013.6

0.9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2年第10

9

现代汉语主观位移句的认知理据探析

黄华新,韩玮

期刊论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1万

 

10

逻辑视域中的论辩

金立

期刊论文

哲学研究

2012.8

0.85万

 

11

不一致问题与论辩逻辑

廖备水,黄华新

期刊论文

学术月刊 2013.6

0.8万

 

12

基于论辩的 Agent非单调推理   

廖备水,代建华

期刊论文

模式识别&补尘辫;人工智能

2012年8

1.5万

EI

13

论辩系统的动态性及其研究进展

廖备水

期刊论文

软件学报&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1.3万

EI

14

论辩理论以及应用

金立, 应腾

期刊论文

浙江社会科学2012.1

0.8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5期

15

意识的形而上学与两视一元论

李恒威

期刊论文

浙江大学学报2012.3

0,9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2期

16

意识:从泛体验论到两视一元论

李恒威

期刊论文

科学中国人

2012.11

0.5万

 

17

Multi-Agent Subset Space Logic

王轶, ?gotnes

会议论文

Proceedings of IJCAI 2013

0.6万

EI

18

An Alternative Axiomatization of 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王彦晶

 

会议论文

Proceedings of IJCAI 2013

1万

EI

19

论辩系统:不一致情境中的推理

廖备水

专着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9

23万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