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原来题目“汉语史与西北地区的语言接触研究”,根据专家意见改为现名)2011年10月立项,近两年来,课题组成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与督促下,按照原定计划全面开展工作,全力投入,同心同德,取得了预期效果。历史文献资料的调查整理工作进展顺利,西北接触性语言的调查工作已经多批次展开,都已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近两年来,研究成果喜人,共发表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论文21篇,出版著作1部,编写论文集1部。课题组成员先后有8人次参加与语言接触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演讲。2012年8月 18 日——8月 20 日课题组在兰州大学文学院举办专题讨论会“汉语史与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问题研讨会”,除了课题组成员外,还邀请了国内外一些相关专家参加会议。
本课题下分四个子课题,(1)中古译经语法研究;(2)汉语同阿尔泰语接触的历时研究;(3)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现象研究;(4)基于语言角度的旧题安世高、支娄迦谶译经考辨。
(1)中古译经语法研究:本子课题按计划正常进行,目前主要阶段性成果是对本课题所涉及到的一些研究项目发表了若干篇论文(详见后面课题组成员的文章列表)。
本子课题执行的前期阶段已经初步整理出一批课题所需要的经过校点的佛经文本语料库,并正在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佛经语法研究论文专着资料库。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库的建立,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今后展开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准备。
(2)汉语同阿尔泰语接触的历时研究:以元代蒙汉语言接触研究和清代满汉语言接触研究为重点,自立项以来,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清代满汉语言接触语料和研究资料的搜集,目前主要进行清代满汉语言接触的研究,有关清代满汉语言接触文献学考察的论文正在撰写中,以清代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为对象的研究,已完成《清代旗人汉语的满语干扰特征初探——以〈清文启蒙〉等叁种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为研究的中心》一文(刊于《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
(3)西北地区语言接触现象研究:本子课题进展顺利,已经先后五批次前往甘肃、青海进行实地语言调查,并组织召开了一次专题学术讨论会。已经收集到大量的临夏、唐汪、大河家、东乡、甘沟等调查点的录音和书面调查材料,一些资料已经进行了转写。前期研究工作也在开展过程中,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
(4)基于语言角度的旧题安世高、支娄迦谶译经考辨:本子课题进展顺利,主要工作是调查、统计安世高、支娄迦谶的可靠译经,分析其词汇特点。(一)对安世高可靠译经的调查和统计。子课题组对安世高可靠译经做了初步的调查和统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梳理、考察了安世高译经篇目的基本情况。第二,对13部公认的安世高所译佛经进行词汇研究。(二)对支娄迦谶可靠译经的调查和统计。子课题组对支娄迦谶可靠译经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统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梳理了支谶译经概况、以往的研究现状。第二,论述了支谶译经的词汇特点。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解剖麻雀,研究了支谶译经的复音词,重点讨论支译复音词的音节及构词方式。第叁,考察了支谶译经复音词来源与产生年代。(二)对旧题东汉安世高、支娄迦谶翻译的多部佛经进行了考辨。子课题组对旧题东汉安世高、支娄迦谶翻译的多部佛经进行了考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古代文献资料的考察与整理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主要集中在六朝译经资料的整理,元代受蒙古语影响的体现汉儿言语特色的文献的整理,以及清代受满语影响的语言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活的语言材料的调查主要集中在西北受阿尔泰语言影响的古河州话及其周边甘肃、青海的方言,先后五批次前往甘肃、青海调查西北接触性语言:
(1)2012年8月21日-8月26日去合作、临潭调研,参加人包括课题组大部分成员,如曹广顺、遇笑容、杨永龙、赵长才、祖生利、敏春芳、陈丹丹、张竞婷、傅乔等;
(2)2012年9月28日- 2012年10月5日,课题组成员敏春芳、张竞婷等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保安族东乡族族撒拉自治县——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保安三村”进行实地调查。
(3)2012年10月16日- 2012年10月22日,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杨永龙、课题组成员敏春芳、张竞婷赴青海省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县的甘沟乡进行调研。
(4)2012年10月16日- 2012年10月22日,课题组杨永龙、敏春芳、张竞婷赴青海省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县的甘沟乡进行调研的材料进行调查。同期罗端对唐汪话进行调查核实。
(5)2013年5月29日-6月5日,课题组杨永龙、敏春芳、张竞婷赴甘肃兰州渝中区联系西北民族学院学生进行资料核查。
学术会议:2011年12月3日召开了开题会议,项目首席专家曹广顺研究员就课题的设计、课题价值和意义以及项目的具体分工情况、具体实施计划等向与会专家作了介绍。子课题负责人赵长才、祖生利、杨永龙、方一新分别就各子课题的研究设想和计划向专家进行了介绍。会议特邀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贝罗贝(Alain Peyraube)教授与会听取汇报,并介绍了国外语言接触研究的前沿问题。参加会议的专家还有美国加州大学遇笑容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所长罗端(Redouane Djamouri)教授,兰州大学敏春芳教授等。
2012年8月18日—8月20日课题组联合在兰州大学文学院举办了“汉语史与西北民族地区语言接触问题研讨会”课题组成员曹广顺研究员(课题首席专家)、遇笑容(课题族成员)、杨永龙研究员(子课题负责人)、赵长才研究员(子课题负责人)、祖生利研究员(子课题负责人)、敏春芳教授(课题族成员)等参加了会议,就课题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并宣读了论文,会议还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一些学者如张文轩、莫超、雒鹏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别就汉语史上的语言接触问题,西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变异、混合语、经堂语的性质及研究等问题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012年1月15-19日,课题组成员杨永龙、赵长才、敏春芳参加了上海大学主办的“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国际论坛”并宣读论文;2012年4月21-25日课题组成员曹广顺、杨永龙、赵长才、敏春芳参加了湖南师大主办的中古汉语国际讨论会并宣读论文;2012年11月1日到5日课题组成员杨永龙参加了安徽师大主办的近代汉语讨论会并宣读论文。
国际交流:2013年3月14日到19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主办“语言接触的历史国际论坛”(“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Language Contact”),课题组成员曹广顺、遇笑容、杨永龙、赵长才、祖生利、敏春芳、朱冠明等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论文。并就有关问题与国际上的知名学者Comrie, 李讷、贝罗贝等进行咨询和展开讨论。
课题组成员方一新、王云路2012年10月13日赴韩国参加“第6届佛经语言学国际学术大会”,作《从二卷本〈长阿含十报法经〉看安世高译经的用词特点》的学术报告。方一新2012年12月10日,在日本创价大学高等佛教研究所作报告,题目是:《从佛教词语和一般词语看〈长阿含十报法经〉》。
叁、代表性成果介绍
近两年来课题组发表了二十多篇相关论文,内容涉及汉语语言接触历史与现状的各个方面。
曹广顺《西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与汉语史中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改变——以“格”范畴为例》(《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五辑,商务印书馆,2012年)注意到,在某些现代汉语西北方言、元白话和中古译经里,都出现过使用类似格助词的成分表达格范畴的现象,这些现象是语言接触造成的语法错误。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语法点差异越大母语也就越容易对目标语造成干扰,汉语和阿尔泰语系语言以及梵文之间格范畴表达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使得有关“格”的错误在汉语这几个时期的历史上反复出现。但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会造成错误出现方式的差异。
遇笑容、曹广顺《&濒迟;训世评话&驳迟;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及其语言性质》(《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讨论了15世纪朝鲜人编辑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中所反映的语言接触情况,认为书中出现了一些不同于当时一般汉语的特殊语言现象,这些特殊现象与元白话中出现的相近,但又有所不同。这些现象的出现可能受到元白话的影响,也可能同时受到作者母语的干扰,是一种杂糅的中介语。元明之际境外学者编辑的汉语教科书的语言可能会带有中介语性质,研究者对此应予以关注。
杨永龙《目的构式“痴笔去”与厂翱痴语序的关联》(《中国语文》2012年第6期)通过大量的汉语历史语料,结合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语言以及现代西北汉语方言,试图证明汉语目的构式"痴笔去"与厂翱痴语序有关联。注意到:1)最早的"痴笔去"见于汉译佛经,其后多见于和佛经有关或受阿尔泰语影响的历时文献中;2)"痴笔去"往往与"顿+去"同现,与此相对的是"去痴笔"与"去+顿"同现;3)在厂翱痴语序的女真语、《元朝秘史》以及现代涉汉混合语中,相关语序也是"顿+蚕鲍(去义动词)"、"痴笔+蚕鲍";4)"去+痴笔+去"是两种语序类型的目的构式混合的结果。
赵长才《<训世评话>中“是”的两种用法及其来源》(《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对《训世评话》中“是”的两种特殊用法的使用及其来源做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元明清时期其它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以及现代西北方言(临夏话)的相关语言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表示时间或假设条件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话题标记用法的“是”为“时”的音借字,与“时”的语法化链条相吻合,是汉语内部自身语音、语法演变的结果, 而非因为在韩语中这两个字同音。用作主语或话题标记的“是”跟语言接触有关,有其产生的外部原因,这种用法的“是”应该是朝鲜汉语教科书编写者将母语的格标记成分带入汉语的结果。实际上,这两种用法的“是”反映了语言演变过程中源自内部和外部不同动因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因此,注意区分汉语自身的变化与通过语言接触带来的演变显得十分必要。
祖生利《清代旗人汉语的满语干扰特征初探——以《〈清文启蒙〉等三种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为研究的中心》(《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年)以清代中期编写的三种重要的兼汉满语会话教材——《清文启蒙》、《清文指要》、《续编兼汉清文指要》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调查了其汉语会话部分所呈现的若干满语的干扰特征,并对照相应的满语,揭示了其满语的主要来源。如“(的)上/上头”用作原因后置词,是满语与-位格后缀-de和原因后置词jakade、ofi等的反映;句末常使用时体助词“来着”,主要是对应满语特殊动词bi-的陈述式过去时终止形bi-he及-mbihe/-me bihe(过去进行体)、-ra bihe(过去未完成体)、-ha bihe(过去完成体)等相关时体构式的结果;句末常用语气助词“是呢”表示祈使,是满语第二人称祈使式V-cina的音借;“说”和“的话”用作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等的标记,是满语的引语表示法,特别是引语动词se-用法的反映;一些副词在共现语序和意义、用法上有别于标准汉语,是满语的语序和相关副词用法的反映,等等。文章认为这些大量满语干扰特征的存在,反映了清代中期旗人汉语的基本特点和实际面貌。同时,通过与元代蒙式汉语的比较可以发现,蒙式汉语里受蒙古语语法的影响而产生的众多特殊语法现象,在清代旗人汉语里大都同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和所对应的来源语的句法成分上有所不同,两者呈现出许多接触的类型学共性。这对于揭示汉语同阿尔泰语言接触的一般规律具有昭示意义。以往有关清代旗人汉语及其对现代北京话的影响,多侧重于语音和词汇方面,较少涉及语法的层面,本文以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作为研究的对象,揭示了其中大量特殊的语法现象及其成因,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突破。
方一新、高列过《从佛教词语考辨&濒迟;大方便佛报恩经&驳迟;的时代》(《浙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从12条佛教词语(短语)入手,可以考察《大方便佛报恩经》的年代。其中"观世音菩萨"、"四围陀"、"释氏宫"见于后秦译经;"大悲愿","不请友",与《大方便佛报恩经》中如来十号相同的十种具体名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以及"萨遮尼乾","天宝香、天宝花(华)"和"一箭道"均见于东晋以后译经;"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最早见于东晋十六国及以后译经;"叁藏九部"除《大方便佛报恩经》外,其余用例均见于南北朝以后的中土佛教典籍;"五盖十缠"最早见于南朝梁的《慈悲道场忏法》。这12条佛教词语表明,《大方便佛报恩经》不是东汉时期的文献。如果是译经,它的翻译年代当在东晋之后。
胡敕瑞《汉译佛典所反映的汉魏时期的文言与白话》(《国学研究》第30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借助东汉支谶所译《道行般若经》和叁国支谦所译《大明度经》两部同经异译的比较,来管窥汉魏时期的文言和白话。具体探讨叁个问题:(一)什么是文言与白话?(二)两种同经异译存在哪些文白差别?(叁)如何甄别汉魏时期的口语语料?这叁个问题分别构成本文的叁大部分。
敏春芳《东乡语汉语借词研究》(《汉语史研究辑刊》第十五辑,巴蜀书社,2012年)详细讨论了东乡语中的汉语介词及其对东乡语的影响。东乡族主要集中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有语言没有文字。东乡语长期处于我国西北汉语方言的包围之中,已经收到了汉语的深刻影响,是受汉语影响最深的蒙古族语言之一。该文从词汇方面展示了汉语影响东乡语过程以及一种正在形成中的混合语的产生过程。
四、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课题的开题会议曾经写成简报上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并在全国规划办网页刊出,题目“2011年度重大项目(第二批)开题报告之四十:汉语语言接触史研究”。
阶段性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西北方言特殊语法现象与汉语史中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改变 |
曹广顺 |
论文 |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五辑,商务印书馆,2012 |
1万字 |
|
2 |
《训世评话》中的特殊语言现象及其语言性质 |
遇笑容、曹广顺 |
论文 |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 |
1万字 |
|
3 |
中古译经“或齿”双音词的用法及演变过程 |
赵长才 |
论文 |
《中国语文》2013年第3期 |
2万字 |
|
4 |
《训世评话》中“是”的两种用法及其来源
|
赵长才 |
论文 |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 |
1.3万字 |
|
5 |
汉译佛典语法研究述要 |
朱冠明 |
论文 |
载蒋绍愚主编《汉语佛典语法论集》,商务印书馆2012年 |
4万字 |
|
6 |
“坏”义词的语义演变 |
朱冠明(与王丽玲合作) |
论文 |
《汉语史学报》第1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 |
1万字 |
|
7 |
“为狈所痴”被动式再分析 |
朱冠明 |
论文 |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4期 |
1万字 |
|
8 |
《生经》及相关经本之勘正 |
胡敕瑞 |
论文 |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八辑,商务印书馆,2011 |
1万字 |
|
9 |
汉译佛典所反映的汉魏时期的文言与白话 |
胡敕瑞 |
论文 |
《国学研究》第30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2万字 |
|
10 |
《汉译佛典语法研究论集》 |
蒋绍愚、胡敕瑞合编 |
论文集 |
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 |
25万字 |
|
11 |
清代旗人汉语的满语干扰特征初探——以《清文启蒙》等叁种兼汉满语会话教材为研究的中心 |
祖生利 |
论 文 |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 |
5万字 |
|
12 |
古本《老乞大》的语言性质 |
祖生利 |
论 文 |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11 |
4.5万字 |
|
13 |
《元典章·刑部》语法研究 |
祖生利、李崇兴 |
专 着 |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
33万字 |
|
14 |
古本《老乞大》的特指疑问句和是非疑问句 |
赵长才 |
论文 |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11 |
2.5万字 |
|
15 |
试用对比分析看《老乞大》中的特殊语言现象 |
遇笑容 |
论文 |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11 |
2万字 |
|
16 |
目的构式“痴笔去”与厂翱痴语序的关联 |
杨永龙 |
论文 |
《中国语文》2012年第6期 |
1.8万字 |
|
17 |
汉语周边语言与“痴笔去”相关的语序关联 |
杨永龙 |
论文 |
《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商务印书馆,2013 |
2万字 |
|
18 |
东乡语人称代词词干溯源 |
敏春芳 |
论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
1万字 |
|
19 |
试论东乡民族的语言态度 |
敏春芳 |
论文 |
《中国穆斯林》2012年第6期 |
0.9万字 |
|
20 |
东乡语汉语借词研究 |
敏春芳 |
论文 |
《汉语史研究辑刊》第十五辑,巴蜀书社,2012年 |
1.3万字 |
|
21 |
国内语言接触研究综述 |
张竞婷 |
论文 |
《合肥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
1.1万字 |
|
22 |
从语言角度鉴别早期可疑佛经的方法和步骤 |
方一新、高列过 |
论文 |
《宁波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
1.5万子字 |
|
23 |
从佛教词语考辨《大方便佛报恩经》的时代 |
方一新、高列过 |
论文 |
《浙江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
1.1万字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