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节,我回到了曾经生活十一年的“冰城”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天依然很冷,即使穿着棉衣也不觉得暖和。地上还有积雪,和北京比起来这里的四季更加分明,过年时的年味儿也更足。
因为以前我是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现在又从中央编译局借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作,所以很想了解一下大学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到哈尔滨的第二个上午,我约了几个过去的同事一起叙叙旧,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了当前思政课的一些明显变化。
一是任课教师的自信心明显提高。在马工程实施之前,思政课在高校中普遍不受重视,从事思政课教学的老师在申请课题、评职称的时候很吃亏,竞争不过专业课教师。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担任思政课专职教师,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中央实施马工程后,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狠抓实抓,思政课开始受到重视,获得了更多关注,思政课教师自信心明显提高,这个岗位也越来越吸引人。
二是学习机会越来越多。以前思政课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现在思政课的专职教师每年都要参加教育部或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当面接受思政课教材编写组专家的指导,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借着培训机会,他们还可以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思政课教师们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叁是思政课专项经费逐渐落实,教学手段更加丰富。现在中央规定按每位学生每年20元的标准拨给专项资金,用于思政课教学及相关实践活动。有了这笔资金,思政教研部门开始积极建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习实践活动。从学生们参加实践活动后的反馈来看,他们非常喜欢这种学习形式,认为这使他们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大学生活。
四是教学方法更加有针对性。思政课中纯理论的内容较多,用一些老教师的话说:“想要把思政课讲得精彩、讲得学生愿意听很难。”所以教师们都在思考如何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变革,为此他们经常就“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听”这个问题进行交流。现在教师们进行教学时,除了采取传统的教授法之外,还配合以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等。此外,由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也开始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事们还提到,他们还会定期收到高校思政课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
五是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制度日益成熟。在哈尔滨金融学院,思政课教师必须担任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同事们说,当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确实累了点,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能够有更多机会和学生接触,更及时地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和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整。而且随着与学生课下越来越多地接触,师生感情也在逐渐加深,讲课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更自然,授课的效果也更好了。学生们也很喜欢这种师生交流的方式,有的学生认为,思政课老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感到迷惘、困惑的时候,多了一些可以依赖和信任的人。
在谈完马工程实施后思政课出现的一些可喜变化后,同事们也对我讲了现存的一些问题:
首先,思政课教师在高校中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由于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独立的一级学科,思政课教师在申请课题时获得的机会相对较少,拿不到课题就影响了职称评定和相关的待遇。其次,学生们对思政课不够重视。有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只是一门公共课,专业性不强,以后工作时用不上,不用认真学,只要考试之前背一背,能过就行了。目前持这种想法的学生数量并不少。再次,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受到限制。虽然现在学校已经按照每生每年20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思政课教学实践,但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经费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数量,影响了实践活动的质量。
从交谈中可以看出,马工程实施后,思政课已经获得了高度重视,在师资、教学、经费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把思政课建设得更好,还需要下大力气,继续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作为一名从事过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员,我也感到自己肩负着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