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中国慈善通史”中期检查报告

2014年02月26日18:06来源: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自2011年立项后,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课题组在首席专家周秋光主持下,进行了开题,并对课题开展和进度进行了讨论、研究。随后,各子课题都按照经过研讨确定后的研究计划,认真开展了中国慈善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各项工作如期开展,项目进展正常。到目前为止,各子课题均收集到各历史时期大量有关慈善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部分子课题正将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转换为电子版,并将对这些史料进行深入研究工作。同时,本阶段还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对一些观点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以提炼新的论点。2012年8月在长沙举办了“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的学术论坛并取得圆满成功。从总体看,计划执行有了一定的进展,具体表现为项目组已发表论文叁四十篇,其中项目组首席专家周秋光《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当代中国慈善发展转型中若干问题辨析》等9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详摘或全文转载。首席专家周秋光教授还应邀在《中国社会报》开设“慈善史话”专栏,已刊发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系列文章25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好评。该专栏文章撰稿完毕后,拟于2013年底或2014年出版,全书约20万字。此外,2012年召开的学术论坛论文集也在编辑中,拟2014年出版。这两书出版后,可作为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不过,目前本项目研究的整体进度还不够平衡,具体表现为个别子课题的研究进度比预期稍慢,计划执行的进度未尽理想,主要缘于史料纷繁庞杂,收集梳理十分困难,现已催促团队成员加快进度,加大研究力度。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2011年立项以来,课题组首席专家周秋光教授及课题组其他成员积极开展项目研究,先后多次赴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重庆、苏州、石家庄等地收集中国慈善史文献资料,通过在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拍照、复印等方式已复制不同时期大量史料,为中国慈善通史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2014年,拟在国内部分省市开展现当代慈善事业发展情形调研并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同时拟趁学术访问之机集中收集港澳台地区的慈善文献资料。此外,近两年来,课题组成员还先后赴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地出席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会议14人次,均在会议上作了有关慈善方面的专题发言。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举办学术会议

2012年8月9日,由项目首席专家周秋光担任主任的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发起和承办“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全国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及部分慈善组织负责人近百人参加会议。会议在充分探讨了慈善理论问题,回顾了慈善发展历程及动态,并围绕中国慈善事业的未来走向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外,项目组成员还就具体研究课题,组织过几次小型学术研讨会议。

2. 开展学术交流

(1)2011年10月28—30日,课题组首席专家周秋光应邀赴济南,参加由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举办的“近代民间组织与社会救济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略论近代中国慈善组织》,并作大会发言。

(2)2011年12月10—12日,子课题负责人曾桂林应邀参加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河南省史学会、安阳师范学院联合举办的“袁世凯与辛亥革命学术研讨会”(河南安阳),提交论文《试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慈善立法》,并作大会发言。

(3)2011年12月18日,首席专家周秋光、子课题负责人王卫平、张文应邀在北京昌平凤山温泉会议中心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史中心举办的“中国社会保障史第叁次专家研讨会”,对中国历史上的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学术讨论。

(4)2011年12月19日下午,首席专家周秋光应邀参加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的“中囯慈善事业发展战略首次研讨会”,作题为《中囯当代慈善发展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的大会发言。

(5)2012年4月24日,应山东省高教工委邀请,首席专家周秋光在济南市交通学院举办的“全省高校慈善工作培训班”上进行《中国慈善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的学术讲座。

(6)2012年4月26日,应青岛市红十字会邀请,首席专家周秋光、课题组成员池子华(苏州大学教授)在山东青岛参加“博爱与城市精神”论坛,分别在论坛中发言,周秋光的主题发言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历史地位》。

(7)2012年5月26日至6月2日,首席专家周秋光应北京“中华慈善百人论坛”与台湾“海棠基金会”联合邀请,赴台北出席中华慈善百人论坛第五次学术会议,主题为“宗教与慈善”。27日,周秋光在论坛上发表题为“从历史角度阐述中国宗教与慈善的发展脉络”的主题发言,随后参访台湾岛内台东、台南、台中、台北等地各宗教慈善团体机构。

(8) 2012年9月22—23日,首席专家周秋光应邀参加由河仁慈善基金会、上海增爱基金会、南京大学、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慈善总会主办,中共南京市委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南京大学河仁社会慈善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公益事业发展高层论坛”(江苏南京),提交论文《中囯当代慈善发展的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并在会上宣读、编入会议论文集。

(9) 2012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首席专家周秋光应邀参加由由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湖南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师范大学慈善与志愿服务中心协办、吉首大学举行的“差异?慈善?和谐——经济伦理文化高端学术论坛”, 提交论文《当代中国慈善发展转型中若干问题辩析》,并在大会宣读。

(10) 2012年12月8-10日,曾桂林应邀参加中山大学公益慈善研究中心、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百年慈善与历史转型——2012年全民公益慈善思想峰会”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慈航普度: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论纲》,并作大会发言。

(11) 2013年2月24-25日,首席专家周秋光教授应邀参加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山市社科联承办的“慈善文化与全民修身”理论座谈会,作题为《中山市“慈善文化与全民修身”的思考与建议》的发言与访谈。

(叁)代表性成果介绍

各子课题都取得了相应研究成果,一部分代表性成果发表在《史学月刊》、《齐鲁学刊》、《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世界宗教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颁厂厂颁滨源刊,并被《新华文摘》权威杂志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1. 周秋光《当代中国慈善发展转型中若干问题辨析》(《齐鲁学刊》2013年第1期》)。该代表性成果认为,当代中国慈善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其基本定位应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而不是政府社会保障的“有机组成部分”或“重要组成部分”。慈善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观是“利他”而不是“利己”。对主观上有功利目的而客观上有慈善行为者,应主要看其客观效果而予以充分肯定。不能用对待个人慈善的标准对待公司慈善。公司慈善功利是合理和应该的。公司应当确立慈善发展的理念与战略,将以盈利为目的的生产排他性商品,和以慈善为目的的生产公共品这两类基本行为统筹起来,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完美统一。慈善是民间资源,本质上只能是民间行为,理应由民间自觉自愿地去做、去发展,而不宜由政府去运作与实施。这有助于当代中国慈善发展找准其合理定位,即“民办”与“官助”,有助于政府确立慈善与公益同步发展的战略目标,让社会发展的成果由全体公民共享。该论文澄清了以往学界对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若干误区,已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

2. 周秋光《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史学月刊》2013年第3期)。该代表性成果回顾了中国慈善发展的历程,指出中国古代慈善有三大特征:即慈善的根深深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古代的慈善救助是以政府为主体来承担的,民间慈善起辅助和补充作用;古代慈善的救助方式以养济为主,属于消极的救济,是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及至鸦片战争以后,传统慈善出现了近代转型,民间性是其最突出的标志。但在建国后30年慈善理念被淡化,慈善文化出现断层,直到1994年才复兴。基于历史的经验借鉴与启示,该文提出了当代中国慈善发展的战略目标、路径选择,并对其进行了合理定位。该文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详摘转载。

3. 周秋光、贺永田《李金镛与晚清义赈》(《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该代表性成果提出,光绪初年,江南绅士募集巨款,跨境赴华北赈灾,为晚清义赈之始。作为这批江南绅士的核心人物,李金镛先后在苏北、山东和直隶主持赈务,对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首席专家周秋光主持的专栏特稿《中国慈善发展的战略思考:历史与现实》(《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该刊以大篇幅发表了课题组成员及特邀嘉宾撰写的12篇文章,是对2012年8月课题组在长沙召开的“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学术会议成果的集中展示。就其内容而言,大致可分为四大块,即慈善理论问题研究、慈善发展历史研究、国外慈善经验介绍以及慈善史研究动态,它将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若干篇已为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5. 王文涛《论汉代的社会保障》(《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该代表性成果提出,汉代社会保障内容丰富,以民为本是其思想基础。具体而言,它包括贫困救济和灾后补救两部分,可以细分为养恤、安辑、赈济、调粟、放贷和节约等学说。仓储后备说是依靠国家力量来储粮备荒、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思想。“调均”思想包括贫富有差和贫富有度两个方面,立论重点是防止贫富过分悬殊,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民众才会听命于君主。早期佛教和道教中的慈善思想初具雏形,开后世宗教慈善之先河。民本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专制统治共存,属于专制思想范畴。该文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19期详摘转载。

6. 王文涛《先秦至南北朝慈善救助的特点与发展》(《史学月刊》2013年第3期)。该代表性成果认为,中华慈善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先秦诸子的慈善思想,尤以孔孟、《周礼》及管仲的慈善救助思想为主,汉代以后则形成以儒家为主流,佛、道为支脉的慈善思想。这些慈善思想对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先秦时期即出现了赈灾济贫、丧葬救助、妇孺救恤等宗族村社内部的救助;宗族互助在汉代得到传承与发扬,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慈善成为最主要的慈善活动。

7. 张文《宋朝乡村社会保障思想研究——以<救荒活民书>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该代表性成果认为:两宋时期,救济资源集中于城市,而乡村社会保障多有缺失,董煟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路,这在其著《救荒活民书》有充分反映,这也代表了宋朝乡村社会保障思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乡村社会保障对农民的救济,确保乡村社会稳定与农业生产延续;二是通过劝分等方式,动员民间力量参与乡村社会保障,以补充政府保障的不足;三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不抑价、禁遏籴,使粮价在不使用强制措施的情况下保持平稳。尽管宋朝乡村社会保障的实际情况并不如意,但董煟《救荒活民书》中提出的解决乡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路,以及所反映出的对乡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对此后元明清三代乡村社会保障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文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19期详摘转载。

8. 王卫平《丘浚社会保障思想研究——以<大学衍义补>为中心的考察》(《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该代表性成果认为,明代丘浚在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主张,包括重视农桑、藏富于民,轻徭薄赋、宽恤民力,收养穷民、尤重鳏寡,虑荒防灾、计于平时等,尤为强调政府救灾济民的责任。其社会保障思想表现出继承与创新并存、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特点。该文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19期详摘转载。

9. 王卫平《明代吕坤的社会保障思想——明清江南地区慈善家系谱研究》(《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7期)。该代表性成果认为,作为晚明政坛上颇有个性、独具特色的历史人物。吕坤在传统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十分关注社会问题,时刻以民生为念,在备荒救灾、救助弱势群体、优抚军士等社会保障各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践。其社会保障思想的丰富全面、先进合理乃至影响,均有超越前人之处,在慈善发展及社会保障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0. 王卫平《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及其启示》(《史学月刊》2013年第3期)。该代表性成果指出,随着晚清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西潮的冲击,国人开始认识和反思传统慈善事业的不足,并提出变革的主张,使得慈善事业出现了近代转型的历史进程,这种转型包括观念与实践两个方面。观念方面,主要是近代慈善救助理念的重大变化,即“教养并重”或“教养兼施”思潮的兴起;实践方面,一是表现为传统慈善事业的内涵不断丰富,慈善机构的功能有了新的发展,二是涌现出许多新型慈善机构,如因利局、济良所等。

11. 蔡勤禹、姜远凯发表《民国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初探》(《历史教学》2012年第18期),探讨了民国时期慈善组织在公信力建设方面的有益做法。文章指出,民国时期,慈善事业获得较快发展,除了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因素推动外,离不开慈善组织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这是慈善组织公信力来源的重要保证。民国慈善组织通过建立制衡型组织结构,实行征信制度和慈善会计制度,自觉履行慈善自律规则,接受政府、法律和审计监督,来取信于民,为组织发展赢得社会支持。民国慈善组织建设的有益经验,有助于当今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蔡勤禹《社会转型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探析》(《江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该文认为慈善组织的民间属性决定其公信力来自于民众的信任。然而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在较长时间里较低。目前,慈善组织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透明度,建立严格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实行全方位监督,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才能扭转慈善组织的低信任度。

13. 曾桂林《试论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慈善事业》(《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2期)。该代表性成果指出,近代中国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信道而行善”的教义,积极开展兴学襄教、济贫助困、赈灾纾难、施医给药等方面的慈善活动,而教派门宦制度的形成也与中国伊斯兰教慈善事业的兴起密切关联。这促进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各穆斯林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了穆斯林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穆斯林社会的近代变迁。由于近代中国伊斯兰慈善事业的善款主要源于天课及穆斯林乐捐,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其社会影响仍较微弱。

14. 曾桂林《民国时期的慈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教训》(《史学月刊》2013年第3期)。该代表性成果考察了民国慈善法制建设的内容,将其概括为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继受与移植的兼容;鼓励与控制并行;并指出它对民国慈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民国慈善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在于:以慈善立法为动力,促进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重视地方慈善立法;妥善处理法律移植与法律继承的关系,注重立法与执法双管齐下。该文已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详摘转载。

15. 靳环宇、周秋光《施善昌与晚清义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该文对晚清时期慈善家施善昌所举办的慈善救济活动进行了考察,认为他办理晚清义赈,既继承传统又调动一些新的社会因素,取得了良好效果;而其晚年鼎力支持西方红十字医院,开启了中国近代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新方向。这弥补了晚清义赈研究中的一些薄弱之处。

(四)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 开题报告(论证)会情况。2011年12月19日,课题组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慈善通史”开题报告(论证)会。此次开题报告会的情况,湖南省社科规划办、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12月31日,课题组及时将开题报告会举办情况及会议纪要以《工作简报》的形式报送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登载了本课题组的供稿。

2. 成果宣传推介会。 为从战略高度总结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从现实立论思考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弘扬和借鉴中华慈善的传统美德与宝贵经验,为慈善实务工作者和慈善史学研究者架起交流的桥梁,发挥以史为镜、启迪现实、服务社会的作用,2012年8月10日,课题组在长沙举办了“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审视与现实思考”学术论坛,邀请全国13所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多个慈善公益组织近百人参加。此次论坛得到长沙市慈善会、长沙市政协、长沙市民政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长沙晚报》、红网、长沙市人大网也对此次学术论坛进行了报道。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以《我校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举办慈善学术论坛》为题对会议内容进行全面报道。8月23日,《光明日报》(理论·史学版)刊登会议消息,对此次会议情形作了很好的宣传报道。全国各地一些网站、报刊也纷纷进行了转载报道。

3. 《工作简报》报送情况。自2011年秋立项以来,本课题组已向全国社科规划办报送《工作简报》3期。其中,2011年报送第1期,主要内容为课题组开题论证会及会议纪要;2012年报送2期(总第2期、总第3期),主要内容是汇报课题组召开的专题研讨会及阶段性成果介绍。2013年《工作简报》第1期(总第4期)即将编制完成,拟近期报送。

4. 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 2012年,本课题组曾向该专刊投稿3篇,但未被采用。 

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对当代慈善与社会福利发展的宏观思考》

周秋光

论文

《福利中国》

2011年第6期

6000

 

 

2

《李金镛与晚清义赈》

周秋光贺永田

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

7000

 

 

3

《中国宗教与慈善的历史发展》

周秋光

论文

《善行天下》

2012年第5期

3000

 

 

4

《当代中国慈善发展转型中若干问题辨析》&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周秋光

论文

《齐鲁学刊》

2013年第1期

8000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3年 第6期全文转载

 

5

《中国慈善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周秋光

论文

《史学月刊》

2013年第2期

7200

《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转载

 

6

《中国慈善发展的战略思考:历史与现实》

周秋光王振耀等

专栏特稿(一组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30000

王振耀《慈善的社会功能》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13年第5期观点摘编

 

 

7

《中国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略论》

周秋光张少利

论文

圣辉法师主编《佛慈祖德茶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10月版,辫228-242

17000

 

 

 

8

《当代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周秋光马少珍

论文

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编《人力资源评论》2012年第1期,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笔5-14&苍产蝉辫;

14000

 

 

 

9

《提高我国慈善公益组织公信力对策研究》

周秋光徐  路彭顺勇马少珍

论文

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编《人力资源评论》2012年第1期,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笔44-48&苍产蝉辫;

6000

 

 

10

《当前我国慈善公益组织信息公开化建设研究》

周秋光童瑞荣马少珍

论文

湖南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编《人力资源评论》2012年第1期,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笔161-164

5000

 

 

11

《宗教与慈善史发展关联探析》

周秋光

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1日础8版

2000

 

 

12

《中国历史上的儿童救助制度与实践》

周秋光曾桂林

论文

《中国社会报》2013年1月25日第3版

10000

 

 

13

《论汉代的社会保障》

王文涛

论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

12000

《新华文摘》2012年第19期转载

 

14

《先秦至南北朝慈善救助的特点与发展》

 

王文涛&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论文

《史学月刊》

2013年第3期

5500

 

 

15

《宋代乡村社会保障思想研究——以&濒迟;救荒活民书&驳迟;为中心》

 

张文&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论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

10000

《新华文摘》2012年第19期转载

 

16

《丘浚社会保障思想研究—— 以<大学衍义>为中心的考察》

王卫平

论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

9500

《新华文摘》2012年第19期转载

 

17

《朱元璋社会保障思想研究》

王卫平

论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

11000

 

 

18

《明代吕坤的社会保障思想——明清慈善家系谱研究》

王卫平

论文

《学习与探索》&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2012年第7期

16000

 

 

19

《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及其启示》

王卫平

论文

《史学月刊》

2013年第3期

5000

 

 

20

《试论民国北京政府的慈善立法》

曾桂林

论文

《北京社会科学》

2012年第4期

10000

 

 

21

《伊斯兰教慈善思想探析》

曾桂林

论文

《宁夏社会科学》

2012年第2期

12000

 

 

22

《试论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慈善事业》

曾桂林

论文

《世界宗教研究》

2013年第2期

16000

 

 

23

《辛亥武昌首义与两湖地区红十字运动的兴起》

曾桂林

论文

《中州学刊》

2013年第3期

9000

 

 

24

《民国时期的慈善法制建设及其经验教训》

曾桂林

论文

《史学月刊》

2013年第3期

5300

《新华文摘》2013年第11期转载

 

25

《辛亥革命与两湖地区红十字会的战地救护》

曾桂林

论文

饶怀民主编《湖南人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4000

 

 

26

《山东红十字会的历史变迁及启示》&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蔡勤禹姜远凯

论文

《东方论坛》

2012年第1期

9000

 

 

 

27

《民国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初探》&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蔡勤禹姜远凯

论文

《历史教学》

2012年第18期&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12000

 

 

28

《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蔡勤禹

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3000

 

 

29

《社会转型时期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探析》&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蔡勤禹

论文

《江苏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

10000

 

 

30

《施善昌与晚清义赈》

靳环宇周秋光

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0000

 

 

31

《腾讯的“慈善模式”》

靳环宇

论文

《公司管理》

2012年第5期

5000

 

 

32

《论慈善事业对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靳环宇

论文

《求索》2012年第9期

8500

 

 

33

《慈善事业管理方式及其转型》

靳环宇

论文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年第2期

9000

 

 

34

《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启示》

陶水木

论文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3000

 

 

35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的“四不足”》

向常水

论文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

8500

 

 

36

《清代京师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

王洪兵

论文

《北方论丛》

2013年第2期

11000

 

 

37

《清代京师粥厂与贫民救助》

王洪兵

论文

《东岳论丛》

2013年第5期

9000

 

(课题组供稿)

(责编: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