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立项一年半来进展良好,超额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这一阶段本项目以资料收集、整理和数据库建设为主要任务,所建设的“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多语种全文数据库”已完成第5版。我们经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和鉴别、比较,现确定1474人为数据库收集资料的对象(原定400人),收集到对于他们的中、英、法、德、俄、日6种语言的传记信息共2654种(包括传记书、传记文、图像和影视频资料),其中1744种已经采集到位(原计划2013年采集到2000种),完成了数字化加工并输入了数据库,为其中547人编写了小传。本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档次,已从最初设计的单一中文检索扩展为6种语言检索,大大提高了其国际化水平,不仅可以为中国读者服务,也可以为多国学者使用。
研究和写作不是我们本阶段的任务,工作方案中对此虽然未作规定,但本项目至今仍完成18 篇论文和1部专着(包括已经发表和虽未发表但已交稿的论著),超额完成了任务。为了使项目研究的成果能够集中发表、更好地发挥学术影响,同时推动中国传记事业的发展,体现国家重大项目的社会效益,本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支持下决定创办《现代传记研究》集刊,由项目组成员组成编辑部,经过一年的筹备,第一集稿件已经全部收齐,2013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项目10个子课题,各子课题进度不一,但基本都完成了任务,具体情况如下:
美国子课题确定传主186人,收集信息713种、采集到位359种,编写小传57篇;
英国子课题确定传主152人,收集信息134 种、采集到位96 种,编写小传82篇,完成论文1篇;
法国子课题确定传主78人,收集信息95种、采集到位67 种,编写小传10篇,完成论文1篇,出国调研和收集资料1人次;
德国子课题确定传主93人,收集信息 80 种、采集到位60 种,编写小传40篇;
俄苏子课题确定传主118人,收集信息176种、采集到位 47种,编写小传18篇;
日本子课题确定传主62人,收集信息225种、采集到位104种,编写小传30篇,完成论文1篇,出国调研和收集资料1人次;
新加坡子课题确定传主224人,收集信息275 种、采集到位245种,编写小传102篇,完成论文4篇,出国调研和收集资料1人次;
台湾子课题确定传主246人,收集信息634 种、采集到位504 种,编写小传90篇,完成论文4篇;
港澳子课题确定传主260人,收集信息292种、采集到位237种,编写小传118篇,完成论文6篇;
数字化和数据库子课题对全部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编目、管理,完成论文1篇、专着1部。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本项目10个子课题均需出国调研、收集资料。其中第7新加坡子课题、第3法国子课题、第6日本子课题,分别派出1人出境调研和收集资料,已完成调研任务回国。第9香港子课题、第10数字化和数据库子课题各1人即将出境调研。其余5个子课题将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完成出国调研和收集资料的任务。
我们分别于2011年12月21日,2012年2月7日、2月18日、7月12日、8月5日,2013年1月26日、3月11日、7月2日共8次召开研讨会(其中3次全体成员会议,5次相关成员会议),就项目所涉及的学术问题和工作问题,诸如工作方案、传主的确定标准、传记资料的收集、保存和管理、数据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8篇会议纪要用以指导和规范工作。
本项目有3个国际合作单位,即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东亚系中文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立项以来,首席专家对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进行了访问,介绍项目进展情况,并应邀作了学术讲演。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东亚系中文部负责人来中国参加了项目组工作会议,同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课题组学术秘书和英国子课题负责人访问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进行了交流和分工。这叁个国际合作单位都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提供了各种咨询和协助,并已提交论文3篇,供《现代传记研究》集刊发表。
项目组决定2013年10 月26-28 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华人传记与当代传记潮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有境内外专家40多人报名参加会议。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项目分别于2012年4月、10月、2013年10月各出《工作简报》一期,3期简报连同附录(包括项目组的各种文件、工作方案、会议纪要等)共约12万字。主送国家规划办,抄送上海市规划办、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和文科副校长、科研处、人文学院和图书馆领导、项目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项目组全体成员。
首席专家向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寄了稿件《应加强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研究》,此文刊载于2013年2月6日《光明日报》,此外,他还接受了《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日)、《人民政协报》(2013年6月10)等媒体的采访,对传记研究和本项目进行宣传和介绍。
本项目设立了网站( http://www.sclw.sjtu.edu.cn),对项目的工作和活动情况进行报道。其中设有新传评点、传记评论、传坛动态、海外传记等栏目。本项目的工作情况,国内外一些重要网站,如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网(http://www.zgzjwx.com/)、英国爱丁堡大学传记网(http://www.oliveschreinerletters.ed.ac.uk/Announcements.html),等都进行了报道。美国夏威夷大学传记研究中心(http://www.hawaii.edu/biograph/)是世界传记研究的重镇,中心主任克莱?W?豪斯教授(Craig W. Howes )对本项目很感兴趣,他把我们召开的国际会议和出版《现代传记研究》集刊的材料在国际传记界广泛散发,并表达了前来访问的愿望。
代表性成果介绍
1、“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多语种全文数据库”(第5版)
本数据库是继1995年创建的联合国文献库后,世界第二个6语种的全文数据库。作为多语种传记数据库,采用了大字符集数据库的模式,引入数据字段的高性能索引机制,提供所有字段的个性化检索,其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在世界同类数据库中具有领先地位。我们参考了世界著名的美国GALE传记数据库、德国SURE传记数据库以及一些人物网站的模式,又有很大发展和革新。这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第一,同GALE等数据库的以标题索引为主不同,本数据库为全文数据库,提供资料全文,读者检索后可以直接阅读原始文本,免除了二次查找的麻烦;第二,GALE是单一的英文数据库,本数据库包含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6种语言的资料,信息量更为丰富,也超过了德国SURE传记数据库的4语种;第三,本数据库的收集范围采用现代“大传记”概念,即life writing,比GALE采用的“小传记”概念,即biography,范围更为广泛和科学,诸如书信、日记、视频资料都在收集的范围内,内容更丰富;第四,同GALE、SAUR相比,本数据库增加了传记作者检索、传记类型检索和出版地检索,信息更加丰富、完整,不仅满足一般读者,还可以满足更加专业化读者的需要。
20世纪以来,中国人走出国门来到世界各地,粗略的估计总数有1500万人之多(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他们都是炎黄子孙,其中许多人有非凡的经历和杰出的贡献,但是对他们在国外的经历和生存状况我们迄今所知甚少。本数据库所确定的传主名单是他们中间贡献最大、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所收入的资料是分散在各处的、对于他们的最重要的传记文献。这对中国现代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和世界华人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侨务、外事部门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数据库得到国内外学术界、传记界和海外华人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文化、宣传、外事部门的一些老领导,非常支持本数据库的建设,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担任顾问,参加项目的活动。
法国子课题负责人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同一批法国传记界人士进行了座谈,其中包括在欧美有极高声誉的著名传记学家菲利普?勒热纳(Philippe Lejeune)教授等,他们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并承诺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他们特别对我们具有多个信息传递、沟通平台高度赞赏,十分羡慕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认为这在法国是不敢想象的事。勒热纳欣然同意担任本项目的学术委员,并推荐其主要助手来参加我们的国际研讨会。法国著名华裔人士、欧洲历史学会会长叶星球,长期研究法国华工和华人史并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他得知本数据库的工作后,表示了交流和合作的意向。新加坡华文报业总编林任君知道数据库的工作后,指定专人将该集团旗下著名中文报纸《联合早报》上刊载的全部有关传记资料无偿提供给本数据库;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中文部和新华文化书店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热情接待,还向数据库赠送了20多种重要图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前校监、著名历史学家利德惠教授(Vivienne Poy)具有华人血统,她听说本数据库后,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件,并寄来她的一批著作供数据库选用,她也决定参加我们的学术研讨会。
2、传记资料录入平台(第4版)
这是针对本项目数据库配套开发的元数据专业管理系统,它采用现代知识管理理念,按资源类型特征完成数字化加工、组织、揭示、存储等一系列结构化知识管理,同时建立了一套标准、规范、具有开放性与互操作性的框架体系。它具有以下功能:对数据库所要收入的传主自动进行编号,每一位传主都有唯一编号,并记录了他的10多种基本信息;对数据库所收入的中、英、法、德、俄、日等6种语言的传记资料,依据其类型、媒介、所用语言、出版日期等自动进行编号,每一资料都有唯一编号;对全部资料进行数字化管理,每一份资料的流通过程有全程记录,随时可以查阅其位置和状态,并标明责任者和日期,以便分清责任和进行考核;项目组世界各地的成员随时可以通过密码登录进入,上传和导出各语种的资料,或进行查询和分类。
这一软件经过4版修改,设计愈益合理,使用更加便利,为本项目的资料工作和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为国内外传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确立了一种规范。
3、《传记资源组织与建设研究》(陈进、李芳等着)
这部专着是对本项目资料整理和数据库建设的理论总结。该书从信息资源组织的专业角度分析传记资源的文献类型和特点,研究其组织和分类的原则,设计其元数据规范和知识组织体系。本书首次提出应用主题图技术来建立传记资源的逻辑关联关系。同时,结合信息资源数字化的规范和网络信息的新技术,研究设计了传记资源数字化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实现传记实体资源和数字资源的知识发现。全书所建立的传记资源知识组织理论和建设体系,在国内具有首创性,为传记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做出了示范,具有重大的推广价值。本书15万字已经全部完成,年底可出版。
4.《现代传记研究》集刊(第一集)
这是中国第一部研究传记问题的专门刊物,聘请了国内外一批着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刊载国内外中英文稿件,按照础&补尘辫;贬颁滨要求的国际规范出版,稿件由专家匿名审稿,以保证学术质量。第一集中英文20篇文稿共25万字,其中除项目成员9人的论文外,还有中国大陆学者以及台湾、英、美、法、新加坡、马来西亚作者的论文,其中有着名传记家或传记理论家,如法国的菲利普?勒热纳这样的权威专家,也有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这些论文涉及广阔的传记领域,其中有对中国第四届优秀传记获奖作品的评论专栏,也有对中国古代传记、现代传记、港台传记和外国传记的研究,对于传记理论的探讨等内容,体现了高度开放性特征。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多语种全文数据库(第5版)
|
项目组 |
数据库 |
|
|
|
2 |
传记资料录入平台(第4版) |
项目组 |
电脑软件 |
|
|
|
3 |
雕刻在木板上的交响曲 |
杨正润 |
论文 |
《人民日报》,2012年5月22日 |
2000 |
|
4 |
中国传记不发达吗 ——对一种主流学术话语的质疑
|
杨正润 |
论文 |
《传记传统与传记现代化》论文集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10月 |
10000 |
|
5 |
我们向司马迁学习什么 ——《史记》传记方法的现代意义
|
杨正润 |
论文 |
《现代传记研究》第一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
11000 |
|
6 |
现代自我的诉求:中国现代自传发展述要(1919-1937)
|
梁庆标 |
论文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3期 |
8000 |
|
7 |
晚清使西日记的“文化镜鉴” |
梁庆标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2日 |
2000 |
|
88 |
自传理论与批评呈多元趋向 |
梁庆标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10日 |
2000 |
|
9 |
自传的微观政治式解读 |
梁庆标 |
论文 |
《现代传记研究》第一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
12000 |
|
10 |
基于对话、共享权威 ——论口述史的性质
|
王军 |
论文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期 |
7000 |
|
11 |
求真的“第二作者” ——试析口述史中采访者的功能
|
王军 |
论文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1期 |
8000 |
|
12 |
口述自传文体辨析
|
王军 |
论文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2期 |
7000 |
|
113 |
论口述史中讲述者之人格呈现 |
王军 |
论文 |
《现代传记研究》第一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
8000 |
|
14 |
论新时期以来中国自传中的忏悔意识 |
周凌枫 |
论文 |
《南昌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1期 |
7000 |
|
15 |
传记资源的组织方法研究
|
李芳 彭佳 |
论文 |
《现代传记研究》第一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
10000 |
|
16 |
Peripheral Perspective and Transnational Life Writing: Two English Accounts of Lao She’s British Sojourn |
陆小宁 |
论文 |
《现代传记研究》第一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
9000 |
|
17 |
日本司马迁研究对中国传记的启示 |
陈玲玲 |
论文 |
《现代传记研究》第一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
10000 |
|
18 |
法国的第一部蒋介石传记
|
唐玉清 |
论文 |
《现代传记研究》第一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
4500 |
|
19 |
《陈衡哲年谱》正误
|
史建国 |
论文 |
《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二期 |
6500 |
|
20 |
论王鼎钧的回忆录写作 |
史建国 |
论文 |
《现代传记研究》第一集,商务印书馆,2013年10月 |
10000 |
|
21 |
传记资源组与建设研究
|
陈进、李芳等 |
专着 |
已定稿,即将出版 |
150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