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吕世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与定位

2014年04月09日08:30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

作者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对策研究”负责人、河南大学教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科学认识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实践探索逐步确立的。可以说,对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思想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实践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

国情决定任务,任务决定道路。近代以来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发展只有通过具有世界社会主义意义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实现。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批判国民党在本质上难当中国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的大任。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分析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和矛盾,提出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张。正是这条革命道路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赢得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逻辑必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巩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条道路以社会主义为基本价值导向,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现状为基本实际,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目标。其本质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来完成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的生产力和社会进步,进而实现人类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以和平与发展为两大主题的世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的现实性背景

如何科学分析和把握时代主题?这是我们正确制定内外政策的客观依据,也是判断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所占位置的依据。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把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一方面,中国只能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这种环境下谋求发展;另一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普遍化使中国通过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可能。

邓小平对于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当代变化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据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时代主题的判断,但他们分析时代性质时,在不同历史阶段强调时代问题的重点是不同的。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创立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并提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列宁既强调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垄断的矛盾,又强调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即民族矛盾,强调战争与和平是时代的特征。斯大林在列宁概括的基础上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矛盾,突出强调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毛泽东弱化东西矛盾、强化南北矛盾,突出地从经济发展程度角度提出了叁个世界划分的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敏锐捕捉到世情的变化,从纵向发展和横向比较中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不失时机地提出利用世情变化,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有这样几个基本内涵:其一,坚持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其二,把发展提到全人类的高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交叉为共时性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既要从发展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又要从对立中看社会主义的发展。其叁,把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发展中国的途径。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方式。其四,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我党始终强调人民主体和人民利益本位原则,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视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间性定位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反思社会主义实践中的挫折教训。

马克思历来反对把他的理论当作“历史哲学”的公式硬套,每个国家的发展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反思苏联的解体,不是因为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招致的失败,而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把马克思对于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设想硬套到资本主义没有经过充分发展的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并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绝对化、普遍化。二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区别开来。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是紧密联系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认为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如果把苏联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体制模式化、绝对化,实际上也犯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对社会主义实践作了超历史、超阶段的理解。这实际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叁是苏联共产党长期脱离群众,政治上、思想上又追求西方自由主义,最终失去了政权基础和意识形态主导权。

以此反思中国的现实,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强调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明确强调我们所实行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而不能拘泥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形式和抽象标准。只有突破框框,把社会主义一般原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责编:赵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