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产蝉辫;媒介暴力的效果研究,在西方已有80余年的历史。在这一研究历程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学说。其中,媒介暴力对犯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对于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青少年偏好媒介暴力与其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媒介暴力对青少年的社会心理和个人认知层面的影响。
涵化理论:电视反映主流社会价值观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格伯纳(GeorgeGerbner)开始关注电视如何影响受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 (即受众的“观念现实”)。该研究通过对美国主要电视网黄金时段的节目和周末日间节目(包括电视剧、电影和卡通片等)的抽样调查,以及对受众的问卷调查发现,各种各样的暴力内容在美国电视节目中无处不在;受众看这种充斥暴力的电视节目越多,就越容易涵化出“现实世界充满了危险和风险”这一社会焦虑和恐惧心理。
格伯纳所提出的涵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电视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受众的“观念现实”更接近于电视节目所表达的符号现实,而并非客观现实;这种倾向在收看电视时间多的人(重度收视者)中间要比在收看电视时间较少的人 (轻度收视者)中间更为明显。简言之,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观念就越能反映他们所看的电视节目内容。
格伯纳在早期的电视暴力研究中,将收看时间作为自变量,将受众分为重度收视者和轻度收视者。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导致受众社会安全感和信任感降低。当电视传递暴力信息时,重度受试者通过观看认为社会充满暴力,甚至产生害怕成为犯罪受害人的认知心理。后来的研究者发现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的犯罪率、人格特质和对现实的理解以及观看情境等,都可能是潜在的第叁因素,而这些因素比起看电视时间的多少对受众的“观念现实”的影响更大。针对这些质疑和批评,格伯纳等人提出了主流化(尘补颈苍蝉迟谤别补尘颈苍驳)等概念。所谓主流化是指在不同群体中的重度收视者共享涵化特性。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多为轻度收视者,然而这些人当中的重度收视者和别的群体的重度收视者的涵化程度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所有群体的重度收视者因为长时间接触电视的“符号现实”,导致其所认知的“观念现实”与社会的客观现实不相一致。也就是说,只要是重度收视者,即使是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教育程度的知识分子,又居住在低犯罪率的社区,他对社会的认知仍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媒介(电视)暴力的影响。
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易模仿影像中的攻击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AlbertBan-dura)通过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实验研究,首先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在实验中,班杜拉将4—6岁的儿童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儿童看的影像情节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给大孩子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儿童看的影像情节开始也是一个大孩子在打一个玩具娃娃,过一会儿来了一个成人,为了惩罚这个大孩子的不好的行为,打了他一顿。看完影像后,班杜拉把两组儿童一个个送进一间放着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里,结果发现,甲组儿童都会学着电影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而乙组儿童却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这一阶段的实验说明对示范对象的奖励能使儿童模仿该行为,对示范对象的惩罚则使儿童避免模仿该行为。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班杜拉鼓励两组儿童学影像里大孩子的样子打玩具娃娃,谁学得像就给谁糖吃。结果两组儿童都争先恐后地使劲打玩具娃娃。这说明通过观看影像,两组儿童都已经学会了攻击行为。第一阶段乙组儿童之所以没有人打玩具娃娃,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害怕打了以后自己会受到惩罚,从而暂时抑制了攻击行为,而当条件许可,他们也像甲组儿童一样把学习到的攻击行为表现出来。
根据班杜拉的研究发现,如果角色的暴力行为受到惩罚,那么受众对其模仿的可能性就会相对较少。他还设计了叁个实验情景:1.观看现实生活中的攻击行为;2.观看影片中的攻击行为;3.观看动画片中的攻击行为。研究结果发现,观看动画片中的攻击行为对学龄前儿童影响最大,最容易引起其攻击性认知和情绪的唤起;观看影片中的攻击行为次之。由此可见,应当让儿童尽量远离有暴力内容的影视作品。
暗示理论:观看暴力节目的观众更易激怒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科威茨(尝别辞苍补谤诲叠别谤办辞飞颈迟锄)提出了暗示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在愤怒的情绪下观看电视暴力时,电视节目里的角色实施暴力的手段及其暴力行为,会对受众有暗示作用,当类似情景出现在以后的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受众就会回忆起这些暴力情景,这种回忆有可能导致其日后的攻击性行为。伯科威茨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大学生被试者观看暴力节目或非暴力节目,被激惹或未被激惹。伯科威茨发现,观看暴力节目比观看非暴力节目的大学生被试者,在被激惹时行为更具攻击性。此外,伯科威茨和他的助手还对男性少年犯进行了实证调查。该调查评估了那些被指定连续数周观看媒介暴力内容的男性少年犯在身体上和语言上的攻击性,并与其他未观看暴力节目的男性少年犯的攻击性程度作了比较。上述两项研究结果均表明:观看了媒介暴力内容的被试者更有可能实施攻击行为。
伯科威茨在20世纪70年代又进一步阐释了暗示理论,媒介暴力对受众攻击行为产生影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来自于内部的因素,如受众遭受挫折或正处于愤怒情绪之中;二是媒介暴力对受众的合适暗示,即外部情境。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伯科威茨扩展了暗示理论,现在称之为认知新联合理论。在他看来,媒介暴力会引起受众某种类型的生理反应(攻击或逃避)、情感(愤怒或害怕)和记忆(暴力情景)相联系的联合网络。当某种联合网络存在时,任何一种激发因素都会依联合程度的大小而刺激其他部分。当受众被激惹,更容易使其回忆起媒介暴力的情景,他就会非常愤怒,产生有敌意的想法,并有可能马上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本文系2013年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 “现代大众传媒对犯罪新闻信息传播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