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 《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以“崛起之南”为主题,指出很多“南方国家或地区”在过去20多年间取得了明显进步,不仅人均国民收入快速增长,非收入维度的人类发展指数(如健康和教育)的增速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尽管这些“南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各不相同,自然资源条件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模式亦各式各样,但上述成功实现发展的 “南方国家或地区”均有一个共同特征——拥有一个积极主动的“发展型政府”。
二战前的日本,二战后的德国、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越南政府,均可视为“发展型政府”。这种类型的政府将实现快速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任务,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通过明确支持特定行业、产业或地区的战略政策,以促进其快速发展。第二,设立强力的各级政府机构,将高效的公共机构置于发展战略的中心位置。第叁,制定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第四,通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表现,确立和保持政治稳定性和合法性。
缪尔达尔1972年在 《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南亚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而持续贫困的原因,不是缺乏市场,而是缺乏好政府。世界银行1993年的总结发现,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经济体,在1960—1990年间持续的高速增长,不仅源自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更为是得益于市场化改革和政府政策的有效干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是受益于拥有一个类似“发展型政府”,及其采用各种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政策干预。
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2003—2012年的基尼系数,处于0.45—0.5之间。基尼系数0.4,被国际公认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可见,传统以骋顿笔或骋狈笔度量的经济增长,缺乏福利含义。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强调通过生产性就业、经济机会平等和发展成果共享,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其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包容性增长之路呢?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关键。
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在人民本位和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主动为人民和社会谋利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具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服务型政府具有泛利性特征。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公共产物和公共服务,其收入来源于公司和公众的赋税,而支出用于为广大公众提供各类公共品,如义务教育和环境保护。以亚洲 “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在1960—1990年成功发展的关键,均是得益于拥有一个泛利性政府,即关心全社会长远利益的政府。这样的政府有利于经济赶超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其次,服务型政府具有包容性特征。服务型政府以增加生产性投资和生产性就业机会为导向,倾向于通过增加生产性就业机会,以提高个体自生能力,通过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增强社会流动性,使得最大多数人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过程,并从中受益,即注重经济机会的平等和发展成果的分享。通过提高个体自生能力和增强社会流动性,而不是直接的收入分配,实现增长成果共享。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具有包容性特征的服务型政府,如通过 “省管县”扩权强县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税收体制,通过培育“中心镇”提高基础政府管理水平和创新城市化发展新平台。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应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增长道路。建设廉洁、高效、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力保障。
(本文系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制度性贫困与包容性增长减贫模式研究”(11CJL03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