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4年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的‘蓝色粮仓’战略研究”获批立项。有学者表示,开展“蓝色粮仓”研究,推进“蓝色粮仓”建设,体现了新形势下国家对粮食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全球粮食供给形势日益严峻,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在我国陆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难以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形势下,充分挖掘海洋在食物供给方面的巨大潜力,构建 “蓝色粮仓”,从陆海统筹视角拓展粮食生产空间,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命题。日前,本报记者围绕“蓝色粮仓”建设等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保障中长期粮食安全的新方案
海洋水产物是人类动物蛋白的一大来源,具有重要的食物替代价值,海洋一直是保障粮食和营养安全的重要领域。事实上,海洋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早在199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召开“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突出强调了渔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认为发展渔业、增加水产物供给是增进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将海洋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野,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无疑更具针对性。”“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的‘蓝色粮仓’战略研究”首席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韩立民说,随着居民粮食消费增长放缓和动物性食物消费快速增长,畜牧养殖业对饲料粮需求不断加大,使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呈现出多层次、复杂化特点。
韩立民认为,基于粮食进口逐年增多、陆地食物生产体系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立足于海陆统筹视角完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重新审视海洋渔业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对于强化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资源支撑、增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韩立民看来,“蓝色粮仓”是在国家粮食安全和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以保障国民食物供给、优化膳食结构、推进海洋渔业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海洋空间为依托,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手段,以现代海洋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以海洋水产物生产及其关联产业为载体的海洋食物供给系统。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刘容子表示,“蓝色粮仓”建设有助于树立陆海统筹的粮食安全保障理念,突破传统粮食安全依赖陆地资源空间的局限,全面构建陆海一体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海洋国土观念的强化、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现代交通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居民饮食观念的改变,为开发以海洋国土为空间载体的‘蓝色粮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慕永通认为,“蓝色粮仓”战略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拓展了新的思路。
现有研究缺乏陆海统筹视角
受传统观念影响,在国内粮食安全研究中,海洋水产物长期被作为 “副食品”之一,未得到应有重视。进入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趋于复杂化。海洋作为保障粮食和营养安全的重要领域,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利用蓝色国土构建“蓝色粮仓”,已成为国内学者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
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提出了“蓝色粮仓”概念,倡导“中国蓝色海洋食物计划”,认为应通过实施养护战略、拓展战略和高新技术战略,推动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体系和蓝色海洋食物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此后,诸多学者就“蓝色粮仓”的概念特征、演化趋势、国外经验借鉴、空间拓展策略及政策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虽然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硕,但研究本身仍然存在诸多制约与困难。受访学者表示,现有研究大多仍局限于海洋渔业自身发展,缺乏基于陆海统筹视角下的海洋资源、环境和产业关联的系统分析,在很多研究领域留下了盲点和缺憾,亟须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韩立民告诉记者,当前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尚未起步,依据陆海生态系统不同属性、食物生产模式、食物生产空间格局等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难以为陆海统筹保障粮食安全视角下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粮食安全中涉及海洋水产物的研究框架过于疏阔,无法保证研究的精确性。”慕永通表示,这突出表现在当前研究缺乏对水产物生产效率的系统测算和分析,对水产物生产效率的比较优势及其在保障粮食和营养安全中的作用难以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论断。
在刘容子看来,当前海洋渔业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对陆海两大食物生产体系及国家粮食安全态势把握不够。刘容子认为,一方面,研究深度不够,缺乏渔业对国民营养贡献及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当前研究分析模式简单,对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的演变及未来潜在增长点把握不足。
多学科切入“蓝色粮仓”建设难题
“蓝色粮仓”建设不仅包括如何促进海洋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包括对各类相关产业发展支撑要素变化趋势的研究,必须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谋划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构建问题,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多学科参与和联合攻关。
韩立民告诉记者,针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综合运用资源学、经济学、生态学、营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工具,进行多学科联合攻关,科学选择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工具,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交叉集成,强化资源评估、经济预测、生态模拟、社会调查、管理模拟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努力解决我国“蓝色粮仓”建设战略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未来“蓝色粮仓”的构建与完善必须突破海洋渔业发展局限。慕永通认为,这其中既要关注海洋渔业健康发展和海洋水产物稳定保障问题,还要为未来10—30年内的国家海洋食物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寻找新的潜在发展空间,为海洋渔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
海洋水产物产业链的完善和空间布局优化是“蓝色粮仓”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部渔业局高级经济师李书民表示,其实现过程应建立在海洋渔业及其相关配套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基础上。未来“蓝色粮仓”产业体系的完善和空间布局优化应遵循陆海统筹原则,根据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属性差异,探讨建立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粮食安全保障新格局。
“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一些渔业大国在海洋渔业领域拥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形成了多种成功的渔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宁波大学商学院教授胡求光表示,我国“蓝色粮仓”建设应认真借鉴国际海洋渔业发展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成功经验,从中比较、分析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因此,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应结合我国现阶段水产物生产与消费特点,科学确立面向国家粮食安全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定位和重点建设任务,努力构建产业密切关联、形态多样的“蓝色粮仓”及其配套产业体系。(本报记者 张杰 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