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李四龙: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及其特点

2014年08月13日10:47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

作者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后期资助项目“美国的佛教:西方社会与亚洲佛教的转型”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

在美国,佛教的教徒人数并不算多,但种类纷繁复杂,堪称“世界佛教博览会”,突出地表现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多元并存;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组织各开道场,彼此相邻。佛教在美国传播的整体性、多样性与独特性,在亚洲社会中难以找到现成的个案,值得认真研究。

美国佛教传播的分期与转折

美国人对佛教的认识始于19世纪初,而真正的开端常被定格在19世纪40年代。1844年1月,在美国东部波士顿,大文豪爱默生、梭罗主编的杂志《日晷》刊发了《法华经》的英文选译,这意味着美国知识界正式接触佛教的经典与思想。1849年,第一艘载有华工的渡轮抵达加州。华工们怀着“淘金”的梦想,在美国充当苦力的同时,也带去了混杂着民间信仰的中国佛教。华工抵美,并没有引起美国社会对佛教的广泛关注。约50年后,直到18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出现了东方佛教徒的身影:日本临济宗禅师宗演和斯里兰卡的佛教青年达摩波罗。他们的讲演引起了美国知识界的普遍关注。这被视为佛教在美国传播的第一阶段。佛教初传美国后,从1893年到1960年代,发展速度缓慢,几近停滞。直到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案,亚洲佛教在美国才得以迅速发展,这是佛教在美国传播的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一跃成为佛教发展的新天地,世界上各大佛教组织纷纷来此安家落户,建寺安僧,传法授徒,是为佛教在美国传播的第叁阶段。此时,无论是亚洲各国派出的佛教团体,还是美国本土的佛教组织,都在建立并扩大各自的禅修中心或寺院道场。他们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发展互联网成员,扩大信众队伍,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规模的佛教组织,如国际创价学会、国际佛光会、国际香巴拉等。纽约的庄严寺、加州的万佛城、西来寺等华人佛教道场,也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出现所谓“垮掉的一代”,佛教(特别是禅宗)成为美国青年反主流文化的一面旗帜。这种为美国激进青年所推崇的佛教,多少有些怪异,甚至违背了东方佛教的戒律和教义,但它客观上扩大了佛教在美国社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1965年美国“外来移民和国籍法修正案”发布以后,引发了亚裔移居美国的热潮,源自亚洲国家的移民佛教徒人数陡然上升,美国的佛教徒总数达到2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0.1%,在统计学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与此同时,美国各大学的佛学研究力量迅速提升,美国佛教由此进入平稳发展的历史阶段,佛教徒人数逐年稳步上升,近10年年均递增4万人左右。

佛教在美国作为边缘宗教的传播理念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以基督新教为主流宗教,同时又夹杂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族群宗教。亚洲佛教在美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边缘宗教,它在美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以禅宗在美国的发展为例,美国禅师既受铃木大拙临济宗思想的影响,又包容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的禅法,以适应美国社会的文化需要。曾被当作美国青年另类时尚的“禅宗”,而今又成为亚洲禅师接引美国信众的敲门砖,被赋予舒解压力、祛病养生、修身养性的意味,同时也被基督徒赋予宗教对话的色彩。这种禅修方法,被认为能帮助基督徒在祷告时更容易感受到上帝的慈爱。

佛教正在美国形成一种新的传统,既有以往汉传大乘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及藏传金刚乘佛教的特点,又有一种混合而融通的趋势,甚至有学者称之为“第四乘佛教”。在美国发展较好的佛教团体,普遍遵循以下叁点理念:一是发展居士佛教,会通禅修经验;二是尊重主流价值,鼓励宗教对话;叁是鼓励社会参与,构建佛教伦理。落实这些发展理念,又需要借力高品质的“佛学教育”,因此,绝大多数的美国佛教团体,把培养佛教人才放在僧团工作的首要位置。

美国社会对佛教的接受心理

美国佛教具有鲜明的“族群性”和“移民性”。亚裔佛教徒占全美佛教徒总数的75%—80%,大部分道场沿袭亚洲佛教的模式,是当前美国佛教的主体,而改宗皈依的欧裔美国人佛教又有自己新的表现方式。同时,亚裔佛教又有第一代移民佛教和亚裔美国人佛教的差别,非亚裔佛教徒还有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佛教的区分。如占据美国社会主流地位的欧裔知识精英,其学习、接受佛教的心路历程,与处于美国社会边缘地位的非裔、拉美裔美国人并不一致。

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知识精英如爱默生、梭罗、惠特曼等,在思想史上被称为“超验主义者”。他们追求超越世俗的神秘经验,以优美的文笔劝喻美国人关注东方的宗教文化,体验人心深处的“本我”。阿尔格特,这位在世界近现代佛教史上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美国人,认为佛教里潜藏着人类神秘的精神力量,于1880年5月不远万里赴斯里兰卡皈依佛门。这一时期,许多美国人崇尚自然,喜欢神秘主义,富有浪漫情怀。后来,“垮掉的一代”再现了这种气质,以狂放不羁的姿态,研读禅宗公案,模仿东方诗歌,陶醉于东方的诗风与意境,反叛保守而浮华的美国主流文化。在20世纪60年代,佛教从美国少数知识精英的书里,延伸到思想前卫的美国青年心里。正是在这一时期,佛教被当作可以疗治美国文化痼疾的思想武器,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进入了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

佛教在美国传播的社会文化意义

美国的主流社会,原本是由白人中信仰基督新教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所谓奥础厂笔)构成,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宗教文化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后,原本属于边缘宗教的天主教、犹太教,与新教共同构成美国宗教的主流,形成美国特有的多元文化体系。此时在美国快速传播的亚洲佛教,以积极的宗教对话为契机,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社会的重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典型的移民社会,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又以“政教分离”的国策促成宗教的多元化格局,淡化公民的族群意识,更多地关注宗教、族群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很多亚裔(特别是新移民),借助“佛教徒”这一超越族群的身份融入美国社会,进入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对佛教的“文化认同”找到自己在美国社会的定位。

在全球化时代,宗教的传播、族群的流动比任何时代更加便捷,随之而来的冲突与矛盾也更容易爆发。研究佛教在美国社会的传播理念、生存方式,或许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佛教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21世纪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我们的佛教理应与时俱进,为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谐共存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编:赵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