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吴丹:许可证储备和价格管控降低碳排放市场风险

2014年12月03日16:53来源:

原标题:许可证储备和价格管控降低碳排放市场风险

  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个备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人类化石燃料燃烧所致的过量温室气体排放已经造成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并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和海平面的上升。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死于因气候变化和过度碳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饥荒和疾病。而各国相继建立起来的碳交易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碳减排目标得以达成的重要途径。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对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的预测,其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然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度不确定性成本,对碳排放市场的改进,以及控制污染减排成本和限制许可证价格风险提出了要求。

  许可证储备和价格管控是控制许可证价格风险的重要政策工具

  现实中,大多数的碳排放交易计划都采用许可证储备的方式,而近期也有许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采用直接的价格管控手段。许可证储备和价格管控,被认为是控制许可证价格风险的两个最重要的政策工具。所谓许可证储备,是允许公司按照意愿预先储存一定数量的许可证,然后以成本有效的方式选取合适时机进行污染的治理,以避免由不确定的减排成本、不确定的排放数量和其他的随机因素引发许可证价格风险从而给公司带来损失。而设置许可证价格的上限和下限则是一种更直接的管控许可证价格波动的方式。

  有学者认为将二者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应该比单一的交易计划更有效率。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证数据,因此对于政策组合的实施效果无从论证。已开展的一些仿真研究虽然对组合政策的潜在效能进行了检验,但这些研究通常是基于理想化的行为和信息假设,与现实存在差异。厂迟谤补苍濒耻苍诲等学者于2014年5月在《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杂志》上发表了论文《碳排放交易中的价格管控和许可证储备:一个实验评估》,通过构建实验室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了价格管制和许可证储备两个政策工具对于控制许可证价格风险的影响。该研究与已有的仿真研究做到了很好的互补,并填补了这一领域实验研究的空白。

  两种方式结合可更大程度地降低价格的波动性

  实验中,被试处在一个数量有限的许可证交易市场中,被试可以凭借许可证进行某种虚构产物的生产。在每轮3分钟的时间里,被试同时生产数单位的产物并以歧视性价格双向拍卖的方式在市场上交易许可证。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为被试储备许可证和实施许可证价格管控提供了激励。每组的8名被试按照生产利润以及初始现金和许可证数量的差异被分成4种类型。每种被试类型中又包含着叁种不同的边际生产利润(低、中、高)的情形。被试要完成至少10轮的实验,每增加一轮的可能性是5/6,由电脑随机确定。实验最多进行13轮。

  作者采用2×2的实验设计(是否储备许可证×有无价格管控)。在许可证储备的两个实验局中,被试在每轮中都可以储备尽可能多的许可证,但不能向未来的分配预借许可证。在价格管控的两个实验局中,被试可以以上限价格购买尽可能多的许可证,也可以以底限价格卖掉不限数量的许可证。而不允许价格管制和储备许可证的情形则作为基准实验局。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作者对许可证价格管控和许可证储备两个工具单独地和作为政策组合时对许可证价格水平、轮次间价格波动(即随时间的价格变动)和轮次内价格离差(即一轮之中交易价格的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上述实验,许可证储备和价格管控的政策效果得到实验的检验。

  首先,就许可证交易的平均价格来说,基准实验局和价格管控局之间并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二者都达到了完全竞争均衡的状态,效率均高达98%。而对许可证储备实验局来说,交易的平均价格在前9轮都显着高于基准局和价格管控局,而在10—13轮中,由于每一轮都有1/6的可能性结束实验,因此价格持续下降,而且从统计上是显着低于基准局和价格管控局的。这和政策的理论预测结果是一致的。即被试提前储备许可证以防未来市场短缺,而后当政策变得不确定时又会减持许可证。而政策组合实验局相比于许可证储备实验局来说,前期价格过高的情况有所缓和,导致更低的许可证初始价格和一个更扁平的价格时间序列。理论模型和实验结果表明,这主要是由于价格上限抑制了早期轮次的许可证价格攀升,而价格底限则在后面的轮次中起到了价格支撑的作用,从而平滑了价格的时间序列。

  其次,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实验局相比,许可证储备和价格管控工具都有助于减少轮次内的价格离差和轮次间的价格波动。因此,这两种工具都有助于维持许可证价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价格风险。而将两者结合使用要比单独的工具更大程度地降低价格的波动性。通常来讲,许可证的价格波动会延误污染者对减排技术的投资行为,并增加随时间推移所产生的减排成本。此外,对二氧化碳等均匀混合污染物的动态有效的控制,就要求规制者在分配减排责任时做到最小化轮次内的污染成本之和,这也对一致的价格信号提出了要求。高的价格离差显然限制了碳排放市场有效分配个人减排责任的能力。因此,控制许可证价格波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弊端是可能增加总排放量的波动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无论单独的许可证储存或价格控制还是政策组合工具,都使得轮次间的污染排放波动性增长。在本实验中,尽管成本控制措施对于随时间而不断累积的污染排放量并没有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可以确信的是,价格波动性的减少和污染排放波动性的增长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许可证储备、价格管控和组合政策,都是以更高的污染排放变动为代价换取许可证价格波动性的减少。

  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表明,许可证储存和价格管控使得一轮中的排放总和内生化,从而会对碳排放市场的环境表现产生影响。例如,如果价格上限设置得过低或公司过度利用价格上限这一功能,那么价格管控的工具就可能增加总的污染排放并由此造成更多的环境损害。此外,限制价格波动有可能增加总排放量的波动。如果污染物属于存量污染物,并且不存在超过某一临界值将诱发大的环境损害的威胁时,那么当一定时间间隔内的累积排放量给定时,排放波动性的增加就不会增加预期的环境损害。然而,如果排放的是具有严格的凸性损害的流量污染物,那么排放波动性的增加就将产生更大的环境损害。因此,对于试图控制具有严格凸性损害的流量污染物的碳排放市场来说,控制许可证价格风险的尝试就可能导致污染物排放更高的预期损害。

  当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被公认为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截至2008年,中国二氧化碳减排量已经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然而当前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相关的交易机制和法规政策尚不健全。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日益盛行,中国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开展碳交易市场机制设计的相关研究。

  (本文系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点项目“对于新兴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综合研究”(13础窜顿06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责编: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