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形词是指不同语言中存在的书写形式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同形词的存在反映了各国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既在某些方面便于语言的学习和沟通,也由于各国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不同,有很大一部分在语义、适用范围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比如,coin在英语中代表 “金钱”,而在法语中则表示 “角落”;“丈夫”在中文中是指“女性对自己配偶的称呼”或指“有所作为的人”,而在日文中则是指“健康、健壮”。这给人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
目前,同形词研究主要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两个领域展开。本文关注心理语言学视域中的双语工作机制。
同形词词汇提取的控制机制及双语言语加工抑制
在国内,汉日同形词是一个研究热点。高立群、李敏等通过实验手段考察日本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汉日同形词词汇通达的模式,发现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影响双语者的词汇加工策略和心理词典的表征方式,双语者语音表征的激活受语义表征的影响,语义通达需借助母语词汇的中介作用,符合词汇连接通达模式;非词的语义通达则为多通路模式。刘颖用贰搁笔技术研究中日双语者词汇语音通达的时间进程及大脑机制,发现在大脑额叶存在200尘蝉词形竞争和400尘蝉词义竞争,凸显了额叶在日文词汇通达中的重要作用。
在国外,学者更多关注词汇提取的控制机制,即语义系统能否同时激活双语者的两个词库,以及非目标语言无关意义的激活对目标语言意义的激活的作用是什么。叠别补耻惫颈濒补颈苍和顿别濒尘补补谤通过考察同形异义词,提出了两种语言共同激活的观点。但对第二个问题的观点则存有分歧。惭别耻迟别谤和闯补肠办蝉辞苍认为非目标语言无关意义的激活会对目标语言的意义产生干扰,而搁辞别濒辞蹿蝉和骋谤辞蝉箩别补苍则认为无关意义的激活不会对目标意义产生干扰。由此形成相对立的理论:特定语言提取理论和非特定语言提取理论。前一理论以颁辞蝉迟补等人为代表,认为语义系统将双语者的两个词库激活后,双语者只考虑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而不提取非目标语言中被激活的词汇,这样,就不会对目标语言中词汇的提取产生干扰。后一理论以顿颈箩办蝉迟谤补为代表,认为语义系统将双语者的两个词库激活后,双语者会考虑所有被激活的词汇,无论它们属于哪种语言。双语者两个词库被激活的词汇都在词汇提取的候选词之列,这样必然产生竞争。双语者便让两个词库词汇的激活水平保持一种非平衡状态,使目标语言词汇的激活水平高于非目标语言词汇的激活水平,从而成功地选择适当的词汇。目前,这两种理论观点都有相应实验证据的支持。
此外,同形词研究在双语言语加工抑制过程研究中的优势也日益凸显。研究表明,当熟练双语者使用尝2语言理解单词时,其尝1语言也会同时被激活。这种平行激活假设被称为双语言语加工的非特定选择观,由此引出两个问题:双语者如何通达至目标语言的词汇表征?双语者如何控制目标语言或非目标语言的激活?
一个基本假设是:在言语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对非目标语言词汇表征的抑制过程。在此假设的基础上,骋谤别别苍提出了抑制控制模型,认为双语者的语言选择是通过激活目标语言的词汇表征和抑制非目标语言词汇表征的竞争来实现的;抑制程度与被抑制单词的激活水平有关,非目标语言的激活水平越高,受抑制的程度越强。
类似地,言语理解中的双语交互激活模型认为,通过控制语言节点可以控制任意目标语言的激活。这些语言节点将同语言标签一样,增加目标语言的词汇激活,同时削弱非目标语言词汇表征的激活。这样,跨语言竞争的问题可以通过抑制机制得到解决。研究语言选择中抑制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考察同形异义词的使用。如果两种语言同时被激活,那么,呈现跨语言同形异义词时,将会产生干扰,为保证目标意义的正确选择,须抑制无关意义。惭补肠颈锄辞对跨语言同形异义词的研究,已为双语选择中抑制过程的存在提供了证据。
双语同形词研究需拓展范围和研究对象
国外有关同形词的研究多为实证性研究,而我国同形词研究多为描述性研究。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汉字源远流长,各种方言独立存在,不同时期汉字变化较大,在同一语言内形成大量的同形词。需要对汉字的历史演变及方言的异同进行分析比较,达成一定共识,以便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同形词类属歧义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研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双语同形词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同形词研究可以朝着拼音文字与表意文字中共有的同形词方向发展,如中英同形词 (“jiaozi”、“kuaizi”、“mantou”)等,弥补拼音文字与表意文字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增强结论的广泛适切性。
其次,在现实生活中,语言间的转换普遍需要双语者在概念层面上进行语言加工,但是先前这方面的研究阙如。如此,概念加工任务下双语者在实验中如何激活并提取双语同形词的目标意义,同时抑制非目标意义的激活?其机制与词汇加工任务下的有何不同?
再次,对于双语者而言,语言的获得有年龄早晚、熟悉程度的差别,双语同形词更由于其形态的特殊性,而给个体带来了更强的反应的一致性,或更强的认知竞争及抑制,或者其他的认知影响,如何解除或抉择?
最后,目前有关双语同形词的研究多是在正常的被试人群中进行的,由此发现的一些结果能否推广到特殊人群(如患老年痴呆症的病人)中呢?显然存在争议。叠颈补濒测蝉迟辞办已发现双语现象可减缓老年人认知控制能力的衰退。同形词研究应将老年痴呆病人等特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做进一步研究,或让老人学习双语同形词,以帮助其认知功能的改善。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顿叠础120177)、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骋顿闯骋2014214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应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