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
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混合、融合。实现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混合、融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和当前我们强调的统筹城乡发展实际上是较为相似、甚至是相同的涵义。马克思二元经济结构思想中,统筹城乡发展、重视城市化建设是最为关键的理论主张之一。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只有农业而无工业,后来工农业交替在一起,而机器大工业导致工业和农业完全分离,自此之后,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最终体现在城乡差距的扩大上。工业集中于城市之中,城市的资本是较难以依据预期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安排到农村去的,即便国家管理者存在此方面的意识,但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农民的地位依然是十分低下的。对此,列宁也有着比较客观的评价,他认为,只有在经过一个十分漫长的社会历史阶段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融合,要消除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等人均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城市化建设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这些马克思主义者始终认为,城市是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中心,城市化进程能够有效地推动国家进步。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地位是十分显着的,城市的发展较之农村要快得多。而广大农村地区则处于相对闭塞,相对落后的状态下。要缩小城市和农村发展之间存在的差距,就必须让农民有序地进入城市,从而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之间的混合、融合,只有如此才能提升农村居民的社会水平,不断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繁荣发展。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中提出的“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之间的混合、融合”,和当前我国所强调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至少是非常类似的。恩格斯认为,在实现了城市和农村对立面的消失之后,大城市会消失。对此,斯大林持不同观点,认为城市和农村的对立面消失之后,大城市不仅不会消失,而且还会不断增加新的大城市,新增加的大城市将成为食品工业部门和农产物加工非常发达的中心。
以目前的现状来看,斯大林的观点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除此之外,列宁和斯大林倡导商品的生产、流通和交换,只有更好地促进商品的交换,才能不断地改善和提升农村居民的地位,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此必须准许农民不断地开展商品交换。要允许农民进行一定的流转,在此方面赋予农民一定的自由,而不是完全限制农民进行流转。同时,必须有商品和产物。为了促进商品生产,列宁执政时期曾经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包括降低粮食税,农民交足了应该交的粮税税额之后可以将余粮用来自由流转,同时,还允许非党农民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列宁时期,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高度重视科技力量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注重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中强调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就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重要价值,同时充分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认为科学技术是一股强大的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力量。列宁、斯大林在对二元经济结构进行的研究中做出的首要贡献就在于,他们高度关注科学技术的力量。列宁认为,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能够有效地促进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结合、融合,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让人们在更好的技术层面上对于工业生产活动进行重新组织,以此实现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促使农村愚昧无知、经济文化落后的现象得到逐步改观。
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对于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的重大贡献还在于,认为在促进农村和城市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且还第一次提出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问题。列宁就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必须采取措施促使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只要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农民的首创精神、积极性,就能够有效促进工业和农业之前进行融合,促进工业产物和农业产物之间的流转。列宁据此还提出,应该采取措施想方设法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以此提升农民的素质。值得强调和吸取的经验是,后来斯大林时期由于过分强调了重工业的有限发展,导致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被严重僵化,导致苏联的重工业和大城市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村地区尚未得到相应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未得到应有的提高。但无论如何,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等人对于尊重农民创新精神和高度重视科技力量的论述,对当前推进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结构难题
城市化进程中二元结构的经济难题。第一,农民增收十分艰难。叁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高度重视对叁农问题的解决,为此,每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也试图促进叁农问题的解决,各级党委、政府为促进叁农问题的解决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导致农业增收十分艰难。马克思主义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认为,必须高度重视科技的力量,必须实现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混合、融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发展,但是,许多科学技术主要被广泛应用在城市,而农村科技的应用却受到极大制约。与此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不同的户籍制度,极大地阻碍了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融合,农民自身的素质难以提升,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第二,现代农业进程缓慢。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相比较而言,具有天然的弱势,其弱质性决定了只有切实推进现代农业的进程,才能有效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显着成果,科技因素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不断产生和扩充。但是,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相比较,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依然十分缓慢。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提升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水平,必须不断发展集约型、产业集群型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克服经营规模过小的问题,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所有制和地域性限制,切实完善现代农业发展资源的投入体制机制,实现不断提升劳动生产效率的目的。但是,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严重分割,以及市场体系的长期隔离,导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资源条件、政策法律条件,现代农业进程缓慢,给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严重障碍。
第叁,城市发展水平滞后。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通常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高于工业化水平。然而,由于受到我国具体国情实际的限制与影响,我国特有的经济结构二元性导致了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长期分割。并且,我国过去较长时间之内在发展的政策方面,过于注重发展工业,全国工业化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工业化的推进速度长期位居世界前茅。但和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不相适应的是,因为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导致城市和农村之间产生严重的隔离,城市和农村市场之间不能够实现一体化,农村人口无法顺利有序地向非农产业部门实现转移,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之间无法实现融合,工业和农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效果十分有限,直接使得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为滞后。
城市化进程中二元结构的社会难题。第一,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思想观念意识产生巨大差距。我国长期以来过于重视在城市发展工业,但是却忽视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段较长时间之内,我国大部分工业项目均在城市组织实施,而农村则发展农业,导致工业和农业之间未能实现良好的互动,城市和农村的经济二元体制问题在工农业发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从整体上而言,城市就是一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心,城市有着畅通的信息渠道,居民受教育的条件较好,思想观念较为先进,更具开放和创新的意识。但是,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设施落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城市相比较而言,具有较大的差距,农村适龄儿童所受到的义务教育的质量水平差距甚大,加之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居民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导致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普遍落后,严重缺乏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第二,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化且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和农村居民之间在思想认识能力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人可以充分发挥思想认识上的领先优势,创新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收入的逐步增长、稳定增长。而农村居民则不同,由于观念意识的落后,无法接受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导致农村居民缺乏创新能力。不仅如此,长期以来的国家政策中,国家在城市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而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则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地区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经济物质条件支撑。不仅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投入较为薄弱,改革开放以后至今,国家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依然十分有限。自1994年我国推行新的财政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但是,广大农村地区则完全相反,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农业产业萎缩,乃至出现同一个区域内“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①贫富差距扩大,还引发了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等一系列的问题。
二元结构难题的破解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二元结构导致了诸多经济难题、社会难题。对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作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的“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总体要求,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二元经济结构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避免二元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固化,以及这种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持续的不利影响。
开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民意识水平。按照马克思主义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的观点,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实现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融合,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充分依靠科技的力量。而上述目标的实现,是必须以农村居民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作为前提的。目前,由于国家财政对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的不足,导致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和城市相比依然十分落后,而农村居民思想意识水平的低下和农村地区信息流动的不畅通,使农村居民难以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以优质高效的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的意识水平,逐步转变农村居民封闭落后的意识形态,不断增强其创新的意识与能力,积极引导农村居民以新的生产方式与方法优化资源的配置,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优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结构难题,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大农业的转变。在通过发展农村教育,针对农村居民的特点开展各类知识技能培训之后,农村居民的思想认识会逐步得到转变,农村居民的视野会越来越开阔。在此背景下,农民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强,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信息为提升农业质效服务。应针对新时期农村居民的这些特点,不断有意识地培养人民群众运用新的生产方式和方法的能力,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提质增效。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由农业公司负责一定范围内的产业集群建设,农民提供劳务和土地,获得土地租金和劳务费,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农业保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
改革现有土地制度明确农民产权。习近平在湖北省调研时强调:“如何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提下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仍存在许多问题。”②列宁和斯大林作为马克思主义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理论的丰富者、实践者,他们曾经指出,要允许农民进行一定的流转,在此方面赋予其一定的自由,而不是完全限制农民进行流转。就我国当前土地制度而言,还缺乏准许农民对相关土地进行流转的合理体制,需要在积极稳妥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作出了安排部署,表明中央已经充分认识到土地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试图通过改革的方式予以切实解决。城市化进程中二元结合各种经济难题、社会难题的解决,必须在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农村对土地的权利,让农民通过适当方式有序地实现土地的流转,构建新型的土地管理体系。
合理构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互补互助机制。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度体制的健全完善,合理构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互补互助机制,重点在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实现“工农之间互补互助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需要构建新的机制体系,正确处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问题,对农村和城市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城市对农村地区的“反哺”。在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手段中,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城市支持农村的目的,推广执行一系列的惠农措施、强农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
(作者分别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讲师,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课题“江苏沿海城乡统筹与产业优化耦合研究”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转换与升级路径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蚕201203、14颁闯驰082)
【注释】
①陈前金:“我国城乡差距为何越来越大?”,中国乡村发现网,2012年11月26日,丑迟迟辫://飞飞飞.锄驳虫肠蹿虫.肠辞尘/础谤迟颈肠濒别/51728.丑迟尘濒。
②“习近平调研农村土地流转引关注”,新华网,2013年7月24日,丑迟迟辫://苍别飞蝉.虫颈苍丑耻补苍别迟.肠辞尘/飞辞谤濒诲/2013-07/24/肠冲125057029.丑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