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工作简报&苍产蝉辫;2014年第1期

2015年06月23日16:31来源:

目录:

01. 李令福教授撰写的论文《大夏首都统万城(白城则)的历史变迁》正式发表

02. 艾冲教授率队展开2014年第一次鄂尔多斯高原野外考察

03. 历史文化地理子课题组举行课题研究工作协商会

04. 博士生王兴锋的论文《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匈奴族五属国治城位置考》定稿

05. 博士生王兴锋的论文《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定稿

06. 张慧慧、赵景波教授撰写的论文《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旱灾研究》正式发表

07. 硕士生孟洋洋的论文《西汉朔方郡属县治城考》定稿

08. 硕士生孟洋洋的论文《西汉朔方郡临河县故城考》定稿

09. 2014届硕士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而产出七篇硕士学位论文

10. 硕士生石春平的论文《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地区]属县治城位置考》正式发表

※ ※※ ※※※ ※※※ ※ ※※※ ※※※ ※※ ※

正文:

01. 李令福教授撰写的论文《大夏首都统万城(白城则)的历史变迁》正式发表

李令福教授撰写的论文《大夏首都统万城(白城则)的历史变迁》已在《中国古都研究》2013年第2辑正式发表。

该文认为:白城则村位于统万城遗址旁边,其前身是公元413年建筑的统万城。统万城作为大夏国国都15年之后,又成为北魏乃至唐宋600多年的北方军事重镇,改称为夏州城。北宋初期,以其“深在沙漠”而下令毁城迁民,统万城从此便陷入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中而默默无闻,被人们遗忘。至清代中期,内地农民开始走西口,他们在统万城城垣的背风向阳处挖掘窑洞居住,在古城内外垦殖农田,逐渐形成一个小村落。1974年,当地居民凿开渡口台的石梁,无定河湾的水位下降,露出大片可耕土地,城内的居民才陆续搬迁到无定河北岸居住。2002年,白城则村被授予市级小康村和计划生育自治村。

作者提出,应在做好统万城大遗址保护的同时,把白城则村建成具有文化生态建设功能的前沿基地。这不仅是中国大遗址保护的理想模式,也可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特殊典型个案。

02. 艾冲教授率队展开2014年第一次鄂尔多斯高原野外考察

2014年3月25日至3月30日,为推进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招标项目“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11&补尘辫;窜顿097)的深入探索,艾冲教授率领博士生王兴锋、硕士生白雪、石春平、孟洋洋对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区域展开野外实地考察。

考察组先后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准格尔旗南部和伊金霍洛旗地区的自然地理形势及历史城镇遗址进行田野调查。重点考察东胜区西部的城梁古城遗址、准格尔旗南部的纳林古城遗址、伊金霍洛旗的红庆河古城遗址,以及秦直道部分路段遗迹。对沿途的地势地形和古城遗址的叁维坐标、平面布局、城址形态、周边环境作了详细的勘察、测量与记录。在结束鄂尔多斯市域的野外考察后,途经陕西榆林市,对明代榆林古城及镇北台也进行了踏察。

考察组通过此次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野外考察资料,为课题深入研究做了一定的准备。第一,考察组对此地域自然地理形势获得更直观的认识;第二,考察组通过对纳林古城所处地理环境的考察,参稽相关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对于纳林古城是否为汉代美稷县故城形成新的认识;第叁,考察组对城梁古城所处地理位置及其与秦直道的空间关系获得更真切的了解,有助于更好的研究秦汉时期区域历史地理专题;第四,通过对红庆河古城址及其周边地形的踏察,有助于更好地研究汉代政区地理。

通过六天的田野调查,考察组对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同时从地理维度对秦汉时期该地域诸多历史事件具有更深入的理解。这将有力地推进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的研究。(孟洋洋 供稿)

03. 历史文化地理子课题组举行课题研究工作协商会

2014年4月20日上午,“鄂尔多斯高原历史文化地理”子课题研究组在雁塔校区启夏苑二层小会议室举行课题研究协商会。

该子课题负责人岳连建教授、介永强教授、张文安副教授,以及李大海副教授、艾冲教授与会。会议由岳连建教授主持,首先讨论了本子课题撰写提纲的拟定问题,各部分如何衔接?撰写提纲的定稿时间。其次,讨论了本子课题研究组成员间的分工和协作事宜,初步商定2014年暑假期间组织一次鄂尔多斯高原历史文化地理专题实地考察活动。会议使子课题组研究人员的认识与步调得到统一和协调,有助于子课题研究在今后的顺利推进。至11:30,此次会议圆满结束。

04. 博士生王兴锋的论文《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匈奴族五属国治城位置考》定稿

博士生王兴锋的论文《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匈奴族五属国治城位置考》近日定稿。

论文认为: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叁月,汉武帝发动河西之役,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从陇西出发,攻破匈奴右部,取得此战大捷。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率领部众“凡四万余人,号十万”归降汉朝。汉朝政府如何安置匈奴诸部降附民众,关系到汉朝从根本上解决北方边疆匈奴势力威胁的大局。经过一番讨论,汉朝政府采取“分徙降者,(于)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的措施,在今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建置五个匈奴族属国,以安置匈奴族牧民。

这五个属国分别是:五原属国(治今内蒙古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城圪梁村附近)、西河属国(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乡榆树壕古城)、上郡属国(治今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昂拜淖尔古城)、安定属国(治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乡红城水古城)、天水属国(治今甘肃省榆中县金崖乡上古城)。五个属国分布在今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皆在汉代“河南”地区。据此,五原属国匈奴牧民分布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大部和准格尔旗北部地带;西河属国匈奴牧民分布在今内蒙古东胜区东部、达拉特旗南部、准格尔旗西南部和伊金霍洛旗东部;上郡属国匈奴牧民分布地相当今内蒙古乌审旗、鄂托克旗、伊金霍洛旗西南部、陕西榆阳区北部;安定属国匈奴牧民分布在今宁夏南部的同心、中宁、盐池、利通区间;天水属国匈奴牧民分布在今甘肃省榆中、靖远、定西、会宁一带。

西汉时期匈奴族五个属国适应着北疆地区政治形势的发展需要,保障着边疆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河南地”的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匈奴族五个属国分布格局的地理考证及其历史作用的分析,可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统一提供重要历史经验,同时也为维护我国边疆秩序的稳定、边疆经济的发展、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起到借鉴作用。

05. 博士生王兴锋的论文《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定稿

博士生王兴锋撰写的学术论文《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城初探》日前定稿。

该文认为: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叁月,汉武帝发动河西之役,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从陇西出发,攻破匈奴右部,取得此战大捷。此战之后,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的部众四万余人归降汉朝。经过一番讨论,汉朝政府决定采取“分徙降者,(于)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的措施,先后在今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设置五个匈奴族属国以安置匈奴族牧民。其中之一就是五原属国。对于五原属国的初建时间、属国都尉府驻地—蒱泽县城的地理位置,史学界至今尚无定论。

五原属国的设置时间,史无明确记载,但有线索可寻。《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载:武帝征和叁年(前90年),仆雷电“以五原属国都尉与贰师将军俱击匈奴,殁。”检阅史料,征和叁年以前,仅有元狩二年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两部归汉、元狩四年(前119年)左贤王部众七万余人降汉。五原属国应是为安置他们而设。据此,五原属国应初置于西汉武帝元狩叁年(前120年)。至王莽当政后,实行错误的对匈奴政策,破坏了汉匈两族间的和睦关系。匈奴不断入塞侵扰,致使北疆局势动荡。显然,五原属国建制当在此时被废弃。新莽(9—24)及其后,五原属国不再见诸史册。综上所述,西汉五原属国初设于汉武帝元狩叁年(前120年),其建制一直延续至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6年—前1年),新莽时期被废弃。历时约120多年。

那么,蒱泽县城到底在今何地呢?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对黄河的主干和支流以及与之相关的郡县城池都有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记述,但是并未提到五原属国都尉府驻地—蒱泽县城。做者推测出现这样的遗漏并非郦道元的疏忽,可能是蒱泽县城并未临河而建。论文通过对蒱泽地名来历、清代蒲池和当代“蒲淖”佐证、汉代蒱泽及居延汉简伐蒲、白泥井镇及城圪梁村的汉代墓群、白泥井镇附近的古代湖泊遗存和“城圪梁”村名称来历的论析,以及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自然环境的复原,推定西汉时期蒱泽县城当在今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城圪梁村附近。

通过对西汉五原属国都尉驻地—蒱泽县建制及其治城地理位置的探讨,可深入推进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其次,西汉蒱泽县城的定位可为《中国历史地图集》五原郡的无考县名的标绘提供学术支持。最后,五原属国建制与地理位置的复原使我们对秦汉时期北部边疆政区变迁和民族分布有了较前更为清晰的新认识。

06. 张慧慧、赵景波教授撰写的论文《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旱灾研究》正式发表

张慧慧、赵景波撰写的学术论文《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清代旱灾研究》已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8期发表。

论文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了清代(1644~1911年)该区旱灾等级、年际变化、周期及成因等。结果表明,在清代(1644~1911年)的268年里,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共发生旱灾77次,平均3.48年发生一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各发生4次、65次、5次和3次,主要为中度旱灾,其他等级旱灾均较少发生。研究区旱灾可分成6个阶段,其中1644-1729年、1780-1809年、1860-1889年为少发阶段,1730-1779年、1810-1859年、1890-1909年为多发阶段。总体来看,从清代早期到晚期,旱灾发生频次呈现增加的趋势。该区域清代旱灾有4 年和10 年左右的短周期,30年左右的中周期和63年左右的长周期。研究区域在清代处于气候的干冷期,年降水量减少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是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此外,人口数量、吏治腐败、水利废弛等人为因素也促进了旱灾的发生。研究区域清代发生了3次干旱气候事件, 分别在1757~1759年、1877~1878年和1908~1910年之间,尤以1877~1878年最为严重。

07. 硕士生孟洋洋的论文《西汉朔方郡属县治城考》定稿

硕士生孟洋洋的论文《西汉朔方郡属县治城考》已于近日定稿。

该文指出,西汉朔方郡作为汉代北疆9郡之一,地处要冲,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因此,对其属县治城进行定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是后套平原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汉代边疆政区地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其所辖10县的治城所在虽无明确记载,但仍可将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相结合,推定其基本位置。学界对西汉朔方郡的部分县城已有定位,但相对零散,对其空间位置的论证不足,亦间有分歧之处。本文旨在以历史文献记载为主要线索、参稽考古调查与发掘成果、借鉴先辈学者的学术见解,尝试探索朔方郡10个属县的治城所在,以便促进这个区域的历史地理研究。

该文的初步结论是:叁封故城为今麻弥图古城址;朔方故城为今沙日召古城址;临戎故城为今河拐子古城址;窳浑故城为今保尔浩特古城址;沃野故城为今黄羊木头古城址;临河故城为今五星村古城址;广牧故城为今西局子古城址;修都故城可能为今敖楞布拉格古城址;渠搜故城大约在杭锦旗沙日召古城址之东、独贵塔拉镇东部一带,城址可能因黄河改道而冲毁,或湮没于库布齐沙漠中,尚未发现;呼遒故城大概在今杭锦旗塔然高勒乡附近,具体城址尚待继续探索。

从西汉朔方郡十个属县县城的地理分布可看出,朔方郡诸县城主要分布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诸如窳浑、叁封、临戎、沃野、广牧、临河、渠搜之治城分布在阳山以南、汉代北河与南河的附近。这既有利于军事防御,又便于发展灌溉农业,符合边疆地带寓兵于农的政治军事形势。第二,诸如呼遒、修都、窳浑、叁封、临戎诸县城分布在由西河郡西出阳山鸡鹿塞的交通线附近。在人口稀少的边郡,在交通干道附近筑城也是为扼守与控制交通线,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

08. 硕士生孟洋洋的论文《西汉朔方郡临河县故城考》定稿

硕士生孟洋洋的论文《西汉朔方郡临河县故城考》已于2014年10月定稿。

该论文认为:西汉孝武帝在卫青率军收复“河南地”的元朔二年(-127),出于“灭胡之根本”的考虑,决定增立朔方郡。西汉时期,朔方郡领辖10县。临河县乃10县之一,处在朔方郡最北缘、汉代阳山南侧的南河与北河之间。对于西汉时期朔方郡临河县故城的具体位置,并无明确的历史记载。但是,《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历史地理文献的相关记载可为推定西汉临河县故城的位置提供极其重要的线索。临河县故城究竟在今何处?依据《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参考相关的文物考古发现,以及后套地区的古代河道地理形势,推断西汉朔方郡临河县故城遗址就是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西北约30公里的五星村古城址。

文物考古资料亦有佐证。五原县文物工作者于2009年第叁次文物普查期间,在圐圙补隆古城西约30公里、高油房古城东约6公里、石兰计古城东南约15公里的五星村(五原县塔尔湖镇西北约30公里处)发现一处规模庞大的汉墓群。据报道:“在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汉墓300余座,规模相当庞大。汉墓分布区是一片盐碱荒地,长满杂草。由于风雨侵蚀和垦荒破坏,汉墓地表封土已被破坏,在废弃的渠沟两侧,到处散落着青色麻纹砖,这是典型的汉砖。”这就表明,此地在汉代曾有较密集、频繁的人类活动,其附近极可能存在大型城镇。其后不久,文物普查人员果然在墓葬群南约2公里处发现一座大型的汉代古城遗址。此古城“城墙由夯土筑成,长约2公里,宽约1公里。该古城东城墙高约2米,保存基本完整,南城墙已经坍塌,成为一条明显高出两侧地面近80厘米的田间道路路基。古城内杂草丛生,到处散落着质地细腻、花纹精美的汉代陶片。”

论文作者认为,五星村汉代城址可能是西汉临河县故城。其理据缕析如下:第一,五星村古城处于汉代高阙(今石兰计乡北约6公里的两狼山山谷北口的汉代障址)东南约20余公里;北距今总排干沟约5公里,北至乌加河河道约10公里,再北至狼山脚下约15公里;南距今黄河约40公里,东南距汉代广牧县故城(西局子古城)约62公里。完全符合《水经注》记载的地理形势。第二,五星村古城处于圐圙补隆古城址正西微南约35公里处,符合唐代文献暗示的汉临河县故城在张说督筑的新西受降城之西。它又在石兰计古城址正南偏东约15公里处,即在张仁愿所筑西受降城附近,也与 “盖汉朔方郡地, 临河县故理处”的说法相吻合。第三,五星村古城占地规模庞大,远超一般的汉代县城,甚至比若干汉代郡城还要大些。这可能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承担的战略任务有重要关联。西汉中后期,阳山南、南河与北河间的广大地域曾是边防要地,其归属于朔方郡,位于朔方郡辖域的北端。这里是西汉与匈奴军事较量的前沿地带,同时北控汉代阳山诸多山谷通道,而且此城址可以较好地居中调控阳山诸山口的防务。因此,临河县城的规模较大就可以理解了。何况临河县城还曾是西汉代恭王之子刘贤的封国——临河侯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综合考虑五星村汉代古城处在的地理位置、城址形态、出土文物、附近汉墓群等因素,初步判断五星村汉代古城址为西汉临河县故城所在。

09. 2014届硕士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而产出七篇硕士学位论文

截止2014年6月底,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研究的7名毕业硕士研究生共计产出7篇硕士学位论文。这些学位论文成为国家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7名研究生通过参与项目研究既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与素养,也完成其硕士阶段的学业。

这7篇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陆瑶硕士撰写的《宋辽夏金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疆界变迁》;王宁硕士撰写的《清末贻谷放垦伊盟蒙地的历史地理研究》;闫智钰硕士撰写的《唐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边缘地区茶马贸易研究》;武颖华硕士撰写的《从汉画像石资料论东汉陕北农牧业的发展》;肖珺硕士撰写的《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秦汉城市地理研究》;娄娟娟硕士撰写的《11-13世纪初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城市地理研究》;陈华伟硕士撰写的《鄂尔多斯高原藏传佛教文化地理研究》。

10. 硕士生石春平的论文《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地区]属县治城位置考》正式发表

硕士生石春平的论文《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摆地区闭属县治城位置考》已在《延安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正式发表。

该论文指出: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收河南地以后,在今晋陕蒙交界黄河一带置西河郡,下辖36个县。对于其属县治城位置,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其中位于河西地区有12个县,河东地区有8个县,其余16个县未标注。然而,结合新的考古发现考证,西河郡位于河西地区的属县应有23个,且多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地区。

1982年,由谭其骧先生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地图集》)出版。它是中国历代疆域政区研究的集大成者,是迄今为止内容最为详确的中国历史政区地图集,对于研究我国行政区划沿革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当时客观条件有限,《地图集》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叁十多年过去了,新的考古资料陆续被发现,《地图集》也亟待补充、完善。

论文认为:《地图集》所标注河西12县,主要分布于今鄂尔多斯地区及晋陕交界黄河以西地区,乃系割出秦代上郡东部、北部而置。经作者考证,西汉时期西河郡河西地区属县共有23个。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域有13个:平定(杭锦旗霍洛柴登古城)、美稷(准格尔旗纳林古城)、增山(准格尔旗榆树壕古城)、广衍(准格尔旗勿尔吐沟古城)、大成(杭锦旗鸡尔庙古城)、虎猛(伊金霍洛旗红庆河古城)、谷罗(准格尔旗沙圪堵乡城圪梁古城)、乐街、宣武(东胜区海子湾古城)、方利(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梁古城)、邹虞、盐官(杭锦旗敖伦布拉格古城)、中阳(杭锦旗古城梁古城);陕西榆林市境内有10个:富昌(府谷县古城乡古城)、鸿门(榆林市红石桥乡古城界古城)、圜阴(横山县党岔城址下城)、圜阳(榆林市鱼河镇郑家沟古城)、阴山(宜川县党湾遗址)、广田(榆林市古城滩古城)、饶、徒经、鹄泽(神木县温家河故城)、平周(榆林市米家园则古城)。

综上所述,西河郡辖区虽然跨连黄河两岸,但属县却多位于河西的鄂尔多斯高原,特别是秦直道沿线和秦汉长城沿线地势高亢处。目前考古材料及文献证明,这些属县多兼具行政管理和军事驻防的性质。河西地区为防御匈奴前沿阵地,所以汉政府在此修建大量的军事堡垒和边城来抵御匈奴的南下,其主要职能为军事防御。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