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整理及其与汉文契约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2015年06月26日14:36来源:

以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所长乜小红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丝绸之路出土各族契约文献整理及其与汉文契约的比较研究》(14窜顿叠030)课题,作为2014年度(第二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通过评审获得批准立项。为了做好项目的启动工作,及时开展课题研究,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14年12月17至18日举行了项目的开题报告论证会,来自校内外的评议专家、课题组成员、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的校内外评议专家有:长江学者、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评委会委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兰州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郑炳林教授;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会议评审专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华瑞教授;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学科评审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武汉大学中国叁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冻国栋教授;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评委会评委、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陈继勇教授;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顾问、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财政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吴俊培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原会长、武汉大学经济系原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严清华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文建东教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吐鲁番学研究院王霄飞院长;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负责人严明清教授等。

与会的课题组成员有:首席专家,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乜小红教授;子课题负责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吐鲁番学研究院学术委员陈国灿教授;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土生导师史金波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原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特聘教授杨际平教授;子课题负责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铭教授;子课题负责人,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张铁山教授。课题组组员,海南政法学院党委书记、法律史学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童光政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出土文献与传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颜鹏飞教授等。

与会的有关领导有: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有关领导,武汉大学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和学院的有关负责人等,共二十五人。

会期两天。会议先后由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马淑杰副院长和专家评议组郑炳林教授主持。17日上午9:00至10:00,会议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17日下午至18日下午举行开题论证会的讨论与交流。

开幕式上,湖北省有关领导和学校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先后致辞,祝贺并热烈欢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学校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对本课题所体现出的跨学科研究方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鼓励课题组成员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还肯定了课题组的雄厚实力,认为这是一支汇聚多位“国宝级”专家的科研队伍,并表示学校方会竭力做好管理、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接着,首席专家乜小红教授在会上就项目课题作了开题报告。报告从选题背景、价值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可突破空间;总体框架与预期目标;子课题结构及内容;研究方法与可行性;课题重点、难点及创新;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最终成果的形式及使用去向等八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构架。

与会专家围绕上述内容,作了认真的分析和评估,在两天的时间里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通过论证和意见交流,使项目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进一步的阐释;在项目内容上提升了创新意识和精品意识;在研究方法上得到了深化和开拓;在研究难点上突出了问题意识,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在研究计划和步骤上,作了符合实际的调整。大家一致认为会议开得简朴高效,十分成功。

对于会议提出的具体问题和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对于本课题价值意义及开题的基本估价

评议专家李华瑞、冻国栋、严明清教授和王霄飞院长等都先后作出了评估,认为本项目内容很厚重,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选题思路很好,立足于现代,有新的意义,尤其是对各民族契约的研究,注重项目的贯通性、综合性,将问题打通了,给人深刻印象,而且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特点非常突出: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都体现到了。首席专家现有的研究基础,具有跨学科的背景,对古代契约又有比较深刻的研究,完全有能力来主持这一项目;课题组成员构成都是学术上的大佬,团队构成给人以震撼,取得开创性的成果是可以预期的。课题的分工细化合理,方法科学得当。论证考虑非常全面,一致表示:同意开题。

第二、对于民族契约文献整理研究的难点及任务量问题

会上,专家组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课题组成员张铁山教授提出:丝绸之路出土的古代民族契约散落世界各地,将流失国外的民族契约文献搜集回来的难度要有充分估计。对国外已公布的我国民族契约文献图版,如何合理合法地使用,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国内新发现的民族契约文献,在进行研究之前也需要对之科学地释译,这是一个难点。

大家认为,对于难点要有充分的估计。评议专家吴俊培、李华瑞教授等指出:如何通过契约来全面认识社会的变化,应该也是一个难点。语言问题将是需要克服的重要难点。项目所涉及的丝绸之路出土各民族契约文献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将不同的语种打通,客观融通后提出宏观性的认识将有很大的难度,首席专家应对此有预期,要对推陈出新的难度有充分的估计。对民族契约整理的最终落脚点应该在于提供新的史料,能提供哪些有价值的史料?这都是难点。

由于项目存在的难点较多,对由此而产生的任务量问题,评议专家郑炳林、李华瑞、严清华教授等提出了建议:现在课题定的目标太高,中期检查会面临困难,指标要降下来,研究论文要注重“质”,而不在于多少篇的“量”。文献整理有难度;国内外资料的搜集也很难,在难上加难时,在有限时间内只能确定有限的目标。建议将项目任务时间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延长,即可将课题分两期来完成。对难度太大的往后放。目前先做吐蕃文卷、回鹘文卷、西夏文卷,保质保量地先完成叁卷本。而佉卢文、于阗文、粟特文以及蒙古文、察合台文民族契约文献的整理研究,目前条件暂不成熟,可滚动到第二期再做。比较研究部分应集思广益,通过召开规模适中的高水平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进行,会后出版有学术创见的契约比较研究论文集。这些建议获得了与会专家的普遍认同。

第叁、对于子课题内容与体例问题

对开题报告中各子课题的任务分配与编撰体例,课题组成员史金波教授提出,对蒙古文契约文献的整理如果不能单独成卷,建议将其与回鹘文放在一卷,因为它们的语言是一个大系统,都是从回鹘文演化而来。另外,西夏时期的汉文契约文献数量并不大,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此次研究中。察合台文契约量也很大,将来也需要做。评议专家郑炳林、冻国栋、严清华教授等提出,各子课题之间的内容可作适当的调整,如果将察合台文契约新增补入本项目,可将蒙古文契约与之合为新的一卷。首席专家应协调好各子课题间的关系,在系统熟悉汉文契约和民族契约文献的基础上,密切各子课题间的关系,注意应将对子课题的研究落脚到整个项目的宗旨中。首席专家应对各子课题有统一的体例、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的要求,例如对各民族契约文书的分类,应有详细、准确的分类标准,便于各组既好操作,又能保持标准一致,此项工作应在项目启动之前确定。

第四、对于汉文契约与民族契约比较研究的问题

对开题报告中最后一个子课题“对各族契约文献与汉文契约的综合比较研究”,与会专家也提出了建议。评议专家郑炳林、冻国栋教授等指出:综合性的、宏观的比较将是难点,选择什么样的标准要明确,比较研究既注意其共性面,也应当注意汉族契约与少数民族契约之间的差别,共同点在哪里?差异在哪里?如何安排比较的内容?预设目标是什么?是否应从比较中提升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层面上来,作出宏观认识。除了形式和内容的比较之外,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上如何拓展和深入?也需要作全方位的考量。

第五、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问题

对于课题的研究方法,与会专家在肯定开题报告中的相关陈述之外,还作了许多补充和建议。评议专家冻国栋、李华瑞、严清华教授及王霄飞院长等提出,开题报告中有关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可能需要充实,仅作形式上的比较是不够的,还有文书的本体学,历史文献学、二重论据法、法制史上的比较,经济史本身的一套规则等,均须注意厘清加以运用,把契约背后所隐藏的规律性的东西研究出来。为了提升课题研究成果的水平,建议举办一到两次国际学术会议。西方国家对于契约精神非常重视,邀请国内外专家参加,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国际视野和层次,利用国际交流,扩大研究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

第六、对于项目成果的使用问题

对于项目成果的使用,乜小红教授在开题报告中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属于基础性研究,是对古代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建设,可供各类历史文献资料库长期收藏使用;在国家领导层作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带顶层设计时提供历史的借鉴、或决策时参考;可供国家民委及民族工作者参考;其对古代丝绸之路各族经济及契约关系的研究,可为高校及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族学、法律学、社会学工作者提供学术资料”。对此,专家组提出了补充意见:评议专家李华瑞、严明清、吴俊培、严清华教授等认为,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目前很多西部城市的切入点是旅游,课题组成员可以考虑,本课题的成果是否能够在这一层面上提供支持。课题除了对国家和学术层面产生影响之外,还应该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另一方面,在课题得以良好实施的基础上,论证其是否具有形成新学科的可能,可从长远考虑规划“学科性建设”,并为之作出努力。课题组应考虑本课题的成果如何对历史学科的建设起更大的作用。契约对于法律的研究意义重大,成果也可以为法律研究提供参考。

最后,专家一致认为本课题系统整理丝绸之路出土多种民族文字契约,把民族契约文献放在中国历史大背景中,把民族契约文献看成中国契约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来探讨各族与汉族经济交往中产生的契约文化上的趋同性演变,有利于深化对丝路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研究民族契约,揭示各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互影响,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提供学术依据,为当前振兴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决策参考。课题组阵容强大,集合了全国该学术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完全具有承担本课题的实力,同意开题。

开题论证会不仅就项目研究的方方面面作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而且,当与会专家、尤其是课题组成员,得知乜小红教授,在科研工作中废寝忘食、忘我拚博的生动事迹之后,无不为之感动,对她为学术事业拼命工作的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激励了大家对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子课题负责人史金波教授在会议结束离汉回程的路上,给乜小红教授发来短信说:“这次会议是大家合作的平台,项目开题顺利,论证意见比预想还要好,非常高兴。为完成好本课题,我会尽力”。子课题负责人杨铭教授在机场发短信说:“感谢你们这次会议的精心安排和热情接送!回去后我们保持联系,紧密合作,争取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请所长放心!”陈国灿、张铁山、杨际平、颜鹏飞、童光政教授也热忱地表示,将努力作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附:

《专家评议组就课题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1、首席专家要注意协调好各子课题之间的关系,并组织各族契约与汉文契约的比较研究。对于民族契约文书的整理,在编撰体例上,要注意各卷之间保持统一体例,争取取得更为科学、客观、准确的标志性成果。

2、适当调整研究范围,设定可行性目标。鉴于经费有限,建议向国家社科规划办申报连续资助,将佉卢文、于阗文、粟特文卷转入第二期工程。本课题着重完成“丝绸之路出土民族契约文献集成”的吐蕃文、回鹘文、西夏文叁卷本。

3、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注重丝绸之路上各民族契约与汉文契约的比较研究,为此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召开规模适中的高水平国际学术研讨会,出版专题研究论文集。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