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题会活动基本情况
开题会时间 |
2014年12月19~20日 |
|
开题会地点 |
广西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处会议室 |
|
开题会主持人 |
王柏中 |
|
参与人员 |
课题组成员 |
鲁刚、马永清、谷禾、李斌、阮惠风、孙春日、全信子,高承龙、方美花、艾买提、冯瑞、阿布都哈德、吕俊彪、覃美娟、郝国强、罗柳宁、雷韵、罗家珩、杨静、王丽萍、于玉慧、王子丰、陆赏铭 |
其他人员 |
吴尽昭、徐高潮、李远远、梁桂娥、郑维宽、李强珍、 吴英、 黄兰红、高崧耀;广西民族大学相关学院负责人,以及部分外校代表 |
|
评议专家 |
马大正、马曼丽、王文光、吴楚克、迪木拉提·奥迈尔、朴今海 |
二、开题会报告要点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研究的总体思路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历史文献研究、民族学田野调查、社会学统计量化分析研究为主,“薄古厚今”,并遵循“先掌握历史文献资料,后开展田野调查个案积累,再深化和建构理论概念;先总体设计,后分项构建,再系统整合;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交织”的总体路径。 课题的核心内容是“边民的离散与回归”,其中“边民”是核心对象,“离散与回归”是核心理论主线。整个课题的研究思路必须围绕这两个核心展开。而研究的落脚点是为国家服务,因此必须提出应对问题的思考,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
主要解决的问题 |
本课题关键性问题有以下叁点: 一在理论探讨方面,本课题力图通过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和回归现象,进一步探讨“离散”概念的学术内涵,以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试图以人类学视角建构“回归”概念,以丰富民族学人类学理论。这两个概念理解得好坏、是否到位,关系到研究成果的质量问题,非常关键。 二在资料收集方面,本课题试图通过梳理已有文献,以及民族学人类学实地田野调查,全面系统深入收集、整理中国边疆地区边民“离散”和“回归”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并进行归纳分类。这项基础性工作是否深入全面,同样关系到课题的成败,因此非常关键。 叁在服务社会方面,本课题涉及的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边民“离散”与“回归”问题十分普遍,特别是目前西南边疆出现的“回归”现象,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如何面对现实,深入调研,提出具有学理性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供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参考,这是本课题的最重要落脚点之一。
|
研究提纲 |
总课题研究纲要如下: 绪论(离散与回归的相关理论问题,以及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难点、理论、方法等) 第一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历史上出现的边民离散 第一节 西南边境地区的边民离散 一、瑶族的跨国离散 二、苗族的跨国离散 叁、其他民族的跨国离散 第二节 西北边境地区的边民离散 一、维吾尔族的跨国离散 二、哈萨克族的跨国离散 叁、蒙古族的跨国离散 四、其他民族的跨国离散 第三节 东北边境地区的边民离散 一、朝鲜族的跨国离散 二、其他民族的跨国离散 第二章 当代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的边民离散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边民离散 一、西南边境地区的边民离散 二、西北边境地区的边民离散 第二节 各种政治运动和自然灾害时期的边民离散 一、土地改革时期 二、人民公社时期 叁、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三节 国际政治影响下的边民离散 一、中苏边界地区 二、中印边界地区 叁、中越边界地区 第三章 当代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的边民回归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边民回归 第二节 广西边境地区的边民回归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的边民回归 第四节 西藏边境地区的边民回归 第五节 其他边境地区的边民回归 第四章 当代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地区边民离散与回归的原因 第一节 历史渊源 第二节 边界划分 第三节 自然灾害 第四节 政治运动 第五节 国际关系 第六节 经济发展 第五章 边民离散与回归带来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国籍问题 第二节 安置问题 第三节 遣返问题 第四节 社会问题 第五节 法律问题 第六章 当代中国如何应对边民的离散与回归 第一节 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边民离散问题 第二节 积极应对边民回归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节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一、 应对“离散”的政策和措施 二、 应对“回归”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节 经验与教训
|
拟采用的 主要研究方法 |
以历史学的文献资料为基础,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手段,以社会学的统计量化为依据,将历史与现实、文献与田野有机结合,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
2. 课题组成员任务分工
姓名 |
承担的主要任务 |
成果形式 |
周建新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总项目负责人)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专着) |
鲁刚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子课题组负责人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
阮喜风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
马永清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
谷禾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
李斌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
孙春日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子课题组负责人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 |
全信子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 |
高承龙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 |
方美花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 |
艾买提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北边疆卷)子课题组负责人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北边疆卷) |
冯瑞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北边疆卷) |
阿布都哈德 |
参与《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北边疆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北边疆卷) |
吕俊彪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子课题组负责人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覃美娟 |
参与总项目及资料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郝国强 |
参与总项目及资料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罗柳宁 |
参与总项目及西南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雷韵 |
参与总项目及西南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罗家珩 |
参与总项目及西南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杨静 |
参与总项目及资料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王丽萍 |
参与总项目及资料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于玉慧 |
参与总项目及资料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王子丰 |
参与总项目及西南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陆赏铭 |
参与总项目及西南卷工作 |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3. 项目进度
时间 |
阶段目标 |
阶段性成果及发表时间 |
2015年1 月- 2015年12 月 |
总课题和各子课题团队调研考察及收集资料。 |
完成第一次大面积田野调查 |
2016年1 月- 2016年12月 |
总课题和各子课题团队分别发表阶段性成果系列论文若干篇;完成资料汇编初稿。 |
发表阶段性成果系列论文若干篇 |
2017年1 月- 2017年9 月 |
完成总课题和各子项目着作初稿,发表阶段性成果系列论文若干篇。 |
发表阶段性成果系列论文若干篇 |
2017年10月- 2018年9月 |
总课题负责人主笔完成专着《离散与回归》,四个子课题负责人主笔完成叁本专着,并向总课题负责人提交成果定稿。同时,广西民族大学团队完成文献档案资料汇编1册。 |
完成丛书一套5册 |
最终成果形式 及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离散与回归》一套丛书共5册 (1)专着4册 一卷总体性研究专着,包含理论方法探索; 叁卷资料性研究专着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南边疆卷)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西北边疆卷) 离散与回归——中国边疆地区边民迁移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东北边疆卷) 每册25万字左右,四册同时推出,总字数120万字左右。2018年9月前完成,交出版社公开出版。 (2)资料集1册 《中国边疆地区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 |
4. 经费使用情况
总经费:_ 80 万 |
||
使用时间 |
用途 |
金额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1.查阅、复制边疆地区地方文献、档案等费用; 2.购买课题相关资料、书籍等费用; 3.购买周边国家文献、资料等费用。 |
3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1.边境村落社会精英访谈误工费; 2.边境村落问卷调查误工费; 3.边境村落离散人员访谈误工费; 4.边境村落回归人员访谈误工费。 |
4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总体安排1次集体调研,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补充调研;本项目参与人员共24人,5个任务小组;主要目的地为边境地区村落;每个小组集体调研天数10天左右、交通费实报实销、住宿费330元/人天、差旅费180元/人天。5个小组调研经费小计约15万元。另安排学术交流10人次约5万元。 |
20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开题报告会,中期检查会,成果验收鉴定会邀请专家及部分课题组成员交通费、住宿、会议资料费、工作餐等经费。 |
15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课题组成员前往周边陆路接壤国家调研,收集资料所需交通费、住宿费、差旅费。 |
20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用于购置设备,如电脑、照相机、移动硬盘等。 |
5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专家咨询费(调研期间专家咨询费;开题报告会专家审议费;中期检查专家审议费;成果验收鉴定费。 |
4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服务工作劳务补助费;社会人员参与、协助课题研究调研、服务工作劳务补助费。 |
4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项目任务书打印费、调查问卷打印费、成果打印费;阶段性成果发表版本费。 |
1.5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用于项目的管理费。 |
0.5万元 |
2014年12月—2018年9月 |
各种耗材、办公用品以及影视资料等费用。 |
3万元 |
叁、专家评议要点
专家姓名 |
提出的主要意见 |
课题组采纳情况 |
马大正 |
第一,重视历史上的边民离散与回归,主要包括了乾隆年间土尔扈特的回归、东北朝鲜族的迁徙以及俄罗斯族的迁移;第二,课题写作提纲的部分章节建议调整;第叁,课题研究对象“边民”中的汉族成分是否存在离散与回归的现象,是否要对其进行探讨,对内蒙古自治区的边民情况研究应该纳入总体写作框架之内。 |
课题组认真梳理了当前课题研究面临的难点问题,采纳了专家针对研究对象“边民”中的汉族成分是否存在离散与回归的现象,是否要对其进行探讨等建议。 |
马曼丽 |
针对“离散边民”概念的具体界定、我国边疆地区的范围、精英离散与大众迁徙的现状以及“回归”的界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认为本课题应强调比较研究,适当拓宽研究对象“边民回归”的概念范围,进一步体现对我国陆路边疆地区边民的人文关怀。最后,她对本课题最终成果顺利出版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示了担忧。 |
对“离散边民”概念的具体界定、我国边疆地区的范围、精英离散与大众迁徙的现状以及“回归”的界定等方面的建议被课题组采纳。 |
王文光 |
建议本课题核心内容中的“离散与回归”有四个基本要素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关注和把握的,即第一,无论是离散还是回归,都是具体指一个群体;第二,无论是离散还是回归,都要有一个祖籍地;第叁,这个群体无论是离散还是回归,都带有自己共同的历史记忆;第四,这个群体无论是离散还是回归都要具有文化传统。同时,他指出了边民离散与回归的方向性值得进一步关注,要充分细化“离散”和“回归”的概念,研究的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调查点。 |
针对本课题核心内容中的“离散与回归”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关注的四点建议课题组予以采纳。 |
吴楚克 |
建议:第一,应划定边民“离散”与“回归”的具体范围和地点;第二,本课题的研究应对边民“离散”与“回归”的主要动因进行探讨和分析;第叁,本课题的子课题与总课题对相关概念要保持一致,子课题的研究进度可快于或同步于总课题,并辅助总课题的顺利进行。 |
针对边民“离散”与“回归”具体范围和地点的界定和本课题的研究应对边民“离散”与“回归”的主要动因进行探讨和分析的建议,课题组予以采纳。 |
地木拉提﹒奥迈尔 |
建议对于边民的离散与回归的概念和形式需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边民离散与回归的动因要结合调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
针对对于边民的离散与回归的概念和形式需达成共识以及对于边民离散与回归的动因要结合调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建议,课题组予以采纳。 |
朴今海 |
建议课题组需要根据不同调查地点的实际情况达成共识。同时,不同时期对于边民“离散”与“回归”的概念界定也应进一步商榷。 |
针对课题组需要根据不同调查地点的实际情况达成共识等建议,课题组予以采纳。 |
鲁刚 |
指出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把握准确,研究切入点选择适当,研究目标清晰且紧贴主题。他就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建议,第一,课题写作提纲的部分章节和标题建议适当调整;第二,要明确课题的核心内容“边民”、“离散”和“回归”的概念界定;第叁,“边民”所指具体范围与类型的界定;第四,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有必要进行编写,以完善相关学科的资料贮备。 |
针对要明确课题的核心内容“边民”、“离散”和“回归”的概念界定、“边民”所指具体范围与类型的界定以及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有必要进行编写等建议,课题组予以采纳。 |
孙春日 |
提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对中朝、中俄边界的勘定历史和形成发展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探讨,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论述了东北地区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为当地边民的汉族离散与回归具体的界定有待商榷。另外,建议由总课题和子课题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档案资料汇编》改为《中国边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文献资料汇编》。 |
针对东北地区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为当地边民的汉族离散与回归具体的界定有待商榷等建议,课题组予以采纳。 |
艾买提 |
在资料使用方面指出,对于西北边疆地区尤其是新疆地区的档案资料的查阅可能出现困难,由于新疆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情况复杂,研究新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的历史、现状以及动因过程中可能存在出现一些问题。&苍产蝉辫; |
课题组认真梳理了研究新疆地区的边民离散与回归的历史、现状以及动因过程研究面临的难点问题,针对相关建议课题组予以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