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显示了我国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习近平在小组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去年他在8.19讲话中强调,宣传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是我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总体思路,既突出目标和要求,也强调方法。网络舆论引导方法的关键词就是“规律”和“创新”。
要创新,前提是了解和尊重互联网规律。只有把握了互联网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网络舆论的引导才能做到顺应规律的创新,因为并非新就是创新。从宏观演进历程看,互联网经历了前奥别产时代的“机器网络”、奥别产1.0时代的“内容网络”和奥别产2.0时代的“关系网络”,正在走向飞别产3.0物物相连的“终端网络”。新的互联网时代并不是取代旧的时代,而是迭加之前时代的特征,也会发展出新的表达场景。具体而言,互联网的哪些“规律”可以带来舆论引导“创新”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给予论证。
一、融合的规律:确立全系统引导的理念
奥别产2.0造就了“内容网络”、“关系网络”、“服务网络”相互融合;与此同时,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等人类传播的基本形态,也在网络中相互交叉和转换;信息流通的渠道也融合了门户网站、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多种平台。奥别产2.0以来的这些变化,共同指向了互联网运行的基础规律——融合。
媒介融合早已不是新鲜的词汇,但是互联网融合不仅发生在新旧媒体之间,而且发生在互联网演进的每一个环节。最典型的莫过于内容网络、关系网络、服务网络这叁种网络类型之间的融合。内容网络主要指事实、意见等信息内容的交换和流动,关系网络则强调网络传播者彼此之间的关联和交互,服务网络则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的网络服务平台。
叁种网络类型的融合直接影响了网络舆论的发生和发展。热点事件受到关注,不只是依赖内容层面上议题性质的显着,或劲爆或戏剧或危急,更有赖于关系层面上传播路径、扩散渠道,以及彼此间交织接力所带来的传播效力,并涉及到服务网络层面上与每个用户关切的现实利益。虽然融合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具有“众声喧哗”的特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舆论引导就无从下手。
由于融合让各类传播形态和网络类型的界限变得模糊,因此,网络舆论引导的思路也不能仅仅从单一视角或层面展开,过去传统媒体那种“高音喇叭”式的宣传手段已不合时宜。相反,基于融合规律的网络舆论引导应该特别注意引导的全系统与全方位,将引导方式扩展到融合环境所包含的所有网络类型、传播介质、应用平台,这是网络舆论引导者应有的基本理念。全系统引导思维实质是用全局眼光治理网络:既重视内容引导,也重视关系引导和服务引导。
内容引导是传统媒体时代常规引导思路,但在新媒体时代,关系引导和服务引导的创新尤为必要。一方面,在关系引导上,政府应当注意社交媒体中强关系和弱关系的差异。强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亲密度高的关系,是熟人圈子的体现,如微信上的用户关系;弱关系形容的是指人与人间亲密度低的关系,多存在于陌生人或不太亲近的人交往中,如微博上的用户关系。对于强弱不同的关系,网络舆论引导也需要有所不同:对待微博,要注重借助弱关系促进互动、传递更多理性的异质化信息;对待微信,则应多借助强关系集合共识,塑造社会认同。
另一方面,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使得服务引导被提上日程。除了传统的线下服务平台,政府也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政务信息的服务。例如政务微博和微信,都比较注重和网民关系的打造,但却忽视了有价值信息的发布。各级机关对网络舆论的内容引导,套话空话太多,缺乏新意和吸引力。这种情形下,就需要用服务引导的方式来弥补内容引导的不足,满足网民对实在信息的需求,透过网络的桥梁延伸到现实民生问题,在倾听的基础上做出及时、有力回应。如果为了宣传而宣传,那么引导效果是会打折扣的。
二、分享的规律:注重引导的信息属性与情绪疏导
互联网传播的另一重要规律就是分享。网民在互联网上不仅分享信息,也分享情绪和情感,尤其在网络舆论的传播中,事件的进程总是伴随着社会情绪的共振。当网民的集体记忆被唤醒、共同的心绪情感或价值观得到重申,这种情绪分享就很容易发生。
网民的信息及情绪的分享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简单地删除和隔绝无济于事,还可能会产生逆效果。因此,基于分享规律,网络舆论引导就需要在甄别分享的信息属性、疏导分享的负面情绪上进行创新。网民分享的信息类别和质量不同,存在鱼龙混杂的状况,网络治理不宜不加分辨地一刀切。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将网民的建设性意见、情绪宣泄、利益诉求意见和违法言论区别对待,分而治之,顺势而为,谨防出现“泼水的时候也把孩子泼出去”的后果。
目前方兴未艾的大数据分析范式为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一个创新思路。基于数据挖掘、语义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情感分析等方法,将非结构化的数据和信息结构化,过滤掉无用的噪音信息,保留最能够反映网民真实意见的信息,这为甄别信息属性和把握网民情绪提供了可能的路径。借助大数据对网络舆论的分析,更可以从宏观层面把握整个网络情绪的走向,从而描绘网络舆论表达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心理文化地图”,有的放矢地进行舆论引导。
此外,引导的过程本身也需要借鉴和吸收网民分享的信息,而不是机械地自上而下地引导。在互联网分享规律的运行下,网民分散的意见也会在去伪存真中留下理性、科学、良性的共识菁华。网络舆论引导者吸纳、借鉴这样的群体智慧,本身也是一种分享的行为。而在不实信息的传播中,网民的分享会形成相互纠错的无影灯效应,发挥网络谣言自净化功能,反而可以省去传统舆论引导中删帖、辟谣的无意义之举。因此,网络舆论引导者还应尽力保障网民的分享空间,以分享促进引导。
叁、个体的规律:让民意表达通道各担其责
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格局由“大众门户为中心”转向“个人门户为中心”。以往网络信息的生产者主要来自于各大新闻门户网站,作为个体的网民的力量并不突出。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内容成为主流,自媒体开始主导网络信息的生产。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增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现实促使网络舆论也更容易在公共讨论中汇聚起来。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网民对公共议题的参与热情,网络围观已成常态,由此出现了大量引发网民围观的热点事件。
其实,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最初的功能是维护和经营人际关系,开辟新的社会交往的方式,像Facebook和Twitter即是如此。在转型中国的背景下,活跃的个体赋予了社交媒体更多参政议政、民主协商的功能。为何在西方国家主要被用来社交娱乐的社交媒体,在中国的热点事件中却成为表达意见、诉求,甚至抗争的“广场”?究其原因,在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民意表达体系不尽合理、完善:传统媒体对敏感话题的自我审查和回避、司法等部门诉求渠道的程序繁琐和间歇失灵、线下公共领域场所的缺位……相较这些表达渠道而言,低成本、高效率的互联网难免会成为相关个体的意见表达的首选。
社会安全阀理论认为,社会积累的负面、冲突、紧张等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情绪不断堆积,便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一个社会,需要设置一类经常化的、制度化的通道,及时排泄累积的不满情绪,以保障社会运转的安全。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其他安全阀的渠道不够畅通,如最常见的媒体和司法渠道,致使民意都集中挤向了网络这个单一的渠道,舆情的常态爆发也就在所难免。
因此,在“个体门户”作为中心的时代做好引导网络舆论的工作,就需要在引导的指导思想上创新:让所有的民意表达渠道都回归自己的本位,各尽其责。大众传媒应该提供表达公众利益的机会,不避敏感问题的报道;司法部门则应简化程序、提升效率,给网民常态和合法的申诉渠道,确保公平正义;政府部门应开辟更多收集底层民意的渠道,搭建市井、社区与政府官员对话交流的论坛;社交网络上的自媒体则可以卸下包袱、回归原初的社交功能。网络舆论引导者和相关部门,应该保持日常泄压阀的畅通,社交媒体才会成为真正社交的平台,网络舆情的压力传导态势自然会逐步得到纾解。
四、连接的规律:建立线上发现和线下治理的体系
连接是互联网诞生的核心理念,也是网络传播的重要规律。在整个互联网的物理架构设计上,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是可以连通的,这可以使各类网络传播渠道之间存在连接的可能。如果封锁其中某些节点,信息的传播并不会因此受到控制,依然有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尤其是对一些敏感信息而言,网络的连接特质使其经常出现“愈封锁愈传播”、“抽刀断水水更流”等情况。传播学中有一种“禁果效应”,即越被封锁、不想被公众知晓的信息,越容易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反而会有更多人想办法突破封锁、主动搜寻。基于互联网连接的优势,“禁果效应”在敏感信息的传播中不断得到验证。
从连接规律来看,用删帖的方式应对汹涌的网络舆论,显然是被动和低效之举。此处渠道中被删除的帖子,转瞬便在彼处的渠道中复活,信息如流水一样选择不同的通道哪怕绕道而行,终会仍会在渠道接力中抵达有信息需求的公众那里。因此,线上删除和线下惩戒的传统网络治理方式亟待摒弃。相应地,顺应连接带来的连通景象,创新网络舆论引导的方式,就必须建立线上发现和线下治理的体系。
在网络舆论发酵中,连接不仅包括整个互联网架构和节点的相连,也包括卷入舆情事件的人物、话语、地点、时机、环境等相关要素之间的关联。任何网络舆论的形成,都受到多种要素的共同要素的影响,如同“力的平行四边形”一样,左右舆论发展与走向的自在力量也是多元的。只有挖掘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寻找到这些要素所塑造的舆情热点的方式,把握同类舆情事件的生成土壤,才能够发现引发舆情背后事件的真正原因。从网络舆论中的连接出发,引导者才会既看到树木的基础上又看见森林,才会在一角冰块之下触摸到隐藏海面之下的冰山。
虚拟世界的舆论反映的是现实世界的问题,舆情是社会转型中各类问题与矛盾的线索,要想治理好线上的舆情,要从解决好线下问题开始。用简单删帖围堵、封锁信息的方式来应对舆情,只能是“扬汤止沸”。一起舆情事件可能暂时压下去了,日后还会有更多起舆情危机出现,因为触发舆情的同类事件没有得到有效治理。相关部门,而不仅仅是宣传部门或网络管理部门,唯有用连接的思维找到引发舆情的线下问题,正视并解决这些难题,或变革不合理的制度,或出台解决问题的法律,才有可能“釜底抽薪”般地为舆情降温。
互联网运行规律中的融合、分享、个体、连接,改变了我国公众的表达现状,也蕴含着网络舆论引导创新的机会和策略。过去以打压的姿态对待非主流意见、以敌视的心态封堵信息路径、以封闭思想来控制舆论,都是有违互联网规律的治理思路。只有尊重和顺应互联网的基本规律,运用全系统的引导思维、注重网上信息属性和情绪疏导、畅通其他常态的诉求渠道、发现并专注解决线下的根源问题,才能够在创新的网络舆论引导中保持中国互联网的活力。
(陈力丹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微博微信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补尘辫;窜顿182)的首席专家;周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项目子课题负责人,本文通讯作者。)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