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家谱整理与研究”项目自启动以来,我们按照项目的计划书及专家开题论证的意见,迅速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工作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深入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搜集整理中国南方畲族的族谱。畲族作为东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区域跨越闽、浙、粤、赣四地,因受明清以来东南地区修谱之风盛行的影响,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族谱。这一阶段主要收集、整理对象即是东南地区的畲族族谱。因畲族分布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征,现阶段收集到的畲族族谱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的区域:闽南、台湾、闽东、浙南。从现在所收集的族谱资料来看,其中闽南与台湾的畲族有着较为清晰的血缘与地缘联系,闽东和浙南的畲族也有着脉络清晰的亲缘记录。并且在搜集整理畲族民间族谱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是多次赴台湾进行实地考察和搜集台湾高山族的族谱。台湾高山族的民间谱系,由于受到汉族族谱文化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在少数民族血缘谱系的延续和整理,以及血缘谱系的书写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不同的族群对象,开展研究工作,或是采集民间口传历史资料;或是根据少量文字的记录,追根溯源;或是直接搜集整理某些部落的谱牒资料,进行分析。在这方面的工作,同样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叁是对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族谱的搜集和研究工作,根据项目专家开题论证的意见,他们建议本项目应该把重点放在东南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族谱的整理上面,而对于西南地区,由于受到研究经费及地域的限制,应该选择少量重点典型地点,进行重点的研究工作。因此,我们把这一区域的工作,有选择性地进行少数民族族谱的搜集和分析,目前已搜集到相关族谱一百余部。
四是在开展以上叁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对于与本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南方少数民族学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等问题,进行了某些新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我们也与台湾的民族学学者、欧美的民族学学者,以及中国南方民族学的学者们进行了密切的学术交流活动,从而达到推进了项目的研究工作。
迄今为止,本项目的课题组成员已经正式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些成果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如项目负责人及分课题负责人陈支平、刘婷玉撰写的《闽台畲族族谱搜集整理札记》在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人民论坛》2011年第12期刊出。陈支平和张先清撰写的《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的逆向思考》与《移民、传说与族群记忆》于2012年《厦门大学学报》第4期发表之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随即于该年度《民族问题研究》第11期全文予以转载刊出。课题组整理编辑的《闽南涉台族谱汇刊》100册和《台海文献汇刊》60册,近日将正式出版发行,引起各方的重视,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等机构已定好在北京会堂举行两套丛书的发布会。
二、研究成果情况
2012年8月,《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向本项目课题组约稿,就承担国家重大题目的研究工作发表先期成果。于是,由项目总负责人陈支平和分课题负责人张先清、刘婷玉叁人在该学报2012年第四期上发表了《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的逆向思考》、《移民、传说与族群记忆----民族史视野中的南方族群叙事文化》、《民族时间、家族时间及民族史书写范式反思》的叁篇阶段性论文,作为该学报中的“民族史研究新视野”的专栏发表。这叁篇论文各自提出了一些有关民族史研究的重要理论与方法论问题。陈支平在《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的逆向思考》一文中提出南方民族史的研究应该尽可能地摆脱既有的思维惯性模式所造成的影响,客观公正地深入研究民族史的各个领域及其问题。张先清在《移民、传说与族群记忆----民族史视野中的南方族群叙事文化》一文中认为南方族群文化的发展,与历史上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交融紧密联系,而在这种族群交融过程中,传说、习俗、仪式等大量的地方性族群记忆也被创作出来。这种族群记忆体现出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本地人视角,真切地表达出历史上族群接触的生动事实。刘婷玉在《民族时间、家族时间及民族史书写范式反思》一文中认为畲族家族文书的修撰集中在明清时期,将这部分家族文书与瑶族文书相比对,可以发现二者相类似的叙述传说的“民族时间”;将其与讲述具体迁徙过程的“家族时间”相剥离,可以提供一个视角,供我们反思“历史的”、“现在的”二分法局限。这一组对于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随即于该年度《民族问题研究》第11期把前面两篇论文全文予以转载刊出。
本项目课题在从事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族谱的搜集整理过程中,还积极配合党和国家对于“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组织一批专家,整理编辑了大型文献丛刊《闽南涉台族谱汇刊》100册和《台海文献汇刊》60册。在这两套大型文献丛刊中都收入了一定数量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族谱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从文献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一步证实了海峡两岸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同胞的学院与文化的关联性,从而批驳了台湾岛内一部分人处心积虑第推进“去中国化”的阴谋。因而这两套丛刊的出版,不但具有学术价值,而且还深具社会现实意义。正因为如此,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全国台盟、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将与整理编辑出版单位联合于9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丛书出版发表会,扩大影响。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的逆向思考》 |
陈支平 |
论文 |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 |
10000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族问题研究》2012.11全文转载 |
2 |
《移民、传说与族群记忆---民族史视野中的南方族群叙事文化》 |
张先清 |
论文 |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 |
14000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民族问题研究》2012.11全文转载 |
3 |
《民族时间、家族时间及民族史书写范式反思》 |
刘婷玉 |
论文 |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2年第4期 |
11000 |
|
4 |
《福建少数民族回族、畲族的妈祖信仰》 |
陈支平 |
论文 |
财团法人北港朝天宫 2013年8月 |
12000 |
|
5 |
《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 |
董建辉 |
论文 |
《畲族文化新探》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2年 |
12000 |
|
6 |
《史学碎想录》 |
陈支平 |
专着 |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2年6月 |
25万 |
其中卷二与本课题相关 |
7 |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畲族卷》 |
陈支平等 |
资料集成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年 |
40万 |
|
8 |
《闽台文化的多元诠释》 |
陈支平主编 |
论文集 |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3年6月 |
60万 |
|
9 |
《闽南涉台族谱汇刊》100册 |
陈支平等 |
文献整理汇刊 |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4年8月 |
2000万 |
定于9月16日在全国台联会堂举行发布会 |
10 |
《台海文献汇刊》60册 |
陈支平等 |
文献整理汇刊 |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
1200万 |
定于9月16日在全国台联会堂举行发布会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