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乔旋:浅议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危机的应对

2015年07月21日14:01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

作者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 “中国国家形象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负责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国家形象”既指本国的形象定位,又指国际社会对该国的认知与评价。随着综合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国家形象却始终被有意无意地歪曲、误读甚至“妖魔化”。如何应对国家形象危机,值得重视。

战略层面:重视顶层设计

我国的国家形象之所以相对敏感和脆弱,不仅受到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更是由于自身缺乏较为明确的形象定位。应对国家形象危机,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树立文明、发展、民主、和平、包容的国家形象。

文明的中国。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悠久的历史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言:“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与最高雅的文化今天终于汇集在了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如同 ‘东方欧洲’的‘Tschina’(这是中国两字的读音)。”中国向世界展示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国形象时,也要与时俱进展示当代优秀文化成果,塑造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形象。

发展的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稳定器”。2014年骋顿笔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稳居世界次席,联想、华为、高铁等一大批代表中国最先进技术的公司和产物也在努力树立自身国际品牌形象,并逐渐被海外民众喜爱和接受。在此情况下,中国应努力消除他国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误解、疑虑和担忧,主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情况。

民主的中国。政治民主是提升国家形象与国际亲和力的坚实基础。只有发展政治文明,才能有效化解世界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近两年的反腐不仅让国内民众更加拥戴党和政府,也为中国在世界上努力营造“好的政治生态”赢得更多信心。同时,中国应坚持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积极参与现有国际秩序建设,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和平的中国。历史上新兴大国的崛起总是伴随着对现有国际权力格局的改变,而和平是中国目前迫切需要向国际社会表达的品质。中国一直依据国际法原则履行自身国际义务,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表明中国正向世界塑造爱好和平的形象。

包容的中国。近年来,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APEC峰会等国际盛会,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大国情怀,但还需要在更多国际领域体现包容与自信。当前,中国承担着向亚洲内外的区域参与者诠释 “一带一路”战略与亚投行的任务,审慎地、渐进地并以更开放的心态欢迎世界各国参与其中,共同促进地区与世界发展,这让更多的国家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合作的诚意。

策略层面:加强国家形象危机预警管理

面对各种已经发生的或潜在的形象危机,中国在应对策略层面需要做好国家形象危机预警管理。

建立领导机制。为有效推广国家形象,中国应建立 “国家形象委员会”,专门应对国家形象危机。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韩国政府成立“国家形象委员会”,由总理直接负责,下设专门的实务委员会,负责具体实施。中国可以借鉴韩国经验,整合外交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等部门资源,对国家形象进行总体设计、宣传和追踪调查,制定危机管理战略与应对方案。

制定法律法规。政府应逐步完善应对国家形象危机的法律法规,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有法可依,迅速应对处理。例如,目前国内正在逐步建立不文明旅游黑名单制度,政府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立 “公民形象信息库”,并与国家信用体系挂钩,对因不文明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的人员,起到警醒与教育的作用。

提高国民素质。2014年,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游突破1亿人次,出境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位居全球第一。在给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商机与财富的同时,部分国人的不文明行为也屡屡曝光于世界,对国家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此,应加强国家形象意识培育,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从小抓起、长期坚持,让个人、家庭、学校、单位、社会重视和联动起来,才能取得实效。

做好文化交流。文化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亲和力的重要载体,具有强大感染力、同化力,既容易使公众对一国产生认同,也能够较好缓解形象危机。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应深入分析国际受众的差异性,建立长效机制,因人因地制宜;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传媒技术,打破西方国家的信息垄断;应引导社会资本与人力投向民间文化交流,淡化官方宣传色彩,提升亲和力,使国际社会与外国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增进了解,化解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责编:李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