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项目于2010年12月立项,2012年经过中期检查,至今研究计划执行和各子课题进展有序进行,总体情况尚属正常。但由于资料收集的数量和难度,较大地超出了原来的预计,因此实事求是地评估在进度上也较原计划略显迟缓。
综合来看,主要做了几项工作:1. 课题名称变更,人员和分工的调整,2. 反复修改、论证、细化并确定课题写作提纲,明确写作规范和体例,3.实行重要资料的交流与共享,4.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研究,发表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性成果。择要报告如下:
1. 项目在课题名称和人员分工上有重要调整和变更。2011年1月,经向规划办申报获批,课题正式名称由《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变更为《中国近代经济史,1937—1949》,同时增补陈争平教授为子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对外贸易、外债和国际收支方面的研究、撰写。2011年8月,增加袁为鹏、王小嘉、樊果和王大任等四位人员重新分工担任手工业、轻纺工业和东北地区农业等工作。
2. 2011年2月项目的“开题论证会”首先对分头初拟的提纲第1稿展开论证。经过讨论,决定改变原以行业为经,区域、时段为纬的思路,改以区域和时段为经,按伪满洲国和关内沦陷区、抗战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为经,采用“战争和殖民掠夺经济”、“战时和战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不断成长壮大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等三篇,以行业部门为纬。在不改变和打乱原有分工的前提下,对原拟提纲的章节子目进行相应调整、拆并和修改、充实,形成提纲2稿。
2011至2012年,项目组持续完善课题提纲。将原提纲中“引言”与“结语”部分整合为“导论”,以“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为题,包括“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和中华民族的灭顶之灾”、“四面楚歌的民族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的空前膨胀和资本主义的结构变化”、“国家垄断资本的崩溃和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及其给新中国的遗留”等五项重要内容,统领和总结全篇。确定按区域和时段为经,改分为“日伪占领下的战争和殖民掠夺经济”、“抗日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革命战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等三篇共21章,各行业内容分布其中;并确定由朱荫贵教授、陈争平教授、陈廷煊研究员等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担任此三篇的主持人;各篇增加了统领本篇内容的首章,分别是“第一章 战争和殖民掠夺经济的构成及体制”、“第十章 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的经济体制及其调整”和“第十九章 因时制宜的经济体制和大政方针”,作为本篇各部门行业性内容的引导,又对本篇内容予以总结和提炼。由此形成的提纲3稿,是具有可行性的本项目写作提纲。
首席专家拟定《写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和《需要思考、讨论和解决的一些问题》等文件,已在课题成员研究写作中实行。同时,在与人民出版社长期合作中形成的《作者交稿前需注意的事项》、《对于校编中的规格统一问题》、《中国近代经济史格式规范》等文件,成为课题的写作体例和规范。
3. 首席专家在课题进展中,提出资料交换与共享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到全书对于日侵经济损失资料收集的工作量极大,必须想尽办法以求完成;课题组成员应协同作战,及时交换、资料共享。这样既可做到资料完整、协调,又可避免重复劳动、节省时间,保证和加快工作进度;但此类资料只限本课题(包括课题阶段性成果)专用,不得外传或与他人交换。如作他用,务必事先征得提供者的同意。该提议得到课题组成员拥护和响应。
4. 首席专家完成了全书写作提纲的修改,根据新编地方志和土改资料等,已完成“解放前夕全国人口、户口与土地分配统计表”等约八十万字的资料收集工作,完成专题论文《对于押租和近代封建租佃制度的若干问题》、《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以皖南徽州地区为例》、《20世纪30年代广西农业危机和摆脱危机的政策思路及政策措施》等3篇,发表于《近代史研究》和《中国近代史论坛》;完成书稿“配件”1件,内容为“20世纪40年代末官公地的存留及分布”。首席专家2012、2013年先后撰写《近代中国佃农生计困苦原因考》、《广西农业危机引发的一场论战》等,作为课题代表性阶段成果投稿,前者发布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专栏2012年第1期。课题组重视全国社科规划办2013年6月17日《对于进一步调动广大专家学者为“两报”专刊供稿积极性的启事》,利用课题会和《工作简报》向各成员传达并鼓励投稿。
项目组成员也各陆续发表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详见下表)。其中《论近代中国民间金融资本的地位和作用》、《从轮船招商局的债款看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压力下的选择——近代东北农村土地关系的衍化与生态变迁》、《北京农业现代化的先声》等论文和《政府情报与近代日本对华经济扩张》、《近代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研究(1881-1943)》、《近代中国:金融与证券研究》等着作,有的被转载引用,均为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项目组成员期间积极参加学术交流。首席专家于2012年7月7-9日,参加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近代乡村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学术研讨会,会上宣读论文《20世纪30年代广西农业危机和摆脱危机的政策思路及政策措施》。2012年为纪念《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系列主编吴承明先生,徐建生等课题组成员参与组织召开“经济史理论与研究——纪念吴承明先生学术研讨会”(8月18日)。2013年《中国近代经济史》系列的主编和主要作者汪敬虞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徐建生、徐卫国等与《中国经济史研究》合作组织了纪念笔谈专栏(第4期),登载了首席专家的《汪敬虞先生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特殊贡献》一文,课题组陈争平、朱荫贵、徐卫国也撰写了笔谈。
2012年9月陈争平、徐建生作为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副秘书长参与筹办“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历史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年会”(武汉、宜昌);刘克祥、徐建生参加“中国财政经济史——纪念彭雨新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讨论会。子课题负责人陈争平参与筹办2014年5月16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科院与美国经济史学界合办的“中美经济史沙龙”,袁为鹏、徐建生等参加。徐毅在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访问深造。其他成员多人次参加国内近代经济史的学术研讨会,参与学术研讨与交流。
项目成果的推介与影响方面,首席专家报送课题代表性阶段成果发布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专栏;子课题负责人陈争平撰文《汪敬虞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0日,细述汪先生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系列的渊源。另有一批阶段性成果发表于各学刊,有的并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12年6月,《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卷(刘克祥、吴太昌主编)入选《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和《人民文库》再版,获得“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由于本研究系列与人民出版社的长期合作关系,该社已预约项目组为项目成果合作申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国家出版基金”。
项目组分别于2011年2月、3月、8月和2013年11月召集“开题论证会”、“提纲讨论会”、“分工调整会”和“中期推进会”等4次课题会。会前成员们经过认真准备,就各自分工承担部分拟定提纲或大纲,并进行修改、充实、提高,以达到写作提纲的标准。同时拟写发言稿,说明承担部分的研究现状、资料条件;自己研究和写作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个人计划、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对本课题研究、写作的意见、建议等。
2013年11月召集的“中期推进会”上,首席专家在内9人与会,外地因故未能到会的2名成员提交了书面报告,其中1人虽无法与会但择机在会前与首席专家面谈,另1名外地成员委托他人向首席转达报告。与会者的发言或代读报告按照首席专家的要求分为进展、计划、问题和建议4个部分。本次课题会由首席专家提议达成的共识和需要强调的重点内容有:1. 课题组成员应重视社科规划办对于阶段性重要成果的新规定,积极提供1500字以上的相关文稿,以利于课题进展和最终结项。2.课题组成员有组织地赴南京二史馆、台北中研院等地,收集课题资料。同时继续进行资料交换与共享。3.1945年后的台湾作为国统区的部分来写。4.2015年6月30日是课题组成员即各位作者,向首席专家即主编提交初稿的截止期限。鼓励和激励随时部分交稿,在截止期限前交稿可再次按个人启动经费标准报销课题费。
项目组分别于2011年2月、8月、2012年6月和2013年12月,向规划办报送《工作简报》共4件。
项目组首席专家和成员在研究工作中集中探讨、深入讨论,形成了对于本项目若干重大问题的共识与建议:
1.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仍是贯穿本课题的中心线索。研究对象的战时经济特征及剧烈变化等特殊性,可视为该中心线索的特殊表现。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不发展”为课题研究的中心线索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系列研究的独树一帜、择善固执的实质性特征之一。
2. 本项目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系列研究的收官之作,仍侧重于“国民经济史”研究,与已有的“社会经济史”的写法自有差别。但亦可借鉴社会经济史的一些研究方法,并须适当增添行会、商会等内容,以使研究成果更为丰满立体。
3. 需要充分认识资料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新编方志虽然质量参差不一,但值得多加利用。首席专家建议以做“资料长编”入手,强调地方志资料的重要性,如各地的省志、市志,又如本院文献中心收藏较齐全的新编地方志;各大城市的志书中都有“工业志”等专志,有助于说明社会经济的迁移、变化情况,是有望超越以往论述的角度之一,还待细究和深挖。日文资料在本课题中比《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往各卷均更为关键,应密切注意日本学术出版界的已有成果;对于资料富藏地如台湾地区,可设法前往收集;所内仍滞留在个人手中或下落不明的战时农村调查资料、业经整理的海关统计资料等,应尽力设法收回。
4. 鉴于以往因各部分稿子格式、体例、文风不一,后期统稿、校对工作量倍增的教训,建议严格按照“写作规范”文件要求进行撰写,并各自先交一万字左右稿子,尽可能少走弯路。在撰写过程中可先不考虑篇幅分配,以防止因篇幅限制而舍弃、删除或遗漏重要内容和资料,影响成果质量。
5. 课题的提纲结构,改变传统思路。针对本卷的特殊性,改以区域和时段为经、以行业部门为纬,即按伪满洲国和关内沦陷区、抗战后方和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分为“战争和殖民掠夺经济”、“战时和战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不断成长壮大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等三篇。在不改变和打乱原有分工的前提下,对原拟提纲的章节子目进行相应调整、拆并和修改、充实,形成了新的提纲和项目成果的框架结构。
6. 对于战争损失等重大专题,应充分了解和借鉴其他学者、学术团队的研究状况,通过召集多种形式和规模的专题研讨会,切磋琢磨,首先要吸取现有研究成果,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充实、完善,避免重复劳动。对于公认为难于准确把握的战争损失的资料问题,首席专家指出在充分挖掘残缺不全的统计数据资料的同时,要重视典型材料的利用,也包括描述性材料,凡地区、行业、个企等局部性资料,均可不拘范围加以使用。
7.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得以收复,必须及时纳入课题考察和研究范围。1945年后的台湾作为国统区的部分来写。要对1895—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的经济掠夺和破坏进行补述。
8. 首席专家指出,在做“资料长编”的基础上,相机写作书稿“配件”是行之有效的传统良方。子课题负责人陈争平提出,课题进行宜由易而难、从自己较为熟悉的部分入手。提议得到首席专家认可和项目组成员赞同,并落实于各自的研究计划中。
9. 项目组成员提出从现有资料和研究来看,对敌占区经济做完整的数据上的统计是难点所在,需要在资料挖掘和统计上下力气;对日占区经济与经济政策的评价原本不是个大问题,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国内外的一些观点出现一种趋向,就是过分强调日本在侵略期间所做的一些技术性工作,进而得出日本“侵略变成开发”、侵略有功等错误结论,甚至发生某县人民政府给日本“开拓团”树碑的事件。所以,亟需厘清日本在中国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改良等工作与其侵略本质之间的关系。
10. 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相关问题也有思考和建议,如:
①本卷时期“战时财政”特征须突出,财政与金融的融合、1945年至1946年过渡时期“重建财政”等问题应予关注;
②农业与农村经济中,“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其特色,是不可遗漏的部分;
③商业市场中“走私”专题、区域间各种形式的“物资战”都对区域间经济关系、国内城乡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④对于“外贸”的概念。伪满的文书和统计把东北与关内的贸易都算做“外贸”,根据地的有关文献也把根据地与国统区、沦陷区的贸易称作“外贸”,我们现在必须摆脱原史料影响,重新另作划分。经讨论确定,凡出我国境者才可称外贸——国际贸易,否则只是跨区贸易、区际贸易,应属内贸,并与商业部分衔接与协调;
⑤交通运输业需要在统计上甄别各占领区域的统计范围。交通设施的建设有的是为战时准备的,但不在统计资料中显示;有的道路建筑简陋,但已产生社会效益,在计算里程时应包括在内;传统水路交通、骡马“驿运”纳入陆路运输,均应予以统计、细化。资料方面,要克服航空资料欠缺、解放区除邮政资料外交通运输业资料也较少等困难。
本项目仍存在若干难点和问题。
1. 内容上的交叉、重复,如“外贸”与“内贸”的界定及其与商业、市场的划分,三个区域的消长变化与内容分工的归属等等,有待进一步实现详略轻重等的协调。
2. 存在一定的计量难题。在日军侵华所致国民经济与人民财产损失、近代工业化程度、旧中国遗留等问题上,都有掌握资料及如何评估的难度。现有的措施是尽量挖掘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状况,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力求以此为基础加以充实、完善。这方面的困难较原先预计的大很多。
3. 项目组成员较为分散,分布于香港、桂林、上海、杭州等地,且时有到国外交流的情况。集中讨论有一定难度,3次课题会均有人缺席,而采取现场宣读其书面发言的方法,未能充分讨论交流。拟加强电子邮件、电话等联系以为辅助。
4. 各成员所在单位业绩考核标准的转变,促使集体项目参加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幅降低,集体项目进展参差不齐的情况加重。拟鼓励多出阶段性成果性质的专题论文,以为弥补。
5. 陈廷煊先生年事已高,其负责的根据地、解放区内容应有继任的合作人选。
二、研究成果情况
1.《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论文
在深入发掘屯溪档案的基础上,以皖南徽州为例,对永佃制下土地买卖演变的全过程:从“收苗管业”的土地买卖到“收租管业”的租权买卖;从依存于土地的租权买卖到剥离土地的地租买卖;从以田地丘块为单元的地租整卖到分拆零卖,最后达致地租买卖的零碎化、日常化,进行认真考察,阐释其性质和影响,认为变化的实质是地权的债权化。地权蜕变为放本取息的债权,增强了土地的日常性金融调剂功能,改变了土地(田底)的占有形式和地权分配态势,导致部分田产“合业”的产生和地权的相对分散。
2.《近代中国佃农生计困苦原因考》论文
在封建租佃制度下,佃农家庭经济有一个产生、成长和衰萎的过程。近代时期的佃农贫困化和贫农雇农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建剥削和贫富分化,而是欧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延续和扩张。除了中世纪的匪盗式劫夺之外,又表现为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剥削,使佃农和农村资金流向城市,最终流往国外。佃农甚至无力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最低限度的生活,剥夺者却不可能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彻底废除封建租佃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3.《论近代中国民间金融资本的地位和作用》论文
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转型中,资金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中国近代缺乏资本原始积累,政府对数量最大也最为活跃的民间资本公司的资金援助极为有限。因此,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民间金融机构、传统社会筹资习惯、途径以及机器工业产生后民间应运而生的公司筹资方式,承担了工业化进程中对资本的需求重担。这里所举公司向民间金融机构融资、吸收社会储蓄和内部多种挖潜积累的发展方式,展示了一幅幅活跃的民间金融的历史图景。
4.《从轮船招商局的债款看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论文
在缺乏资本原始积累,政府财政支持又十分稀少的近代中国,负债经营是大机器工业公司发展的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的存在和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公司,同样长期存在债务。分析轮船招商局所负债款,可以了解所负债款的出处、利率水平、偿还情况和特点。也可以借此了解和观察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通过对近代中国公司所负债款的分析,可以看出,近代中国资本市场对于近代中国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说是这些公司生存的生命线。
5.《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论文
市场机制在近代东北地区农村扩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权力通过市场逐步获取资源的过程。在由权力掌控的市场机制中,资源不等量地进行传递。市场机制中资源的流动,不但造成资源流出地区生态系统的恶化,也造成了该地农民的贫困化。权力不但使东北农村与外界市场间通过资源的传递实现了贫困的传递,也使近代东北农业因资源匮乏而不能通过引进近代技术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6.《压力下的选择——近代东北农村土地关系的衍化与生态变迁》论文
从探讨近代东北地区生态系统与农民经济的互动关系入手,将环境、市场、阶级、文化等诸方面要素纳入整体性的生态视野上进行考察,并对以往学术界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土地关系问题所存在的种种争议,从生态经济视角进行解释。东北近代生态压力显着提高,农村中土地关系也随之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式。生态压力导致大土地所有者的资金从乡村撤离,造成该地区自耕农经营的主导地位和均贫化的出现。
7.《北京农业现代化的先声》论文
清河实验是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重要模式,是大学师生深入到农民中间推动乡建的典范。清河实验是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逐渐呈现疲敝现象的大背景下开展的。清河经济建设实验通过发展信用合作社、合作农场、推广打井改田等农业改良、发展乡村工商业等,有效遏制了大萧条给清河乡村的冲击,改善了当地乡村社会经济状况,可以说是北京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先声。
8.《政府情报与近代日本对华经济扩张》专着
主要对近代日本对华经济扩张中的政府情报搜集方式、传播方式、民间诱导、官民互动等史实进行了研究,从信息(情报)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做法和作用。作者对国内外有关情报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对一些日本对华的重要调查机构、对叁井物业等进行了分析。
9.《近代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研究(1881-1943)》专着
日本领事贸易报告作为近代重要历史档案资料逐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从1882年创刊直到1943年停刊,在长达6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政府通过遍布中国的近40处日本领事馆,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全方位的调查。由这些地区驻在日本领事馆提交的调查报告汇总而成的驻华日本领事报告,见证了近代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后日本在中国势力不断增强,日本领事贸易报告的价值非常值得关注。这些调查报告以近代中国经济信息为主干,包括商业、财政、金融、交通、工业、农业、矿业等,还大量涉及中国的风土人情、嗜好习惯、市场行情、政策变动等信息。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不仅是研究近代中日经济关系、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重要原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日本政府如何通过驻华领事的调查活动,为国内改进生产、调整输出战略、确定对华经济政策等方面起了情报“桥头堡”的作用。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20世纪30年代广西农业危机和摆脱危机的政策思路及政策措施 |
刘克祥 |
论文 |
《中国近代史论坛》第2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 |
38千字 |
|
2 |
永佃制下土地买卖的演变及其影响 |
刘克祥 |
论文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4期 |
30千字 |
|
3 |
近代中国佃农生计困苦原因考 |
刘克祥 |
论文 |
《人民论坛》2012年第1期 |
11千字 |
|
4 |
对于押租制和封建租佃制度的若干问题 |
刘克祥 |
论文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1期 |
41千字 |
|
5 |
汪敬虞先生对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的特殊贡献 |
刘克祥 |
文章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 |
5千字 |
|
6 |
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 |
刘克祥吴太昌主编 朱荫贵陈争平徐卫国徐建生等合着 |
专着 |
人民出版社2012年再版 |
1789千字 |
《人民文库》 2012年6月获“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 |
7 |
《近代中国:金融与证券研究》 |
朱荫贵 |
论文集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
388千字 |
|
8 |
《朱荫贵论招商局》 |
朱荫贵 |
论文集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
355千字 |
|
9 |
《论近代中国民间金融资本的地位和作用》 |
朱荫贵 |
论文 |
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3期 |
16千字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12.5期全文转载 |
10 |
《从轮船招商局的债款看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 |
朱荫贵 |
论文 |
《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
17千字 |
|
11 |
《甲午战后外国列强在中国沿海航线上的争夺》(上、下) |
朱荫贵 |
论文 |
《许昌学院学报》2012年3、4期。 |
|
|
12 |
北京农业现代化的先声——民国时期清河经济建设实验概述 |
陈争平 张顺周 |
论文 |
《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
13千字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
13 |
经济史研究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
陈争平 |
论文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1期 |
10千字 |
|
14 |
汪敬虞先生与中国经济史研究 |
陈争平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0日 |
5千字 |
|
15 |
紧扣现实的公司史研究 |
陈争平 |
书评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5月2日 |
3千字 |
|
16 |
《中国近代经济史》第一、二、叁卷评介 |
刘克祥徐建生 |
工具书 |
《中国历史学年鉴(2002-20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 |
5千字 |
|
17 |
《严中平集》选介 |
徐建生 |
工具书 |
《中国经济学年鉴(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 |
1千字 |
|
18 |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问题研究》评介 |
徐卫国 |
工具书 |
《中国历史学年鉴(2002-201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 |
3千字 |
|
19 |
近代日本农商务省的对华经济调查 |
王力 |
论文 |
《历史档案》2012年第3期 |
11千字 |
|
20 |
情报与近代日本航运势力在中国的扩张——以长江航路为中心 |
王力 |
论文 |
《安徽史学》2012年第6期 |
12千字 |
|
21 |
政府情报与近代日本对华经济扩张 |
王力 |
专着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
300千字 |
|
22 |
近代驻华日本领事贸易报告研究(1881-1943) |
王力 |
专着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5月 |
280千字 |
|
23 |
2012年亚洲历史经济学大会综述 |
徐毅 马德斌 |
文章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4期 |
8千字 |
|
24 |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力监管研究 |
樊果 |
论文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2期 |
21千字 |
|
25 |
《市场、权力与资源流失——近代东北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再探讨》 |
王大任 |
论文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5期 |
18千字 |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 《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版全文转载 |
26 |
《压力下的选择——近代东北农村土地关系的衍化与生态变迁》 |
王大任 |
论文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 |
36千字 |
|
27 |
《变幻的规范——近代东北地区大家庭的分裂与乡村互惠道义准则的生成》 |
王大任 |
论文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1期 |
12千字 |
|
28 |
《东北老工业基地公司经济调查 ——以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个案》 |
王大任 |
研究报告 |
2013年1月上报中国社会科学院 |
50千字 |
|
29 |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应对蚕桑退却》 |
王大任 |
文章 |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10日 |
0.5千字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