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民族平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综合利用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古代多语种民族志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
本项目2012年10月立项后,首先按照有关规定完成了项目启动工作。项目组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于2013年1月中旬召开了项目开题论证会,对项目的整体设计思路及其内容、特点、任务、目标、计划、子课题的设置与研究重点等进行了充分论证,广泛听取了与会专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目标和工作重点,完善了研究计划。
按照项目设计书和研究计划,本项目研究工作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1)最广泛地搜集和占有民族志文献资料,通过对多语种民族志文献资料的挖掘、爬梳,广泛地占有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去伪存真,分门别类。
(2)对重要民族志文献进行专题研究,进行必要的校订、注释;对非汉文民族志文献进行校勘、翻译、注释。同时注意不同语境下各种史料的审音、对勘,从而为民族史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史料基础。同时,对史料追源辨流,理清文献的历史继承与发展,从而揭示出内在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3)集中力量对中国传统民族志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主要阶段、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包括民族志描述者的观念、思想及描写的动机以及所处的时空背景,进行专题的深入探讨,从而探讨出民族志文献书写的演变轨迹、发展趋势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从基础文献入手,加强中华民族整体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通过对多语种民族志文献的勘比研究,揭示出历史上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及反映在民族志文献书写中的中华民族整体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加强了中华民族整体观念,揭露海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的历史谎言,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本项目前两年的工作重点是资料的调查、搜集,包括民族志文献资料的搜集和相关研究资料的搜集。围绕资料的搜集,对一些基础性的重要民族志文献进行专题研究。另外,其他两个层面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但现阶段的工作重心是搜集资料,主要是对国内所藏民族志文献资料的搜集。
本项目下设叁个子课题:汉语文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少数民族语文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穆斯林语语文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其中穆斯林语民族志文献是指用波斯语、阿拉伯语、察合台语(维吾尔等中亚突厥语民族伊斯兰化以后共同使用的书面语)等语文书写的民族志文献资料。这些穆斯林文献既有我国少数民族所书写,也有境外穆斯林所书写,由于它们都是用穆斯林语言所书写,且在书写传统方面也自成一体,故称为穆斯林文献。这叁个子课题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
叁个子课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一)汉语文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
在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中,汉语民族志文献是古代民族史研究中运用最为广泛、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类别。但在长期的研究中,除了正史“四裔传”和历代官修的大型志书、类书中具有民族志要素的文献整理、研究较为充分之外,以各种不同形式呈现的区域民族志文献的整理与解读则尚有很大的学术空间。本子课题由管彦波主持。按照项目计划,本子课题自立项以来,主要进行了民族志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民族志资料。在此基础上,还对一些重要的资料进行了专题研究,把民族志文献的研究,置于中国民族的宏观历史发展背景中,从纵向上考察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民族志的发展特点,进而把民族志研究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研究结合起来,发表了一系列相关学术论文等阶段性成果。
(二)边疆少数民族语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
边疆少数民族语言文献指我国境内各民族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的文献,根据文献自身的情况及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方向,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蒙古语、藏语、西夏语、满语文献方面,并兼及突厥语、梵语等语言文献。本子课题由乌兰主持,题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对多种民族语言文献均有专业的解读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并能同时运用多种文献语言进行对比、综合研究。有多名成员长期从事民族语言文献的翻译和研究工作,具有国际先进的研究水准,出版过高水平的民族文献整理成果。立项以来,课题组主要是对文献资料的搜集,重点是中古以降的蒙、藏、西夏、突厥等多语言民族志文献,同时与其他两个子课题组合作,对汉、波斯、阿拉伯等语言文献也加以利用,对民族志文献及具有民族志性质的史料进行详细的、富于学术研究意义的注释,并在此基础上对之进行整理研究。
(叁)穆斯林语文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
在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中,以波斯语、阿拉伯语和察合台语书写的文献占有很大比重。由于这些语言为穆斯林所使用,故称为穆斯林文献。在这些穆斯林文献中,保存着非常丰富的中国古代民族志资料,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子课题负责人由首席专家兼任,课题组成员为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民委古籍办的相关专家。立项以来,本子课题组主要是对穆斯林语文民族志文献资料的调查、搜集,重点是对波斯文、察合台文文献的搜集,并在基础上进行了专题研究:
1.波斯文《史集?部族志》的整理与研究。《史集?部族志》记述了辽金元时期蒙古高原上各民族各部落的情况,是研究中古时期北方民族形成、分化、发展历程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史料之一,弥补了汉文史料对10至13世纪这一地区记载的贫乏;有关蒙古兴起和早期历史的记载,也远较汉文史料详细,是古代民族志书中最重要的文献之一。立项以来,搜集了该文献的多种波斯文版本,并组织了“波斯语民族志文献研读班”,在京项目组成员进行每周一次的研讨班,对该着作进行整理与研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此外,还对其他波斯文民族志文献进行了研究和整理工作。
2. 察合台语民族志文献研究。察合台语是维吾尔族等西北少数民族曾经使用的书面语言,产生了大量宝贵的文献,里面不乏民族志性质的文献。立项以来,项目组在积极致力于察合台语民族志文献调查、搜集的同时,组织了“察合台语文民族志文献研读班”,在京项目组部分成员每周一次进行集中研读。目前正在对察合台语重要民族志文献《和卓传》进行专题研究。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一)调查研究与资料收集
本项目是对民族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因此民族志文献资料的搜集是本项目工作的基础,而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则是本顶目研究的必备参考。因此文献资料的调查与搜集对本项目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立项以来,项目组最主要的工作也是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截至目前,主要是对国内特别是北京所藏民族志文献及其相关研究资料的搜集。
(二)举办或参加会议
1.2013年初结合本项目的开题论证会,项目组召开了“多语种民族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会议,讨论了具体研究计划、重点研究内容、研究理论与方法及注意事项等问题。
2.2013年11月本项目召开了“多语种民族志文献与中国民族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就相关理论问题与重点热点课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探讨,促进了本项目的深入进行。
3.2012年11月,参加澳门大学、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主办的“中国中古北方民族、宗教、艺术高层国际学术论坛”。
4.2013年3月,参加了由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组织召开的“民族与国家认同关键词研究研讨会”。
5.2013年6月,在呼和浩特参加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族源与元代帝陵研究》研讨会。
6.2013年7月,参加了吉林大学“中国古代边疆问题研讨会”。
7.2013年10月,组织并参加中国民族史学会第8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次学术研讨会。
8.2013年11月,参加了由北京大学组织召开的“波斯文文献与蒙元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9.2013年11月,参加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中国边疆学高层论坛”。
10.2013年11月,参加广西民族大学“多学科视野下的西南民族论坛”。
11.2013年12月,参加了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华夷译语》和西夏字符国际学术研讨会”。
12.2014年1月,参加了在德国波恩举办的‘Chinese and Asian Geographical and Cartographical Views on Central As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Bonn, 2014-1。
13.2014年3月,参加了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文化研究会议。
14.2014年5月,参加了德国波恩大学Commerce And Communities:Social Status And The Exchange Of Goods In Tibetan Societies, 5–6 May 2014, A Conference Of The Franco-German Project Shts“Social History Of Tibetan Societies, 17th To 20th Centuries", 53175 Bonn。
15.2014年5月,参加了日本满族史学会第29届年会。
16.2014年5月,参加了德国波恩大学‘Die Mandschurei in Vergangenheit und Gegenwart’, University of Bonn, 2014-5。
(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学者与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
1.2014年5-6月,首席专家刘正寅研究员应邀赴德、法、奥、捷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并搜集欧洲所藏中国古代穆斯林语文民族志文献资料。
2.2014年1-7月,子课题负责人乌兰研究员应邀到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3. 2012年10月邀请德国波恩大学教授Prof. Dr. Ralph Kauz来本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对于波斯语文献《中国纪行》的几个问题”的报告。
4.2013年7月,邀请哈萨克斯坦教育与科学部巴哈提教授研究来本所进行学术交流。
5.2014年4月,邀请哈萨克斯坦国际钦察研究所所长库麦科夫教授来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中古时期对于中国的穆斯林语民族志文献与前苏联及独联体国家的整理与研究”。
(四)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组成立了由首席专家、子课题负责人及本所项目组成员组成的工作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民族志文献与民族史研究”工作会议,检查、督促项目的进展。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利用学术交流平台进行本项目研究的推介,曾就本项目的研究及进展情况、研究成果与心得作过两场专题报告会,并曾在多种场合宣传、介绍本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与业已取得的成果。
注意利用媒体宣传本项目及其所取得的阶段成果,接受过《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民族报》的采访。
利用互联网技术推介本项目的学术活动与研究成果,利用专业网站、博客、微博、微信、蚕蚕群等多种宣传形式及时发布研究动态与学术成果。
二、研究成果情况
1.《〈史集?部族志?乞儿吉思部〉研究》,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1期。
2.《〈史集?部族志〉巴儿忽惕诸部研究》,载《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6辑,2013年。
波斯文史著《史集》(Jāmi? al-Tavārīkh)之《部族志》记述了蒙元时期蒙古高原上各民族各部落的情况,是研究中古时期北方民族形成、分化、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史料之一。其中《乞儿吉思部》、《巴儿忽惕、豁里、脱额列思诸部》两篇记录了这一时期乞儿吉思及其周边诸族、贝加尔湖地区诸部族的情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上述两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该著苏联波斯文集校本,将《部族志》的《乞儿吉思部》和《巴儿忽惕、豁里、脱额列思诸部》首次由波斯文直接译为汉文,纠正了以往翻译中的一些错误,为蒙元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文献基础。同时文章还勘比蒙、汉文资料,对两传中涉及的民族、地理、人物、事件等有关问题作了研究。
3.《波斯文〈史集〉部族志唐古特部分阅读札记二则》,载《西夏学》第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5月。
该文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波斯文《史集》中西夏皇帝的称号失都儿忽进行了考察,指出其可能是来源于梵语经由回鹘语而引入西夏语的与佛教有关的名号;二对唐、辽、宋、西夏、元时期的“河西”一词的含义进行了梳理,解决了不同时期河西、唐古特、byang ngos等词汇之间的关系,并对西夏国号“白高”进行了新的阐释,指出其可能意指兴庆府及周边地区。
4.《西夏文诗歌Инв. 5198〈御驾西行烧香歌〉中西行皇帝身份再考》,“多语种民族志文献与中国民族史研究”学术研讨会,2013年11月。
对未经刊布的西夏文诗歌文献进行了录文、刊布,并对其中西夏皇帝的身份进行了重新考释,将西夏文诗歌与藏文文献联合考察,指出二者中的皇帝可能为一人,从而为诗歌中西夏皇帝的身份提供了新的可能,并为西夏时期藏传佛教在西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5.《西夏史札记叁则》,载《薪火相传——史金波先生70寿辰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
该文包括叁则札记,内容分别为:对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进行了重新考察,提出其可能为西夏礼仪排位图;对西夏时期弥俄名称进行了重新考察,指出其未必是弥药的异译;利用波斯文《史集》的波斯文原本对西夏国君称号进行研究,指出学界从前认为的西夏国王“龙”的称号实应为“李王”。
6.《&濒迟;钦定拣放佐领则例&驳迟;及其价值》,载《清史研究》2013年第3期。
清代佐领按其组成方式区分,可分为私属、公中两大类。私属佐领有世袭性质,故承袭此类佐领者基本为原立佐领人之直系子孙。至康熙末年,旗人生齿日繁,具备承袭佐领资格者为承袭佐领,出现争讼现象,雍正朝此类争讼日益增多。乾隆元年谕令八旗奏报佐领根由,绘制佐领家谱,在此基础上,按原立佐领后裔之亲疏,确定承袭得分以拟正陪记名,终成《钦定拣放佐领则例》。
7.《〈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11—18),连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2014年第1期。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是一部重要的藏文历史文献,包含有大量的民族志文献资料,是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该文献分章翻译并进行研究注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藏文民族志文献资料及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8.《元代西夏遗民杨朵儿只父子事迹考述》,载《民族研究》2014年第5期
杨朵儿只家族是元代较有影响的西夏遗民家族,北京市石景山区文物管理所收藏的杨朵儿只墓志是北京出土的仅有的两方元代西夏遗民墓志之一。本文根据此墓志及其他史料,对杨氏家族尤其是杨朵儿只及其子杨文书讷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考述。
9.《十四世纪初斡儿答兀鲁思的汗位继承危机——相关波斯语、阿拉伯语史料的对比与研究》,载《西域研究》2013年第4期。
作为术赤兀鲁思的左翼,十四世纪初斡儿答兀鲁思的汗位危机将四个蒙古汗国先后卷入其中,它最终超越其发生的地域而成为影响蒙古帝国政治进程的一个重要事件。由于记述这一事件的史料较为零碎,且散见于伊利汗国的波斯语史书和用阿拉伯语编纂的马木鲁克编年史中,故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相关穆斯林文献,对该历史事件的过程进行梳理和还原。并且从斡儿答汗位传承特征和外交上的独立性两方面对斡儿答兀鲁思汗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10.《隆德大学所藏察合台文手抄本〈伊米德史续编〉研究》,载《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伊米德史》是有关18、19世纪新疆历史的重要历史文献。隆德大学图书馆收藏一部被命名为《伊米德史》的察合台文手抄本。本文对该手抄本与我国收藏的《伊米德史》的手抄本进行比勘。本文认为隆德大学图书馆所藏《伊米德史》应冠名为《伊米德史续编》较妥当;从这两部史学着作的内容、结构、体例以及史料价值审视,《伊米德史》的史料和参考价值高于《伊米德史续编》,结构完整、语言优美。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史集?部族志?乞儿吉思部》研究 |
刘正寅 |
论文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1期 |
1.8万 |
|
2 |
《史集?部族志》巴儿忽惕诸部研究 |
刘正寅 |
论文 |
,载《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6辑,2013年。 |
1.6万 |
|
3 |
On Moghulistan in Muslim Sources |
刘正寅 |
论文 |
‘Chinese and Asian Geographical and Cartographical Views on Central Asi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Bonn, 2014-1 |
1.2万 |
|
4 |
Queue or Not? Manchu Rulers’ Policy Towards Han and Non-Han Peoples |
刘正寅 |
论文 |
‘Die Mandschurei in Vergangenheit und Gegenwart’, University of Bonn, 2014-5 |
1.1万 |
|
5 |
《对于〈元朝秘史〉顾校本的几个问题》
|
乌兰 |
论文 |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5辑,2012年12月 |
1.2万 |
|
6 |
《〈元朝秘史〉文献学研究史》 |
乌兰 |
论文 |
《薪火相传》,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10月 |
1.5万 |
|
7 |
《王国维的〈元朝秘史〉校勘与其蒙元史研究之关系》 |
乌兰 |
论文 |
《清华元史》第二辑, 2013年5月 |
1.3万 |
|
8 |
《对于月伦太后与朵颜山关系问题——应当合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
乌兰 |
论文 |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七辑,科学出版社,2014年4月 |
1万 |
|
9 |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蒙古姓氏考》 |
乌兰 |
论文 |
&苍产蝉辫;“满蒙档案与蒙古史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人民大学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2012年10月 |
1万 |
|
10 |
《〈蒙古源流〉的史学价值》 |
乌兰 |
论文 |
&苍产蝉辫;“纪念《蒙古源流》成书3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国蒙古史学会,2012年12月 |
9千 |
|
11 |
《蒙古历史文献中“国家”等词语的表述》 |
乌兰 |
论文 |
&苍产蝉辫;“民族与国家认同关键词研究研讨会”,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2013年3月 |
9千 |
|
12 |
《蒙古族源文献记载辨析》 |
乌兰 |
论文 |
“波斯文文献与蒙元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2013年11月 |
1.1万 |
|
13 |
&苍产蝉辫;“《元朝秘史》校勘之特点” |
乌兰 |
论文 |
&苍产蝉辫;“《华夷译语》和西夏字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2013年12月 |
1万 |
|
14 |
《对于〈元朝秘史〉诸版本》 |
乌兰 |
论文 |
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文化研究所,2014年3月 |
8千 |
|
15 |
《蒙古国西部新发现汉文摩崖诗所涉史事考》 |
乌兰 |
论文 |
在日本满族史学会第29届年会,2014年5月 |
1万 |
|
16 |
《古代蒙古人历史编纂之特点——从《元朝秘史》到《蒙古源流》的变化》 |
乌兰 |
论文 |
&苍产蝉辫;“文字、书写与记忆的流传”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庆北大学,2014年6月 |
1.2万 |
|
17 |
六世班禅东行随从种痘考 |
陈庆英;王晓晶 |
论文 |
《中国藏学》2012年第3期 |
1万 |
|
18 |
羌与青藏高原古代族群文明互动 |
陈庆英 |
论文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 |
8000字 |
|
19 |
更敦群培和季羡林——学术道路和命运的异同 |
陈庆英; 田甜 |
论文 |
《青海民族研究》 2012年第4期 |
1万字 |
|
20 |
对于“藏边社会”的思考 |
陈庆英 |
论文 |
《青海民族研究》2013年第1期 |
3000字 |
|
21 |
六世班禅灵柩回藏考 |
王晓晶; 陈庆英 |
论文 |
《西北民族研究》 2013年第1期 |
1.2万字 |
|
22 |
西夏大阿阇梨帝师官印考释 |
陈庆英; 邹西成 |
论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
1.5万字 |
|
23 |
论唃厮啰政权的兴起 |
陈庆英; 白丽娜 |
论文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 |
7000字 |
|
24 |
青海省1950年1月刊印的《共同纲领》的藏文译本 |
陈庆英; 张子凌 |
论文 |
《青海民族研究》 2013年第4期 |
1万字 |
|
25 |
宋代西北吐蕃与甘州回鹘、辽朝、西夏的关系 |
陈庆英; 白丽娜 |
论文 |
《西藏研究》2013年第5期 |
1万字 |
|
26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九)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张屹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 |
9000字 |
|
27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塔娜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 |
9000字 |
|
28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一)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塔娜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 |
8000字 |
|
29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二)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塔娜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 |
8000字 |
|
30 |
唐蕃关系视野下的中央官学教育 |
张屹; 周润年 |
论文 |
《民族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8000字 |
|
31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叁)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 |
8000字 |
|
32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四)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 |
8000字 |
|
33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五)&苍产蝉辫;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张屹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 |
8000字 |
|
34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六)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张屹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 |
8000字 |
|
35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七)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张屹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 |
8000字 |
|
36 |
《贤者喜宴——噶玛噶仓》译注(十八)&苍产蝉辫; |
巴卧·祖拉陈瓦; 周润年; 张屹 |
论文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 |
8000字 |
|
37 |
从《满文老档》的相关记事看满洲文化中的蒙古-突厥因素 |
钟焓 |
论文 |
《纪念王钟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
30000 |
|
38 |
晚期蒙古编年史所见唐兀惕哈屯形象及事迹的来源考析 |
钟焓 |
论文 |
《民族研究》2013年第6期,2013年12月 |
15000 |
|
39 |
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 |
钟焓 |
论文 |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7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
64000 |
|
40 |
蒙元“大朝国师印”之商兑 |
陈晓伟 |
论文 |
《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3期 |
5千 |
|
41 |
释《金史》“豪剌唐古” |
陈晓伟 |
论文 |
《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
3千 |
|
42 |
点校本《辽史》纠误二则 |
陈晓伟 |
论文 |
《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 |
1千 |
|
43 |
额济纳?阿拉善?杭锦 |
陈晓伟 |
译文 |
《元史论丛》第14辑,2013年11月 |
4千 |
|
44 |
20世纪契丹小字研究的重要收获 |
陈晓伟 |
译文 |
《华西语文学刊》第8辑,2013年6月 |
9千 |
|
45 |
古蒙古语月名 |
陈晓伟 |
译文 |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6辑,2013年2月 |
4千 |
|
46 |
额尔古纳?巴尔虎?布特哈 |
陈晓伟 |
译文 |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6辑,2012年11月 |
4千 |
|
47 |
十四世纪初斡儿答兀鲁思的汗位继承危机:相关波斯语、阿拉伯语史料的对比与研究 |
邱轶皓 |
论文 |
《西域研究》,2013年第4期 |
15千字 |
|
48 |
察合台汗国的外交与遣使惯例初探 |
M. Biran |
译文 |
《西域研究》,2014年第2期 |
25千字 |
|
49 |
观念与实践的差异:以黑山派与白山派为例 |
I. Togan |
译文 |
《西域文史》,2014年,第八辑,科学出版社 |
11千字 |
|
50 |
“跨越东西方的诗歌之旅——从《鲁拜集》的最初汉译看文学翻译成功的时代契机”, |
王一丹 |
论文 |
《昆仑名师讲坛演讲录》(第一辑),杨海萍主编,商务印书馆,2013年。 |
0.9万 |
|
51 |
“Inqilab-i Mashruta-yi Iran dar Guzarishha-yi Matbu'at-i Chin” |
王一丹 |
波斯语论文 |
in Inqilab-i Mashruta-yi Iran(《伊朗立宪运动》).Tehran: Pazhuhishha-yi Nuwin Tarikhi, 2013. |
0.8万 |
|
52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ashid al-Din's Tanksuqnama and its Chinese Sources |
王一丹 |
英语论文 |
Rashid al-Din, Agent and Mediator of Cultural Exchanges in Ilkhanid Iran, eds.by Anna Akasoy, Charles Burnett and Ronit Yoeli-Tlalim, London/Turin: The Warburg Institute/ Nino Aragno Editore, 2013 |
1.5万 |
|
53 |
“探寻“照世杯”中的中国镜像——波斯历史文献整理的实践与收获” |
王一丹 |
论文 |
曾琼等(主编):《认识东方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
0,9万 |
|
54 |
“波斯胡人与传国宝珠——唐人小说与波斯文献中的珍珠传说” |
王一丹 |
论文 |
《徐文堪先生七十寿辰纪念论文集》,2014年(已付印)。 |
1万 |
|
55 |
“拉施特对中国传统宗教哲学的认识——《珍奇之书》中的《太极图》与《太极图说》”, |
王一丹 |
论文 |
叶奕良主编:《伊朗学论文集》第4-5合辑,上海:中西书局,(预定于2014年出版) |
1.5万 |
|
56 |
米儿咱·穆罕默德·海答儿《热希德史》 |
魏良弢 |
论文 |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7辑,2013年 |
1.2万 |
|
57 |
隆德大学所藏察合台文手抄本《伊米德史续编》研究
|
吾斯曼江·亚库甫 |
论文 |
《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2期 |
1万 |
|
58 |
From tribal confederacy to ethnic community: On historical changes in Manchu identity before the mid-Qing |
姚大力 |
论文 |
Luo Xin & Roger Covey, CHINESE SCHALORS IN INNER ASIA, Bloomington, Indiana: Sinor Research Institute for Inner Asia Studies, Indiana University, 2012 |
1.5万 |
|
59 |
变化中的国家认同:对中国国家观念史的研究述评 |
姚大力 |
论文 |
《原道》第17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
1.8万 |
|
60 |
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 |
姚大力 |
论文 |
《东方早报》2013,1-6 |
1万 |
|
61 |
重铸河山一统的洪业: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
姚大力 |
论文 |
《青花的世纪:元青花与元代的历史、艺术、考古》,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 |
1.5万 |
|
62 |
蒙古帝国分封制的原型与元王朝的国家建构 |
姚大力 |
论文 |
《历史地理》第27辑(2013,6) |
1.3万 |
|
63 |
以赛亚·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 |
姚大力 |
论文 |
《共识》(9),2013-10 |
0.8万 |
|
64 |
元乡试如何确定上贡人选及其次第 |
姚大力 |
论文 |
《清华元史》第2辑(2013,6) |
4.7万 |
|
65 |
姚大力谈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中国”认同 |
姚大力 |
论文 |
《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译林出版社,2013,7 |
1.3万 |
|
66 |
姚大力谈民族与民族主义 |
姚大力 |
论文 |
《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译林出版社,2013,7 |
1.2 |
|
67 |
谁来决定我们是谁:对于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叁把钥匙 |
姚大力 |
论文 |
《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译林出版社,2013,7 |
1.8 |
|
68 |
重新讲述长城内外 |
姚大力 |
论文 |
《谁来决定我们是谁》,译林出版社,2013,7 |
0.9 |
|
69 |
“吐蕃”一名的读音与起源 |
姚大力 |
论文 |
纳日碧力格主编:《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与各民族和谐发展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4 |
0.3 |
|
70 |
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 |
姚大力 |
论文 |
清华国学院编:《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背景大学出版社,2014,4 |
5.4 |
|
71 |
《内蒙古满文文献の现状》 |
赵令志 |
论文 |
(日本)《满族史研究》2012年第10号 |
6500 |
|
72 |
《北京の故宫——中国皇家文化の集成》 |
赵令志 |
论文 |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纪要》2012年第44号 |
11000 |
|
73 |
《乾隆初年清与准噶尔汗国延聘喇嘛谈判及其影响》 |
赵令志 |
论文 |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六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
16000 |
|
74 |
《满文文献调查记》 |
赵令志、庄秀芬 |
报告 |
《满学论丛》第二辑,辽宁民族出版社2012年 |
15000 |
|
75 |
《清朝与准噶尔汗国贸易协定初探》 |
赵令志 |
论文 |
《满语研究》2013年第一期 |
8500 |
|
76 |
《&濒迟;钦定拣放佐领则例&驳迟;及其价值》 |
赵令志、细谷良夫 |
论文 |
《清史研究》2013年第3期 |
8800 |
|
77 |
《钦定拣放佐领则例研究》 |
细谷良夫、赵令志 |
论文 |
《纪念王锺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
36000 |
|
78 |
《清修官书取材管窥——以&濒迟;使者档&驳迟;与&濒迟;方略&驳迟;&濒迟;实录&驳迟;之内容对比为例》 |
赵令志 |
论文 |
《满学论丛》第叁辑,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年 |
20000 |
|
79 |
论十六国时期胡人政权速亡原因及其历史启示 |
彭丰文 |
论文 |
《史学集刊》2012年第3期 |
1.1万字 |
|
80 |
试论两晋时期的“中国认同” |
彭丰文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版 |
1.2万字 |
|
81 |
从《华阳国志》看两晋巴蜀士人的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 |
彭丰文 |
论文 |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六辑,达力扎布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
1.2万字 |
|
82 |
论《史记》的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 |
彭丰文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13年青年论坛,2013.2 |
1万字 |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013年青年论坛叁等奖 |
83 |
西晋王朝的边疆经略与政权兴衰 |
彭丰文 |
论文 |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2013.11月 |
8000字 |
|
84 |
从蛮夷到华夏:先秦楚人的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 |
彭丰文 |
论文 |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七辑,达力扎布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
1.2万字 |
|
85 |
历史民族地理学视域下的两宋舆地图研究 |
管彦波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首届青年学者论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1月 |
1.5万字 |
|
86 |
交融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华夏民族 |
刘正寅 |
论文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年10期 |
1.6万 |
《红旗文摘》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
87 |
《元代江南一个畏兀儿家族的宗教信仰》 |
尚衍斌 |
论文 |
《民族研究》2013年第5期 |
1.2万 |
|
88 |
《鲁明善&濒迟;农桑衣食撮要&驳迟;若干问题的探讨》 |
尚衍斌 |
论文 |
《中国农史》2012年第3期 |
1.3万 |
|
89 |
《元代畏兀儿农学家鲁明善事迹再探讨》 |
尚衍斌 |
论文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2期 |
1.2万 |
|
90 |
《元代高昌鲁氏家族研究》 |
尚衍斌 |
论文 |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6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
3.5万 |
|
91 |
《焦养直生平事迹考略》 |
尚衍斌 |
论文 |
《纪念王锺翰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
1.2万 |
|
92 |
《读&濒迟;遗山先生文集&驳迟;杂识》 |
尚衍斌 |
论文 |
《元史及边疆民族研究集刊》第2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5月 |
1.8万 |
|
93 |
西夏史札记叁则 |
苏航 |
论文 |
《薪火相传——史金波先生70寿辰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 |
15000字 |
|
94 |
元代畏兀儿文土地买卖文书一通 |
苏航 |
译文 |
《黄文弼所获西域文献论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
8000字 |
|
95 |
西夏文诗歌Инв. 5198《御驾西行烧香歌》中西行皇帝身份再考 |
苏航 |
论文 |
提交“多语种民族志文献与中国民族史研究”学术研讨会,2013年11月 |
10000字 |
|
96 |
波斯文《史集》部族志唐古特部分阅读札记二则 |
苏航 |
论文 |
《西夏学》第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5月。 |
8000字 |
|
97 |
金代泽州同知宋雄飞事辑 |
周峰 |
论文 |
东北史地 2012年第5期 |
6000 |
|
98 |
金代张仲宾墓志铭考释 |
周峰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
6000 |
|
99 |
金代聂宗家族两方碑铭考释 |
周峰
|
论文
|
《辽金史论集》(第1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
8000 |
|
100 |
金朝对奚族的征服与安置 |
周峰
|
论文
|
《金上京文史论丛》(第四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
8000 |
|
101 |
张宁墓志所见唐朝与党项的战争 |
周峰
|
论文
|
《西夏学》(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
8000 |
|
102 |
元代西夏遗民杨朵儿只父子事迹考述 |
周峰
|
论文
|
民族研究 2014年第5期 |
9000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