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23日16:07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第一子课题“来华犹太难民口述资料与其它相关文献的收集与整理”进展顺利,《来华犹太难民回忆录》一书已完成初稿,分为“逃离纳粹统治下的欧洲”、“抵达上海 走进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闯荡和谋生”、“最艰难的时刻—虹口隔离区”、“患难中同甘共苦—犹太难民和中国百姓”、“战争结束的前前后后”、“中国记忆和中国情结”七部分,约30万字,目前正在进一步补充材料,精雕细琢,争取年内送出版社。同时,子课题组成员斯蒂芬?霍奇斯塔特教授的《避难上海:逃离第叁帝国的故事》(EXODUS TO SHANGHAI,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一书也已问世,为《来华犹太难民回忆录》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来华犹太难民文献资料汇编》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将按历史顺序编辑,主要文件包括纽伦堡法案、埃维昂会议决议、世界各国和中国报刊对于犹太难民来华的报道、上海工部局年报中有关来沪犹太难民的报告、上海租界与日本当局有关犹太难民的协议、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救助犹太难民的报告、中国政府拯救犹太难民的孙科计划、纳粹德国提出的“上海最后解决方案”(“梅辛格计划”)、日本当局对于建立虹口犹太难民隔离区的通告等。目前正在抓紧译校、编审,争取明年上半年完稿。

目前,第二、三、四子课题在第一子课题大量资料积累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召开了一些小型研讨会,推出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撰写研究报告和专着做准备。第二子课题组主要深化对在华犹太难民生活的研究,重点是拓展对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生活的研究,同时加强对哈尔滨、天津、大连和青岛等地犹太难民社区的研究。第三子课题组继续围绕“推拉理论”视阈下来华犹太难民动因探析、离散族裔理论视阈下的上海犹太难民探究、集体记忆和“中国情结”引发的理论思考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四子课题组仍然围绕纳粹大屠杀期间犹太人避难史上的“中国模式”这一课题核心进行深入研究。自2012年6月上次中期检查以来,三子课题紧密配合,推出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是潘光、汪舒明主编的着作《离散与避难: 犹太民族难以忘怀的历史》和汪舒明撰写的专着《大屠杀记忆与美国外交》。前书以第二、三、四子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特别是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和本课题组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犹太研究青年论坛的研讨为基础,汇集了十多篇研究犹太民族离散和避难问题的论文,后书探讨了大屠杀集体记忆对群体认同和政治参与的影响,两书均为本课题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课题组成员还发表了“20世纪上半叶上海犹太社团的政治活动”、“哈尔滨犹太人的文化活动及其影响”、“大屠杀记忆与反犹主义的消解”等论文和文章十余篇。

总体来看,由于各子课题进展顺利,本课题可以按原定计划在2015年底完成。但是,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内外大量纪念、学术活动一直延续到年底,我们也积极参加,可以为课题增加许多新鲜内容,所以决定将课题完成时间延至2016年10月。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两年来,我课题组继续发挥三个网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调研和交流。一是与国内外犹太研究机构和学者之间的合作网络,二是与原在华犹太人之间的联系网络,三是与对华友好的团体和各界犹太名流之间的交流网络。我们与上海犹太难民博物馆共建的来华犹太难民信息数据库不断发展,为课题研究、特别是第一子课题研究采集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在美国犹太社团向课题组捐赠的5000册图书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与上海社科院图书馆合作创办了犹太研究图书专柜,继续增加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研究书籍,使课题组拥有了丰厚的学术资料。最近,中心的老朋友马文?托卡耶拉比又向我们捐赠了一批犹太研究新书。在犹太研究中心工作的奥地利大屠杀纪念服务志愿者安迪?温特斯帕格和克瑞斯?霍佛协助课题组翻译整理了大量德文和英文资料。

课题组首席专家、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国内外成员利用各种出国机会,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奥地利、德国、捷克、波兰、俄罗斯、英国、爱尔兰等国继续采访原来华犹太难民及其后裔,并继续与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以色列前中国居民协会、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专门研究大屠杀历史和追捕纳粹战犯的西蒙?维森塔尔中心、专门研究德语犹太人的利奥?比克研究所等机构进行资料共享和合作研究。近两年来,我们还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犹太研究中心、捷克科学院当代历史研究所、爱尔兰大屠杀教育协会、美国全国犹太电影中心、美国蒙特克莱尔大学、中国恒源详集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金融学院、联合国大屠杀项目办公室、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美国托伦学院、俄罗斯犹太社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课题组已形成惯例:课题组成员出国访问时,一定要拜访当地的犹太研究单位和原居中国犹太人及其家属或后裔,向他们介绍我们近期的各项活动和研究工作,同时收集与我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两年来,课题组主办、合办或参与了多项学术、考察和研讨活动:课题组与匈牙利驻上海总领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等单位合作举办研讨会,纪念曾经在救助来华欧洲犹太难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匈牙利犹太人保罗?科莫尔;课题组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联合举办记录片《告别:直至我们重逢》放映交流研讨会,该片反映了逃离纳粹大屠杀的奥地利犹太人重返今日维也纳的动人故事;首席专家潘光参加为纪念苏联英雄理查德?佐尔格而举行的“上海红色情报战”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就佐尔格情报组内的犹太友人等问题做了发言;课题组研究生李晔梦、孟菁和课题组成员杨梦赴以色列参加由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大屠杀国际研究院等主办的“纳粹大屠杀教育”专题考察和研讨系列活动;课题组潘光、王健、汪舒明叁位学者向国务院侨办举办的“侨务公共外交研讨会”提交了对于犹太人公共外交的论文并发言;课题组研究生刘夏妮参加了在哈尔滨进行的全球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并做了大会发言;课题组与世界史学会等合作举办的犹太研究青年论坛获得上海社联优秀特色活动奖。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课题组成员在大量出访和接待来访活动中,努力宣传中国救助犹太难民的史实,并介绍我们研究项目的进展和意义。如,潘光教授访问捷克期间,应邀到布拉格查理大学做了“犹太人在中国”讲演,并参观了布拉格犹太博物馆和犹太会堂,还访问了著名的泰雷津大屠杀纪念馆和泰雷津隔都纪念馆,做了大量调研宣介工作。又如,美国全国舞蹈协会代表团来访,潘光主任和周国建副主任陪同他们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及和平饭店,并为他们做了“犹太人在中国”学术报告。我们还积极参与上海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为社区居民讲解二战期间中国救助犹太难民的重要意义。我课题组成员就来华犹太难民课题做讲演和接受采访的次数实在太多,难以统计。讲演场合主要有: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托伦学院、乔治?华盛顿大学、犹太人全球教育文化盛会 —“里穆德”国际大会、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联合国文明联盟、爱尔兰科克大学和圣三一学院等等。为来访团组做报告的仅举主要几例;美国犹太青年精英团,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上海犹太难民研究”课题组,加拿大犹太名流团,俄罗斯犹太名流代表团。前来采访的也举主要几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国际在线”中文网举办的“犹太人中国寻亲”项目组,中央电视台采访组,上海电视台旧上海犹太人社会生活采访组,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日报社,新华社上海分社,美国彭博社,美国之音,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等等。

我们特别注意将课题研究与党和国家内政外交的重要工作相结合。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对于推进公共外交的精神,我们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犹太友人与中犹友谊”研讨会,潘光教授为上海外事干部做了“犹太人在中国”学术报告。十八大举行期间, 中央和上海有关单位举办了“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 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展览会,我们为展览会提供了参加中国革命的犹太记者爱泼斯坦等人的材料。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主任凯瑞?约翰斯顿女士来访,了解上海犹太人的情况,潘光、王健、周国建、汪舒明向他们介绍了相关情况,获得有关部门的好评。周国建教授等陪同美国国务院阿富汗/巴基斯坦问题高级顾问博尼特?鲁宾教授参观上海犹太难民遗址,使他深受感动。上海市在纽约举行“魅力上海”系列活动,该活动中的“上海犹太社团”展览会由我们策划设计。经我们做工作,我课题组长期合作伙伴西蒙?维森塔尔多次发表声明,谴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违反伦理,谴责在东京发生的损毁图书《安妮日记》的卑劣行径。该中心保存着有关纳粹大屠杀的详细记录,是国际上最具影响的犹太组织之一。同时,潘光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介绍了《安妮日记》,并谴责该书在日本遭到损毁事。2013年10月,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在会见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时提出,希望2014年4月访问中国时能见到若干反映中以友好的书籍。刘部长回国后,即将此任务落实到五洲传播出版社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具体实施,两出版社都希望我们能给予支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课题组全体动员,积极参与此项重要工作。潘光教授还审阅文章,撰写前言。2014年4月9日,佩雷斯总统在北京收到了中国领导人赠送的中英文两种版本的《我们和你们—中国和以色列友好故事集》和《眼睛里的你—中国与以色列》两书,对此表示高度赞扬和衷心感谢。两年来,课题组报送《工作简报》2份,《成果要报》若干。

二、研究成果情况

(1)着作《离散与避难: 犹太民族难以忘怀的历史》介绍。发端于五千多年前的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在两千年里失去了故土和家园,没有固定的主体活动地域,因而流散并渗入世界各地的民族。正因为此,在漫长的岁月里,犹太人常常被视为“外来”的甚至“异端”的群体,受到客居地主体民族的歧视乃至挤压。由于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种种复杂原因及其互相交错,对犹太人的偏见和反感逐渐形成了一种反犹思潮,也即我们通常说的“反犹主义”。这种艰难困苦的状况下,犹太民族始终处于四处离散和避难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古代犹太国家灭亡到1948年以色列国建立,这两千年的犹太民族史就是一部离散和避难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尽管有前面提到的那许多难以忘怀的悲惨记忆,也不乏温馨的景遇。比如,在中国的开封、香港、上海、哈尔滨、天津等地,外来的犹太人与当地的中国人和谐相处,从来没有遭遇过土生土长的反犹主义。又如,自1654年第一批犹太人登上北美新大陆的土地定居以来,美国犹太人走过了一条成功之路,成长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再如,当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中国的上海敞开大门接纳、帮助犹太难民,使数万欧洲犹太人免遭毒手。犹太人在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南非、巴西、阿根廷等许多国家,也都有得到客居地救援和帮助、与当地人友好交往、在各领域取得成功等各方面的良好经历。在没有祖国的两千年里,离散和避难中的犹太民族居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主要是因为犹太民族具有超乎寻常的内聚力和生命力,而这种力量来源于犹太文明的三大支柱:以犹太文化传统为主体的民族认同感,以犹太教为纽带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以家庭为基础、犹太会堂为核心的社团网络。同时,犹太人也得到了客居地人民的帮助,犹太文明则与其它文明互相交融,吸纳了诸多文明的精华和特色,也对其它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同所有现存的古老文明一样,犹太文明也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体系。特别是自犹太启蒙改革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的犹太志士仁人为推动犹太民族的革新和复兴顽强奋斗,使这一古老民族能在自身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进和升华,不但保持充沛的活力,而且还焕发出丰富的创新能力。对于犹太民族离散避难史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犹太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民族学、哲学、文化人类学等许多领域内的重要课题,具有宝贵的学术价值。同时,这个课题在反对种族主义、霸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推动各民族、宗教、文明的和谐相处、对话交流、包容互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作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课题“来华犹太难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以第二届犹太研究青年论坛所收到的论文为基础,汇集了十多篇研究犹太民族离散和避难问题的论文,能为中国学术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2) 着作《避难上海:逃离第叁帝国的故事》 (EXODUS TO SHANGHAI,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 PALGRAVE MACMILLAN, 2012)介绍 作者花费二十余年的时间采访了几十位定居在美国的原上海犹太难民,本书选取了其中13位口述者的经历和故事,不仅为我们再现了纳粹德国统治下被迫流亡上海的犹太难民真实生活,同时也为我们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来华犹太难民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资料。 全书共有九个章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为时间线索,叙述了犹太人在纳粹压迫下离开家乡远赴上海,以及战争结束后移居美国的历史。在每一章节中,13位被采访者都从内在的视角,用自己的情感、经历讲述那段灰色的逃难岁月。作者则从外在的视角,以更为理性、客观的方式描写时代大背景,把握历史发展的主动脉。第一章描述了纳粹铁蹄践踏下欧洲犹太人的悲惨生活,以及犹太人想方设法离开欧洲的迫切心态。第二章叙述了犹太人准备前往上海前的等待。第三章叙述了欧洲犹太人初到上海后的生活情况及与当地人的文化碰撞。第四章为我们呈现了欧洲犹太难民被迫迁移到隔离区的艰难生活。第五章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隔离区中犹太人对结束战争的渴望、对日本投降的欢欣,以及犹太人再次面临迁居他国的复杂心理。第六章讲述了战争结束后上海再次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犹太难民没有归属感,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在第七章中,13位叙述者讲述了自己离开上海时茫然无措的心理,解释了美国成为上海犹太人首选之地的原因。第八章讲述了犹太人抵达美国后开始新的生活。第九章讲述历经沧桑的上海犹太人对曾经作为一个犹太难民的感悟和思考,以及

他们难以磨灭的中国记忆和中国情结。

(3)着作《大屠杀记忆与美国外交》介绍 本书从理论上探析了集体记忆对群体认同和政治参与的影响。作者提出,基于记忆的观念和情感影响相关群体界定自身身份和利益,塑造社会政治行为的意愿,并为社会政治运动提供意义架构和动员的工具。因此,集体记忆在政治中存在战略性价值。在全球化和民主化的时代,集体记忆以话语政治的形式广泛渗入软权力的争夺之中。政治家和活动家也经常对集体记忆加以利用甚至滥用,以推进其自身的社会政治议程。大屠杀记忆,以一种“忆恶(纳粹主义)颂善(美国信条)”的方式,成为宣扬美国优越论的重要工具,也成为美国犹太人以及更广泛的美国社会塑造和表达美国认同的重要途径。大屠杀记忆是“极权主义”理论这一冷战超级意识形态武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弗罗姆、阿伦特等犹太裔旅美难民知识分子在“极权主义”理论的建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理论范式从其建构的依据、方式和内容上都明显打上了大屠杀记忆的烙印。大屠杀记忆在美国造就了一个强大、内聚、富有战斗精神的亲以色列政治势力,为亲以势力提供了意义架构和动员的象征及工具,提供了用以压制对以批判的强大舆论武器:“反犹主义”标签。大屠杀记忆通过塑造敏感化的行为体,提供意义架构和动员的工具等多种方式支持了美国的人权外交和后冷战时代美国的新干涉主义。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离散与避难:犹太民族难以忘怀的历史》

潘光,汪舒明

专着

时事出版社

2013年5月

342000

 

2

30余年间全球犹太人来华新热潮

潘光等

文章

《世界知识》

2012年第22期

4000

 

3

在华犹太人如今有几多?

潘光等

文章

《世界知识》

2013年第3期

5000

 

4

来华犹太人为何而来

潘光等

文章

《世界知识》

2013年第6期

4000

 

5

港台犹太社团的辉煌

潘光等

文章

《世界知识》

2013年第7期

4000

 

 

6

《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

汪舒明

 专着

时事出版社

2013年8月

 

150000

 

7

恐怖主义的历史演变研究

余建华等

专着

2013-1-1

600000

即将出版

8

&苍产蝉辫;大屠杀记忆与反犹主义的消解

汪舒明

文章

《解放日报》“新论”版 2012年8月

2350

 

9

大屠杀记忆在捍卫以色列中的战略性运用

汪舒明

论文

《世界民族》

2012年第4期

13000

 

10

大屠杀记忆:以色列战略文化和伊朗核危机

汪舒明

论文

《外交评论》

2013年第2期

11000

 

10

《上海犹太人社会生活史》

王健

专着

2008年(发表时间不在填表时间范围内,但在填表时间范围内获奖)

250000

作为《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的一种于2012年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着作类二等奖

11

《避难上海:逃离第叁帝国的故事》 Exodus to ShanghaiStories of Escape from the Third Reich,

斯蒂芬·霍奇斯塔特

着作

英国麦克米伦出版社Palgrave Macmillan, 2012

相当中文 300000

 

12

上海:大屠杀受害者的避难地 (中英文)

潘光

论文

《联合国大屠杀与外展方案讨论文件杂志》第二卷 2013年

相当中文6000

此文先在网站上发表,获得网友广泛好评,上次已填报,2013年正式在纸面杂志上发表。

 

13

犹太人不忘救助情

潘光

文章

《人民日报》2013年5月21日

2000

 

14

要重视新疆民族分裂问题的“伊斯兰化”倾向

王震

研究报告

 

 

获得中央领导的肯定和批示 (具体情况另报)

15

境外“东突”势力意识形态发展新态势及其应对

王震

研究报告

 

 

获得中央领导的肯定和批示(具体情况另报)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