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自闭症儿童早期发现、干预、教育的跨学科研究》课题旨在揭示儿童自闭症的致病高危因素、发生发展机理,提高我国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教育治疗效果,为建立中国特色的自闭症儿童教育与康复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本研究由自闭症儿童高致病的高危因素分析研究、自闭症儿童的神经心理研究、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发现研究、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与教育训练和自闭症儿童社会政策研究等五个子课题组成。目前,研究正按照研究计划稳步推进,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各子课题进展情况如下:
(一)子课题1:自闭症儿童高致病的高危因素分析研究
该子课题致力于自闭症儿童的病因分析,希望通过对高致病的高危因素的探索,有效预防儿童自闭症的发生,降低自闭症的发病率。目前,已经选取了100余例自闭症儿童、80余名发育落后儿童以及500名正常儿童,运用回顾性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收集了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父母健康状况、母亲孕期环境及健康状况、儿童早期发育及健康状况等资料。比较分析各组相关数据后,已获得了与自闭症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回顾性调查还发现自闭症与发育落后儿童有共同环境高危因素,儿童之间交流机会少、母亲毒物接触史、孕期阴道感染或出血、孕期疾病史与孕期被动吸烟史是儿童自闭症的非特异性高危因素,本研究支持础厂顿是基因与非基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已完成了自闭症早期筛查及诊断方法的培训以及社区纵向随访的研究准备工作,将全面开展自闭症高危儿的社区筛查与早期干预项目。
(二)子课题2:自闭症儿童的神经心理研究
该子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探讨孤独症儿童的发病机理,重点研究其背后的生理机制与脑基础,为自闭症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提出一系列建议。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三项内容:1、考察了有关文字自然习得过程中儿童文字加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神经活动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形成了对汉字字形的朴素知识,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且对不同方面特征的认知有不同的时间进程。另外,早期识字教育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对文字的反应,但这种影响不是线性的,可能存在重要的发展时期;2、考察了生物运动信号(biological motion signals)对儿童注意朝向的影响,表明在早期年龄阶段生物运动信号就可引导儿童的空间注意,并且强调了在人类社会脑中生物运动信号线索使用由广泛到精细调制(from a broadly-to-finely-tuned)的重要发展期。这些工作为后期自闭症儿童的神经心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后续将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自闭症儿童的神经心理相关实验研究;3、2014年与杭州江干区特殊教育中心合作共建了“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干特教中心研究基地”。将利用研究中心的系列设备(MRI、脑电、眼动仪、近红外、经颅磁刺激仪),开始对特教中心的自闭症儿童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建立自闭症儿童随访档案。
(叁)子课题3: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发现研究
早期发现是自闭症儿童接受早期干预训练和康复的重要途径,该子课题的主要目标包括开发自闭症早期发现工具,推广“中国自闭症诊断量表”和编写自闭症知识宣传手册等内容。现已完成的工作有:1、编制了幼儿自闭症检查表(M-CHAT),翻译了一岁儿童行为问卷(The First Year Inventory, FYI)和婴幼儿沟通及象征性行为发展量表(Communication and symbolic behavior scales development profile, CSBS)等一系列自闭症筛查量表。《中国自闭症量表》已经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予以出版,不久问世;2、已制作和印刷儿童自闭症早期发现的宣传海报和宣传册6000份;3、建立了儿童孤独症评估网址http://www.mhmchz.com/XLTJ/0029,将通过社区儿童保健人员开展儿童孤独症早期筛选工作;4、即将完成针对社区儿童初级保健人员的“儿童孤独症基本常识”、“儿童孤独症康复技术介绍”、“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技术介绍”、“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方案介绍”等内容的培训。
(四)子课题4: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与教育训练
早期干预与教育训练是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技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生活质量的唯一手段。该子课题拟通过循证实践研究分析现有的自闭症干预策略的有效性,为自闭症康复实践提供指导。同时通过国外理论与方法系统查新与综述,探讨在中国开展早期干预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积累经验,提出“浙江模式”。目前,主要完成了:1、对自闭症康复机构的教师、管理人员等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对目前常用的干预手段、接受干预的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以及康复效果等内容进行摸底了解;2、研发系列“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游戏训练干预技术”。包括分析社交游戏干预训练的原理,构建社交游戏干预训练的模型,明确社交游戏干预训练的操作步骤,介绍社交游戏干预训练的实例等内容。如研发了一套自闭症儿童言语康复训练游戏软件(如“妙音博士儿童听说能力康复训练乐园”),已经或正在申请软件着作权6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有关社区实验点基本物色完毕,下一步将进一步与其他子课题一起同步进行实验、积累经验、总结与推广,提炼出具有“浙江特色”的自闭症早期干预与教育理论与实验模型。
(五)子课题5:自闭症儿童社会政策研究
该子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为根据我国自闭症儿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社会文化等特点,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初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提高自闭症儿童与家庭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现已完成的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自闭症康复机构的负责人、机构工作人员和自闭症儿童家长进行了大量访谈,已经掌握有关自闭症儿童生存与发展的详实的资料;另一方面,多次参加了国际与国内有关社会政策的会议,积极吸收来自国际和国内其他各界的宝贵经验,为提出中国特色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保障与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一)调查研究情况
项目组对吉林、广州、深圳、天台、温岭、象山、温州、文成、洞头、金华、嘉兴和杭州等多个特殊学校和康复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结合国内外文献,现已翻译整理出《自闭症研究进展(一)》和《自闭症研究进展(二)》等资料,共计约30万字,并与特殊学校、康复机构和其他相关研究人员共享资料,通过经验分享,联合开展有关研究。
(二)学术交流情况
在国际上,与世界大学联盟(奥鲍狈)签署《孤独症服务资源调查:诊断,医疗保健和社会支持系统的融合研究合作协议》,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科威特和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9个世界顶级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剑桥大学、利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台湾大学、科威特大学、西澳洲大学与浙江工业大学等)进行合作,积极参加国际合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各国的特点与差异,为全球的自闭症儿童生存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做出贡献。此外,还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精神医学会、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国北卡中央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性着名大学展开合作,积极参与并组织高水平、高层次学术会议和论坛,共同分享自闭症领域中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国内,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和杭州心理卫生中心等国内知名大学和相关研究部门开展自闭症研究,对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干预训练和社会政策等内容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未来自闭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举办的学术会议、沙龙和主题讲座如下:
时间
会议(论坛、沙龙)名称
主要主讲人(参加人员)
2013年3月22日
《儿童发展障碍的国际视角》、《通过脑成像了解人类大脑的功能》等学术报告
中国特殊教育会副会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陈云英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佐斌教授、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障碍研究中心主任翁旭初教授等主讲,项目组全体人员参加。
2014年4月4日
“中美孤独症研究高峰论坛”
世界卫生组织高级顾问、世界精神医学会教育部长、前美国精神医学会主席、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精神医学与行为科学系主任塔斯曼教授,国际着名孤独症研究专家、路易斯维尔大学精神医学与行为科学系副主任卡萨诺娃教授,美国认知疗法协会主席、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抑郁症研究中心主任瑞特教授,路易斯维尔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素哈达教授与全体项目组成员参加。
2013年4月17日
“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自闭症课题研究推进会”
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子课题负责人王永固、浙江省特殊教育协会会长洪佳琳、项目负责人徐云教授等参加并主讲,项目组全体人员参加。
2014年4月27日
“孤独症的早期筛查与干预”学术沙龙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南开大学心理行为医学中心主任王崇颖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孙翔博士、杭州市心理卫生中心科教科长刘键、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詹建英与全体项目组成员参加。
参加的主要学术会议如下:
时间
会议名称
主要参加人
地点
2013年1月21日
中国残联全国孤独症儿童康复专家技术指导组及孤独症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
徐云 等
吉林
2013年5月23日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儿童、青少年与家庭国际学术会议
方巍 等
上海
2013年6月8日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徐云 等
北京
2013年6月13-14日
中国残联孤独症康复人才培训教材编写研讨会
徐云 等
北京
2013年7月9日
两岸叁地社会政策与社会质量学术会议
方巍 等
杭州
2013年8月16-18日
“心理健康促进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学术年会
徐云 等
宁波
2013年9月5-7日
中美儿童发育评估系统与早期干预、特殊教育学术研讨会
许丹 等
上海
2013年11月1-3日
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徐云 等
南京
2013年11月3日
第叁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暨中欧社会救助政策比较研讨会
方巍 等
武汉
2013年12月7-9日
中国残联孤独症康复教育专家研讨会
徐云 等
杭州
2013年12月22日
浙江省心理学会第十六届第一次代表大会
徐云 等
临海
2014年5月29日
华人社会社会工作、社会福利及社会政策之跨文化经验国际会议
方巍 等
香港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目前,本研究已初步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同时也利用不同的手段全面进行成果宣传推介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1.调研与普及齐头并进。目前,项目组已与天台、温岭、金华、象山、湖州、温州和杭州等多个特殊学校和康复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通过建立“自闭症教育康复实验基地”,举办自闭症有关培训活动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宣传推介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使理论深入渗透到实践当中,切实提高自闭症儿童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2.通过大学生学术科研活动宣传成果,引起社会认可与关注。2013年5月至10月,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完成《孤独症儿童心智解读能力训练方法的研发与实验》,荣获省教育厅、省团委、省科协、省学联等联合举办浙江省第十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教育部、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等联合举办第十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通过该活动,直接提高了社会各界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程度。
3.通过与国际组织和专家有效对接,以及与国内同仁互相切磋,互相取经,共同探讨。我们已经开展的一系列学术活动都有声有色,并与当地科协和中国科协有机对接,并与新闻媒体一起联合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开展以来,项目组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有关自闭症知识与动态数十条。而且,转发率较高,产生了比较良好的社会效益。
此外,项目组还两次报送了《工作简报》等资料,虽未录用,但在态度上是非常积极的。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自闭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的不断变化
到目前为止,自闭症病因不明,其诊断标准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2013年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顿厂惭-5中将原来广为接受的顿厂惭-4中的自闭症、亚斯伯格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均归类为自闭症。这一新的诊断标准将给科研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惑与争议。
2、自闭症儿童普遍发现得晚,没有接受到及时的干预训练
根据实际的调研情况来看,自闭症确诊的时间普遍较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家长缺乏正常儿童发育的认识,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的歧视与偏见,医护人员缺乏自闭症的专业知识,这些问题是项目开展的一个严重障碍。如何提高家长和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的知晓率;如何让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如何建立健全的自闭症诊疗服务体系都将是今后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专业人员相当匮乏
在医疗系统中,只有少数医院的少数医生能够开展自闭症诊治工作。而且能开展教育与康复训练的人员则更少,培训特殊教育与康复人员的专门机构更是缺乏。缺少专业人员是自闭症康复机构和家长最大的呼声,也给研究的快速推进带来一些问题。
4、牵涉的部门广泛
自闭症不仅仅牵涉一个部门等问题,还牵涉到宣传、卫生、计生、教育、民政、 残联等部门,单独依靠一个部门是不可能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要更好的为自闭症群体服务,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和努力。但其中协调与突破的困难可想而知。
5、研究起步晚
我国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将近40年,国外早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对自闭症儿童“行为与教育途径的干预”这一措施进行了研究,而我国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方面则到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才开始了经验式地摸索与模仿。认识的落后,不仅限于对医学知识的知之甚少,更缺乏对自闭症干预理论的深入理解与循证层面上的操作经验,而且我国困境儿童的社会保障政策建设刚刚起步。因此,自闭症的研究工作势必会千头万绪,困难重重。
(二)改进措施
1、积极参与政府有关政策制订,利用目前国家比较重视的大好时机,呼吁各部门要加大对自闭症的重视程度,制定自闭症儿童早期发现、干预和教育的各种政策,推动我国的自闭症研究工作的深入。
2、通过网络、社区宣传栏、宣传册等媒体进行儿童自闭症早期识别及康复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家长对自闭症儿童早期危险信号的识别,提高社会大众对于自闭症的知晓率。
3、联合宣传、卫生、计生、民政、 残联、医疗、教育等部门共同开展自闭症的研究工作,从早期筛查、卫生服务、社会保障、教育安置等多方面为自闭症群体谋取最大的福利。
4、加强对自闭症方面专业人员和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培训,提高专业人员与家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提高康复干预的有效性。
(叁)研究心得
自闭症研究牵涉到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和社会学等不同的学科,而且这些学科的研究范式明显不同,足以说明其复杂性与困难程度,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本项目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也有许多的研究心得,归纳后主要有以下两点:
1、理论与实践互为依托,浑然融为一体。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实践,只有从实践中取得的资料才是最为详实可靠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的理论才能最为有效;另一方面,理论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验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修正与完善。特别是发掘中国特色的自闭症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与教育尤其需要有这种思想预备与工作预案。
2、要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谨慎细心的科研精神。自闭症是世界难题。各国都在非常艰苦地探索,获得任何进步难免存在不同的困难,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克服挫折的决心,所有的难题都能得到解决。起码,我们项目组成员是非常有这种气度和研究风格的。
(四)意见建议
针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社会偏见等因素的制约,在研究过程中被试的选取存在一些困难。对此,可通过社会媒体等手段普及自闭症知识,提高社会意识,使人们对自闭症有正确的认识,减少社会偏见,同时,可对自闭症儿童家长开展说服和教育工作,调整家长的心态,努力使家长和自闭症儿童配合研究工作。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推行公平公正的全纳教育理念。自闭症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社会和法律政策等各方面的因素,许多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无法得到支持和保障。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全纳教育理念的推行更有助于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教育状况。
五、其他
无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
二、研究成果情况
到目前为止,本项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努力与国际接轨。项目组已经与七个国家及地区,9个世界顶级大学共同签署国际合作协议,此项国际合作旨在共同探究自闭症之谜,了解其他国家自闭症医疗、教育和社会支持体系,进行比较,把成果直接与国际接轨。目前已经收集到200份有关“孤独症服务资源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统计结果会在后期发表,这将是国际上首份比较官方的有关自闭症服务的国际比较数据。
第二,请进来,走出去。项目组成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将研究成果与会分享。2013年7月,项目首席专家应邀前往英国参加“欧洲教室中的技术对话大会2013年会”,并就“辅助沟通系统训练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研究”做了会议发言,会后与30多位学者建立了今后联合研究的合作意向,并应邀考察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布里思托大学、纽卡素大学、华威大学等有关自闭症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2013年12月,前往香港参加“Autism: Global Challenges and Local Needs”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就“Autism is challenging the society in China”报告了自闭症对中国社会的挑战,引起了不少国际学者的高度关注。项目组在不断向国际学习自闭症研究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争取,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请进来,为项目的顺利进行献计献策。2014年4月,项目组举办“中美孤独症高峰论坛”,特邀前美国精神医学会主席、路易斯维尔大学塔斯曼(Allan Tasman)教授、自闭症研究泰斗卡萨诺娃(Manuel Casanova)教授、瑞特(Jesse Wright)教授和素哈达(Estate Sokhadze)教授。让项目组成员对自闭症有了全新的认识。随后又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在浙江金华等地举办了培训班,给一线的自闭症儿童康复与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社会反响极大,获得一致好评。
第叁,公开发表的成果。目前为止,已有厂颁滨论文1篇,国内权威期刊1篇,贰滨即将收录论文5篇,其他6篇,有关软件着作权6项,待发表论文2篇。相关成果的主要观点如下:
具体来说,在子课题1中,通过对自闭症儿童高危因素分析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发现,自闭症与发育落后儿童有共同环境高危因素,儿童之间交流机会少、母亲毒物接触史、孕期阴道感染或出血、孕期疾病史与孕期被动吸烟史是儿童自闭症的非特异性高危因素,本研究支持自闭症是基因与非基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议有高危基因的家庭再生育时应该做好早期发育监测工作,有助于实施早期干预,改善高危儿童的预后,提高相关儿童的生活质量,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自闭症儿童的高危因素研究》一文在最后的修改阶段,拟投稿。而且,有关这方面课题,即将与美国学者一起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子课题2的自闭症儿童神经心理研究,课题组2014年与杭州江干区特殊教育中心合作共建了“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干特教中心研究基地”,利用惭搁滨、脑电、眼动仪、近红外、经颅磁刺激仪等先进技术,对特教中心的自闭症儿童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并建立特殊儿童随访档案。其他相关基地均已经建立,即将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功能系统检查,了解自闭症儿童心理特征与规律,为自闭症儿童早发现与干预提供依据。
子课题3的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发现研究,现已正式发表2篇论文,1篇在审稿中。主要包括自闭症早期发现研究的回顾分析和自闭症儿童早期情绪能力的基础研究。自闭症早期发现研究的回顾分析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在自闭症儿童早期发现的相关研究中,其研究方法在不断的变迁,从上世纪80年代的父母问卷或者结构化的访谈等回顾性研究方法到后来比较科学的前瞻性研究,其研究结果也更加令人鼓舞,许多研究已经发现自闭症儿童在12个月之前就有所表现,比如:不愿意看人脸、对名字缺乏反应、无积极情感(社会性微笑)、非言语沟通行为较少。通过对自闭症儿童社交沟通、语言发展、重复刻板行为以及非典型动作发展等方面的早期特征进行全面的总结,提出了今后自闭症早期发现的新趋向。在自闭症儿童早期情绪能力的基础研究中,选取了15名自闭症儿童15名智力障碍儿童和15名普通儿童,完成情绪共情实验,同时使用生物反馈仪记录自主生理反应,眼动仪记录眼动轨迹。结果发现自闭症儿童对情绪表情的自动模仿及感知能力显着低于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对面孔的总注视时间、总注视点数均显着少于智力障碍儿童、普通儿童;对眼部、嘴部的注视时间比及注视点数比均显着低于普通儿童;对高兴和悲伤表情的注意较多而对恐惧则较少。这提示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不足、对情绪表情的注意方式异常。这在学术上有比较大的意义。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发现具有比较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子课题4的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与教育训练研究,国际上自闭症的干预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一,因此项目组也在进行着不同的尝试。现已有的成果包括两个面,一是教育游戏训练在自闭症儿童言语训练中的运用,二是听觉统合训练和心理护理在低功能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的效用。在早期教育游戏训练领域,项目组已经初步研制了“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游戏训练干预技术”。通过分析社交游戏干预训练的原理,构建社交游戏干预训练的模型,明确社交游戏干预训练的操作步骤,介绍了社交游戏干预训练的实例。在此基础上发表了1篇学术论文《基于心流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要素研究---以特殊儿童言语学习游戏为案例》。其他有关心理理论干预、联合注意干预等同样发现有一定效果。今后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积累可推广的经验。
子课题5中有关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政策研究,目前已经发表1篇文章,为《新发展主义视野下的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研究》。文章分析了新发展主义社会救助原则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适宜性,在考察我国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发展的基础上,剖析其中蕴含的发展主义政策要素及其不足,对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发展加以整体性思考。认为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救助,应该加强当前的康复性治疗的投入,从而减少或降低今后为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各种社会资源开支。即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救助应该具有发展主义的取向,将社会救助的时间前移到目标对象的童年时期,通过各种具有投资取向的项目与服务,尽最大可能实现这些孩子未来的自立自强。另一方面,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救助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消除其融入正常环境的困难,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应该注重孩子个人层面的融合性训练,另一方面也要改变或完善社会环境,为实现其自立自强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四,其他成果
除了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外,还有其他形式的成果以及待发表的阶段性成果。(1)子课题2项目组已经建立了儿童孤独症评估网站,旨在通过此网站让社区儿童保健人员开展儿童孤独症早期筛选工作,可以及早发现可疑儿童,为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奠定基础。网址为丑迟迟辫://飞飞飞.尘丑尘肠丑锄.肠辞尘/齿尝罢闯/0029
(2)子课题4项目组基于心流理论设计了一套专门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游戏训练软件,即自闭症儿童言语康复训练游戏软件(“妙音博士儿童听说能力康复训练乐园”),目前申请或获得软件着作权6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3)目前已经完成《中国自闭症诊断量表》,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予以出版。下半年予以推广。同时对孤独症儿童服务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已经收集到40余份机构问卷,250余份从业人员问卷及部分家长问卷,问卷的相关整理工作也将在下一步展开,数据将在后期发表。
(4)文献整理材料,目前已经整理成册《自闭症研究进展(一)》、《自闭症研究进展(二)》,相关内容也将随后撰写成文公开发表。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共情能力及情绪表情注意方式 |
马伟娜 朱蓓蓓 |
论文 |
心理学报,2014,46(4):528?539 |
2万 |
权威期刊 |
2 |
Chem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the Incidence of Childhood Autism |
RONG-RONG YU YUN XU, YONG-GU WANG FEI-YUE QIU |
论文 |
As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13,25(13):8835-8837 |
3500 |
厂颁滨收录 |
3 |
基于心流理论的教育游戏设计框架要素研究——以特殊儿童言语学习游戏为案例 |
王永固 张婷 黄碧玉 李玮 |
论文 |
远程教育杂志, 2013.5 |
8900 |
颁厂厂颁滨核心期刊 |
4 |
Application of the AAC System o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in Autistic Children |
Yun Xu, Wenfeng Xu, Jian Yang, Lingzhi Ji, Mengyi Yan |
论文 |
WIT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
3500 |
贰滨收录中 |
5 |
Teach Social Skills to Individual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s) by Innovative Technology |
Yun Xu, Lingzhi Ji |
论文 |
Advances in Public,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ISSN: 2339-5125) |
2300 |
贰滨收录中 |
6 |
Apps for Autism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Children |
Yun Xu, Mengyi Yan,Lingzhi Ji, Wenfeng Xu, Jian Yang, |
论文 |
WIT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
2000 |
贰滨收录中 |
7 |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utistic children’s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
Yun Xu, Jian Yang, Wen-feng Xu, Dan Xu |
论文 |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ASSHM 2013) |
2000 |
滨厂罢笔收录中 |
8 |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早期发现 |
谢盈盈,杨健, 徐云 |
论文 |
Advances in Public,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ISSN: 2339-5125) |
5000 |
贰滨收录中 |
9 |
自闭症的经济负担和对中国的影响 |
瞿潇, 季灵芝, 徐云 |
论文 |
Advances in Public,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ISSN: 2339-5125) |
4000 |
贰滨收录中 |
10 |
我国自闭症儿童康复现状与对策探讨 |
徐云, 杨健 , 季灵芝 |
论文 |
残疾人研究杂志,2014,6 |
7000 |
|
11 |
低功能孤独症患儿听觉统合训练疗效研究及心理护理 |
孙玉燕, 黄春娟, 刘健, 徐云 |
论文 |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37-42. |
5000 |
|
12 |
新发展主义视野下的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政策研究 |
方巍, 葛从朝 |
论文 |
北京青年研究, 2014年4月 |
1.0万 |
|
13 |
一种基于OFDM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PAPR 减小方法 |
孔德彭,周国华,何婷, 方栋良,徐云 |
论文 |
传感技术学报,2014,27(4):551-557 |
5000 |
|
14 |
儿童孤独症评估网址 |
刘健, 王义强,徐云等 |
网站 |
|
|
|
15 |
Autism is challenging the society in China |
Yun Xu, Jian Yang, Wen-feng Xu,Yonggu Wang |
会议 |
Autism: Global Challenges and Local Needs |
|
|
16 |
自闭症儿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现状 |
徐云 |
会议 |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5000 |
|
17 |
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发现 |
徐云 |
会议 |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4000 |
|
18 |
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与训练研究现状 |
徐云 |
会议 |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
6000 |
|
19 |
心智解读训练系统软件 |
徐云, 汪仁德,徐文峰,杨健 |
软件着作权 |
中国知识产权局2013-6-4
|
|
|
20 |
言语评估教学系统软件 |
徐云, 徐文峰,马蓉蓉,毛兴云 |
软件着作权 |
中国知识产权局2013-6-6 |
|
|
21 |
听觉训练教育平台系统软件 |
徐云, 徐文峰,马蓉蓉,杨健, 陈强 |
软件着作权 |
中国知识产权局2013-7-16 |
|
|
22 |
妙音博士儿童听说能力康复训练乐园(汉语学习乐园) |
王永固, 张婷等 |
软件着作权 |
中国知识产权局2013-12 |
|
第五届“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一等奖 |
23 |
霍夫变换线段特征的表示和抽取类库软件 |
张维泽,徐云 |
软件着作权 |
中国知识产权局2013-12-12 |
|
|
24 |
基于霍夫变换线段特征的隐式形状模型物体检测软件 |
张维泽,徐云 |
软件着作权 |
中国知识产权局2013-12-20 |
|
|
25 |
自闭症早期发现研究进展 |
徐云,&苍产蝉辫; 杨健 |
论文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审稿中 |
6000 |
|
26 |
自闭症儿童的高危因素研究 |
刘丹, 詹建英,邵洁 |
论文 |
待投稿 |
5000 |
|
27 |
自闭症研究进展(一) |
徐云 |
文献整理资料 |
|
15万 |
|
28 |
自闭症研究进展(二) |
徐云 |
文献整理资料 |
|
15万 |
|
29 |
浙江省第十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比赛 |
章秀明,黄丹萍等; 指导老师:徐云、俞蓉蓉等 |
奖励 |
2013-5 |
|
一等奖 |
30 |
全国第十叁届大学生“挑战杯” 创新比赛 |
章秀明,黄丹萍等; 指导老师:徐云、俞蓉蓉等 |
奖励 |
2013-10 |
|
二等奖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