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自2012年6月中期检查以来,在首席专家、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计划在总体上得到了良好的执行,各子课题均进一步展开实质性的研究,并进入了系统性地整合和撰写最终结项专着的阶段。
2013年6月中旬召开了以“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近50位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分别从中国文化与认知通论,中国传统知论,中国传统的道德认知,中国传统逻辑、语言与知识,中国文化认知的形而上学基础和审美认知以及中国的伦理与政治实践智慧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报》对这次会议作了较详细的报道。继续在课题组内部举办学术沙龙,围绕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展开成果交流和学术探讨(已举办8次)。积极展开学术交流:首席专家杨国荣教授出席了2013年8月在希腊召开的世界哲学大会,并当选为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还分别于2013年9月、2013年10月和2014年6月赴加拿大、美国和法国参加了国际研讨会,交流了与课题有关的成果。子课题负责人郁振华教授和郦全民教授2014年6月赴法国里昂高师参加“知识与行动”合作项目的活动,就中国传统的能力之知和汉语表征的认知效应等内容作了交流。2014年5月,中山大学哲学系朱菁教授和厦门大学哲学系陈嘉明教授来访,分别作了从社会合作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的孝道和中国哲学的“知”观念的学术报告,并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
近两年来,课题组成员共发表了38篇学术论文。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杨国荣教授的“以人观之、以道观之与以类观之———以先秦为中心看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和Virtue, Norm, and Moral Practice,(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HCI), Volume 13 Number 1,2014),郦全民教授的《中国传统技术的认知特征及其当代价值》(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进展情况。
二、研究成果情况
杨国荣教授的“以人观之、以道观之与以类观之———以先秦为中心看中国文化的认知取”(《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一文指出,在中国文化中,事实的认知与价值的评价彼此交错,从道、礼和语言的层面观察,认知都展现出以人观之的向度,其过程不仅限定于狭义的对事实的把握,也同时指向价值的评价。从认知方式的角度看,这种认知取向既表现为以道观之,又呈现为以类观之。前者关注对象本身的关联性、整体性、过程性,内含辩证思维的趋向;后者从类的层面把握对象,并以类同为推论的出发点,体现了不同于演绎推理的思维特点。能知层面的以人观之与所知层面的以道观之、以类观之,同时指向知行过程的有效性、正当性、适宜性,并在中国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明其宜的认知取向,而论证与特定情境的适合,既涉及理,又关乎事,在实践过程中融合了中国文化中的各种认知特点。
杨国荣教授的“Virtue, Norm, and Moral Practice”(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 (A&HCI), Volume 13 Number 1,2014)从道德实践的领域中道德认识方面,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特点做了考察,指出,对规范的认识,构成了规范与德性互动的前提,而德性与规范的相互作用,又进一步从实践的一个具体领域,展现了中国文化认知的特点。
郦全民教授的“中国传统技术的认知特征及其当代价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一文指出,传统技术以自然认知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技术活动中,认知与价值评价相融合,具身认知和默会知识得到强化。这些认知特征,加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形态,一方面促成了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实用技术的发达,另一方面则造成对看似无用的“奇技淫巧”的排斥或轻视,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论理性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不过,在当下技术革命的新背景下,传统技术的这些认知特征以及相应的观念值得再次重视。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
成果名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论意志软弱 |
杨国荣 |
论文 |
哲学研究,2012年第8期 |
|
|
2 |
实践过程中的“几”、“数”、“运” |
杨国荣 |
论文 |
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
|
|
3 |
现代视域中的儒学 |
杨国荣 |
论文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
|
《新华文摘》2012年第22期 |
4 |
儒家的人格理想 |
杨国荣 |
论文 |
道德与文明,2012年第5期 |
|
|
5 |
说“势” |
杨国荣 |
论文 |
文史哲,2012年第4期 |
|
|
6 |
贤能政治:意义与限度 |
杨国荣 |
论文 |
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
|
|
7 |
实践哲学:视域与进路 |
杨国荣 |
论文 |
学术月刊,2013年第5期 |
|
|
8 |
实践活动、交往行动与实践过程的合理性 |
杨国荣 |
论文 |
复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3期 |
|
|
9 |
形上原理与价值原则——《老子》哲学中的道与自然 |
杨国荣 |
论文 |
江汉论坛,2013年第5期 |
|
|
10 |
对于形而上学 |
杨国荣 |
论文 |
哲学动态,2013年第5期 |
|
|
11 |
作为哲学的中国哲学 |
杨国荣 |
论文 |
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
|
|
12 |
荀子的规范与秩序思想 |
杨国荣 |
论文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 |
|
《高校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期 |
13 |
体用之辩与古今中西之争 |
杨国荣 |
论文 |
哲学研究,2014年第2期 |
|
|
14 |
哲学之思:进路与境域 |
杨国荣 |
论文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 |
|
|
15 |
以人观之、以道观之与以类观之 ——以先秦为中心看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 |
杨国荣 |
论文 |
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
|
|
16 |
Virtue, Norm, and Moral Practice |
杨国荣 |
论文 |
Dao,Volume 13 Number 1, 2014 |
|
|
17 |
伦理生活与道德实践 |
杨国荣 |
论文 |
学术月刊,2014年第3期 |
|
|
18 |
中国哲学史中的理性观念 |
杨国荣 |
论文 |
文史哲,2014年第2期 |
|
|
19 |
辩证法的论证与论辩性外层 |
晋荣东 |
论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 |
|
|
20 |
别-考据与中国近代逻辑史疑难考辩 |
晋荣东 |
论文 |
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21 |
“名辩”叁义&苍产蝉辫; |
晋荣东 |
论文 |
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5期 |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22 |
推类等于类比推理吗? |
晋荣东 |
论文 |
逻辑学研究,2013年第4期 |
|
|
23 |
推类理论与中国古代逻辑特殊性的证成 |
晋荣东 |
论文 |
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
|
|
24 |
累:轻与重 |
贡华南 |
论文 |
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2期 |
|
|
25 |
乾坤简论 |
贡华南 |
论文 |
思想与文化,2012年(第十二辑) |
|
|
26 |
论体的数学 |
贡华南 |
论文 |
思想与文化,2014年(第十二辑) |
|
|
27 |
先秦“或使说”辩义 |
蔡林波 |
论文 |
学术研究,2013年第5期 |
|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
28 |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 |
蔡林波 |
论文 |
中国道教,2013年第3期 |
|
|
29 |
何以“李老在前”——唐代崇道原因 |
蔡林波 |
论文 |
《正一道教研究》第2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10月 |
|
|
30 |
戴震批判理学及其语言哲学之成立 |
刘梁剑 |
论文 |
思想与文化,2012年(第十二辑) |
|
|
31 |
康有为〈大同书〉与世界政治秩序原理:哲学新梦 |
刘梁剑 |
论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2期 |
|
|
32 |
传统易学诠释中的象数模式与义理内 |
宋锡同 |
论文 |
现代哲学,2013年第6期 |
|
|
33 |
从“观物”到“安乐”:邵雍的修身处世之道 |
宋锡同 |
论文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2期 |
|
|
34 |
中国传统技术的认知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
郦全民 |
论文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 |
|
|
35 |
炼丹术研究的转向:从前化学到社会、文化与认知情境 |
朱晶 |
论文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4期 |
|
|
36 |
视觉与言说:——德勒兹,福柯与恽南田的花的‘世界 |
姜宇辉 |
论文 |
哲学分析,2013年第5期 |
|
|
37 |
何谓道德成熟——来自先秦儒学的回答 |
张容南 |
论文 |
道德与文明,2014年第3期 |
|
|
38 |
进化论伦理学视野下的孟子 |
蔡蓁 |
论文 |
复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3期。 |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