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自2012年6月以来,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优良,在申报书的框架及目标内,在首席专家的组织和部署下,课题组有条不紊地展开各项研究。各子课题分工明确,进展顺利,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迄今为止,本课题(《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在“理论”方面的突出建树体现在:(1)从中华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创新性提出“文化大传统”理论,以期让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重在探讨和揭示传统大文化形成的源头与奠基性意义。(2)在“文化大传统”的视野下,提出中华文明所独有的“玉石之路”发展脉络与特点等,我们已初步论证:玉石之路是华夏文明的生命孕育之路,是中国人所以为中国人的精神价值之本源之一。(3)反思西方的符号学理论,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特征与发展,提出能与“文化大传统”相接榫的本土文化符号学理论,即“狈级编码”理论的建构。该理论基于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复杂关系,结合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兼顾无文字时代的文化大传统与有文字时代的小传统,从文化表述的讨论,引入文化编码的讨论。狈级编码理论对于打通古今中外文学研究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如何通过新发现的大传统知识,重解小传统的文本。(4)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神话历史”的理论,以此突显中华文明大传统延绵几千年的内核与特征。
(二)在“方法”方面的突出研究体现在:(1)随着课题组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人类学转向”问题的讨论,从总体上把握跨学科的方法操作可能性。(2)具体以“四重证据法”来实践跨学科可能性,尤其以此来研究文化大传统。(3)对“狈级编码”理论的具体实践,尤其是对文化现象和文本的剖析。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2012年6月以来)
(一)调查研究
继2011年课题组为梳理中国玉石神话分布情况,到各地采集玉矿原料标本、并进行甄别和比对研究,2012年6月以来调研侧重在玉石文化传播与分布调研,开拓“中国玉石之路”的子课题研究,并重点针对华夏文明起源期的出土玉文化文化遗址和文化现象做研究。
1.2013年4月,课题组赴神木至延安一路,调研玉石之路黄河中游段,尤其赴石峁遗址调研。石峁遗址的挖掘表明,早在4300年前,这一方神奇的土地上就建造起当时国内最大的石城,并且规模性地生产和使用玉兵器与玉礼器,这充分说明陕北地区也是华夏先民们点燃中国玉文化梦想之地。由此,课题组于2013年6月赴石峁考察,希望能借此考古契机探索失落已久的华夏文明诞生的神圣资源之路。
2. 2013年7月,课题组赴甘肃青海考察,尤其调研了青海喇家遗址齐家文化,会见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冯玉雷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工作队叶茂林研究员等,在跨学科讨论中探讨华夏文明诞生与玉石之路的关系。
3. 2014年3月,课题组成员考察“夏代文明展:玉文化?玉器”,并组织读书会方式,引导前沿课题的探讨,组织翻译法文著作《玉石之路》。
4. 2014年4月,实地考察内蒙古凉城县老虎山遗址。(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
5.2014年6月,组织考察组调研玉石之路山西道的两条路径,即始于3000年前的雁门关道与始于约4000年前的黄河道。采集文化遗址标本并撰写考察报告
(二)学术交流、会议情况与国际合作。
1.课题组核心成员于2012年6月召开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第六届年会”上聚首,以“重估大传统:文学与历史的对话”为主题,讨论中国文化大传统问题。来自台湾的着名人类学学者与课题组成员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对话。
2.2013年6月22日-23日,课题组主要成员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人类学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相聚。借会方邀请,课题组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高校的学者一起进行相关问题讨论。《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各界导报》和《文化艺术报》等媒体对会议进行报道。课题组在讨论中重点针对文学大传统、小传统,狈级编码、四重证据等问题商议。为了配合本课题的深入进行及扩大影响,促进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陕西师大还决定把会议论文择优编辑出版《长安学术》文学人类学专辑,将由商务印书馆推出。
3. 2013年6月14-16日,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课题组成员借此会议再次相会。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重在探讨和揭示传统大文化形成的源头与奠基性意义。借这次会议很好的做到了跨学科交流与争鸣。通过讨论,我们认为玉石神话信仰作为精神文化元素,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率先统一了中国。
4.2013年10月7日,甘肃省委省政府举办“丝绸之路高峰论坛”,邀请首席专家做学术演讲《从玉石之路到丝绸之路》,摘要刊发在《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日。
5.2013年10月18日,首席专家出席第二届中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宣读论文《从陶寺遗址到喇家遗址——史前玉文化的西传路线》。
6.课题组核心成员于2013年11月23日至24日,在四川大学召开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国际研讨会”上再度聚首,集中讨论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之渊源与形成,到当代的文化承传,遗产的继承问题。
7. 8.2014年3月17-20日,课题组参与策划的节目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四集电视片《石破天惊 石峁古城》。
国际合作方面,2013年5月,首席专家赴比利时鲁文大学、德国曼海姆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访问。并在比利时鲁文大学人类学系做英语演讲《中国神话:视觉原型寻根》。课题组成员唐启翠赴比利时鲁汶大学研修,在Ilse Schoep教授指导下研修“物质文化”,考察欧洲馆藏中国古玉、青铜器,搜集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玉论著,提交论文《體、禮与玉——古代中国体与物关系的考古学研究》,与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中国馆馆长史蒙年先生访谈馆藏中国古玉。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课题组于2012年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呈报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简报》,课题相关报道还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学年鉴(2012年)》等。
2013年12月由课题组谭佳副研究员撰写的2013年简报,因出国访学而未能递交申报,现在发现后补报上,并致歉意。
二、研究成果情况
1.《神话学文库》(8部译着和9部专着共17种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1-2013年。
2012年,首席专家带领课题成员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申报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准,计划出版中国神话学有史以来最具规模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作为本重大招标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引领文学与人类学跨学科对话及交融。2013年6月21日,“《神话学文库》的两岸学术交流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课题组与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主任高莉芬教授,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前主任陈器文教授、林淑贞教授等叁十多位专家出席会议。总社高经纬、刘东风社长、人文分社冯晓立社长及部分编辑参加会议,对文库的编撰与出版做出长期规划,使之成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学术品牌。至2013年底,文库的一期成果17部书全部出齐。
2014年1月7日, “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神话学文库”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神话学和文学人类学方面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和“神话学文库”作者、译者及丛书编委四十多人参加会议。专家们高度评价“神话学文库”是中国神话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出版工程。文库中的八种译着,筛选原则是突出神话学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论意义和历史重建意义。就方法论而言,包括结构主义方法、原型方法、母题研究法、民族志方法、比较方法等。就历史重建意义而言,有美国古典学家马瑞纳托斯新著《米诺王权与太阳女神——一个近东的共同体》,代表着神话学研究突破文字记载的有限性,进入到无文字时代大传统的努力。《日本神话考古学》也是把神话源流分析同考古学资料相结合的范例,揭示出一万年来日本列岛文化同大陆文化传播的千丝万缕联系。除了八部译着,文库还有中国学者的八部著作和一部百年论文精选集。其中陈器文《玄武神话、传说与信仰》、高莉芬《蓬莱神话——神山、海洋与洲岛的神圣叙事》、刘惠萍《伏羲神话传说与信仰研究》,都是台湾神话学界的代表著,能够凸显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人类学转向”意义。专家评价说文库的出版是1902年中国神话学发端以来一个多世纪最具规模性的神话学研究成果的集结。既是中国神话学及文学人类学研究的重大收获,也将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神话学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2.首席专家编着《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34万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文学人类学的核心问题是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复杂关系,结合中国文化的深厚累积渊源与特点,课题组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符号与狈级编码理论”。该理论兼顾无文字时代的文化大传统与有文字时代的小传统,从文化表述的讨论,引入文化编码的探究。该理论将史前期的文物和图像视为一级编码,汉字为二级编码,汉字书写的早期经典为叁级编码,此后的一切写作,统称狈级编码。提示狈级编码理论对于打通古今中外文学研究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如何通过新发现的大传统知识,重解小传统的文本。通过该着,课题组希望强调:文化是一个不断再造的整体存在,根深叶茂。狈级编码论希望从动态生成的历时性着眼,重建文化文本生成的源流与程序。由此,中国的文学人类学界希望提出与以往的文史哲一般研究相区别的深度解读范式和文化整体把握方法,建构出既凸显本土文化源远流长特色、又能与国际文化符号理论对哈和接轨的自己的理论和研究特色,讲出一般文史哲讲不出的深层编码内涵。
3. 2013年6月14-16日,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在陕西省榆林市召开。会议选择在榆林召开,是因为当地正在发掘的石峁遗址为目前国内所见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至夏阶段的城址。课题组成员借此会议再次相会。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重在探讨和揭示传统大文化形成的源头与奠基性意义。石峁遗址为中华文明起源、中国文化大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也为“玉石之路黄河段”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证据。课题组借这次会议很好的做到了跨学科交流与争鸣。通过讨论,我们认为玉石神话信仰作为精神文化元素,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率先统一了中国。而石峁文化古城建筑用玉器的发现,提示着“玉石之路黄河段”的存在,即早期玉石是通过黄河水道来运载的,这与古人心目中的“河出昆仑”、“玉出昆仑”等神话地理观相相符。“神话”与“历史”的交织在这段古文明及后世传承中再次显现,中国文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无疑是研究这类文明进程与文化现象的有利途径。针对此,首席专家发表的《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说》,课题组成员发表的《“史前”和“文明”的表述意义与局限》、《一代有一代的象征性资产:论玉石之路上的纪念碑性》等有重要意义啊。(收录在《中国玉石之路与玉兵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5月,与中华书局签约出版。)
社会影响
1. 配合国家重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策,首席专家2013年10月8日在甘肃出席丝绸之路高峰论坛期间,到甘肃卫视作访谈“丝绸之路前身为玉石之路”,向国际直播。
2.《中国艺术报》2013年02月20日发表署名黾汶的推介文章《潜心学术研究,不忘社会担当——记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叶舒宪》。
3.《思想战线》2014年2期发表赵周宽文章《中华文明起源“玉教说”的动力学分析》,评价本课题的学术创新及学科拓展意义:“玉教说将中华文明起源的内在驱动力探究聚焦于物质—精神一体化的巫教氛围中。玉教说为文明源点的复杂动力机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模型,并以大小传统双向互释的方法,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质做出深度阐释。‘玉石之路’不仅具有思想考古的意义,更是一种勾画中华文明精神发展‘路线图’的尝试。”
4.配合党和国家重新看待传统文化的新国策,中宣部《党建》杂志2014年第3期邀请首席专家就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做笔谈,发表题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文章。《人民日报》2014年两度发表首席专家的文章《发现“口耳间的中国”》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文明》杂志2014年刊登中国文艺界德艺双馨人物先进事迹报道专栏,首席专家叶舒宪入选。发表苏永前的报道《叶舒宪:人文学者的世界视野与本土情怀》。
6.课题组拓展国内高校的学术创新互动关系,已经在陕西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十个单位建立文学人类的研究机构,组织相关学术讲座十余场,取得很好的宣传效果。
7.首席专家于2014年元月在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上正式递交建议书,将数千年延续至今的中国玉石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新树立一个中国文化的世界品牌,目前中国文联已经批复,申报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8.结合本课题的进行,目前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四川大学等培养专业博士8名,形成研究团队建设后继有人局面。其中杨骊的博士论文《多重证据法研究》(2013)、苏永前的博士论文《20世纪前期中国文学人类学实践研究》(2013)、陈金星的博士论文《&濒迟;后汉书&驳迟;神话历史叙事研究》(2014)等,与课题进展形成学习与研究的良性互动。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 |
成果形式 |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
字数 |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
1 |
《金枝玉叶 :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野》 |
叶舒宪 |
专着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
30万字 |
中国知网统计2013年以来被八篇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引用数十次 |
2 |
《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 |
叶舒宪 |
编着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12月 |
34万字 |
|
3 |
《神话学文库》(第一辑)17种 |
叶舒宪 |
主编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500万字 |
2013年10月“神话学文库”中,两种书同时获得教育部第二届全国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着作奖;《神话-原型批评》获二等奖;《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获一等奖 |
4 |
《神话历史丛书》 |
叶舒宪 |
主编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300万字 |
2013年4月,首席专家主编的“神话历史”丛书,前四种,在广东省获南粤出版奖 |
5 |
《〈旧约〉中的民间传说——宗教、神话和律法的比较研究》 |
叶舒宪 户晓辉 |
译着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 |
49万字 |
|
6 |
《苏美尔神话》 |
叶舒宪 金立江 |
译着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 |
20万字 |
|
7 |
《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 |
代云红 |
专着 |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
32万字 |
|
8 |
从玉教神话观看儒道思想的巫术根源 |
叶舒宪 |
论文 |
《哲学与文化》(台湾)2012年第6期。 |
1万字 |
|
9 |
四重证据法重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
叶舒宪 |
论文 |
《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
1万字 |
中国知网统计被引用7次,被下载386次 |
10 |
神话学超越文字限制的跨学科范式 |
叶舒宪 |
论文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
1万字 |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12年第6期转载 |
11 |
黄帝名号的神话历史编码 |
叶舒宪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
1万字 |
《新华文摘》2012年第22期摘转 |
12 |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
叶舒宪 |
论文 |
《光明日报》2012年8月30日 |
0.7万字 |
中国知网统计:被引用和下载数十次 |
13 |
重新划分文化大小传统的学术伦理 |
叶舒宪 |
论文 |
《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7期
|
1万字 |
以下情况未做统计 |
14 |
文化文本的狈级编码论 |
叶舒宪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
1万字 |
|
15 |
戈文化的源流及其文明起源意义, |
叶舒宪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3年第1期 |
1.2万字 |
|
16 |
玉石神话与中华认同的形成 |
叶舒宪 |
论文 |
《文学评论》2013年第2期 |
2.5万字 |
|
17 |
《亚鲁王·砍马经》与马祭仪式的比较神话学研究 |
叶舒宪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3年第2期 |
1万字 |
|
18 |
文化传播:从草原文明到华夏文明 |
叶舒宪 |
论文 |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
1万字 |
|
19 |
玉礼器作为祖灵象征, |
叶舒宪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
0.6万字 |
|
20 |
西玉东输与华夏文明的形成 |
叶舒宪 |
论文 |
《光明日报》理论版,2013年7月25日
|
0.4万字 |
|
21 |
玉人像、玉柄形器与祖灵牌位——华夏祖神偶像源流的大传统新认识 |
叶舒宪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3年第3期
|
1.3万字 |
|
22 |
怎样从大传统重解小传统 |
叶舒宪 |
论文 |
《思想战线》2013年第5期 |
0.6万字 |
|
23 |
从石峁建筑用玉新发现看夏代瑶台玉门神话 |
叶舒宪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
1万字 |
|
24 |
从玉石之路到丝绸之路 |
叶舒宪 |
论文 |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日第15版摘要 |
01.万字 |
|
25 |
神话学与艺术史研究的互动 |
叶舒宪 |
论文 |
《文化学刊》2013年第6期
|
2万字 |
|
26 |
中国文化的编码与解码自觉 |
叶舒宪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
0.6万字 |
|
27 |
中日玉石神话比较 |
叶舒宪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3年第5期
|
1.3万字 |
|
28 |
河西走廊:玉石之路与华夏文明的资源依赖, |
叶舒宪 |
论文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
1万字 |
|
29 |
|
叶舒宪 |
论文 |
《兰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
1万字 |
|
30 |
|
叶舒宪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4年第1期 |
1万字 |
|
31 |
|
叶舒宪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
1万字 |
|
32 |
|
叶舒宪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4年第2期 |
1万字 |
|
33 |
发现“口耳间的中国” |
叶舒宪 |
论文 |
《人民日报》2014年5月1日 |
0.4万字 |
|
34 |
神话学的当代意义 |
叶舒宪 |
|
《人民日报》2014年1月28日 |
0.3万字 |
|
35 |
中国神话学的文化意义 |
叶舒宪 |
笔谈 |
《文艺报》2014年3月14日 |
0.6万字 |
|
36 |
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说 |
叶舒宪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3年第4期 |
1.2万 |
|
37 |
“玉帛为二精”神话考论 |
叶舒宪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4年第3期 |
1.3万 |
|
38 |
文本、语义与语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实考述 |
彭兆荣 |
论文 |
《东南文化》2014年1期 |
1万 |
|
39 |
“祖先在上”:我国传统文化遗续中的“崇高性”——兼与巫鸿的“纪念碑性”商讨 |
彭兆荣 |
论文 |
《思想战线》2014年第1期 |
0.9万 |
|
40 |
民间仪式与作家书写的双重并轨——从“普洱誓盟”看现代中国的“民族表述” |
徐新建 |
论文 |
《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4期 |
1万 |
|
41 |
多民族国家的人类学——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选择 |
徐新建 |
论文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1期 |
1.1万 |
|
42 |
地域文学的蜕变与新生——甘肃小说创作略论 |
程金城 |
论文 |
《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5期 |
0.8万 |
|
43 |
田野文化人类学者的贡献和价值——以张怀群及其研究为例 |
程金城 |
论文 |
《丝绸之路》2012年第18期 |
0.7万 |
|
44 |
对于中国古典戏曲母题史的研究 |
王政 |
论文 |
《文艺研究》2012年第8期 |
0.8万 |
|
45 |
清代民国东北方志所见民间演剧史料辑考 |
王政 |
论文 |
《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4期 |
0.7万 |
|
46 |
问题与反思——《巴黎手稿》的美学思想研究综述 |
尹庆红 |
论文 |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5期 |
0.9万 |
|
47 |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审美认同 |
尹庆红 |
论文 |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
0.9万 |
|
48 |
《现代审美问题:人类学的反思》 |
王杰 |
专着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
16万 |
|
49 |
中国悲剧观念:理论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
王杰 |
论文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16卷第2期,2013年 |
0.8万 |
|
50 |
仪式遗物与工史新证——从玉圭神话看儒道思想巫史之源 |
唐启翠 |
论文 |
《哲学与文化》2012年第6期 |
1.1万 |
|
51 |
“玉石之路”研究综述 |
唐启翠 |
文章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
0.6万 |
|
52 |
礼——文化遗产视野 |
唐启翠 |
论文 |
《民族艺术》2014年第3期 |
0.8万 |
|
53 |
述而不作与圣贤神话 |
唐启翠 |
论文 |
《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
0.9万 |
|
54 |
文化“大传统”之述与见——田家沟“玉蛇耳坠”出土意义再探 |
唐启翠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
0.8万 |
|
55 |
神话的传统文化渊源 |
谭佳 |
论文 |
《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
0.9万 |
|
56 |
回归大传统:中国文明起源特性与神话学整合 |
谭佳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4期 |
1万 |
|
57 |
神话为何属于文学研究 |
谭佳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
0.9万 |
|
58 |
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中的理论问题及反思 |
代云红 |
论文 |
《吉首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
0.7万 |
|
59 |
现代学科分类中的“文学人类学” |
代云红 |
论文 |
《学术探索》2012年第8期 |
0.7万 |
|
60 |
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中国视角与经验的理论探索及反省 |
代云红 |
论文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
0.9万 |
|
61 |
论狈级编码理论的思想内涵、理论要义及问题 |
代云红 |
论文 |
《百色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
0.8万 |
|
62 |
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 |
代云红 |
论文 |
杨乃乔等主编《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 |
1.1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