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设”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31日13:48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分叁大板块,一是对现有唐宋文学编年成果进行集成化数字化处理,将唐宋作家作品编年的成果尽行录入数据库,二是对尚无编年成果的唐宋作家作品进行编年系地考订,叁是利用骋滨厂技术开发以历史地图为平台的信息系统,将作家作品编年系地数据库与矢量化的历史地图整合,使作家作品编年系地信息在地图上得到呈现。

这叁大板块都进展顺利,取得的成果大大超过预期。

1.完成了86位作家编年系地数据库。

截至2014年5月底,已完成86家《唐宋作家编年系地数据库》,包括唐代的魏征、“四杰”、沉佺期、宋之问、张说、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韦应物、柳宗元、李绅、孟郊、贾岛、张彻、皎然、陆龟蒙、罗隐、郑谷、皮日休、贯休等25家,宋代的包拯、陈傅良、陈瓘、陈师道、程珌、程俱、邓肃、范成大、冯京、韩琦、贺铸、洪迈、胡瑗、寇准、李壁、李光、李清照、李侗、刘辰翁、刘过、吕陶、秦观、沉焕、舒岳祥、苏辙、苏颂、苏籀、孙觉、唐仲友、王令、王遂、王十朋、王以宁、王禹偁、王铚、王灼、魏了翁、文彦博、吴中复、谢翱、谢枋得、徐鹿卿、徐梦莘、徐铉、薛季宣、晏殊、晏几道、杨亿、叶适、尤袤、余靖、袁枢、张栻、张先、张炎、张元干、章楶、曾协、郑刚中、郑伯熊郑獬等61家,近100万字。

另开发成《宋代文官编年检索系统》,140多万字。

《20世纪唐五代文学研究论着目录检索系统》,93万字。

《宋代文官编年检索系统》收录两宋时期京朝官、路分长官和郡守任职时间、地点的数据132972条,可以从时间、地点、职官、人物等角度查询、统计两宋时期每年每地的京朝官、路分长官和知州郡守的任职情况。在系统中选择或点击两宋时代任意一年,数据库即呈现该年所有京朝官、路分长官和郡守长官的姓名及其任职情况;点击或选择任一路名、州名,可了解历年在此地任职的所有长官的姓名和任职年份。

《20世纪唐五代文学研究论着目录检索系统》,收录二十世纪海内外有关唐五代文学研究的论着目录35014条,其中海外目录12322条,可多角度查询并统计百年来海内外有关唐五代作家作品的研究状况。在系统中输入唐五代任一作家姓名,即可呈现20世纪海内外研究该作家的全部论文着作目录。这两个数据库都可与《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链接融合使用。

2.撰写了100多万字的作家作品编年系地论着。

《唐宋作家编年系地数据库》,主要是利用已有成果录入,而作家作品编年系地论着,则是对尚无编年成果的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考订,已完成:

《齐己年谱》,25万字,中央民族大学王秀林副教授着;

《北宋熙丰元祐文学编年》28万字,湖南科技大学李一飞教授着;

《两宋作家生平事迹丛考》58万字,湖北科技学院王可喜教授、南京政治学院朱光立副教授、湖州师范学院潘明福副教授、武汉大学陈小青和田甘博士合着。包括吴中复、冯京、王韶、范纯仁、崔鶠、范镇、吴芾、王质、丘崈、王遂、王迈、赵以夫、王炎、王阮、尤袤等十五家年谱。

3.信息平台初步建立,预期功能基本实现。

最令人鼓舞的是,经武汉熙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项目支撑性的数字地图平台已初步建立,设计的预期功能已基本实现。平台地图,可根据用户需要放大和缩小。初次出现为一级地名,用鼠标拉动后可出现二级地名和叁级地名,用法如百度地图。平台分“地图呈现”和“检索统计”二大板块。

地图呈现有“作家、时间、地点”叁个窗口(参附件1),用户可选择相关窗口查询和呈现每个年度、每个地点的作家活动经历和创作情况。在“作家”窗口输入或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作家姓名,右边地图即可呈现该作家一生的活动地点和创作地点,进一步点击其中的地点,地图即弹出一个数据框,显示作家在此地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和作品篇名。在“时间”窗口或下拉菜单中选择一个年度,右边地图即可呈现这一年全国各地有哪些作家在何地出生、去世、活动和创作,点击其中的地点,又弹出一个数据框,详细显示每个作家的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和在此所作作品的篇名。在“地点”窗口或下拉菜单中选择一个地名,右边地图即可呈现是哪些作家何时在此地有活动和创作。

检索统计板块有“查询显示”、“统计生成”和“分析提取”叁个窗口。“查询显示”,可分别按作家、作品、年代、地名查询,也可综合查询。点击“查询显示”窗口,即弹出一个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相关条件后进行查询。如“按地点”查询,在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地名并点击“开始查询”后,弹出的数据框即可显示在此地有过活动和创作的所有作家的姓名,再点击作家姓名,数据框又显示作家在此地的任职、活动和创作情况。如“按时间”查询,在对话框中选择唐宋时代的任意一年,弹出的数据框即能显示这一年全国各地所有有活动和创作的作家姓名,再点击作家姓名,又能详细显示作家的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和编年作品的篇名。如“按作家”查询,在对话框中输入作家姓名后,弹出的数据框会完整显示该作家一生的活动时间、年岁、地点、活动内容和系年作品。如“综合查询”,用户可按需要选择朝代、年份或时段、地点查询,弹出的数据框会显示所有在其时其地有过活动和创作的作家姓名,再点击作家姓名,其详细的活动和创作信息在弹出的数据框中一目了然。

平台还有“统计”功能,可按作家统计,也可按年份、地点统计。如统计某时或某地的作家作品,点击“统计生成”按钮后,选择一个年份或地点,即可显示该年该地的作家人数和作品篇数,统计结果可自动生成曲线图或柱形图。图形可据用户需要进行调整。

《唐宋文学编年系地信息平台》建成后,将从四个层面改变现有文学编年史的观念和模式。一是变有限容量为无限容量。纸本文学编年史的容量是有限的,而数字文学编年史则是无限量的,可以容纳海量的作家作品编年史料及相关史料。二是变选择性呈现为全景性呈现。纸本文学编年史,对入史的作家作品是有选择的,只是收录自认为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作家作品,而舍弃了自认为不太重要的大部分作家作品。有选择,就必然有淘汰,一部分作家作品被显现,而另一部分作家作品被遮蔽。数字化文学编年,无需选择,可以全景呈现文学史的原生态,大作家和小作家、重要作家和一般作家、生平事迹可考的作家和事迹不详的作家、名篇佳作和普通作品,都一并得到呈现。叁是变断续性呈现为连续性呈现。纸本文学编年史,受容量的制约,即使是大作家,也不能逐年呈现他们一生的全部活动和全部创作,只是断断续续地呈现其部分年度的部分活动和创作。而数字化文学编年,每一位作家都是连续不间断地呈现其平生每一年的所有活动和创作,呈现的文学史图景更完整。四是变未知为可知。纸本文学编年史,对那些生平不详的作家和创作年代不详的作品,基本上是弃置不顾。而本项目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文学史上为数众多的生平不详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模糊化处理,其活动和创作的“时间点”虽不能确定,但其“时间段”却可以掌握和描述。这些作家作品进入数据库,便于全面观察某个时间段的文学发展状况和进程。这四大改变,将大大拓展文学史的观照视野,推动文学史研究观念和方法的转型、进步。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召开了2次工作研讨会。

2012年12月15日开题报告会确定了项目的工作目标和研究计划之后,课题组又举行了2次工作研讨会。

第一次工作研讨会于2013年1月19日在武汉大学召开,项目团队的82位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先由首席专家王兆鹏教授报告项目的缘起、构想和计划,并就项目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安排作具体说明,然后分组讨论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将任务落实到人。会后,全体成员即有序地开展工作。

2013年12月28-29日,为了使项目顺利推进、数据库建设更规范统一,课题组又邀请团队的80多位成员到湖北科技学院举行了第二次工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由项目首席专家王兆鹏教授报告一年来的工作进展,演示信息平台的相关功能,详解数据库录入的原则和要求,并对下一阶段的任务和进度做出安排。与会成员就信息平台功能的改善和数据库的体例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意和建议。

2.搜集了多种唐宋文学编年系地资料

课题组搜罗了20世纪以来海内外有关唐宋文学研究论着目录5万多条,其中唐五代文学论着资料已建成数据库,悉数掌握了20世纪以来唐宋两代作家作品考订的成果。搜集到的唐五代两宋作家年谱和别集编年笺注着作达315种。

首席专家王兆鹏2014年2-6月在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期间,搜集了台湾地区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出版的唐宋两代作家年谱30多种。

3.与台湾中研院达成合作开发数据库协议

首席专家王兆鹏与台湾中研院文哲研究所林玫仪教授达成开发《唐宋词学数据库》协议。《唐宋词学数据库》与本信息平台整合,信息平台将不仅可以呈现词人行踪,还能呈现其全部词作原文,并自动分析词作的平仄谱式和用韵情况,自动显示历代词话词选词论中对词作的评点评论情况。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课题组分别于2012年12月28日和2013年12月30日向国家社会基金办呈送了两期《工作简报》,汇报开题情况和两次会议情况。

在权威期刊和颁厂厂滨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权威出版社出版专着2部。

首席专家王兆鹏分别在《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江汉论坛》2013年第1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等发表《重回历史现场—辛弃疾生擒张安国事件始末考释》、《宋前黄鹤楼兴废考》、《宋七家词人考略》、《江西庾楼的得名由来与兴废变迁》等论文,前二篇分别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6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子项目负责人李定广教授2013年6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罗隐集系年》,出版后甚获好评。有书评叁篇:严明《中国文学创新研究的基石——评李定广教授&濒迟;罗隐集系年校笺&驳迟;》(《学术界》2013年第12期),沉文凡《罗隐集整理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李定广先生&濒迟;罗隐集系年校笺&驳迟;评介》(《西华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李德辉《新时期罗隐研究的杰出成果——李定广&濒迟;罗隐集系年校笺&驳迟;评介》(《唐代文学研究年鉴》2013年)。子项目负责人熊飞教授在中华书局出版有125万字的《张说集校注》,有编年,有校注。

四、心得与问题、建议

要使80多人的研究团队齐心协力,步调一致,课题负责人必须亲力亲为,加强交流,定期跟踪,及时反馈。

亲力亲为,是指首席专家既是总设计师,也要当工程师和监理师,项目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必须亲自动手、全程参与,才能掌控项目的进程和质量,及时发现课题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地找到解决方案。附件2提出的问题对策和解答,就是因为了解各个环节的关键所在,故能及时予以解决和解答。

首席专家注意跟课题成员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定期跟踪,及时反馈。首席专家每季度与课题成员互通电邮一次,交流信息,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团队成员交来的数据库,及时审阅,及时反馈意见,以使团队成员正确掌握数据库的录入原则和方法,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平时的问候联系,既是感情交流,也含有督促之意,让课题组成员在亲和的气氛中不忍懈怠。

问题是成员做数据库,没有个人的成果可以显示。传统项目是撰写论着,团队成员出书和发表论文,都能获得所在单位和学界的认可,进而能得到相应的利益。而做大型数据库,需分工合作,个人做的数据库,不能像发表论文那样显示各自的成果和贡献,其工作量无法得到单位的承认,也难以得到相应的报酬和利益。

希望类似信息平台这种工程性的项目,能允许首席专家将项目经费分拨一部分到成员所在单位,成员通过正常渠道获得一定数量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经费,所在单位就可以承认他的工作量,这有利于项目的持续开展。如果成员做课题,得不到任何现实利益,难有动力。

五、增补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成员的说明。

因每个子课题内容数据量太大,原负责人一人审稿把关工作量太重。经协商,每个子课题增加二、叁位负责人,协助原子课题负责人审稿,以分担工作量,保质保量按时顺利完成各子课题的任务。各子课题尚需增补几位成员。

第一子课题,增加鲁东大学教授陈冠明、韶关学院教授熊飞为负责人,分别负责初唐、盛唐作家数据库的审订。增补苗贵松等为成员做数据库。

第二子课题,增加长江大学教授许连军、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定广为负责人,分别负责中唐和晚唐五代作家数据库的审订。增补龚红林、王娟等为成员做数据库

第叁子课题,增加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潘明福、黄冈师范学院教授方星移和郑州大学副教授王建生为负责人,分别负责北宋仁宗以前、北宋仁宗以后作家数据库的审订。增加金传道等为成员做数据库。

第四子课题,增加西华大学教授潘殊闲、湖北科技学院教授王可喜和苏州科技学院教授凌郁之为负责人,分别负责南渡作家数据库、南宋辛弃疾以前作家数据库的审订。增补杨景龙、胡亚军等为成员做数据库。

第五子课题,增补厦门大学教授刘荣平、江苏大学教授赵永源为负责人,负责宋末元初作家和金源作家数据库的审订。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主要内容:代表性成果介绍(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

1.《.重回历史现场——辛弃疾生擒张安国事件始末考释》,载《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笔164-174页,《新华文摘》2013年第16期笔89-97全文转载。

辛弃疾率五十人入五万金兵营中生擒叛徒张安国,是辛弃疾生命历程中最辉煌的壮举,但历来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本文详考文献史料,对事件的背景、经过、动机和后续影响进行了深入的考订和剖析。对事件经过的考订,落实了稼轩早年一段生平行踪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大有助于辛弃疾编年系地的研究。此事件实非辛弃疾个人所为,而是一个由50多位壮士组成的敢死队协作完成的英雄壮举,本文沟沉出王世隆、马全福等12位壮士的姓名和身份,对了解辛弃疾的交游及其使命感、号召力都有相当助益。论文发表后,反响甚佳,《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 《宋前黄鹤楼兴废考》、《江西庾楼的得名由来与兴废变迁》,是考察唐宋时期两座文化名楼——鄂州黄鹤楼和江州庾楼的兴废历程,了解唐宋时期这两座名楼何年兴建,何年毁圮又在何时复建,哪些年哪些诗人词客在此名楼吟诗作赋,写过哪些作品。文章实际上是以名楼为视点,考察唐宋时期诗人词客在名楼的活动和创作,为唐宋文学编年系地提供具体可信的史料,既便于今后的区域文学研究,也利于文学和文化景观的研究。这两篇文章先后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江汉论坛》和《江西社会科学》,前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3.《罗隐集系年校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6月版,85万字。此书对罗隐五百多首诗及一百多篇文中的大部分篇目进行系年、校笺,并附有新编年谱等资料,对罗隐诗文中涉及同时代的人、事以及时间、地点、背景等,皆予考明。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重回历史现场——辛弃疾生擒张安国事件始末考释

王兆鹏

论文

文学评论2013.3

1.8万

新华文摘2013.16

全文转载

2

宋前黄鹤楼兴废考

 

王兆鹏

邵大为

论文

江汉论坛2013.1

1.1万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4全文复印

 

3

 

宋七家词人考略

王兆鹏

潘明福

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1

0.8万

 

4

江西庾楼的得名由来和兴废变迁

王兆鹏

邵大为

论文

江西社会科学2014.2

1.1万

 

5

吴中复年谱

王可喜

王兆鹏

论文

《中国诗歌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

2.8万

 

6

南宋词人赵以夫生平及词作编年考

王可喜

王兆鹏

论文

《词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1.6万

 

7

罗隐集系年校笺

李定广

着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6

85万

 

8

张说集校注

熊飞

着作

中华书局2013.11

125万

 

9

张九龄研究相关史料甄辨

熊飞

论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

1.2万

 

10

荆门叁凤孙何孙仅孙侑生平考

黄俊杰

论文

《地方文化研究》第1期,2012.12

2.5万

 

11

明黄廷用刊《知稼翁集》之刊刻年代小考

柯贞金

论文

《长江学术》

2013年第1期

0.4万

 

12

《知稼翁集》版本考

柯贞金

论文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第3期

0.8万

 

13

黄公度行年考

柯贞金

论文

云南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

1.4万

 

14

《宋史?儒林传》疏误举证

王建生

论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3期

0.6万

 

15

宋人冯京、王遇等佚诗文辑考

王可喜

论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3年第1期

0.6万

 

16

《宋诗纪事续补》补正(一)

王利民

论文

《江海学刊》

2013年第6期

0.1万

 

17

《宋诗纪事续补》补正(二)

王利民

论文

《江海学刊》

2014年第1期

0.1万

 

18

北宋词人吴则礼考辨

方星移

论文

《兰台世界》2012年18期

0.5万

 

19

唐戴叔伦编年系地数据库建设论纲

苗贵松

论文

《华中人文论丛》 2013年12月

1.2万

 

20

《草堂诗余》成书年代及编者再考辨

陈丽丽

论文

《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4月

0.7万

 

21

晏几道晚年任鸿胪卿考

唐红卫

论文

叶嘉莹九十寿诞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5月

0.4万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