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中期检查情况

2015年07月31日13:12来源:

一、项目进展情况

依据要求,下面拟从四个方面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一) 执行与进展

“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作为《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于2012年10月获批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招标项目(第叁批)立项。同年12月2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文物出版社的领导和评审专家谢辰生、单霁翔、郑欣淼、张囤生、宋纪蓉、郝春文、张铭心、余辉、蔡敏等,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主编任昉及10个子课题负责人与主要成员,齐聚故宫,召开项目开题论证会。王素就项目的工作内容、总体框架、研究与出版计划进行了报告,相关评审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的价值与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项目的总体设计、研究内容、难点与创新点、出土文献整理注意要素、预期成果体例的继承与发展等提供了建议。

同日下午,项目工作会在故宫继续举行。项目执行主编任昉向子课题负责人与主要成员报告经费预算情况。各子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就本子课题的墓志收集、经费预算等情况以及共同关心的一级文物的拓印、合作协议的条款、项目会议的宣传、项目图书的定名和阶段性成果的发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开题论证会简报》已于2013年1月报送社科规划办、中央党校科研部。

自2013年初至今一年半时间里,项目主持单位故宫博物院陆续与10个子课题所在单位签订了分卷编集协议,并下拨了部分整理研究经费,敦促尽快成立子课题组,开展相关整理与研究工作。故宫总项目组对各子课题组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诸如拓片的制作、拍摄,墓志的录文、校对,编录工作中的注意事项,随时予以解决和解答,要求各子课题组重视阶段性成果的撰写和项目的宣传推介。此外,项目主持单位故宫博物院还以本项目为依托,于2013年8月申报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于同年12月招聘了一名博士后进站,以墓志、出土文献为方向进行业务培养。经统计,本项目从立项到现在不足两年时间,已完成专着两部(即《江苏》摆贰闭、《陕西》摆叁闭),论文18篇(10篇发表,8篇待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故宫总项目组随时关注各子课题进度,现将2014年5月收到的部分子课题组中期工作报告谈到的有关“标志性成果”的工作进展情况介绍如下:

子课题①:《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摆贰闭,南京市博物馆负责。

主要收录南京市博物馆考古发掘及征集所获墓志320合(500余方)。

具体工作分为:墓志的收集与编目(2011至2012年);墓志的拓片与照相(2012至2013年),派人去北京学习拓片拍照,并购置摄影器材,完成了照片拍摄;墓志的录入与句读(2012至2013年),课题组成员对拓片进行录入、句读,交本书主编初审并修改。然后正式向故宫总项目组提交。目前总项目组已完成审订,发稿至文物出版社,预计2014年9月前出版。

子课题②:《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摆叁闭,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负责。

主要收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及陕西省部分文博单位所藏墓志421合(700余方)。

具体工作分为:墓志的收集与编目(2011至2012年);墓志拓片的照相(2012至2013年);墓志的录入与校对(2012至2013年)。然后正式向故宫总项目组提交。子课题负责人、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吴敏霞参加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保护中心举办的会议,曾应邀介绍本卷编集情况、特点及内容。目前总项目组已完成审订,发稿至文物出版社,预计2014年11月前出版。

子课题③:《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摆肆闭,洛阳师范学院负责。

主要收录洛阳师范学院河洛古代石刻艺术馆藏洛阳新出土墓志300合(500方左右)以及偃师商城博物馆藏新出土墓志50合(约70方)。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所有墓志的拓印、拍照、录文和标点等工作。下一步将对墓志释文进行全面校对,预计2014年底可以全部完成并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此外,子课题组成员还对其中部分墓志进行了深入考释与研究,并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数篇论文,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子课题④:《新中国出土墓志?北京》摆贰闭,首都博物馆负责。

主要收录首都博物馆藏北京地区1949年以来出土墓志300余合(约500余方)。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全部墓志的收集、拓印、拍照等工作,正在进行释文的校对、注释、墓志出土情况复核等工作。预计2015年中可以全部完成并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同时,会完成并发表一些论文。

子课题⑤:《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摆肆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负责。

主要收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墓志约400合(650方左右)。其中大多数为新近出土并且从未发表过的新材料。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200合墓志的拓印、扫描、释文和校对工作,预计2015年初可完成全部400合墓志的同类工作,转入图版说明的撰写和人名索引的编写等工作,希望能在2015年下半年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此外,还撰写了一篇论文(《〈韦匡伯墓志〉抉疑》),作为阶段性成果,有望在2014年内发表。

子课题⑥:《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摆伍闭,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负责。

主要收录河南千唐志斋博物馆新入藏墓志约300合(约400方)。

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所有墓志的拓印、拍照、录文和标点等工作。下一步将对墓志出土情况进行调查、补充、复核。预计能在2016年底完成全部调查补充工作,并发稿至文物出版社。

子课题⑦:《新中国出土墓志?安徽》,安徽省文物局负责。

主要收录安徽省内1949年后出土的碑志及买地券等约300合(约400方)。

2007年,安徽省文物局曾向全省颁发《安徽启动〈新中国出土墓志?安徽卷〉编纂工作》红头文件,要求全省各地区派专人负责开展本地出土、收藏墓志的调查、登记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完成碑志及买地券的登记编目工作。预计2015年初可转入拓印、拍照、录文和标点、图版说明的撰写和人名索引的编写等工作。预计到2017年,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

子课题⑧:《新中国出土墓志?宁夏》,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负责。

主要收录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藏70余合(约100余方)墓志,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县文博单位藏墓志。

到目前为止,已部分完成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墓志的拓印、拍摄、释文、简注及图版说明撰写等工作。这项工作预计2014年8月底可以全部完成。此后,就将开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县文博单位藏墓志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同时开展民间散落墓志的调查和收集工作。

子课题⑨:《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北》摆贰闭,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负责。

主要收录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新入藏墓志和河北省各市县文博单位新入藏墓志。

到目前为止,正在进行本所新入藏墓志数字统计工作。此后,将开展河北省各市县文博单位新入藏墓志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同时开展民间散落墓志的调查和收集工作。预计到2018年,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

子课题⑩:《新中国出土墓志?山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负责。

主要收录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墓志和山西省各市县文博单位藏墓志。

到目前为止,已收集新入藏墓志100余合。此后,将开展山西省各市县文博单位新入藏墓志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同时开展民间散落墓志的调查和收集工作。预计到2019年,可以向故宫总项目组交稿。

总的来说,“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各子课题工作进展顺利,多数子课题完成情况良好,2022年整理出版墓志类图书10卷、20册的目标可以预期。

(二)调研与交流

本项目的基础工作就是对各子课题所在地的墓志等石刻资料进行调查与收集。对于该基础工作,本项目上述10个子课题所在单位都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此,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故宫总项目组与各子课题组间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互动与交流。2012年12月25日,在故宫召开项目开题论证会,就曾将各子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罗丰、韩立森、张宏明、何炳武、吴敏霞、马金花、魏扬菁、李明、顾涛等邀请至京参会。会议结束,他们返回原单位,都分别向子课题组成员传达会议精神。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故宫总项目组会不定期到子课题承担单位进行调研与检查。2013年3月21、22日,本项目首席专家王素、执行主编任昉先后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检查子课题《陕西》摆叁闭、《陕西》摆肆闭的工作进展情况,听取子课题负责人和相关研究人员对工作进度的汇报,明晰时间表,督促子课题按规定时间和程序稳步开展工作。还在京举办小型咨询会,为南京市博物馆课题组人员传授修补拓片和拍照等技术。

故宫总项目组与子课题负责人及成员在墓志整理基础上,也“走出去”参与各类学术交流与学术会议,向密切关注出土文献的学界介绍经验与相关研究。2013年12月,故宫总项目组负责人王素、任昉赴香港大学参加“第二届‘饶宗颐与华学’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十周年馆庆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了各自对于墓志碑铭整理研究的论文。2013年6月,《陕西》摆叁闭子课题负责人吴敏霞参加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保护中心主办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了《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第叁卷综述》文章。2013年9月、2014年4月,《河南》摆肆闭子课题负责人毛阳光先后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唐代江南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介绍了他对洛阳新出墓志的考释论文。

随着墓志整理工作进入录文、考释、研究阶段,各子课题组之间以及对外各项学术交流与研讨必将不断深入。

(叁)成果推介

“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组的各项活动与进展,都及时推介给国内各大媒体(报刊、网站)。2012年12月开题论证会情况,《中国文物报》(2012年12月26日第2版)、故宫博物院主办报刊《故宫人》都有报道(2013年1月10日第1版)。项目立项及开题论证、进展情况,各子课题单位所在地方媒体也进行了报导,如:《河北日报》2013年1月3日第3版刊登通讯“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获2012年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立项”;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新闻网刊登简讯“我中心参加‘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江苏工人报》2013年1月8日第2版载消息“新中国出土墓志收录南京考古材料”;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网站报道“‘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获立2012年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叁’预计年底出版”。等等。

故宫总项目组与各子课题组成员在从事“标志性成果”整理工作的同时,也注意撰写与石刻碑志相关的论文,作为“标志性成果”的辅助性成果。从目前情况看,已发表或完成论文18篇,加上“标志性成果”《江苏》摆贰闭、《陕西》摆叁闭,共有阶段性成果20篇部(详目见下附表),完成了既定目标。

2014年6月16日上午,在故宫总项目组所在地,故宫博物院第二会议室,召开了“2012年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建议滚动资助重大项目‘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江苏》摆贰闭、《陕西》摆叁闭专家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本项目阶段性标志性成果的《江苏》摆贰闭、《陕西》摆叁闭,延续了《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一期工程)的成功范例,一如既往重视出土文献整理尽可能保存原貌的最高原则,图版清晰,材料完整,释文精当,标点准确,整理规范,翻检方便,达到出版要求,可以出版(见附件5)。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一期工程)作为古籍与出土文献整理之典范,继2009年获得第二十五届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一等奖、2010年获得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之后,又于2013年获得“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殊荣。这项殊荣来之十分不易,是从1949年至2010年间全国出版的2.5万种古籍整理图书中评选出来的,一共只有91种,为今后古籍与出土文献整理、出版树立了范本和标杆。《光明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对“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评选活动给予了持续关注和广泛报导。“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作为《新中国出土墓志》的第二期工程,项目组成员面对范本和标杆,虽然倍感压力,但也充满信心。相信即将出版的《江苏》摆贰闭、《陕西》摆叁闭,其质量之过硬,决不会较第一期工程逊色,仍然当得起范本和标杆的美誉。

二、研究成果情况

“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整理出版《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的“标志性成果”——《江苏》摆贰闭、《陕西》摆叁闭、《河南》摆肆闭、《北京》摆贰闭、《陕西》摆肆闭、《河南》摆伍闭、《安徽》、《宁夏》、《河北》摆贰闭、《山西》共10卷20册,每卷平均收1949年后出土墓志300—400方,每方墓志均附有高清图版,以及规格、形制、出土地、收藏地等说明,另附加有标点和简注的精确释文及人名索引、地域检索表等。其中大多数为未经刊布的历史新资料,必将为推动中国通史研究、区域通史研究、历史文献学研究乃至故宫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二期工程,对于抢救和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居功至伟;对于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也树立了良好的范式和标杆。2013年8月,《新中国出土墓志》(第一期工程)作为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入选“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这正是从业界到社会大众对本书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最高肯定。

本项目从立项到现在不足两年时间,已经或即将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

首先是规划中作为“标志性成果”的10卷墓志,目前已完成《江苏》摆贰闭、《陕西》摆叁闭的定稿工作,并已交文物出版社发排制版,预计今年9月前和11月前可以分别出版。也就是说,到今年年底,项目全部进程已至少完毕五分之一,十年完工的目标可以预期。其中:

《江苏卷》摆贰闭上下册收墓志320合、500余方,约50万字。其中,六朝和明代墓志最有价值。1965年,南京出土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鲲墓志》,曾引发一场着名的“兰亭论辩”。20世纪90年代,书法界又根据南京最新出土南朝墓志,对“兰亭论辩”涉及的行书源流问题进行再研究。南京出土的明代宦官墓志,不少宦官都曾参加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促进了郑和下西洋的研究。明代开国功臣徐达、沐英等家族,世代都葬于南京,他们的墓志对于明代功臣世家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这些墓志全部收入了本书。

《陕西》摆叁闭上下册收墓志421合、700余方,约80万字。其中,唐代墓志不少出自榆林、延安等陕北地区,多为北魏六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将士的后代。我们知道:北齐、北周两个割据政权,即为六镇将士后代所建。这些墓志对于研究北魏六镇始末十分重要。还有就是,对于明代第一大藩王秦王府墓志多达40余方,对于清代陕甘回民起事墓志将近10方,对于清代乡绅李氏家族墓志10余方,对于研究明代藩王府的构建、清代陕甘回民起事,清代乡绅阶层保存传统文化非常有价值。

其次是规划中作为“辅助性成果”的相关研究论文。故宫总项目组以王素、任昉两位先生为主,在本项目立项之后,已刊布碑志类研究论文、会议论文8篇。王素先生侧重中古时期墓志的研究,对于墓志披露的唐代征讨龟兹的昆丘道(或昆山道)行军资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任昉先生则从新中国成立后出土的清代王熙墓志出发,对清顺治皇帝与传教士汤若望之交游,以及《顺治遗诏》的真伪问题,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们两人还对墓志整理的规范做过一些建设性工作。洛阳师范学院子课题负责人毛阳光,率领他的团队,对洛阳新出墓志进行一系列研究,已刊论文6篇,还有数篇待刊。此外,南京市博物馆子课题组、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子课题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子课题组也都撰有论文待刊。

相信随着下一阶段工作的深入,会有更多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涌现。

注:2010年立项的重大项目主要填写2012年6月以来的研究成果情况。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

《新中国出土墓志·江苏》摆贰闭

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

着作

文物出版社2014年9月前出版

50万字,500余幅图。

 

2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摆叁闭

故宫博物院、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

着作

文物出版社2014年11月前出版

80万字,700余幅图。

 

3

《中国中古墓志整理研究的新收获——以大唐西市博物馆新藏北朝墓志为中心》

王素

论文

日本伊藤敏雄(研究代表)《墓志を通した魏晋南北朝史研究の新たな可能性》,大阪:2013年5月

2万2千字

 

4

《&濒迟;顺治遗诏&驳迟;与&濒迟;汤若望回忆录&驳迟;——兼谈1949年后出土的&濒迟;王熙墓志&驳迟;》

任昉

会议论文

典籍?社会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4届年会论文,北京燕山大酒店,2013年6月29-30日

1万字

 

5

《墓志整理叁题》(无图简本)

王素、任昉

论文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13年第7期(总第509期)

6千字

 

6

《墓志整理叁题》(有图详本)

王素、任昉

论文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第6期

7千字

 

7

《唐华文弘墓志中有关昆丘道行军的资料——近年新刊墓志所见隋唐西域史事考释之一》

王素

论文

《西域研究》2013年第4期

1万1千字

 

8

《略谈选堂先生对东南亚华文碑铭整理的功绩——从〈星马华文碑刻系年〉说起》

王素

会议论文

第二届“饶宗颐与华学”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十周年馆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3年12月8日-11日

1万1千字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9

《略谈选堂先生对墓志整理的贡献——以〈唐宋墓志:远东学院藏拓片图録〉为中心》

任昉

会议论文

第二届“饶宗颐与华学”暨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十周年馆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13年12月8日-11日

7千字

 

10

《高昌墓砖对女性的记述》

米婷婷

论文

《吐鲁番学研究》2014年第2期

1万字

 

11

《洛阳新出土唐代景教徒花献及其妻安氏墓志初探》

毛阳光

论文

《西域研究》2014年第2期

1万字

 

12

《洛阳偃师新出土唐〈杜嗣俭阎夫人墓志〉及相关问题研究》

毛阳光

论文

《敦煌学辑刊》2014年第1期

1万字

 

13

《唐孟珏墓志考论》

牛红广

论文

《唐山师范学院》2013年第4期

6千字

 

14

《卢元福墓志校补》

牛红广

论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3千字

 

15

《唐贾敦赜墓志考释》

牛红广

论文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8千字

 

16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第叁卷综述》

吴敏霞

会议论文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与保护中心主办“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6月17至18日

8千字

 

17

《洛阳新出土唐书家萧谅墓志考释》,

毛阳光

论文

《中国书法》2014年待刊

 

 

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发或出版时间

字数

转载、引用、获奖等情况

18

《唐柳秀诚墓志及其史料价值考述》

牛红广

论文

《四川文物》2014年待刊

 

 

19

《唐刘渭墓志及其史料价值考释》

顾飞

论文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待刊

 

 

20

《对于吴经墓出土墓志地券的一些考证》

顾苏宁、徐佩佩

论文

待刊

 

 

课题组供稿
(责编:实习生、张文卓(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