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项目“数字化生存下的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负责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虚拟现实技术是当代数字化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开发,几乎随时随处都与虚拟现实技术有关。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提升虚拟现实技术的文化保护作用
在文物古迹的修复、保护与保存工作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文物修复精度,并能预先判断、选取将采用的保护手段;可以预先展示文物古迹修复后的影像,预测修复、复原方法的可行性;可以考察修复环节和修复后的耐久性,缩短修复工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文物古迹的保护技术,也提高了保护的效率。通过对文物古迹进行虚拟化,极其有利于科学、高精度和永久性保存。在文物古迹修复中,可通过增强虚拟现实系统,将文物破损部分虚拟出来,把虚拟部分和真实文物融为一体,从而有助于文物的完整“真实”,大力提升文物修复水平。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提升文物古迹修复水平,也有利于在文物古迹陈列展示中对其进行保护。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完全虚拟化的文物古迹,可以减少文物与外界接触,减少光、声与人为对文物的破坏。相对而言,另一种文物保护方法——文物复制的成本远远高于虚拟现实技术成本,对于一个整体文化遗址来说,复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做到,并且虚拟现实文物一旦形成,便不会毁坏。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通过民间传承人代代相传,在人为传承过程中,难免会失去遗产的原真性,不利于其保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动作、工艺更加接近原真性。其次,对于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搜集文献资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其虚拟复原出来,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再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可以推动其跨时空的传播与传承,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立体化传播文化遗产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二维文物古迹制作成叁维影像,对文物古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文物古迹的虚拟现实展示可以更好诠释文物古迹的文化内涵,彰显文物古迹的非凡魅力。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使人们身临其境地观察“文物古迹”,避免现场文物展示和游客参观活动对真实文物的影响,实现资源共享以及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现代化,使其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
由于交通或其他条件限制,大量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的价值无法完全发挥出来。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脱离文物古迹实体而表现其本来的重量、触觉等非视觉感受的技术手段,可以根据考古研究数据和文献记载,完整地模拟展示尚未挖掘或已经湮灭了的遗址、遗存,并将其统一整合起来,使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或虚拟博物馆就可参观到珍贵稀有的文物古迹,亲身感受文物古迹深厚的文化底蕴,尽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当然,不仅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文物古迹进行全方位、更广范围的展示传播,同样也能利用这一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传播。
拓展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化途径
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中过去的故事、当前的状态或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进行虚拟展示和演绎,不仅可以使虚拟现实技术满足“真实”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而且能充分表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内涵。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丰富历史文化旅游产物。传统历史文化旅游多以参观游览为主,缺乏主动参与、探寻历史文化奥秘的积极性。如在景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一些虚拟场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游客主动参与,利用交互技术形成互动,会大大激发游客兴趣。
虚拟现实技术大大提高了历史文化影视作品的制作水平。传统历史文化影视作品一般需要搭建实际场景、招募演员表演,成本十分昂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同类影视作品,成本则大大下降。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逼真的效果足以“以假乱真”,观众同样可以享受真实场景、演员表演带来的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历史文化类动漫游戏开发的主要技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动漫游戏的逼真性与体验性越来越明显,动漫游戏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尤其是对于历史文化内容的动漫游戏,日益吸引着众多玩家参与。
众多诸如文物古迹类虚拟产物的开发,既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又不会破坏原有的文物古迹,这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因此,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能使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