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在完成第一阶段课题理论认知、课题框架完善、基础资料准备及子课题细化分工与分配落实,第二阶段课题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实际调研工作的基础上,2013年7月以来,课题已基本完成第叁阶段工作:
总课题与子课题的理论研究与编纂
1.启动并完成总课题的理论研究;
2.分头启动并完成课题组各成员的子课题理论研究;
3.初步完成总课题与各子课题的编撰。
课题于2013年7月顺利进行中期检查。
目前已启动第四阶段工作: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与出版
1.对初步形成本课题撰写进行归总及再次修改;
2.进一步完善本课题撰写,并邀请专家评估;
3.对课题进行总结报告、并展示成果;
4.将课题作为《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出版。
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一:晚清及五四:现代文学制度之创立
自进入研究阶段以来,该子课题组两位研究者倪婷婷教授、施龙老师即按照计划展开工作。2013年7月以来已完成的研究工作主要有:课题分两章,第一章清末文学机制转型:新文学制度萌芽期,第二章“五四”:新文学制度草创期。其中,第二章基本完成撰述工作。主体是按照2012年10月课题组会议定下的基本框架,分别围绕政策法规、出版传播、机构团体、文学教育(读者)等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已完成第一节,即现代文学观念的转型,与此观念相应的制度萌芽要素仍在梳理,有待撰述。
具体论述有:《王国维与现代文学观念之形成》、《北洋政府的文化管理机构与文化政策》、《新文学的出版与流通》、《文学社团的组织结构及运转》以及尚未最终完成的《新文学读者的形成》。
另,材料收集基本完成。
子课题二:文学制度与叁四十年代中国文学
子课题二由王爱松教授和王昉老师负责。
“叁四十年代”子课题代表性成果为论文集《对话性阅读与批评》、论文《鲁迅“京派”与“海派”话语的生成机制》《重复与循环:中国当代小说的一种结构方式》。
《对话性阅读与批评》分上下两编。上编“现代文学的生成机制”涉及现代文学制度与文学社团、文学批评、作家创作等之间的复杂纠结;下编“当代文学的审美选择”涉及当代作家的审美选择与文学潮流、文化背景的复杂关联。
论文《鲁迅“京派”与“海派”话语的生成机制》认为:鲁迅有关“京派”与“海派”的言说,随时间与语境的变化前后略有调整,但观点始终保持着内在的连续性。他在做出“‘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的论断时,虽然也以具体的人事为基础,但总体上着眼于一种宏观文化现象的比较,上升到了一种带有超越性的文化批判。他在说“京派大师”与“海派小丑”、“老京派”和“小海派”时,却明显实有所指。鲁迅有关“京派”、“海派”的言说,既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紧密结合在一起,也与鲁迅对北平、上海两个城市的体验、记忆甚至想象有紧密关联。
论文《重复与循环:中国当代小说的一种结构方式》认为:重复与循环,既是自然时空与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作家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结构方式。在部分新历史小说、新写实小说和先锋小说中,中国当代作家利用这种结构方式表达对现实、历史、人生的认知和冥想,承载特定时期的集体记忆和日常经验,构成了同一种结构方式的叁种变异。这同一种结构方式的叁种变异,既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艺术表达的多种可能性,也呈现出当代作家历史反思、人生认知和艺术实验的某些局限。
子课题叁:十七年文学与一体化文学制度的确立
黄发有教授负责“‘十七年’文学制度史”部分,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专著一部《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42万字。在一流期刊独立发表7篇论文:1. 黄发有:《文学风尚与时代文体——〈人民文学〉 (1949—1966)头条的统计分析》,《文学评论》2012年第6期;2.黄发有:《〈文艺报〉试刊与第一次文代会》,《文学评论》2014年第1期;3.黄发有:《从先锋美学到含混美学》,《文艺研究》2013年第8期;4.. 黄发有:《文学与年龄:从“60后”到“90后”》,《文艺研究》2012年第6期;5. 黄发有:《呼唤大编辑》,《中国出版》2012年14期;6.《巴金的编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中国出版》2014年第4期;7.《“长篇崇拜”与文体关系》,《文艺研究》2014年第10期。另外在CSSCI来源期刊独立发表论文15篇,较为重要的篇目为:1.黄发有:《跨媒体风尚与文学的前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2期;2.黄发有:《从“边区文艺”到“西北文艺”——〈西北文艺〉(1950-1953)研究》, 《小说评论》2013年第1期。3.黄发有:《莫言的启示》,《东岳论丛》 2012年第12期;4.黄发有:《“有情”的诗心》,《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6期;5.黄发有:《经典流传与时尚泡沫》,《南方文坛》 2012年第6期;6.黄发有:《诗神的涅槃——“文革”的诗歌潜流》,《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5期;7.黄发有:《北京世妇会遗产与女性文学的责任》,《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8.黄发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9. 黄发有:《媒介互动格局中的文学期刊》,《当代作家评论》2014年第1期;10. 黄发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学复苏》,《文艺争鸣》2013年第10期。最近还有数篇论文将陆续发表。
其中《文学与年龄》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16期全文转载,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得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江苏文学评论奖一等奖;《从先锋美学到含混美学》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21期全文转载,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跨媒体风尚与文学的前途》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7期主题转载,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年度优秀论文奖;《媒介互动格局中的文学期刊》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7期主题转载;《“长篇崇拜”与文体关系》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2期主题转载,被《新华文摘》2015年第3期专转摘;《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的问题和方法》被《新华文摘》2015年第1期转摘。《从“边区文艺”到“西北文艺”——〈西北文艺〉(1950-1953)研究》、《莫言的启示》、《“文学新星丛书”的寂寞事业》也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子课题四:“旧文学”体制的破除与“新文学”体制的构建
张光芒教授负责有关“文革”时期子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至今已完成了该编“文革:旧文学体制的破除与新的文学体制的构建”研究内容的初稿撰写工作,约6万字。第一章阐述文学体制由“旧”到“新”的急剧转换,包括“1962—1966:清算十七年文学规范体系的开始”、“从‘牛棚’到‘干校’:对作家队伍的身份阉割”、“围剿‘黑八论’:反叛旧体制的文艺实践”等内容。第二章探讨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全面构建过程,分别从“文革”主流文艺创作的生产机制、文学场域的权力博弈、以写作组为标志的新型组织形式及文学批评背后的政治意识形态运作等层面进行论述。课题组成员王冬梅发表了《“文革”后期文艺刊物的历史考察》(《扬子江评论》2013年第4期)等中期成果,该文通过对“文革”后期文艺刊物的考察,历史地呈现出这一段“被遗忘的缪斯”的本来面目,并挖掘出文艺刊物背后蕴藏着“文革”文学的历史形态及其内在逻辑:它并非空白,当然也绝非充实,其本质是单一,是寓多样于其内的单一。
子课题五: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制度
何言宏教授负责的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制度主要完成成果:
《知识人的精神事务》中的《精神权力的瓦解与重塑》、《当代中国的见证文学》和《正典结构的精神质询》等论文侧重研究1980年代中国的文学制度与知识分子写作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和反思了198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伤痕”、“反思”文学未及充分展开、并且迅速由“寻根文学”、“先锋文学”顺势发展的制度原因,也对“见证文学”的未及发展和未获得充分研究、一些争议性作品饱受制度性压抑的文学史状况做了重新研究;而《介入与超越》中的《多远博弈的文学评奖》,则对当代中国文学中的评奖制度深入讨论,揭示了“政府奖”体系和“民间文学奖”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应该激励和开放民间文学奖;《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以“文学体制”和“文学亚体制”的角度研究和总结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中国诗歌,尝试性地首次提出文学的“混合体制”以便为中国文学寻求未来的体制创新;《营造健康的文学生态》,也重在强调从文学制度的方面保护文学的自由生长。
子课题六:新世纪文学制度的新变
傅元峰副教授负责该子课题研究。2013年以来,在前期文献搜集的基础上,完善了新世纪十年大部分相关资料文献收集,主要包括:近十年重要文艺政策(重要讲话、通知、会议决议、规章制度和相关文化法规等),近十年作协、民间文学团体等的文学策划与活动的重要资料,近十年文学教育的相关文献,文学奖项调查统计,文学民间刊物调查统计,网络文学信息调查统计等;根据这些调查资料,撰写了课题的部分章节,形成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主要包括:对当下学术研究中“民国文学”视角的分析,对当代诗歌民刊的研究,对城市文化对文学制度的影响的研究,对21世纪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细读,对文学制度对作家创作影响的抽样分析,等等。
子课题七:台湾香港地区:特定时空下的文学制度
刘俊教授负责该子课题研究。2013年7月以来主要完成成果有:刘俊《〈论“二十世纪中国”〉与叁个“中心主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12期;刘俊译《论台湾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潮流》,《扬子江评论》2014年第2期;刘俊译《论台湾文学场域中的现代主义潮流》,《华文文学》2014年第4期;刘俊译《台湾文学新态势:政治转型和市场介入》,《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4年6月,第9卷第1期;刘俊《论北美华人文学中的故国历史和个人记忆》,《暨南学报》2014年第9期;刘俊《“告别”的姿态和意义——论黎紫书的〈告别的年代〉》,《南方文坛》2015年第1期;刘俊《论白先勇小说中的儿童—青少年人物形象》,《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年第1期。马泰祥《殖民地左翼文学刊物的坚持与溃败:〈台湾新文学〉(1935—1937)之文化生产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14年第5期;马泰祥《殖民地文学交往中“台湾想象”的生成意义——以〈华丽岛的冒险〉为例》,《华文文学》2014年第5期;马泰祥《从〈文学江湖〉看台湾“反共文学”史观》,《粤海风》2014年第4期;马泰祥《殖民地身份认同与左翼倾向——以〈台湾新文学〉(1935-1937)创作群体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3年第2期。朱云霞《地方性的建构:台湾地方文学奖综论》,《扬子江评论》2014年第4期;《“解严”后台湾家族书写的特征与意义》,《中南大学学报》,2014年2月。
子课题八: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料汇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丁帆、吴俊。最终成果为《制度与批评:中国当代文学文献提要》多卷本。该项目内容为1949-2000年中国文学制度与文学批评的理论文献提要(以单篇文章为主,不包括创作作品)。内容来源于公开出版物发表的文献,按时间编年排列,体例由文献标题、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刊期)、字数及文献内容提要等按统一序列编排。提要撰写原则是力求客观、准确、全面地体现文献要点与特色,不做主观评价。每篇文字少则百字,一般也在二百字以内。整个项目现已完成约200万字,预计总字数约500万字。计划2016年完成。
(2)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1、数据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至2013年上半年,已到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及北京大学等高校及历史档案馆调研,主要调研内容为各期文化政策、政治文件,相应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资料、出版资料、文学项目与评价资料、重要的文化人物与文学人物资料等,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机构研究资料;至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地调研,主要调研内容为政党史料、文化论争资料、报刊资料、延安文献资料、解放区作家资料等;在境外会议期间,去台湾、香港调研,对台港文学机制、制度等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2013年7月以来,按预定学术安排,课题组成员至日本东京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香港珠海学院等校调研,主要内容为海外文学制度研究资料、“文革”文学研究资料等。
课题组并通过组织或参与各类相关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征询其他研究者的意见和建议。
2、学术会议:2013年7月以来,已举办的专门会议有叁次课题研讨会议(2013年12月、2014年6月、2015年5月)。此外,围绕该课题相关具体问题,举办了“新诗国际研讨会”、“中国故事与本土叙事传统”会议、第叁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
叁次课题研讨会参照开题会拟定的具体要求,就各子课题进展情况对已展开的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了课题研究框架,并强调在抓紧阶段性研究成果发表工作的同时,加强总课题和子课题的系统理论研究和初稿撰述工作。此外,课题组还对研究文献进行了补充。对各子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要求,如针对子课题一“晚清及五四:现代文学制度之创立”,提出必须注重此阶段的文学政策、文学出版检查制度以及文学教育功能;针对子课题五“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制度”,提出必须注意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间文学制度以1989年为界的明显的断裂和分割;针对子课题六“新世纪文学制度的新变”,课题组提出应注重此时期的特色网络文学制度。
围绕相关研究课题,2013年7月以来,课题组组织了叁次学术研讨会。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文化语境的深刻分化,中国大陆、港澳台以及海外的新诗写作在不同发展格局中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国文化在二十世纪也经历了多次深刻变革,探索不同的历史语境、文学制度下诗学策略的变迁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课题。长期以来,新诗的写作与研究者居于广泛复杂的文化背景,不同地区、国家的文化差异形成了多样化的诗歌风格与诗学体系;从学科上看,则存在着诗歌史与诗歌批评、诗学理论等方面的学术区别。不同文化版图、不同诗歌趣味的诗人和学者,他们所依据的视野必然是多元的,而多元的文化视野为研究新诗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此,课题组依托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于2013年11月举办“新诗国际研讨会”,就“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课题中的诗学制度与策略问题进行专门研讨。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受到西方文学叙事传统的影响较深,与西方资源的联系相对紧密。新文学创作与中国文学自身传统的承继关系,以及本土文学制度对其的深刻影响,在学术界一直缺乏深入系统的爬梳。随着当下的文学创作中不少作家有意识地从本土叙事传统中寻找新的文学资源的情况不断浮现,相当多的研究者已经骤然发觉这种文学承继“断裂论”很有可能忽视了本土叙事传统、文学制度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力。在中国固有的文学传统框架内,如何理解文学创作与本土传统叙事资源、文学制度之间的有机联系,这需要知识背景多有不同的学者、批评家以及文学写作者齐聚一堂进行讨论,以开阔学术研究视野、拓展文学创作思路。为此,中国现代文学馆与课题组依托的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于2014年6月联合主办“中国故事与本土叙事传统”研讨会,围绕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围绕“世界华文文学”的话语权、前沿理论问题研究的学术探讨日益引起关注和重视。为此,课题组依托南京大学于2014年11月举办第三届“21世纪世界华文文学高峰会议”, 本届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新地文学发展协会、南京大学联合主办,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承办。本次会议在世界华文文学的概念、一般范畴以及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文学、一般国别文学、区域文学、族群文学的研究方面,都进行了富于创新性的探讨,有些问题已经突破了既有的研究格局和认知,提供了崭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前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问题的探讨也卓有成效。
3、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除召开课题学术会议外,项目组成员还利用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积极与相关专家学者探讨课题相关问题,并加强与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博物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及外文所等科研单位,及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学术合作关系,进行课题相关合作研究。
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法国阿尔多瓦大学等欧美亚洲名校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
结合课题研究,2013年9月21日,课题组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钊贻教授前来学术交流,举办题为《鲁迅赴香港讲演的几个问题》的讲座,主要探讨刘随与赵今声两说、讲稿修订、基督教青年会、讲演意义与贡献等问题。
2013年11月1——4日,课题组依托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举办“豁蒙讲坛”系列讲座四场,分别为:台湾中研院副研究员、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终身教授、台湾《现代诗》、《现在诗》诗刊特约主编杨小滨主讲的《台湾当代诗的发展》;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教授、汉学系主任,阿尔多瓦孔子学院法方院长,法国国家行政学院(ENA)教授,《跨文化对话》副主编,“远近丛书”法方主编金丝燕主讲的《法国当代诗歌:语言的陷井与精神性的复归》; 德国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顾彬主讲的《高行健、莫言与中国当代危机的问题》;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东亚语文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加州大学环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奚密主讲的《发明中国:英译汉诗的美学取向》。四次讲座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诗的现状和发展以及中国当代作家作品在海外的传播问题。
2013年12月20日,应课题组负责人丁帆教授邀请,着名文艺评论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仲呈祥教授前来讲座,仲教授曾任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等职。此次讲题为《对于当代影视文学与影视艺术的若干思考》,主要涉及影视文学制度等问题。
2014年3月16日,课题组邀请诗人、画家、小说家,《今天》及“星星画会”主要成员严力先生以及诗人、翻译家、摄影家李笠先生前来举办“跨界的边界——当代艺术与当代诗歌讨论会”,并邀请了子川(诗人,《扬子江诗刊》主编)、于奎潮(马铃薯兄弟)(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弦(诗人,《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任)、育邦(诗人,《青春》杂志社主编)、梁雪波(诗人,江苏文艺出版社媒体总监)等嘉宾出席讨论会,讨论会由课题组何同彬主持,会议主要涉及当代诗歌发展现状、当代诗学制度与策略等问题。
2015年6月3日-8日,课题组依托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邀请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藤井省叁教授、台湾新地文学发展协会理事长郭枫先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先生前来学术交流,分别作题为《现当代中国归乡故事系统与托尔斯泰&濒迟;安娜?卡列尼娜&驳迟;》、《台湾现代诗发展的脉络》、《文学经典与文学史观念及文学史撰述问题》的讲座。藤井省叁教授、郭枫先生与李敬泽先生均与课题组保持长期合作交流关系,此次前来也与课题组相关成员就课题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工作简报:《〈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开题报告成果简报》和2013年中期检查报告已报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目前已基本完成第叁阶段“总课题与子课题的理论研究与编纂”工作,但是对已有成果进行全面统筹梳理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是整个课题的重点和难点,这一工作尚需继续完善,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系统编纂,争取如期高质量完成预期的课题最终成果,完成专着的出版,并使之向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转化,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也作为图书馆收藏资料和同行们进行研究的参考文献。
2、本课题尤其是子课题《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料汇编》文献史料搜集工作较重,且对于整个课题的研究至关重要。要从庞杂的文学制度史料中遴选出少数研究资料或许不难,但全面搜检百年制度流变、清理史料和文献,并对每一种重要因素进行价值评估,最后以编年形式做出文学制度重大事件年表,这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翻查各种史料,并需大量精力进行阅读、评议和辨析。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在数据调研和资料收集方面的工作,并保障研究者投入项目时间。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介绍
丁帆:《有“社会良知”和深邃思想的文学批评》,《南方文坛》2014年第1期。
基本内容
提出评判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的标准。概括中国大陆文学批评的叁种形态:学院派批评、体制派批评、工农兵式批评,并提出除此之外的网络派批评的不可小觑的力量,同时要对其可能所受的资本主义商品文化戕害保持必要的警惕。呼吁文学批评的勇气、责任和正义感。
主要观点
1、评判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的标准:既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又有深邃思想的作品才是好的文学作品;既有“社会良知”,又具备深度的知识储备和哲学思考的文学批评才是好的文学批评;2、文学批评已成为一种职业,在这样的体制下,文学批评主要呈现叁种形态:学院派批评、体制派批评、工农兵式批评,无论哪一种形态,真正有思想的批评家少之又少,价值观念的混乱成为了他们思考问题深刻性的阻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每一位知识分子应该确立的批评目标;3、网络派批评是不可小视的、正在茁壮成长的批评力量,其鲜活的形式和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关注,但同时也要警惕资本主义商品文化可能对其带来的戕害。
学术价值
学理性地梳理几十年来盘桓在我们文学批评上空的魔咒:没有哲学思想和历史知识的积累作为批评家主体的方法,没有“社会良知”作为批评价值观的基础和底线,文学批评陷入肤浅的肤浅的语言循环之中。归纳出现行体制下所产生的叁种批评结果:学院派批评、体制派批评、工农兵式批评,指出将文学批评当做谋生饭碗的知识分子中很难产生真正有思想深度的批评。呼吁建立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文学批评体系,“从主观上来说,我们的文学批评缺乏的就是勇气、责任和正义感——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共同的学术和学理的认知,就不可能建立起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文学批评体系。”
社会影响
本文发表后,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下载频次159,被引频次5,人大复印资料2014年第3期转载。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