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中期检查报告

2016年03月09日13:54

一、 研究进展情况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立项以来,本项目研究计划总体运行良好。我们2013—2015年的总体思路是:收集、整理以往发表的与汉民族起源相关的的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人类学资料;以中原地区与华夏-汉民族密切相关的考古学重要资料为基础开展核心研究工作,同时配合开展对周边地区其他族群,尤其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与汉民族及其祖先曾经发生过较大规模的融合、通婚的那些古代族群进行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骨化学以及动植物考古学的调查、研究,为探讨汉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提供更多的生物考古学证据。

按照上述思路,两年来,我们选择云南纱帽山滇文化墓地、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大堡山墓地、内蒙古准格尔旗寨子塔遗、郑州薛庄遗址、北京延庆县西屯墓地、吉林省白城市双塔遗址等出土的人骨作为核心的研究资料开展了体质形态和古顿狈础分析,目前体质形态的研究已经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与现今当地汉族体质特征差异较大,反而更趋同于今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省份汉族。经过几十个遗址、数以千计的数据测量得出,古中原类型人面部具有“低面、阔鼻、低眶”的特征,与现代北方汉族面部狭窄而高,鼻宽、眼眶宽度和面部扁平度均为中等形成反差,中原汉民族面部特征的古今差异表明,古代汉民族必然在某些阶段经历过其他民族血统的融入。

纵向来看,从前秦时期至汉代,中原地区居民均属于“古中原类型”。但从宋代开始,当地汉族体质特征开始偏离该类型,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学距离,显示出更为混合的体质性状。混合体质性状的出现,是因为宋墓里的人骨,在原有“古中原类型”基础上,接受了较多来自其他族群的遗传学因素,包括“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北类型”的古代戎狄族群,也就是融合了其他古代民族。中原地区汉族体质特征古今差异明显,并从宋代开始进入“混血”状态。这两点发现从生物考古学角度证明,汉民族确实为多民族融合而来。为丰富中国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各个古代民族的迁徙和融合模式,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等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积累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科学证据。古顿狈础的研究方面,线粒体母系遗传结构的研究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开展驰染色体父系遗传结构的实验工作。周边地区其他族群的研究工作也在广泛展开,该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收获,目前还在进行中。骨化学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动植物考古的研究工作也在有计划地进行中,目前主要处于资料的收集、实验分析和数据库建设阶段。

分子考古学子课题研究进展:

1. 取样:2013年10月,从中原地区采集仰韶时期,早商时期,汉代等古代人类遗骸共计112个样本;2014年7月甘青地区取样112个;2014年10月北方边疆地区东周时期取样120个;2015年6月东北地区东周时期取样79个。

2. 实验情况: 2014年6-9月份中原地区样本的初期处理;9月份至今,主要对这些个体进行线粒体DNA的研究,线粒体分析实验目前顺利;性别鉴定情况非常理想,父系研究还在进行当中。目前线粒体DNA测试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处于数据统计分析阶段,性别鉴定工作完成三分之二。我国北方边疆地区及东北地区东周时期的样品正处于样品的前处理及抽提阶段,预计在2016年初会有初步分析结论。

体质人类学子课题:

对我国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云南纱帽山滇文化墓地、甘肃磨沟墓地、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墓地、内蒙古大堡山墓地、准格尔旗寨子塔遗址、吉林后套木嘎遗址、双塔遗址、蒙古国胡拉哈山谷惭21号匈奴墓、河南西山遗址、北京延庆西屯墓地、河南荥阳薛村遗址出土的的人骨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研究论文部分已经发表。

骨化学子课题:

研究重点在北方长城地带先秦两汉时期古代居民的饮食结构变化,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宁夏平原地区汉代居民的食谱分析初步揭示了汉代内蒙古长城地带,西汉王朝通过实施移民屯垦和属国等政策,大力推动了河套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改变了河套地区原有的经济模式和人们的饮食结构。研究结果为复原汉代北部边疆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和证据。

动植物考古学子课题:

研究重点在收集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古代动植物标本,建立相关地区的动植物标本数据库。

②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1. 2013年8月23日至26日,首席专家朱泓教授应邀参加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上海市文物局承办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 共有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和100多位国内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考古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包含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演讲、世界考古重大研究成果演讲、世界考古学主题论坛演讲、公众考古学讲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此次参会拓展了开展该课题研究工作的国际视野。

2. 2013年11月18日至30日,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考古学系著名法医人类学家、生物考古学家Deborah C.Merrett教授来我中心访问。Deborah教授主要从事古病理学、牙齿显微结构及未成年个体性别年龄的精确鉴定研究。访问期间,Deborah教授还参观了中心的人类学实验室、考古DNA实验室,对我中心师生在教研、科研和国际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合作领域。Deborah教授与我中心人类学实验室的师生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西蒙菲莎大学考古学系拥有加拿大一流的法医人类学及生物考古学实验室,是北美考古学研究的重镇,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该系与我中心一直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Deborah教授的此次访问进一步推动了两校考古学科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3. 2014年8月11日—13日,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合作主办,国家文物局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西蒙菲莎大学生物考古学联合实验室协办的“东亚地区生物考古学”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archaeology in East Asia)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西班牙国家人类进化研究中心、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西蒙菲莎大学、南非金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山西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2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40余位生物考古学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生物人类学、古DNA研究、古代人类食谱分析、古代人类迁徙分析、骨骼病理学、高科技设备应用、三维数据分析、功能压力分析、高校学科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会议上,各国专家和与会学者对生物考古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无论在个案分析还是人群研究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生物考古学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生物考古学家Jane E. Buikstra教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提出,旨在对考古发掘出土的人类遗骸和动植物遗存进行综合、系统地研究,从而构建起古代社会人类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图景。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生物考古学在研究对象的拓展、技术方法的革新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国内的交流合作也日益紧密。东亚地区,作为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研究材料和特殊的历史背景,生物考古学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世界生物考古学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此次国际研讨会的召开,对于促进我国生物考古学学科的发展、推动学科、学术机构间的交叉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2014年8月27-30日,课题组成员崔银秋、周慧教授参加了第6届分子生物考古学国际研讨会(ISBA)在瑞士巴塞尔大学(Basel)举行,来自26个国家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围绕古DNA研究、稳定同位素、蛋白质分析、病原体研究以及动植物驯化等主题在2个分会场进行了80余场大会报告,交流了当前分子生物考古学领域的前沿问题,推动了生物考古学在研究视角和技术应用方面的新进展。国际分子生物考古学领军人物、英国曼切斯特大学Terry Brown教授作了题为《分子生物考古学的21年》的主题演讲。中国古DNA研究专家、吉林大学周慧教授作了题为《汉民族多元性起源的古DNA证据》的海报展示。

5. 2014年10月20日至22日,首席专家朱泓教授应邀参加了由新疆省自治区文化厅、新疆省自治区文物局、吐鲁番地区行署主办,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博物馆承办的“吐鲁番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Turfan and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Forum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urfan Studies)。 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蒙古等国和国内包括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疆省自治区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多所科研学术机构及知名院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6场共40余个大会发言。朱泓教授提交了论文《小河墓地古代居民的口腔健康与饮食》,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6. 2014年9—11月,课题组成员张旭参加2013—2014年度,岗嘠墓地出土人骨的整理工作。并完成《2013年度岗嘠墓地出土人骨研究报告》及《2014年度岗嘠墓地出土人骨研究报告》。

7. 2014年9—11月,课题组成员周慧教授等一行5人赴岗嘠墓地采集出土人骨标本及牙齿标本,与发掘领队交流古代DNA研究计划及关键性学术问题。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群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汉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贡献。历史上大量的蒙古族人群融入到现代汉族人群中。对其进遗传多样性分析,对于研究汉族形成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8. 2014年8月26日,课题组成员李春香和李红杰博士赴青海民和县喇家村对该地区出土的喇家遗址进行考察。该遗址距今约4000年,被认为是齐家文化的代表之一。该地区古代人群被认为对中原汉族人群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同时该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探讨齐家文化的渊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我课题组对该墓地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进行了取样,DNA的研究结果将为揭示齐家文化人群的遗传结果及其与中原汉族人群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线索。

9. 2014年春季至今,课题组成员赵东月博士曾多次赴云南大波那遗址进行取样,该遗址出土的大量人类遗骸,为我们研究青铜时代该地区人群的起源和构成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这批古代人群进行DNA分析,将为研究汉,藏起源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可对比的数据。

10. 课题组博士研究生肖晓鸣、张旭等赴美参加美国体质人类学学会第83届年会,美国体质人类学学会第83届年会(the 8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于2014年4月9日-13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召开。作为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盛会,本次年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学及人类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人数逾千人。会议分为55个session,形式有口头陈述,墙报展示,小型讨论会,主题讲习班等。主要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人类遗传学、古人类学、灵长类学、非人类灵长类骨骼生物学、人类学教育研究、人类生物学、人类骨骼生物学。

11. 课题组硕士研究生李墨岑等赴西班牙参加国际原史与史前科学联盟(UISPP)第17届大会。大会于9月1日在布尔戈斯大学正式开幕,当地政界和学界的代表性人物应邀出席了开幕仪式。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五大洲60个国家的1500名学者(含600名学生)参与由UISPP各科学委员会筹办的专题和其它自选专题共115个学术分会专题,包括UISPP大会历史上首次出现亚洲专题分会,大会收到1780份会议报告文稿。内容涉及世界史前史从旧石器时代直至青铜时代各阶段基于考古发掘材料的研究及技术方法和理论等众多主题。

12. 在课题的支持下,2014年7月15日—8月1日,第二届“人类骨骼考古学”暑期学校成功在我校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吉林大学、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等14所大学的4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暑期学校旨在为全国各高校考古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在此平台上促进人类骨骼考古学及生物考古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加强国内外师生在该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并将我国的生物考古学研究事业不断向前推进。课题组首席专家朱泓教授、子课题负责人周慧教授、张全超教授参与组织和策划并作了专题学术讲座。

13. 在课题的支持下,2014 年7 月11日-7月19 日,美国西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Jacqueline T. Eng博士来我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此次美国学者的来访,将近年来北美考古学者对于欧亚草原地带的考古新发现和成果带给我们,弥补我们在该领域文献以及考古材料上的不足,并就相关问题与我们开展合作性研究,促进中俄双方对欧亚草原地带考古发现的共同认识,加深我们对欧亚草原地带考古学的整合研究。Jacqueline T. Eng的访问为期9天,以学术讲座和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开展,加强与青年学术骨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与培养。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2014年4月课题首席专家朱泓教授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采访稿发表在新华网2014年4月7日的新闻上,题为《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主要问题、改进措施

本项目成员来自不同单位,组织协调和管理比较麻烦,为了提高课题组工作效率,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子课题负责人独立负责制,由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负责按照项目申请书及项目合同运行实施,首席科学家总体协调把握,定期召开子课题负责人的碰头会,对课题的运行情况进行讨论沟通,充分保障了课题的顺利实施。此外,我们在成果宣传推介工作方面的力度不够,急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此项工作,特别是《工作简报》的报送方面要做到准确、及时。

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近两年的项目实施工作使我们感到,依托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开展,锻炼了我们学科的青年学者,为各个研究方向未来科研人才的储备和培养蓄积了力量,培养了他们的课题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课题的实施还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下一步研究计划和工作方案仍基本按原计划进行,其中2015年11月要参加多次国内外生物考古学的专题学术会议,2015年秋季拟进行一次规模的专题野外调研。2016年度,我们将进一步组织各个子课题全面收集与本项目相关的材料,争取在分子考古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收获。

二、 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介绍

1.朱泓教授等发表的《试论甘青地区古代居民体质特征对华夏族形成的影响》一文(中原文物,2014年1期)从先秦时期我国甘青地区已出土的人种学材料入手,与同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古代居民人种学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就我国甘青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对华夏族形成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以甘肃磨沟齐家组、火烧沟组为代表的古西北类型居民与山西陶寺、曲村、横水地区古代居民之间也存在着相对较近的形态学关系,而当今学术界认为陶寺遗址是以龙山文化为主,由此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甘青地区古代居民就与黄河中、下地区居民之间存在相互的人种学基因渗透;而曲村、横水墓地的主体年代相当于西周时期,因此推测周以前的甘青地区古代居民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居民之间的基因交流,或许还存在着一条“甘晋”路线。

该项成果丰富了对华夏族居民来源的研究,从甘青地区古代居民体质特征出发对华夏族的形成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有利于后人对于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2. 朱泓教授等发表的《郑州西山遗址出土人类遗骸研究》一文(中原文物,2015年2期)通过对西山遗址发掘中出土人类遗骸进行综合的研究,认为该人群未见异常的大规模突发性死亡现象,符合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可将其视为连续发展的稳定人群。颅骨表现出的遗传形态特征与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人群最为接近。该人群存在颅骨改型与拔牙的习俗,与已发表材料相对比,存在其自身特点。该人群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不同文化属性人群的影响。

对比或与其有时空关联的其他古代人群,西山遗址人群在颅骨上所体现出的遗传性形态特征,与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人群最为接近,但其自身特点也非常明显。结合其所处地域与文化特征分析,该人群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可能间或受到不同文化属性人群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化发展变迁的层面,也影响着该人群的体质特征。

该项成果丰富了对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研究,为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增加了新的材料,有利于建设全面、系统的中国古人类研究体系。

3. 张全超教授等发表的《吉林省白城市双塔遗址东周时期人骨研究》一文(人类学学报,2015年1期)通过对双塔遗址出土的9例东周时期的颅骨(男性6例,女性3例)进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双塔组东周时期居民的体质特征与井沟子东周时期居民、近代蒙古人最为接近,属于先秦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古蒙古高原类型”,佐证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人口流动。

该项成果丰富了对东北地区古代居民的研究,为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增加了新的材料,有利于建设全面、系统的中国古人类研究体系。

4. 赵永生等发表的《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的牙齿健康状况》一文(人类学学报,2014年4期)通过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出土的262例人骨标本的牙病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得知磨沟墓地古代居民牙齿疾病的基本情况:1) 牙病的罹患率性别差异显著,女性龋病和根尖周病的罹患率高于男性,而在牙周病和牙结石的出现率上则是男性高于女性;2) 牙病的罹患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3) 龋病、牙周病及根尖周病多发于臼齿,牙结石多发于门齿;4) 重度磨耗牙齿多发牙周病及根尖周病;5) 牙病罹患率不仅受到性别、年龄、牙位以及齿冠磨耗程度的影响,而且与磨沟组古代居民农业种植食物和采集食物并重的食物结构有关。

该项成果丰富了对甘青地区古代居民健康状况的研究,从古病理学的角度探讨古代居民的生活状况,为古人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5. 孙蕾等发表的《郑州地区汉唐宋时期居民死亡率的初步研究—以荥阳薛村遗址和新郑多处遗址为例》一文(文物春秋,2014年5期)采用体质人类学和人口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河南郑州地区荥阳薛村遗址和新郑多处遗址的汉、唐、宋人骨标本的平均死亡年龄和死亡率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郑州汉、唐、宋组居民的死亡高峰期均主要集中在中年期,其中宋代居民在老年期也有较高的死亡率;三个时期里男、女两性的平均死亡年龄呈现上升趋势。与中原地区史前至汉代以后的古代居民进行比较,汉、唐、宋居民在未成年期的死亡率明显降低,在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死亡率显著上升;而在两性居民中,相较于男性,女性在青壮年期(生育阶段)的高死亡率,说明了汉、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医疗保健水平虽然比先秦时期有所改善,但仍然是比较低下的。

该项成果从古人口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原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群组成情况,多元化地为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增加了新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建设全面、系统的中国古人类研究体系。

6. 曾雯等发表的《纱帽山滇文化墓地颅骨的人类学特征》一文(人类学学报,2014年2期)对云南宜良纱帽山滇文化墓地出土的颅骨进行了多项测量及非测量连续性性状观察。根据颅骨形态特征,纱帽山组古代居民应归入亚洲蒙古人种,并与东亚蒙古人种具有最多的一致性。通过与古代对比组对比发现,纱帽山组与时代较为接近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瓦窑沟组关系最为密切,与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火烧沟组关系较近。

该项成果丰富了对西南地区地区古代居民的研究,为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增加了新的材料,有利于建设全面、系统的中国古人类研究体系。

7. 周亚威等发表的《北京延庆县西屯墓地汉至明清人骨的性别/年龄变化及规律》一文(第四纪研究,2014年1期)以北京延庆县西屯墓地共出土人骨标本510例为研究对象,将墓地按时代顺序划分为三组:汉代组、北朝组和明清组,通过对三组样本的人口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性别,汉代组至明清组性比例反映出一个由低到正常再到低的时代变化规律,具体各年龄段的性比例存在着相似性,即随着年龄段的递增,性比例也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年龄,汉代组至明清组平均死亡年龄呈增长趋势。男性平均死亡年龄高于女性的现象,自汉代就已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明清,各年龄段死亡率3个时代组基本一致,只是汉代组死亡高峰期集中在壮年,北朝组和明清组则集中在中年,从而反映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古人的寿命表现出增加的规律。

该项成果从古人口学的角度探讨了北京地区汉代至明清时期的人群组成情况,多元化地为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增加了新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建设全面、系统的中国古人类研究体系。

课题组供稿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