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自2011年10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项目立项以来,在项目首席专家肖贵清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各子课题负责人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完成了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研,定期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并参加了多次与课题相关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总体来看,项目研究工作进展顺利,阶段性成果丰硕,包括全国核心期刊论文近50篇,学术着作1部,博士学位论文6篇,博士后出站报告1部。值得一提的是,本课题组成员在对所负责子课题进行研究时,衍生了诸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研究”、“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评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经验与进路研究”和“基本经济制度视域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研究”、河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内在逻辑”、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研究”、天津市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基本理路研究”等系列课题。这在学术界形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集群效应,对当前学术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学术话语、研究思路、理论建构等起到了引领和规范作用。目前,项目研究工作已进入结题阶段。
2.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2013年7月以来,项目首席专家肖贵清教授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先后参加了在北京、南京、长沙、上海、成都、济南等地召开的由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湖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组织的各种相关学术研讨会,就项目研究的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逻辑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等,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不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项目研究的思路,也对项目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宣传和推广。
在项目研究的进程中,项目首席专家肖贵清教授先后召集课题相关参与者在内蒙古和北京进行集中研讨,就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仍需完善加强之处进行研讨。与此同时,课题组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召开课题组例会,就项目研究的细节问题和研究进度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保证项目研究按预期计划顺利进行。截止到目前为止,项目研究稳步推进,顺利进行。
3.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2013年7月以来,项目首席专家肖贵清教授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受邀参加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就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多次主题发言和分论坛会议发言,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形成了较好的学术反响和社会影响。另外,项目组首席专家肖贵清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版发表《在实践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文,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宣传推介。2015年6月以来,该项目已正式进入结项阶段,计划完成一部50多万字的学术着作,高等教育出版社已经决定出版结项成果,并准备在最终成果出版时,邀请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工委等相关领导,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相关专家,同时邀请《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新闻媒体,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暨本项目的成果发布会,集中进行推广宣传。
4.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
在项目研究进程中,深刻体会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联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深入研究党的有关历史文献;结合当代中国制度建设的实践,围绕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需要着重加强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叁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制度建设的新思路的研究。努力提升项目研究的理论深度、历史宽度和现实关怀,并使最终成果在内容上兼具历史文化的厚度感、思想的深度和现实的穿透力。
项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如下,一是实证材料尚显不足,需要继续加强调查研究;二是宏观理论研究多,对具体体制机制研究不够,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的结合;叁是对党的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研究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尚显薄弱,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度的价值认同、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等内容,增强项目研究的“形上性”;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公信力的研究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六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内容不够,需要进一步围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叁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展开研究;七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化视野,多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加以改进。以上存在问题将在课题最终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一书中得到相应改进。
二、 研究成果情况
2013年7月以来,课题组成员已经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社会主义研究》、《山东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问题研究》一书。本项目所产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于拓展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代表性成果之一:学术着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问题研究》。该书由人民出版社于2013年7月出版,被列为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本书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以专题的形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发展,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辨析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比较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异同优劣;深入评析国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各种观点。旨在突出问题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回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背景下,本书的出版意义尤为明显和重要。
代表性成果之二:学术论文《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该文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1期,主要观点被光明网、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等学术网站转载,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文章认为,毛泽东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历史经验;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设计,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分析和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理论体系形成、制度确立的历史贡献,系统总结这一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叁十年的关系,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代表性成果之叁:学术论文《国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论析》。该文发表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年第2期,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4年第6期全文转载。
文章认为,在国外学者对于当代中国的研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性质、特色、优势与缺陷、发展前景等问题。分析和研究国外学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的国际视野,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代表性成果之四:学术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学理分析》。该文发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4期,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符合历史发展的逻辑,保障了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对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代表性成果之五:学术论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理路与实践逻辑》。该文发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第1期。
文章认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要在结构内容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相吻合,各项制度之间相互衔接,功能耦合;在价值立场上要与基本国情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公平正义的内在本质和民主法治的根本原则;在运行机制上要与中国的社会实践相适应,坚持制度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认识相统一,以制度建设形塑制度文化,以制度文化涵养制度精神。
代表性成果之六:学术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与基本路径》。该文发表在《科学社会主义》2015年第2期。
文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取向叁者相互关联,具有内在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内核。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取向的必要路径。&苍产蝉辫;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