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研究进展情况
二、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机制研究》拟采用经典心理学研究手段(测验量表、认知实验、眼动技术、实验干预)与最新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手段(事件相关电位)相结合的方式,对残疾人语言障碍的行为缺陷、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的认知机制、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的脑机制以及残疾人语言障碍的教育干预进行深入研究。本课题从2013年11月立项至今,一直在按照研究计划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各子课题负责人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残疾人语言障碍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搜集,最新进展的跟踪,相关康复机构和学校的参观学习,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相关技术的培训,以及测查工具的搜集、修订和研发等工作。
迄今已撰写了2篇相关领域的研究报告,发表在厂厂颁滨期刊上。在测评工具开发方面,我们广泛收集国内外语言障碍相关的测评工具。目前,第一个子课题中所用的测量工具已完成了初步的编制。在技术学习方面,课题成员已完成了对于眼动技术和脑电技术的学习。
四个子课题中,除了子课题四《残疾人语言障碍的教育干预》还在文献收集阶段,其余叁个子课题均进入了实际操作部分。子课题一《残疾人语言障碍的行为特点》已经完成了对相关老师的访谈和相关工具的初步编制,具体的工具目录列在下面的第二部分研究成果情况部分。子课题二《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的认知机制》已经设计实验,采用眼动技术从预视效应的角度探讨了音、形、义在听障儿童的汉字识别中所起的作用,相关结果体现在所发表的两篇高质量的厂厂颁滨论文中。子课题叁《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的脑机制》已经完成了实验设计部分,下一步将进入具体的施测。
三、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本课题已经完成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工作,并已与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发现在以下方面存在着差异:
1.相对于国外的将残障人群看做一个独立的文化群体,我国的残障人群则主要被视为人群中的弱势群体。与保存自己的文化相对应的,我国的残障儿童的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最大程度的融入正常人群。
2.国外对于辅助技术的运用存在着争议,并且这个争议是现在的研究热点,而我国则不存在这一争论。如对于听障儿童,国外存在着是否应该进行人工耳蜗移植以及耳蜗移植年龄的争议,而我国则基本认同早期的人工耳蜗移植有益于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
3.国外的语言学习不仅包括听觉语言学习,也包括手语学习,对于两者关系的探讨也是研究热点之一,但在我国幼儿听障人群中则不存在这种双语现象,训练口语似乎是听障儿童的唯一目的。但进入小学的听障儿童,其语言学习又需要手语的协助,因此中国听障儿童的语言学习情况更为复杂。
根据以上列出的文化差异,我们对于研究设计均进行了调整。
四、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残障被试方面:
本项目涉及叁种特殊被试群体: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和智力障碍,由于原研究方案中所涉及的重度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和智力障碍被试进行实验任务难度太大,且干预效果不明显,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被试主要选取轻度或中度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和智力障碍被试。
2.实验设计方面:
子课题一残疾人语言障碍的行为特点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包括口语能力测试、书面语能力测试和阅读能力测试,这些对认知能力正常的儿童所进行的测试,并非完全适合残障儿童。因此,我们根据残障儿童的特点,对这些测试进行了修订。
对于耳蜗植入的听障儿童,虽然他们具有一定的听力能力,但与同龄人相比,其阅读能力和识字量都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尽量用图片的形式来代替文字形式的展示。这种改进方法同样适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测试。对于视力障碍儿童,我们则将一些书面语呈现的测试题目改成听觉呈现,对于必须使用非听觉方式呈现的测试题目则转换成盲文进行呈现。这样处理,可以尽量保证能对叁种障碍群体语言能力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测量。
子课题二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的认知机制研究中,使用眼动追踪的技术研究障碍群体在语言加工中与正常群体相比所存在的差异或弱势及其原因。由于视力障碍群体视觉缺陷,因此我们并未能采集到视力障碍群体的眼动数据。对于视力障碍群体如何能够使用眼动技术参与实验,这个难题目前也是国内外学者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也将在后期进行尝试。
子课题叁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的脑机制研究中有使用到惭惭狈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下被试无需注意目标刺激,但需要有分心任务,如何设计视障群体的分心任务是个难题。我们将尝试使用简单计数或盲文阅读来作为分心任务。
3.数据处理方面
眼动数据处理中有多种眼动指标,如首视时间、凝视时间、回扫和跳读等,究竟哪些指标更能有效对残疾人群体和正常被试群体进行区分,这是我们需要进行尝试和探索的。由于目前可参考的研究成果很少,因此我们将参考正常被试群体的分析方法,在我们所收集的残障群体的数据中进行尝试分析。
脑电数据中一个比较难处理的是耳蜗植入者实验中耳蜗所产生脑电伪迹处理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咨询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力争取得有效、干净的数据,为进一步分析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由于叁组被试并非完全匹配,在每项实验中,也并不能保证叁组被试都能全部合适并采集到有效数据,因此叁组被试间并不能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我们可将每组障碍群体与控制组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其语言发展特点、语言障碍及其机制。
五、 研究心得
一方面,学龄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所以在实验进行中需要使用各种方法吸引儿童注意力,保证其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实验中,发挥出自己真实水平。另一方面,耳蜗植入儿童开机后的发展期可塑性非常大,对其之后的听觉能力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因此这个阶段也是非常值得研究者进行研究的。
六、 意见建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横向分析来探讨残障群体语言障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但目前对于残障群体语言发展特点的研究还寥寥无几,而这样的追踪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残障群体的语言发展以及开发针对不同障碍群体的更合适的语言教学和干预策略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希望在此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能继续支持我们进行残障群体语言发展的追踪研究。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 代表性成果介绍
Yan, M., Pan, J., Bélanger, N. N., & Shu, H. (2015). Chinese deaf readers have early access to parafoveal semantic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41(1), 254.
基本内容:
研究以36名听力严重受损的汉语高中生为被试,同时招募38个正常小学五年级学生为阅读能力匹配组。采用边界范式,探讨了五种类型的预示词条件下,即相同、正字法相似、语音相似、语义相似、无关控制,副中央凹信息对中央凹信息加工的预视效应。以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回视时间、总阅读时间等为指标,结果发现:尽管阅读匹配组的被试能够更好的利用副中央凹的正字法信息,但是障碍的阅读者却能更容易获得副中央凹的语义信息。另外,相对于阅读水平较低的听觉障碍被试,水平较高的听觉障碍被试能够利用副中央凹的语音信息,即存在语音预视效应。
主要观点:
近来研究表明,在副中央凹信息加工过程中,听觉障碍人群要比正常人群有优势。在英语中,正常人群的知觉广度范围要比有经验的听觉障碍人群小。而汉语的语言特性使得汉语阅读者在副中央凹附近有更高的视敏度,并且促进副中央凹的信息加工。本研究假设听觉障碍的汉语阅读者的副中央凹语义信息加工要比相同阅读水平的正常人更为容易。通过边界范式,控制预试词和目标词的关系,发现听觉障碍人群能够更好的利用副中央凹词语的语义信息,说明汉语听觉障碍人群能够更有效的加工副中央凹的语义信息,表明在适应语言环境信息输入的过程中,不同个体字词识别的机制存在差异性和灵活性
学术价值:
本研究运用眼动研究的边界范式,比较了听觉障碍人群和阅读能力匹配的正常人群在默读汉语句子时对副中央凹信息的加工能力是否不同,综合考察了五种类型的预试词条件下,即与目标词相同、正字法相似、语音相似、语义相似以及无关控制词,被试对副中央信息的知觉能力。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阅读水平匹配的正常人群,汉语听觉障碍人群能够较好的利用副中央凹的语义信息。表明。听觉障碍人群虽然在方面受损,但其却能以其他的方式进行补偿,这有助于全面理解听觉障碍人群的语言加工机制。
社会影响:
尽管一些听觉障碍人群有很多阅读经验,但是有研究表明高中毕业的听觉障碍人群的阅读水平却差不多等同于叁年级的正常儿童,即比正常儿童要滞后大约8年。近年来,残疾人群虽然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相关的语言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对障碍人群、视觉障碍人群、智力障碍人群的语言加工机制的研究起步较晚。本研究发现,相对于正常的阅读能力匹配人群,听觉障碍人群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副中央凹的语义信息。说明不同种类的个体在语言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认知机制,这为听觉障碍人群及其他种类残疾人群的语言干预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② 阶段性成果清单
1、期刊发表物
Yan, M., Pan, J., Bélanger, N. N., & Shu, H. (2015). Chinese deaf readers have early access to parafoveal semantic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41(1), 254.
Yan, M., Zhou, W., Shu, H., Yusupu, R., Miao, D., Krügel, A., & Kliegl, R. (2014). Eye movements guided by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the Uighur language. Cognition, 132(2), 181-215.
2、在编测评工具
视障/听障/智障/正常儿童
学前 学后
口语能力 语音感知 音节觉察 √ √
声调觉察 √ √
韵母觉察 √ √
声母觉察 √ √
语素意识 形旁功能 √ √
形旁知识 √ √
同音语素 √ √
同形语素 √ √
复合词 √ √
词汇知识 接受性词汇 √ √
产生性词汇 √ √
句法能力 接受性语法 √ √
产生性语法 √ √
听力理解 听力阅读 √ √
书面语能力 认知技能 正字法意识 √ √
快速命名 √ √
拼音技能 字母命名 √ √
音节朗读 √ √
阅读能力 汉字识别 √ √
阅读理解 √ √
阅读流畅性 √ √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