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2011年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招标项目“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简报

2016年06月01日14:15

2011年度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招标项目“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简报

目录:

01. 赵景波教授等人撰写的论文《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清代雹灾研究》定稿

02. 博士生王兴锋撰写的专题论文《论西汉匈奴族五属国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的分布》定稿

03. 博士生孟洋洋撰写的研究论文《西汉朔方郡属县故城考》定稿

04. 博士生孟洋洋撰写的专题论文《西汉朔方郡临河县故城考》定稿

05. 博士生孟洋洋撰写的研究论文《公元819年唐蕃盐州之战考实》定稿

06. 历史水文地理组展开鄂尔多斯高原野外考察

07. 考古工作者孙战伟副研究员的论文《陕西清涧李家崖东周墓地性质分析》正式发表

08. 艾冲教授的论文《西汉时期上郡诸县治城位置新探》正式发表

09. 博士生王兴锋的论文《论东汉南匈奴单于庭驻地的四次迁徙》定稿

10. 博士生孟洋洋所撰研究论文《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考实》定稿

11. 博士生孟洋洋所撰研究论文《西汉北地郡属县治城考》定稿

12. 艾冲教授偕博士生孟洋洋参加“‘边疆变动:气候、制度与族群’学术沙龙”

13. 课题组正式制定与颁发《国家重大项目系列书稿撰写体例与规范》文本

14. 历史城市地理组完成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野外考察工作

15.课题组统计出2015年发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正文:

01. 赵景波教授等人撰写的论文《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清代雹灾研究》定稿

虽然冰雹灾害与旱涝灾害等气象灾害相比影响范围较小,持续过程短,但雹灾破坏性大,突发性强,因此受到了政府和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每年由雹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遇到重灾年时我国受灾面积可达600多丑尘2。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分析、数理统计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清代冰雹灾害的发生频次、等级规模、阶段划分、周期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清代东部发生雹灾82次,平均每3.3a发生1次。从清代早期到晚期,该区东部雹灾发生频次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清代早期是雹灾低发期,晚期是雹灾高发期。该区清代雹灾可分为6个阶段,包括了3个雹灾高发阶段和3个雹灾低发阶段。其中1794~1843 年之间的第4阶段和在1874~1912年之间的第6阶段雹灾异常频繁,强度大,为两个雹灾爆发期。该区雹灾主要发生在秋季,其次为夏季。该区冰雹灾害以中度灾害为主,其次为轻度和重度雹灾。该区清代冰雹灾有50~54a、32a、17a、8a、4a左右的时间周期。该区毛乌素沙地与库布齐沙漠地面及其裸露地面受热强烈,造成强烈对流运动,是该区产生冰雹天气的主要原因。在气候偏暖和偏干的阶段,冰雹灾害发生较多,这是偏暖偏干的气候利于增强对流作用的结果。

02. 博士生王兴锋撰写的专题论文《论西汉匈奴族五属国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的分布》定稿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之役”后,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两部牧民归降汉朝。汉朝政府在今鄂尔多斯高原及其邻区设置五个属国以安置匈奴族降民,即五原属国(治蒱泽县城)、西河属国(治美稷县城)、上郡属国(治龟兹县城)、安定属国(治叁水县城)、天水属国(治勇士县城)。

本文经过分析判断,五个属国都尉府治城的今地基本探明,分别是:五原属国故城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城圪梁村侧近、西河属国故城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镇榆树壕古城、上郡属国故城即今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敖柏淖尔古城、安定属国故城即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镇红城水村古城、天水属国故城即今甘肃省榆中县金崖乡上古城或红柳沟村古城。据此为地标点,可判断出五原属国匈奴牧民分布地域范围。

西汉时期匈奴族五属国建制的出现,适应着北疆地区政治形势的发展需要,保障着北疆地带的社会秩序稳定,推动“河南地”的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对五个属国都尉府治城地理位置的考证,以探明此地区的民族迁徙与分布格局,可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同时为维护我国边疆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文化交融提供借鉴作用。

03. 博士生孟洋洋撰写的研究论文《西汉朔方郡属县故城考》定稿

西汉朔方郡是北疆诸郡之一,地处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因此,对其属县治城位置进行探索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是后套平原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汉代边疆政区地理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学界对西汉朔方郡的部分县城已有定位,但相对零散、论证不足,亦有分歧之处。因此,此专题还有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本文旨在以文献记载为主要线索、参稽考古田野调查与发掘成果、借鉴先辈学者的学术见解,试探索朔方郡10个属县的治城所在

朔方郡所辖10县治城虽无明确记载,但可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结合,推定其位置。叁封故城为今麻弥图古城址;朔方故城乃今沙日召古城址;临戎故城即今河拐子古城址;窳浑故城为今保尔浩特古城址;沃野故城乃今黄羊木头古城址;临河故城即今五星村古城址;广牧故城相当今西局子古城址;修都故城可能是今提格庙古城址;渠搜故城应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东部,城址尚待发现,可能因黄河改道而冲毁;呼遒故城大概在今杭锦旗塔然高勒乡附近,具体城址有待继续探索。

04. 博士生孟洋洋撰写的研究论文《西汉朔方郡临河县故城考》定稿

西汉武帝在卫青于元朔二年(-127)挥师收复“河南地”后,出于“灭胡之根本”的考虑,增立一个边郡——朔方郡。西汉朔方郡领辖10县。在汉代朔方郡的北缘地带,即阳山脚下的南河与北河之间,仅建立一个临河县。对于临河县故城的具体位置,前辈学者虽有所研究,但或语焉不详,或似是而非,因此尚有继续探讨之空间。

临河县故城究竟在今何处?通过《水经注》对临河故城地理位置的记载,我们可判断出西汉临河县故城在高阙(今石兰计山口)东南的北河南侧,且距北河近、南河远的地方。其东南为广牧县城,西南为临戎县城,南为沃野县城。参照《元和郡县图志》的提示,即唐张仁愿所筑旧西受降城“盖西汉临河县故理处”的线索。透过《元和郡县图志》对天德军城、丰州城、西受降城等人文地理实体间的方位和里程的分析,推断张仁愿所筑旧西受降城应在圐圙补隆村古城正西、或西北、或西南方,唐代黄河北侧、狼山南侧的区域寻觅。将上述两个区域相结合,确定西汉临河县故城当在汉代阳山高阙东南,即石兰计古城址东或东南、圐圙补隆村城址之西或西北、北距汉代北河较近的区域。参考本区域汉代古城址及汉墓群的分布状况,以及后套地区的古代河道地理形势,推断西汉朔方郡临河县故城遗址就是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西北约30公里的五星村古城址。

05. 博士生孟洋洋撰写的研究论文《公元819年唐蕃盐州之战考实》定稿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爆发盐州之战。是年十月,吐蕃兵众十五万围攻盐州城。战役持续一个月,最终以吐蕃失败结束。此战是唐蕃关系史、唐代军事史和唐代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学界对于盐州之战的专题研究较少,且多为在探究此时段唐蕃关系,以及研究吐蕃试图迂回白于山南下进攻京畿时简单涉及。本文欲就盐州之战的时空进程、爆发原因,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等进行探讨,以期较为全面的复原此战原貌。

作者认为:元和十四年(819)的盐州之战激烈异常,双方在盐州城鏖战二十七日。但唐朝盐州守军防御得当,吐蕃攻城受挫。在危机关头,唐将史敬奉从灵州长途奔袭吐蕃军后翼,将其击溃,扭转战局。战后,唐朝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盐州及盐夏毗邻地带的防务,以遏阻吐蕃东进。此战爆发既有宏观的历史大背景,又有其具体原因。

06. 历史水文地理组展开鄂尔多斯高原野外考察

2015年10月20日至25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艾冲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王兴锋、孟洋洋、硕士生马玉洁、刘晓珊及司机任增饶一行六人组成的考察队,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伊金霍洛旗、准格尔旗及陕西延安市安塞县等地进行野外实地考察。

10月20日,考察队经安塞县建华镇、坪桥镇抵达王家湾,对鸦行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周边的自然地理形势、植被等作了仔细的勘察。随后,考察队抵达郑家寺,考察了无定河的支流——大理河。此后几天,考察队先后实地考察了黄陶勒盖古城、车家渠古城、榆树壕古城、城圪梁城址、元圪旦古城、莫日古庆古城、寨子梁古城、伊和日淖尔(神海子)、哈达图淖尔、乌兰敖包古城、古城梁古城等多处古代城址和天然湖泊。考察组利用测距仪、骋笔厂定位仪等科学仪器对上述几处遗址与地物做了实地测量,并通过实地观察和走访当地居民,获得翔实可靠的一手资料。

考察队于25日下午,乘车返回陕西师范大学。按照以往惯例,考察队成员对此次考察做了总结。通过此次考察,考察队对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城址的形制、天然湖泊及其周边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新的认识。这就为扩大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的研究范围提供了新的证据,将推动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取得新进展。(王兴锋供稿)

07. 考古工作者孙战伟副研究员的论文《陕西清涧李家崖东周墓地性质分析》正式发表

课题组重要成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战伟副研究员在学术期刊《南方文物》2015年第3期发表其论文《陕西清涧李家崖东周墓地性质分析》。该论文对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河套高原)东南边缘的陕西省清涧县李家崖东周晋/秦墓地进行新的探讨。作者认为:李家崖东周墓地以战国晚期为界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墓地性质为晋系文化遗存;第二阶段为战国晚期至秦统一天下期间,墓地性质为秦文化遗存。这一考古现象也与历史文献记载适相吻合。

08. 艾冲教授的论文《西汉时期上郡诸县治城位置新探》正式发表

艾冲教授撰写的专题研究论文《西汉时期上郡诸县治城位置新探》于2015年11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2辑上发表。论文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载、辅以文物调查资料、考古发掘资料和野外考察资料进行定位研究,逐一地探讨确定了西汉时期上郡所属各县县城的具体位置,复原出这一时期河套高原行政区划体系真相。此专题研究对于进一步充实、更新《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偏差与不足、完整再现汉代政区地理全貌和推进其它历史地理专题研究,提供了基础的学术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09. 博士生王兴锋的论文《论东汉南匈奴单于庭驻地的四次迁徙》定稿

博士生王兴锋撰写的《论东汉南匈奴单于庭驻地的四次迁徙》近期定稿。笔者认为:东汉时期,南匈奴单于庭曾四度迁徙驻地。一、汉朝先将南匈奴单于庭安置于距五原郡西部塞的八十里处,即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川井镇至新忽热苏木地带。同年,首次迁入云中郡西部(相当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土默特左旗境)。翌年,再度迁至西河郡美稷县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镇榆树壕古城)。二、永和五年(140年)南匈奴单于庭并未离开美稷县城,以往的说法是误判。至熹平元年至五年间(172—176年),单于庭第叁次由美稷迁至离石县域左国城(今山西吕梁市方山县南22公里、峪口镇南村古城)。叁、中平六年(189年),南匈奴单于庭第四次由左国城迁至河东郡平阳县城(今山西临汾市)。至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於扶罗单于、呼厨泉单于仍然立庭于河东郡平阳县。同年(216年)七月,呼厨泉单于朝觐汉献帝,被曹操留居于邺城,改派右贤王去卑返回平阳,管理单于所统诸部。自呼厨泉之后,单于世统未得延续,也就不再有单于庭之建制。

10. 博士生孟洋洋所撰专题论文《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考实》定稿

博士生孟洋洋撰写的专题论文《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考实》于2015年11月正式定稿。该文在评述专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历史文献记载、历史军事地理、自然地理形势和文物考古发现等视角观察分析,判定西汉度辽将军府及其度辽营的驻地——曼柏县城的地理位置,即今内蒙古达拉特旗白泥井镇南部黑庆壕古城,而且驻在黑庆壕古城西南部的内城中。同时,对学界既有成说也予以考辩和澄清。其结论对于正确表述汉代历史真相、还原区域汉代城镇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1. 博士生孟洋洋所撰研究论文《西汉北地郡属县治城考》定稿

博士生孟洋洋撰写的专题论文《西汉北地郡属县治城考》已于2015年11月正式定稿。北地郡始设于秦昭襄王叁十五年(-272),秦统一后曾向北拓展。西汉沿袭北地郡建制。汉初,汉、匈界于河南“故塞”。元朔二年(-127),西汉收复“河南地”,增设郡县,北地郡辖区再度扩至秦昭襄王长城以北。元鼎叁年(-114)汉武帝析分北地郡西部区域增设安定郡。其后,北地郡辖区稳定。论文在近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汉书·地理志》记载为准,参考《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括地志》、《太平寰宇记》及明清地方志等文献,辅以文物考古发现、田野考察资料,对元始二年(2)北地郡19县的治城位置展开系统的定位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可较全面地复原西汉北地郡属县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研究秦汉时期“河南地”及其毗邻区的政区地理、军事地理、民族史地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2. 艾冲教授偕博士生孟洋洋参加“‘边疆变动:气候、制度与族群’学术沙龙”

2015年11月6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艾冲教授带领博士研究生孟洋洋,应邀参加了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举办的“边疆变动:气候、制度与族群”学术沙龙,并作主题发言。

艾冲教授做了题为“鄂尔多斯高原东汉时期的民族迁徙与分布”的主题发言,详细论述了东汉时期南匈奴、乌桓、鲜卑、羌人及汉人在今鄂尔多斯高原的迁徙与分布情况,揭示出东汉时期此区域不同于西汉时期的民族构成与空间分布新特征。博士生孟洋洋做了题为“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考实”的主题发言,从文献资料、军事地理形势和城址形态等方面论证东汉度辽将军府驻地在今达拉特旗黑庆壕古城,并对《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的地点进行了回应。

通过此次交流,深切意识到中国学人一方面要建立自己的话语权,来与西方学者对话;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加强与民族学、人类学的跨学科互动,以更新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视阈。

13. 课题组正式制定与颁发《国家重大项目系列书稿撰写体例与规范》文本

2015年12月上中旬,课题组正式颁布《&濒迟;鄂尔多斯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驳迟;系列书稿的撰写体例与规范》文本,分别送达各位子课题组负责人手中。

2016年是国家重大项目研究计划的最后一年,课题组即将进入整合研究、撰写最终成果的攻坚阶段。在此之前,适时制定、颁布此《体例与规范》,对最终成果的整合工作提出统一的编写规定,是非常必要之举。它对于顺利推进最后阶段的研究将发挥积极的保障作用。

14. 历史城市地理组完成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野外考察工作

2015年9月21日至9月30日,鄂尔多斯历史地理研究子课题“鄂尔多斯高原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组负责人肖爱玲副研究员带领由5人组成的考察队,对研究区域内的陕北、内蒙古部分地区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考察。

此次考察任务较重,时间也较紧凑。原定考察41个城址,实际考察了龙眼古城、白城台古城、白城子古城、麻池古城、塔布陀罗亥古城、托克托古城、云内州故城、盛乐古城、镇虏卫(黑城)故城、纳林古城、榆树壕古城等32处古城址。除古城址外,考察队还考察了明长城、秦直道、固阳秦长城、金界壕南线、汉外长城北线、清将军衙署等历史遗址,以及内蒙古博物院等单位。考察行程近4000公里,考察区域主要在陕西榆林市和内蒙古的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地区。

考察对象的时间跨度较长,从战国至近现代。关注内容复杂,不仅注重对古城址基本信息的采集和自然环境的踏查,还注意古城址周边聚落、民居的时空变化。这是此次考察中特意加入的一项内容,目的是突出城市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空间关系。考察队发现考察区域内不同时期、不同行政区域城市的规模、功能、形状及分布特征都有显着差异;古城遗址、遗迹保存现状区际差异亦较大。就古城时代而言,秦汉古城、明代古城保存较好;就行政区划而言,托克托县和和林格尔县古城址保护较好,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古城址保护较差。

此次考察经过事先较为充分的准备,从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线路规划、考察设备(骋笔厂、测距仪、录音笔等)、经费预算等都事先做过工作。当然,仍存在野外考察经验不足的缺憾,如骋辞辞驳濒别地图与实地空间的对照、对区域气候变化认识不足而发生中暑现象等,都影响着考察进程。但从总体计划来讲,顺利完成了预定的考察计划。(肖爱玲供稿)

15. 课题组统计出2015年发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2015年,经过国家重大项目课题组诸同志及参与科研的研究生的努力,先后撰写了诸多专题论文。已发表科研论文10多篇,还有多篇论文早就定稿,也陆续收到用稿通知,尚待刊出。课题组于2015年12月下旬对本年度各位成员和参与科研的研究生正式发表或出版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了统计。兹将课题组阶段性研究成果统计情况制成表格公布如下,谨供参考。

2015年度 国家重大项目课题组 科研成果统计总表-1

(2015年12月31日)

序号 作者姓名 论文名称 发表期刊报章 年期页码 备注

01 艾冲、陈娇 两汉上郡龟兹县治城位置初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 P5-P11

02 艾 冲 西汉时期上郡诸县治城位置新探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 第22辑(2015) P142-P153

03 张维慎 试论唐太宗公主的婚姻 乾陵文化研究 第10辑(2015)

04 赵力扬、葛林、黄桂林 秦汉直道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分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 肖爱玲的研究生

05 保宏彪 西北民族关系视野下的灵州与参天可汗道 西夏研究 2015年第1期

06 保宏彪 中晚唐视野下的党项崛起 西夏研究 2015年第3期

07 张文安 先秦时期狄族雄强北方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5年12月16日 第4版

08 孙战伟 陕西清涧李家崖东周墓地性质分析 南方文物 2015年第3期 P122-P127

09 赵景波、周岳、李如意、祁子云 鄂尔多斯高原西部清代洪涝灾害与气候事件特征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第1期 P344-P348

10 罗小庆、 赵景波、 马晓华 陕西省榆林地区1644-1949年旱灾与干旱气候事件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第1期 P311-P316

11 罗小庆、 赵景波 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清代蝗灾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15年第2期 P213-P220

12 罗小庆、 赵景波 榆林地区与关中平原清代旱灾对比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2015年第4期 P120-P127

13

说明:

1. 本表统计2015年度正式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的学术著作,以及期刊编辑部通知录用的论文。

2. 学术期刊编辑部通知录用的论文,应在论文名称右上方标示梅花号“*”。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