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中,刊发了《安徽绩溪章氏:崇文重教 礼义相传》长文,对《章氏家训》进行解读。《章氏家训》又称“《太傅仔钧公家训》”,作者章仔钧(世称其太傅公)。自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起,章仔钧后裔中的一支迁往绩溪,至今已历时800多年,《章氏家训》一直被绩溪章氏家族奉为传家之宝。
《章氏家训》共196字,主要内容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忍让安家,嫖赌败家,凶暴亡家,不存猜忌,不听离间,不生愤事,不专公利。其最核心的内容是耕读和勤俭,最核心的思想在于教育子孙后代以知书达礼修身立命,遵守规矩为家族争光。《章氏家训》将修身之大法、育人之根本以浅显直白的语言警醒告诫子孙后代,约束有规有矩,教化掷地有声,让章姓族人无论为官为商抑或从教,都严格恪守良好家训和家风,并将其视为治家之根本与良策。《章氏家训》已收入本课题之《中国古代宗族规约文献集成》之中。
8月下旬,在安徽卫视录制的视频《安徽绩溪章:东南邹鲁重礼义 熠熠家训照古今》中,本项目首席专家卞利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针对《章氏家训》的内容,卞利指出:“历史上来自中原地区的世家大族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名门望族,共同创造和成就了博大精深、全面发展的徽州文化。自宋代以来徽州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英才辈出领先于全国,其中章氏家族的贡献尤为突出,那么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一个高风亮节的先祖,还有代代相传、共同遵守的一个传家之宝《章氏家训》。”访谈中,卞利还将《章氏家训》置于全国的视野进行考察,阐明了章氏家训对当代社会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认为:“同全国其他地区优秀的祖训家风一样,章氏家训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所强调的儒家传统文化当中的修齐治平观,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对于我们传承、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中国古代优秀的家训家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借鉴,这有力地彰显了本课题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访谈文字,现已全部发表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安徽绩溪章氏:崇文重教 礼义相传》中。(尚典)
安徽省文化厅邀请首席专家卞利教授咨询和
编纂《安徽良风美俗丛书》
安徽地处祖国中部、华东腹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在悠久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安徽各地遗存了极为丰富的村规民约和祖训家风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为深入挖掘、传承、弘扬和创新这些优秀的安徽历史文化,今年年初,安徽省文化厅袁华厅长责成该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组织有关专家对安徽境内村规民约和祖训家风等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收集与整理,撰写普及性通俗读物,向社会各界推出。为做好这一项目,首席专家卞利应邀多次至省文化厅接受咨询,并提出了编纂《安徽良风美俗丛书》的建议。
根据主持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集成》这一优势,卞利建议省文化厅率先启动安徽祖训家风和村规民约为内容的两种读物的撰写工作。
目前,由卞利负责拟定的《修身齐家的规范:安徽的祖训家风》和《村民自治的规矩:安徽的村规民约》编写大纲,已通过省文化厅唐跃副厅长组织的专家论证,进入全面组稿和撰写阶段。(陈雪明)
首席专家卞利教授应邀赴韩国高丽大学和
韩国明清史学会进行学术演讲
应韩国高丽大学曹永宪教授邀请,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集成》首席专家、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教授于2015年6月17-21日赴高丽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并先后在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和韩国明清史学会作了题为《徽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兼论徽学与韩国安东学和湖南学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与《明清徽商捐助公益慈善事业及其目的和动机》两场学术演讲。
在第一场学术演讲中,卞利对徽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就中国徽学与韩国安东学、湖南学的跨国跨区比较研究展开的可能性和前景,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二场报告则以明清时期徽商慷慨捐助公益慈善事业的义举为中心,揭示了隐藏在徽商踊跃捐助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动机。
演讲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来自高丽大学、首尔大学、梨花女子大学、西江大学、庆北大学、建国大学和韩国古典翻译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百位师生聆听了演讲报告,并在互动环节中与演讲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尚典)
卞利应邀出席“城市规划和发展——2015年广州学和
城市地方学”学术报告会
应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邀请,2015年7月18-21日,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集成》首席专家、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卞利教授出席了“城市规划和发展——2015年广州学和城市地方学”学术报告会,并在大会上作了《徽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兼论地方学建设的路径》的主题发言,来自吉林、四川、湖北、浙江、福建、内蒙古和广东等省、自治区文史馆和高校等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卞利在报告中,对徽学的由来、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徽学发展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结合徽学的学科建设经验,卞利还着重对包括广州学等地方学的建设与发展路的径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徽学不同于广州学等地方学,它既是地方学,同时更是一种区域学,必须用整体史眼光来审视像徽州这样一个区域在全国乃至世界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将所谓的“地方学”做大做强,某某地方学决不能因当时领导的喜好而盲目提出,并随着领导的离任而湮灭,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随后召开的分组讨论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地方学及区域文化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次学术报告会是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发起和主办的。(尚典)
《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集成》重大项目研究进展综述
根据5月18日讨论《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集成》重大项目组制定和完善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总则》,首席专家卞利带领部分课题组成员及硕博士研究生,自5月下旬开始,克服炎热高温等重重困难,从徽学研究中心调整出20㎡研究用房,集中对已收集的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和文书,进行分工和分类点校整理。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点校完成131.7780万字的部分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书与文献。
现将已点校整理完成的课题阶段性成果综述于下:
中国古代乡约:5.0148万字;
中国古代书院规约:8.8610万字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规约:4.5312万字;
中国古代宗族规约:90.4530万字;
中国古代村规民约:7.3506万字;
中国古代民间议约合同:15.5674万字;
合计:131.7780万字。
这是项目启动后第一阶段工作所取得成果,这些成果已超额完成课题组制定的一年研究计划和预定目标。当然,第一阶段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还是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四库禁毁书丛刊》、《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书辑刊》,以及《丛书集成初编、续编、叁编》等“丛书类”收录的中国古代各类民间规约文献收集和点校整理做起,逐渐积累而成的成果;其次,课题组还从现有家谱中,集中对家谱中收录的中国古代宗族规约文献,进行分工抄录与点校整理,并完成了90余万字的《中国古代宗族规约文献集成》。
目前,外出调研和实地考察的田野工作尚未完全展开,对中国古代民间规约的研究工作也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些资料很多系非常珍贵的稀见文献,像明隆庆徽州府祁门县《文堂乡约家法》和万历徽州府婺源县《沱川乡约》刻本,还是海内外孤本文献,弥足珍贵。对这些珍稀文献资料的收集、占有和整理,为下一步即第二阶段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古代会社规约、会馆及行业规约、寺庙宫观规约等专题民间规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因种种原因,尚未完全启动。因此,下一部工作计划,我们除继续整理数以万计的家谱等文献资料外,将集中对中国古代会社规约、会馆及行业规约、寺庙宫观规约进行收录和点校整理,并逐步向研究层面转化,力争在2016年年底之前完成300万字各类中国民间规约文献的收集和点校整理任务,集中推出一批诸如《徽州地区宗族规约文献类编》、《徽州地区民间议约合同类编》等阶段性成果,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同时计划推出《中国民间规约文献研究》第一辑,集中刊发课题组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特别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规约文献的收集整理也将在2016年下半年启动。
总之,在课题组成员和硕博士生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古代民间规约文献集成》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