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项目立项书的时间安排,预定的各阶段工作顺利推进,包括课题开题、调研、收集资料、学术交流、完善研究大纲、撰写阶段性成果,向相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等工作。现将 “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陆海统筹战略研究” (14ZDB131)2015年的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调研及资料收集情况
2015年3月结合辽宁省港口开发利用情况调研一周;2015年5月赴北京,与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和政策法规司、国家发改委地区司、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调研三沙市陆海统筹、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2015年10月派人参加了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论坛主要以“一带一路”战略、海洋产业金融服务、深远海技术的前景及应用、媒体与海洋等一系列重大议题进行探讨。论坛还发布了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和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共同编制的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同时举行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开园仪式;2015年1月派人参加了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资源开发分会,重点研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资源开发”,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山大学、中国南海研究院等单位的8位专家和学者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紧密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核心战略,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工业等视角切入,探讨海丝路的历史、战略定位、海上通道建设、实现渠道等问题。
二、课题交流与深化过程
围绕课题系统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组织课题学术沙龙,逐步完善研究大纲。2015年以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主要是在学术梯队内组织学术沙龙,重点研究课题的总体安排、总体目标、子课题的目标与任务,经过几次讨论,已经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大纲,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任务也已经明确。
2、签订相关合作合同。一是与辽宁师范大学就子课题2“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统筹发展”签订了合作合同,已经划拨15万元合作经费,具体研究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特点与主要问题、陆海经济统筹必要性与可行性、陆海经济统筹的内部机制、以陆海科技统筹为基础培育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问题等四个方面问题;
二是与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计明军教授就“沿海、沿江港口和内陆陆港的协同发展研究” 签订了合作合同,已经划拨5万元合作经费,具体研究沿海港口建设与内陆港口建设不协调问题、构建基于沿海港口的供应链网络、陆海交通运输通道战略选择依据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三是与王辉博士就“环渤海陆域污染影响渤海环境的实证研究” 签订了合作合同,已经划拨5万元合作经费,具体研究陆域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海洋环境的机制、环渤海陆域传统污染物压力、渤海环境管理的陆海统筹分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3、组织博士研究生开展系统研究。根据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基础性、科学性、针对性等特点,以及需要扎实研究的要求,已经安排4 位博士围绕本项目确定博士论文选题,以就某些方面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1)杜利楠博士的论文选题“海洋与陆域产业的要素效率评价及关联研究”(2)杨薇的博士论文选题“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领域选择与布局研究”(3)杨玉洁的博士论文选题“渤海与环渤地区环境统筹治理的机制研究”(4)万术林的博士论文选题“海洋资源与陆域资源统筹利用研究”。几位博士的论文在按相关计划有序推进,其中杜利楠已经于2015年12月答辩。
4、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1)杜利楠,栾维新等:《中国沿海省区海洋科技竞争力动态演变测度研究》,发表于《中国科技论坛》2015.8
(2) 杜利楠,栾维新等:《我国海陆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海洋通报》(录用待刊)
(3)栾维新、李丹:《我国航运业面临的主要瓶颈与对策建议》,大连海事大学报交通部党组的《交通运输智库报告》第一期
(4)栾维新,匡海波:《对于提高辽宁省港口岸线利用效率的建议》,2015年8月12日辽宁省政协主席夏德仁批示“请张军同志审核一下,加一个提要,向省政府相关部门报送”
(5)栾维新:《“十叁五”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规划应注意的问题》,2015年12月21日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批示“此文很有见的!请规划司认真组织研究,在“十叁五”海洋经济规划中加以吸收。”
(5)栾维新:《对于构建南海陆岸基地及陆岛网络系统的建议》,报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叁、咨询报告的主要学术观点
1、我国航运业面临的主要瓶颈与对策建议
本报告是在李丹的博士论文《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等级与效率评价研究》基础上提炼形成的。报告分析了我国航运业面临的五个方面“瓶颈”:①面临提高国内航运公司承运份额低与全球范围的航运能力过剩并存的矛盾局面;②与马士基航运已经构筑的以东亚、西北欧、环地中海叁个环形航线为核心的全球多枢纽轴辐式航线网络体系相比,中远构筑的以东亚环形航线为核心的单枢纽轴辐式航线网络体系受到较大制约;③马士基航运已经在全球40多个国家投资运营70多个码头,极大的提高了航线网络的运营稳定性。我国航运业国际布点偏少,抵御市场波动能力较弱;④国际航运公司在我国多个港口投资码头的现象亟需关注;⑤航运公司面临市场不景气、话语权弱和生存空间被挤压等竞争压力。
报告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适应航运业网络规模化趋势,重点在海上丝绸沿线选取具有战略地理位置的港口布点,为构筑完善的航线网络打下基础;二是在推进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可按照国际航运公司参与港口建设和延伸内陆物流网的国际惯例,重点助推航运公司走出国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及物流网络的建设,以实现航运公司长期运营、稳定货源、完善航运网络体系的叁重目标。叁是要强化航运安全意识,规范国际资本在中国港航领域投资;四是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航运软实力。
2、对于提高辽宁省港口岸线利用效率的建议
辽宁省大陆海岸线2200多公里,具有较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和良好的建港条件。经过30多年的大规模建设,基本突破了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但已经开始出现规划的港口岸线过长、港口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港口航运用海与渔业等行业用海矛盾突出等苗头。本报告从港口建设与陆域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议。
报告分为叁个部分:一是分析辽宁省港口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形势。认为辽宁省港口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港口体系;港口建设有力地推动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快速发展,也是东北经济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辽宁省港口规划建设正在处于港口发展模式选择、处于港口布局模式选择、形成港口“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时期。二是从某些港口的吞吐能力已经过剩、港口对地区经济发展作用被放大面并形成“一市一港”的局面、港口规划盘子过大严重降低了港口岸线利用效率等叁个方面分析了辽宁省港口岸线资源存在的低效利用隐患。叁是从可能造成巨大“沉没”成本等经济损失、海洋环境负面影响、加剧港口的恶性竞争等叁个角度分析了港口岸线低效利用可能造成的主要负面影响。报告最后提出了促进区域港口联盟一体化、重新评估各地正在或规划建设的港口、充分发挥海洋功能区划的空间调控作用、严格管控深水岸线资源的使用审批控制港口建设节奏、全力守住几个重点海湾等五个方面的建议。
3、“十叁五”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认识和引领新常态,采取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编制“十叁五”规划是国务院各部门的重要任务。为了总结“十二五”规划的经验,以便为新一轮规划提供借鉴,我们认真分析了国家海洋相关发展规划和沿海10个省(市)的“十二五”海洋经济规划,着重分析了海洋新兴产业规划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建设海洋强国、强省的支撑作用,将相关的海洋新兴产业列为发展重点,切实推进了主要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储备。但是,在编制“十叁五”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相关规划时,需要纠正几个倾向、规避几个方面的隐患,以利于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报告认为叁个方面的倾向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规划的同质化现象,二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规划的前瞻性不足;叁是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趋同。报告分析“十二五”各省海洋规划的严重同质可能存在的四个方面隐患:(1)新兴海洋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潜在风险(2)不利于各地区比较性优势的发挥(3)限制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4)支持新兴产业政策存在打折扣的风险。
报告最后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政策的相关理论研究;二是国家应对全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统一规划;叁是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基础作用;四是积极推动海洋科技园区为主的实体平台建设。
4、对于构建南海陆岸基地及陆岛网络系统的建议
南海面积广阔、岛礁众多、资源丰富,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近年来,周边国家不断侵占我岛礁,非法攫取海底油气和海洋渔业资源,美、日等域外大国也不断插手南海事务,使南海成为世界上岛礁争端最多、划界问题最尖锐、资源争夺最激烈、地缘政治形势最复杂的区域。为加强对南海及其岛礁的行政管理,国务院于2012年批准设立叁沙地级市,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市政府驻地在西沙永兴岛。但是,永兴岛面积只有3.2平方公里,西沙、中沙和南沙叁大群岛众多岛礁的陆域总面积仅为14平方公里,难以满足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通道安全的需要。为此,我们建议,在海南岛设立南海陆岸基地,作为南海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后方基地和补给基地,通过加强陆岸基地与南海岛礁和人工构筑物为支点的联系,切实提升南海岛礁的战略支点作用,突破因陆域狭小分散对南海能力建设的制约。
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统筹考虑,实施南海后方陆岸基地的专项规划;二是陆海兼顾,统筹规划陆岸基地与岛礁的建设;创新管理,探索多部门协同协作机制;开阔视野,为海洋强国建设进行长远储备。同时提出搭建以陆岸基地综合物流园区为核心的物流网络系统、以后方陆岸基地信息中心为核心的信息网络、以后方陆岸基地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等叁张网络体系。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