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校新型智库,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在此次论坛中充分发挥了智库的公共外交、二轨外交功能,搭建了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民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外专家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形成了许多共识,对可能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有效推进了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了我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学术话语权。
经过七年建设发展,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在实践中体会到,要打造富有中国特色、具备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就必须做到政治性、独立性、专业性有机融合。
政治性是智库发展的生存之基。高校智库要发挥为国家治理集智出策的作用,必须坚定政治立场,紧跟世界科技、国际政治外交发展演进的趋势,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改革发展重点难点,回答百姓重大关切,以问题导向和预见导向为原则,抓住关键,突出决策支持,使高校智库出引领性思想、出趋势预判、出战略思路、出政策建议。
独立性是智库发展的立足之本。高校智库要为政府或社会提供公正客观的情况研判、实事求是的对策建议,这是其根本价值所在。高校智库要坚持科学求真、唯实创新的原则,要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创造能力,积极搭建学术界与公共政策之间的桥梁,超越各种利益影响,保持独立自主的研发精神,培养研究人员的职业精神,健全独立研究机制,营造独立研究的环境文化,提供原创客观的思想产物。中国日渐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并具有日益广泛的海外利益,高校智库需要独立客观地开展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民族复兴和软实力提升贡献智慧。
专业性是智库发展的动力之源。高校智库兼具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长期研究与应急研究相结合的特征。这就需要着力打造高水平的专业研究团队、建构专业研究理论与方法、创新专业运作模式,走出当前我国“库多智少”的困境。研究课题与项目建设既要“通天”,关注世界经济、国际关系、全球治理等重大问题;又要“接地气”,聚焦人民实践开展研究工作,不做“书斋式”“经院式”研究,密切关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要引进和培养一批人才,包括智库运营人才、研究人才等,融汇各方智慧,为智库专业建设奠定坚实人才保障。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面对新形势,高校智库应该深谋远虑、勇担使命,在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等方面更有作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智慧、贡献力量。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