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仅要履行好“幕后支撑科学决策”的根本功能,而且还必须“走向台前主动发声”,即在参与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成为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舆论重镇上积极作为。这是国家发展对于智库的核心需求之一,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社会思潮多样多变的当今时代承担责任、释放能量、彰显价值的发力点所在。
建设成为舆论重镇,智库具有独特而突出的优势。从智库自身的能力禀赋看,显着的专业研究能力、权威性和影响力等,使智库及智库专家对复杂舆论场的话语供给有着独特优势和鲜明特点,能够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紧贴公众热点关切,熔政策研究与政策传播于一炉,系统产出兼有学术深度和形象锐度的新概念、新思想,产生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从智库与其他舆论传播平台的关系看,智库是主流媒体欢迎的权威信源,是政府新闻发布可以依靠发声的第叁方力量,是公众经由网络获取有关公共政策的深度信息时首选的信息门户,能够支撑、黏合、补强党和国家的整个舆论引导力量体系。
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将上述应然状态的智库优势发挥出来,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着手,这也是智库影响力评价的重要参考角度。
将传播能力建设纳入智库设计,重视考察智库的舆论引导绩效,牢牢确立建设舆论重镇的共识和自觉。当前我国智库的研究活动和各项建设总体上尚缺少传播维度的自觉考量和制度设计,对于智库应该承担的舆论引导责任,认识尚不够深刻和强烈。一些智库及其专家只知研究、不去传播,或者只会研究、不懂传播,其能力素质以及研究成果虽然具有可观的舆论引导潜力,但却“养在深闺无人识”。这一点,需要切实改进。当然,这些工作是以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为基础和前提的。
将知识生产能力优势转化为议题设置能力优势,并使之成为高质量传播话语体系的提供者。比如,密切联系实际,创造新概念,引导公众关切,制造热点议题,并且为公众理解公共事务提供框架。又如,针对已有热点议题,智库可凭借其雄厚研究积累,第一时间进行剖析解读,用正面解释引导舆论。智库的议题设置是以政策研究或学术研究的形式出现的,因而可以摆脱时间和语态的束缚,对舆论走向进行积极的介入。
善于与媒体打交道,建好、管好、用好自身传播平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应该与党和国家的主流媒体创新发展战略相互协调,以科学机制为保障,实现灵活、务实的合作,使智库的实力底蕴更充分地转变为公信力,使高质量研究成果更高效地具有辐射力。同时,应该借助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自主打造多元传播渠道,主动伸出传播触角,不断增强基于社会化媒体的信息传播强度和活跃度。在某种程度上,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自主传播平台的质量水准,几乎可以被视为体现智库建设水准的直接指标。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智库可以高效率实施常规传播活动,开拓品牌价值极高的网络舆论阵地,搭建直通公众的信息通道,建立和发展稳定的受众关系,获得撬动舆论场、掌握话语权的“声音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