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2014年7月以来,本项目基本按计划进行。课题组分别于2014年12月26日、2015年6月30日、2015年12月29日和2016年6月28日,在山东大学召开了四次各子课题全体研究人员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各子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会议对课题研究计划的执行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商讨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针对丁公遗址早年发掘没有采集浮选土样,从而缺少植物类遗存的实际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14年9月至11月,对丁公遗址进行了以采样为主的小面积发掘(100平方米),在不同地点获取了较多浮选资料,为丁公遗址不同时期社会生产特别是生业经济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研究工作总体上按计划进行。由于丁公遗址发掘面积大,资料数量多,不少文物(陶器)需要修复。绘图工作量远远超过预期,而绘图人员明显不足。项目研究工作的最终完成时间会拖后一些。
子课题进展情况:
子课题之一: 基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完成出土遗物的整理工作,其中包括可复原陶器2700余件、陶器标本2900余件、玉石器1200多件、骨、角、牙、蚌器近2000件,结合各类遗存出土背景信息,从文字、图表资料的核对和实物资料的统计、分类入手,完善描述、绘图与照相等各类记录,为进一步的科学分析和研究奠定基础。
已完成各类遗迹信息的电子化工作,包括1座城址、146座房址、23座灶址、112座墓葬、2532个灰坑、11眼水井、3座陶窑的文字、图形与图像资料。下一步将全面梳理地层与遗迹关系,判断丁公遗址各阶段遗存的文化分期与年代信息,准确展示每一个单位的具体信息以及其在整个遗址中的相对位置,深入分析各阶段具体内涵,进而归纳出丁公龙山文化城址的动态演变过程。
目前石、骨、角、蚌器的线图正在绘制中,各种遗迹及地层的线图清绘工作尚未进行。
子课题之二: 陶器的产地、制作工艺、生产组织和残留物的分析
已经进行的工作包括陶器产地、制作工艺和生产组织的研究,残留物的分析正在进行中。
在实地田野调查和陶片整理基础上,选取50余个不同器型的陶器残片,及遗址周围6个可能的陶土产地采集了样品,进行岩相分析和化学成分检测,探讨陶土来源、产地以及陶器烧成工艺等情况,为后面的陶器生产规模和流通等问题提供基础资料。如选择不同仪器进行化学和物性分析,其中采用日本理学公司ZSX Primus-III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测定陶胎的化学组成;采用恒温吸水称量方法测定陶器的吸水率、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等物理性质。对部分陶器样品进行重烧实验,分别烧制600°C, 700°C, 800°C, 900°C等温度,再对烧成的陶器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方法探讨陶片的晶相结构,从两个方面推测陶器的烧成温度。
子课题之三: 石骨角牙蚌器的产地、制作工艺和科学检测与分析
该子课题进展较为顺利,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历年发掘所出石器的基本尺寸测量、材质鉴定、石料产源调查、类型学分析、操作链分析等基础分析工作。
下一步将在基础材料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标本进行加工及使用的模拟实验,并选取不同时段不同类型的石器标本进行微痕分析及淀粉粒分析,为解决特定工具的功能打下基础。针对遗址中所出磨盘类工具,并结合海岱地区其他时期同类工具的数据,发表《磨盘、磨棒类石器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以遗址所出玉坠为参考标本,指导学生进行了模拟加工实验,理清了玉坠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包括开料、钻孔、抛光等诸方面,在此基础上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海岱地区史前玉器制玉工艺初探》。
子课题之四: 人骨标本的测量、鉴定与分析,DNA和同位素等科学分析
进展顺利,已经进行的工作包括人骨标本的测量和鉴定,部分骨骼的颁、狈同位素分析。目前,完成了70多具人骨(其中龙山文化人骨标本60余具)的测量和鉴定工作,以及性别和年龄信息,为后续体质人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该部分已经成文。
选择了龙山文化时期21例人胫骨, 包括10例男性和11例女性, 进行了C、N同位素分析,探讨了当时先民的食物结构。数据表明,至龙山文化时期先民的食物结构中仍以C4食物为主,辅以一定肉食资源,体现了粟作农业和家畜养殖的生活方式。该部分已经成文。
子课题之五: 动、植物遗存的鉴定、分析与环境考古研究
子课题“动物、植物和环境的鉴定、分析与研究”进展顺利,已经进行的工作包括在遗址内部选择特定区域布设探方进行发掘采样,主要采集植物遗存样品,同时收获部分动物遗存样品。
目前,八个年度发掘出土的动物遗存已经全部完成基础鉴定与测量工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选取各类动物遗存进行锶同位素的检测,初步结果已出;针对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残破的蚌壳及数量较多的蚌制品,选取现生蚌壳进行取料加工的模拟实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一篇(姜富胜:《丁公遗址龙山文化时期蚌制品原料研究 ——蚌制品取料加工的模拟实验》);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对鲁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动物资源及其反映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已经发表(宋艳波:《鲁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动物遗存分析》);已选取一定数量的动物骨骼,准备进行C、N稳定同位素检测分析。
植物考古和地质考古研究工作按计划执行,进展正常。丁公遗址植物考古研究拟对2014年度发掘所获土壤样品开展大遗存和微体遗存研究。子课题相关人员已完成课题的前期调研,包括相关研究背景、课题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和已有研究成果等文献收集工作。目前已完成所有样品的采集,并通过系统浮选获得一批大遗存分析样本,微体遗存样本正在实验室分析阶段。
丁公遗址2014年度发掘共采集194份土样,来自灰坑、房址、地层、灶、沟等遗迹单位,共计采集土样1731升,平均每份样品约8.9升。所有土样经浮选并阴干后送至山东大学植物考古实验室进行分析。目前所有样品已经完成拣选、分类和鉴定。经初步鉴定,本次丁公遗址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较丰富,包括木炭(炭屑)、种子、果实(果核)等几大类,共计29367粒/块。其中可鉴定的植物遗存包括农作物和非农作物两大类,农作物遗存有粟、黍、稻、小麦、大豆,共计24420粒/块。非农作物遗存包括紫苏、大麻、马唐、止血马唐、稗、雀稗、大狗尾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燕麦等,共计4859粒/块。另有88粒未知种属的种子。
地质考古研究,做了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做了大量的文献准备工作,包括译介两篇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地质考古研究论文和与英国地质考古专家合作翻译地质考古工作手册;第二是对丁公遗址地质考古样品的分析,已经完成部分样品的有机质含量分析,土壤微形态样品已经送到中国地质博物馆制片,孢粉和植硅体分析已经开始前处理,计划今年暑期完成部分样品分析。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2014年
8月,王强赴北京参加中科院植物所等主办的“植物文化与环境国际会议”,并以《河南博爱西金城遗址石器及陶器上残存淀粉粒反映的古人类植食性食谱》为题发言。
栾丰实、王强等参加山东省博物馆主办的“海岱地区史前玉器与史前文明学术研讨会”,分别做大会发言。
10月,陈淑卿参加“草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贵壮”与“尊老”——小河沿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性别考古比较研究》的报告。
王芬参加“首届青年考古学者论坛”,与国内同行就同位素与饮食结构关系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11月,王强参加“全国十二届科技考古研讨会”,主持专题讨论会并会议发言。
宋艳波赴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
2015年
2月,靳桂云、王芬、王强等赴沉阳参加沉阳考古所主办的新乐遗址综合研讨会活动。
4月,王强赴美国旧金山参加美国考古学80次年会,作为联合主席主持专题讨论会并作会议发言《The phytophagous diet has been revealed by starch grain analysis from stone tools and pottery at Xi jincheng site,China》。
靳桂云、王芬赴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访问,作会议发言《Settlement and society of the 4th millennium BC in Eastern China》。
7月,王芬对山西和河南的陶寺、新砦、王城岗等龙山文化城址进行考察。
8月,栾丰实、王芬等主持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济南章丘卫星会议——比较视野下的龙山文化与早期文明,课题组全体人员与会。提交《海岱龙山文化研究的新进展》(栾丰实)、《海岱地区龙山时代早期“权贵阶层”的产生》(王芬)、《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墓葬性别考古初步研究》(陈淑卿)、《鲁北地区龙山文化城址出土动物分析》(宋艳波)等论文并在大会报告。
9月,栾丰实、靳桂云、王强等在济南参加中日合作项目,开展了王家村遗址的多项研究,并赴烟台做现场调研。
10月,王强赴句容考察孔塘遗址发掘现场,并进行残留物样品提取工作。
11月,宋艳波赴重庆参加第六届全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
12月,栾丰实赴上海参加《世界考古·上海论坛》第二次会议;赴湖北参加《石家河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大汶口、龙山文化与石家河文化的文化交流》的论文。
栾丰实、王芬参加在济南举行的“黄河流域史前陶器与文明、社会”会议,分别做《龙山文化陶器的成型技术研究》和《龙山文化陶器生产与功能分析》的报告。
2016年
3月,王芬参加鲁北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焦家-城子崖片区考古调查;7月,参加汶河流域的考古调查,获取与丁公遗址比较研究的考古资料。
5月,课题组部分成员赴郑州参加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王芬提交《龙山文化陶器残余物分析》论文,宋艳波提交《丁公龙山文化时期动物考古研究》论文并参加第七届全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
6月,栾丰实赴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参加龙山文化内城城门专家论证会。陈淑卿赴美国波士顿参加第七届东亚考古学年会。
7月,栾丰实赴北京参加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验收专家会议。
历次学术会议中,各子课题负责人均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深入交流,为项目的最终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
(一)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主要问题在于遗存相对年代的判断。由于七次发掘分属于叁个区域,各区域间地域并不连贯,因此统一层位关系存在一定困难;加之遗存丰富,迭压打破关系复杂,陶器的分期年代尚可从类型学角度依据典型器物判别,但部分时代特征相对不是很明显的石骨蚌器的绝对年代与其出土层位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二)陶器原料问题。龙山文化层离地表较深,在未发现陶窑的情况下,寻找陶土来源有其盲目和不确定性,寻找陶土产地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对陶器烧成温度探讨方面,目前我们已经寻找到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误差可以缩小到50度以内。今后陶器生产组织和社会关系的相关研究是重点。
(叁)石器研究的石料调查部分,由于涉及区域较大,且有些古河道可能深埋地下,所以寻找石料来源问题的研究有待加强。再者,进行石器模拟制作及使用实验时,由于无法探知古人的认知水平,因此实验具有一定主观性。在微痕及淀粉粒分析时,由于时间及客观条件所限,仅可以选取典型标本进行,无法对所有标本进行检测分析。
(四)人类骨骼的顿狈础测试目前尚未开展,样品的质量存在一定问题。
(五)动植物遗存属于自然遗存,其进一步的统计与分析需要建立在分期明确的基础上,本子课题的下一步工作要与其他子课题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完成。
根据目前已经完成的工作,丁公遗址植物考古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来自样本的不平衡性所带来的潜在研究困难。尽管发掘过程中严格执行了科学系统采样方案,但受限于发掘面积太小,房址等遗迹大多无法完全揭露,导致这些来源样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大大降低。此外分析样本来源主要集中于灰坑,由此导致无法对聚落可能存在的功能分区、聚落组成单元的生产与消费等问题作更深入的宏观阐释。
地质考古工作,我们面临的压力比较大,因为缺专业人员,目前只有一个硕士研究生可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而且是一边学习一边分析样品。但我们会尽量克服困把工作做好。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
(一)《海岱龙山文化的陶器成型技术研究》—栾丰实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本文利用丁公和两城镇等遗址出土的大量龙山文化陶器,结合现代制陶的人类学调查资料,对龙山文化时期陶器的制作过程进行了复原研究。认为完整的制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陶土、加工陶土(淘洗或加掺和料等)、成型(多种方法和技术)、晾晒、修整和装饰、入窑烧制。
从选择陶土开始,陶器制作的每一步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整个生产链条的核心技术是陶器的成型技术。龙山文化陶器造型规整、棱角分明、胎体薄而匀称、器形种类繁多,尤其是薄如蛋壳的高柄杯、造型复杂的白陶鬶等代表作,其制作工艺和技术达到了人类制陶历史的巅峰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采用了快轮拉坯成型的先进工艺和技术,以及封闭窑室并渗碳的烧制技术。本文挑选了丁公等遗址陶器和陶片中的典型标本,如有明显切割痕迹的各种器底,快轮提拉成型过程中留下的细密旋转痕迹,大型器物两次或叁次分部制作再行组装的证据,各种实用或装饰性附件分别预制再统一装配的器物,器耳的批量成型再行分割的实例等等。对这些实例标本的微观观察和分析,再现了丁公等遗址龙山文化先民高超的制陶工艺和烧造技术。同时,也证明当时的陶器生产已经进入了较高等级的专业化生产阶段,即一个较大的陶器生产点制作的陶器,可以供应方圆数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范围内居民的陶器需求。这一生产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为文明社会的产生做出了贡献。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的方式揭示了龙山文化的陶器生产过程和工艺、技术。为龙山文化时期社会复杂化研究提供了手工业方面的新证据。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探讨海岱地区乃至中国早期社会的演进,是一个具有研究前景的新领域,展示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特殊埋葬方式浅析》—陈淑卿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本文将以尹家城遗址和叁里河墓地为例,对各类特殊埋葬现象进行梳理。与新石器时代甘青地区、关中地区一样,海岱地区龙山时代同样存在着二次葬、扰乱葬、缺首葬和居室葬乃至房屋捐弃现象。两处遗址文化是一直延续性的,排除了外敌入侵的可能;被毁墓葬坑位精准,且又重新安葬,似乎也不是冤家复仇;被毁墓葬随葬品大多保存下来,也不会是荒年盗墓,因此,最大的可能是出于某种特殊的信仰,扰乱行为是部族内部进行的。伊恩·霍德从继承的角度提出,死亡是生命顺序被颠倒,砸碎墓穴中死者的陪葬品被认为可以除去死者的不纯洁性,让死者放弃对原有土地的继承权,同时消除从死者那里继承土地的罪恶感。就尹家城墓地而言,被严重扰乱的墓主,大多为男性青壮年,而青壮年的死亡,相对于老年来说更是生命顺序的颠倒,因此财产继承的禁忌也会更多一些。即便是二次葬,发掘者强调墓室填土经过夯打,而墓室内尸骨却凌乱不堪,因此这一过程中,注重的是扰乱与重新埋葬,并未体现出多少对死者的尊重与敬意,更多的是消除死亡的威胁以求自安而已。
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揭示出特殊埋葬现象形成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对于具体埋藏过程的阐释,固然需要后期整理过程中借助一系列科技手段分析检测并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相关案例,最重要的还是发掘过程的精细化、考古记录的完备性以及公布资料的开放性。有意识地去全面考察、仔细观察、捕捉细节,才有可能更合理地复原情景,探求真相。
(叁)《丁公遗址陶器化学成分和物性特性分析》—王芬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邹平丁公聚落内在龙山文化时期至少先后或同时流通过两个以上的陶窑生产的陶器。一个为规模较小的陶窑(第滨类陶器),可能更多的随意选取了当地黏土进行了烧制,无论是当地生产还是外地交流而至,在陶器烧成工艺上应该比较落后,未能大规模生产,也未有大规模的流通。另一个为规模较大的陶窑(第滨滨类),应该是精选了当地黏土,也相应有意识掺杂了其它辅料,生产规模相对较大,流通要广。
具体化学成分分析,我们认为第滨类陶窑选用二氧化硅含量稍低,叁氧化二铁含量稍高的黏土原料;而第滨滨类陶窑选取的黏土二氧化硅含量和叁氧化二铁含量都属当时正常的黏土原料。工艺分析表明,丁公遗址出土的陶器其胎质较为疏松,其吸水率和显气孔率比较高,说明烧结不太致密,烧成温度较低,属软陶。针对晶相的红外光谱和齿搁顿表明,此两类烧成温度均在800-900°颁之间,说明尽管存在两类陶器产物,但是烧成工艺是相近的。
通过分析龙山文化时期沿海(即墨北阡遗址、日照两城镇遗址)和内陆(邹平丁公遗址)叁个遗址的陶器成分,丁公遗址处的陶器生产存在有意识的选取陶土生产陶器,其生产工艺相对沿海北阡遗址要先进,与两城镇遗址陶器生产均为精选当地陶土,并有意识掺杂辅料提高工艺水平。沿海和内陆叁个遗址尽管地域跨度较大,但是最终叁地的陶器产物的化学成分相近,说明在新石器时期,中国先民已经掌握了陶器生产中的主要决定要素,已经有意识的选取特定类型的黏土烧制所需要的陶器。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本文对比了龙山文化时期沿海(即墨北阡遗址、日照两城镇遗址)和内陆(邹平丁公遗址)叁个遗址的陶器成分,探讨了不同地域陶器化学成分的差异;同时在烧成温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提出了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为后续相似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
(四)《磨盘、磨棒类石器研究的几个问题》—王强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文章对磨盘及磨棒类工具的定名及分类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制作工艺角度而言,其全部加工流程中完全不包括磨制程序,而主要是打制与琢制。因此在大类上而言,其应该属于打制石器的范畴,而不应再将其作为磨制石器对待,此大类归属的确定有助于扭转对于此类工具的一些误解(比如磨盘光滑的一面常被误认为是磨制而成)。再者,对于磨盘与砺石的区分问题亦十分重要,有部分报告中常将二者混淆,其实二者功能相差迥异。磨盘主要用以加工与食物相关的物质,并要与磨棒或手石配套使用。而砺石主要用于加工石器、骨器等工具。
对于磨盘与磨棒的功能,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很多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基本都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此类工具的功能并非单一,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作为一种多功能器物来使用的。在加工食物类物质时,我们认为其具体使用方式应该是磨粉。
如要对特定时空范围内此类工具进行系统研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此方可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特别是对于其用途的研究,微痕分析及残留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现在已经得出很多有意义的结论,应成为今后此方面研究的必备方法。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本文对于考古遗址中常见的磨盘及磨棒类工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于其分布的时空范围、定名、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并对此类工具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思考。该文为本课题后续研究中此类工具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为全国范围内此类工具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丁公遗址人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苑世领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以丁公遗址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骨骼中的C、N稳定同位素比值,揭示该地区古代先民的食物特征,探索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结构等信息。数据表明:1)人骨中骨胶原的δ13C比值分布在-6.62‰~-9.97‰范围,δ15N值分布在7.92‰ ~ 11.05‰范围,表明丁公遗址先民的植物性食物以C4类食物为主,而肉食资源尽管有一定程度的消费,但是在食物结构中所占比例并不高;2)尽管个体之间由于饮食习惯略有差异,但是在总体食物结构上没有男女性别差异;3)通过对比位于胶东沿海北阡遗址、鲁北丁公遗址和鲁西南西公桥遗址的人骨稳定同位素比值,可以认为史前山东地区农作物的种植主要依赖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并影响着史前先民的生活方式。鲁北地区和胶东沿海地区以C4粮食作物为主,属粟作农业,前者肉食资源主要来自家畜养殖,而后者主要依赖海洋渔业;地处淮河流域的鲁西南西公桥遗址属稻粟混作农业,肉食资源主要为淡水鱼类和家畜养殖。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本文以聚落考古的研究方法,选取龙山文化时期的鲁北地区和胶东沿海地区叁处遗址出土的人骨遗存为研究对象,进行颁、狈稳定同位素的对比研究,从方法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为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的环境、生业和交流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六)《鲁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动物遗存分析》—宋艳波
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
本文以鲁南地区这四个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动物群的结构、野生动物反映的环境、动物群反映的家养动物及生业经济等方面,将不同遗址的材料以同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较为可靠的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龙山文化时期,鲁南地区各遗址出土动物种属具有一致性的特征,除了本地区常见的动物外,还有一些属于现在南方地区的种属存在,表明在龙山时期本地区的气候条件要比现在温暖湿润;先民主要依靠饲养家畜尤其是家猪来获取肉食,同时也会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资源,狩猎野生动物,捕捞水生动物来补充肉食;遗址出土的野生动物遗存数量较多,而且与周围的环境密切相关,说明先民在这一时期对周围的环境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这一时期的墓葬中一般都会随葬完整幼年猪的下颌骨,显示了特殊的葬俗。
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本文以聚落考古的研究方法,从动物考古这一独特视角出发,选取龙山文化时期的鲁南地区四处遗址出土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方位的对比研究,从方法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本文为山东地区首次发表的史前时期区域动物考古研究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为山东地区(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的环境、生业和交流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16年5月,本文获评山东省考古学第二十九次优秀成果一等奖。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