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由朱永刚任首席专家的《哈民忙哈——科尔沁沙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综合研究》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12&补尘辫;窜顿191)下设四个子课题,各子课题分工负责。项目总负责人定期召集讨论,互通信息,统一掌握各子课题进展情况。自项目启动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良好,进展较顺利。
自2014年7月以来,围绕项目开展的专题研究共撰写论文31篇,已公开发表24篇,其中16篇发表于《考古学报》、《考古》、《华夏考古》、《内蒙古社会科学》、《边疆考古研究》等国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颁厂厂颁滨)来源期刊上,另有7篇已投稿待刊(详见阶段性成果清单)。
按项目总体规划设计,各子课题组已基本完成对哈民忙哈遗址发掘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除一些检测还在进行中和个别需补充的采集数据外,绝大部分样本的修复、鉴定、测试、统计、实验对比数据分析都已完成,并分别撰写出实验报告和系列论文。各子课题组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1、由吉平负责的《哈民忙哈遗址发掘报告》第1子课题:
(1)已完成撰写发掘报告前的技术工作,正在深化对材料的认识和进行综合
研究。
(2)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中心合作,《哈民忙哈玉器研究》(上、下
册)文稿已提交中华书局,近期付梓。
(3)提交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室的哈民忙哈遗址测年
样本,已获得15个有效碳十四年代数据,同时获得相邻遗址参考测年数据11
个。此项工作为确定遗址年代提供了支撑。
2、由陈全家负责的《哈民忙哈遗址动植物遗存与经济形态研究》第2子课题:
(1)已完成近万件动物骨骼的测量、统计和种属鉴定工作。
(2)对骨、角、蚌制品开展有针对性的模拟考古实验,就材料选取、加工工
艺、制作流程、功能用途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3)通过浮选获得的植物遗存,已完成分类、种属鉴定和定量分析,对哈民
忙哈遗址生业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3、由张全超负责的《哈民忙哈遗址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综合研究》第3子课题:
(1)已完成哈民忙哈居民人种学研究,并就科尔沁沙地与周邻地区先秦时期
居民体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2)对哈民忙哈遗址古人群进行牙齿样本筛查,通过扫描电镜牙齿表面磨耗
形态观察与对比组分析,提供了复原饮食结构及生业方式的新途径。
4、由汤卓炜负责的《哈民忙哈遗址植物遗存与古环境研究》第4子课题:
(1)已获得动、植物遗存种属鉴定及相关信息、检测报告。
(2)已完成石制品岩石学鉴定,待进一步分类统计和资源利用方式分析。
(3)初步完成哈民忙哈遗址孢粉分析和资源域调查等重建古环境的前期技术
工作。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为深化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于2014年6—8月;2015年7月;2016年3月,先后叁次前往内蒙古宁城工作站,进一步收集完善哈民忙哈遗址发掘材料,包括陶器制法观察、制作全部陶器纹饰拓片、补拍重要器物照像资料,同时在工作站进行石器工具和陶器制法的模拟考古实验。
这期间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于贵州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古脊椎动物与第四纪旧石器五次年会”;于北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动物考古学研讨会”;于重庆召开的“第六届动物考古学研讨会”和在郑州召开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上述会议上,分别介绍了哈民忙哈遗址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在国际合作方面,陈全家教授2014年5月赴日本东京、岐阜大学、奈良国立文化财作学术访问。同年,日本岐阜大学石黑直隆教授、奈良国立文化财松井章教授,来吉林大学合作研究。2014—2015年,美国俄勒冈大学人类学学院李炅娥教授先后两次到访吉林大学,就包括哈民忙哈遗址在内的植物遗存考古,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正在进行中)。
此外,多年来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中心合作,开展的对于哈民忙哈玉器制作工艺、玉料来源及周邻文化玉器比较研究,已完成全部图稿的编纂工作。目前已提交中华书局,付梓待刊。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1、为扩大该项目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课题负责人与《边疆考古研究》(颁厂厂颁滨来源集刊)协商,在该刊开设“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成果专栏”,迄今已在第15辑和第19辑,集中推出两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1篇。
2、2014年10月4日,央视科技频道(颁颁罢痴10)探索发现栏目播出七集纪录片《考古进行时(叁)——史前迷案》,集中报道内蒙古通辽市哈民忙哈遗址的发掘与收获,时长35分钟。
3、为加强哈民忙哈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工作,扩大成果的宣传和社会效应,通辽市和科左中旗政府,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经过叁年来的施工建设,“哈民忙哈史前遗址保护展示馆”和“哈民忙哈遗址博物馆”已经全面竣工,定于2016年8月19日举行开馆仪式。配合这次开馆活动,本项目阶段性系列成果编纂的研究文集将同时刊发。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子课题组总体进展情况良好,但在研究中也遇到一些困难,主要有以下四个问题:
1、此前委托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考古顿狈础实验室检测的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两批人骨样本提纯结果均失败,课题组近期将安排专业人员赴现场第叁次采集样本再做提纯、测序。
2、对于哈民忙哈遗址及周邻地区的古环境研究,需补充自然剖面的孢粉分析样品并配合测年数据以控制古环境研究精度,这方面工作进展相对缓慢。
3、近期有两名项目组成员调离吉林大学,使工作量加大,可能会对项目的后续研究带来影响。
课题组供稿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代表性成果介绍:
1、朱永刚:《哈民忙哈遗址经济形态研究——一个居住模式与生态环境悖论的推导》,《边疆考古研究》(第19辑),科学出版社,2016年。
哈民忙哈经济形态研究,由系列实验检测、分析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组成。主要包括叁方面内容:其一,石器工具的分类与功能;其二,动物、植物遗存的鉴定与分析;其叁,居住模式、人口规模、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的考察。整合以上研究,哈民忙哈遗址经济形态为狩猎采集兼营农业的生产方式,主要特征表现为对攫取型自然经济的依存度较高和食物来源的多样性。在科尔沁沙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下,攫取型经济活动很容易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关键还在于哈民忙哈居民选择了一种与其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居住模式,而一系列因素的耦合作用是造成遗址毁灭的根本原因。
2、朱永刚:《文化变迁与边缘效应——西辽河流域北系区几种新石器文化的发现与研究》,《考古学报》2016年第1期。
西辽河以北尤其是科尔沁沙地,处于辽西考古文化区的边缘地带。以往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是个薄弱环节,近些年这一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从已识别的几种文化类型来看,均难以纳入到辽西新石器文化序列中去。本文认为除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之外,还存在西梁类型——富河文化——哈民忙哈文化——南宝力皋吐类型等另一文化序列,前者位于核心区域,后者处于边缘地带。据此,将辽西考古文化区系框架解构成主体文化与非主体文化、内核与边缘的双重构造模式。西辽河北系区发现的几种新石器文化内涵复杂、成分多元,既不同程度的保持着与核心区域主体文化的联系,又表现出强烈的自身特点,其边缘效应的总体趋向是游离于该文化系统的核心区域,呈现渐行渐远的“离心运动”,这种情况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尤为明显。
作者运用最新考古资料,对西辽河北系区文化变迁和区系考古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新的考古学理念重构了辽西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的框架体系。
3、陈全家等:《内蒙古哈民忙哈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蚌制品研究》,《考古》2015年第12期。
论文通过对哈民忙哈遗址出土蚌制品的概况、加工工艺流程、功能等方面的
分析,对该遗址的工具制作及使用情况有了深入认识,从各种蚌制品的制作使用来看,当地原始居民已熟练掌握打制、磨制、锯割、剔刮、钻孔等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工具及装饰品制作中。可见,原始居民已具备较成熟的工具加工能力,并可进行大量的标准化制作。他们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蚌料制作不同的器物,对各类器物的形状、大小有明确判断力。选料目的明确,加工技术纯熟,器型趋于标准化,并具备审美情趣。该研究结果对了解哈民忙哈遗址居民的工具制作、手工业发展水平、生活场景等有重要学术意义,为进一步探寻哈民忙哈遗址的整体文化面貌奠定了基础。
4、周亚威、朱泓:《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第4期。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显示,内蒙古通辽市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14 例( 男性7例,女性7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人种范围。在与若干古代组的对比中,哈民组与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古代居民在人种类型上较为一致,与庙子沟新石器时代古代居民和姜家梁新石器时代的古代居民保持着相对疏远的遗传学距离。鉴于哈民文化居民反映出的高颅阔面形态特点,其族属应为古东北类型。
5、孙永刚、赵志军、吉平:《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研究》,
《华夏考古》2016年第2期。
经过科学的取样和系统的浮选,在哈民忙哈遗址中获得的炭化植物遗骸中,包括可能种植的粟、黍和大麻等旱作农作物,用于采集的藜、大籽嵩以及蕤核等
可食用的野生植物遗存。通过对哈民忙哈遗址浮选出土的植物遗存以及出土鱼类、动物骨骼进行综合分析,哈民忙哈先民的经济结构的主体仍然是采集和渔猎,农业经济是当时人类生存资源的重要补充。
6、汤卓炜等《哈民忙哈聚落遗址孢粉分析与哈民文化古生态环境初步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19辑),科学出版社,2016年。
哈民文化的先民们恰好生活在气候适宜期鼎盛期之后的降温阶段,处于相对温湿、但是有波动性气候变化的适宜期之末,暖湿向干冷气候转型期之前。根据现有动植物考古研究材料的综合分析可以推断,在经历500年左右的兴衰过程中,哈民文化的先民曾经采用定居渔猎采集兼有少量原始农耕的经济形态,体现出适应相对多样性生态环境的 复合型生业模式,属于比较典型的广谱适应方式。总体上看,哈民文化时期的人地关系处于比较脆弱的“准协调”的状态,在大环境背景处于波动性降温的条件下,遗址附近植被经过聚落构筑的高强度活动,被破坏殆尽,进一步加剧了局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本文对重建哈民文化时期的生态环境,揭示当时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来自自然科学分析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