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 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清史地图集”系2012年立项,2014年曾通过了中期检查,2015年获得了滚动资助。此为第二次中期检查。
本项目总体计划稳步推进,各子课题有序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执行项目的步骤分为两步,首先是要做好每个省级地域的各个府厅州县《编稿表》,以邹逸麟教授主持新修的《清史·地理志》为出发点,进行地物要素的遴选、考证,确定属性,并寻找今地;其次是依据《编稿表》正编、辅编的内容,遵照统一的图例注记符号,在标准的地理底图上使用绘图软件绘制清史地图。
项目分为四个子课题,进展如下:
子课题1:负责人华林甫,分工范围为北方六省,即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目前的宣统叁年《编稿表》,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省业已完工,山东、河南两省的正在进行。直隶绘制了全省图、中部平原放大图、顺天府图、京师图、避暑山庄图。山东、陕西、甘肃叁省的全图已完成初稿。因山西南部的县份密集,县界变动比较大,华林甫与课题组骨干成员胡恒指导陈栋完成了一篇硕士论文《清代山西南部政区边界研究》,硕士生周磊的学位论文《清代马颊河、徒骇河名实考辨》也是本项目范围之内的选题。
子课题2:负责人为段 伟,分工范围为南方十三省,即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共11位专家进行研究、编绘。目前的宣统三年《编稿表》,安徽、福建、台湾、广东、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八省的业已完成,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五省正在进行。浙江省绘制了全省图,还完成了宣统三年以外其他年份的《编稿表》。华林甫指导王荣完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清代广东地图编绘研究》,绘出了主体地域、珠三角、香港、澳门、广州湾五图初稿。段伟指导两位硕士生完成学位论文,即李健红的《明清时期鲁西地区水患对政区调整的影响》、李幸的《明清时期苏北水患对政区调整的影响》,并指导硕士生邹富敏草绘了清江浦图。台湾、湖北绘出了初稿,其他各省绘图正在进行中。
子课题3:负责人为丁超、孙喆,分工范围为边疆地区。总体进展比内地稍慢。西藏、青海部分,实地考察涉及三十多个县,《编稿表》接近完成。新疆部分,目前已经完成大部分地域《编稿表》,并绘成伊犁附近扩大图草图。内蒙古部分目前基本完成了各盟旗的《编稿表》考证, 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宝音朝克图副教授指导了朱诗婷的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察哈尔游牧八旗政区边界研究》。外蒙古部分克服了底图难题,接下来着手绘图。东北三省中,目前完成奉天、吉林两省草图,黑龙江图正在绘制中,孙喆教授指导杨阳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清末黑龙江地区行政建制变革研究》。海疆部分由李国强研究员承担,他指导不同学生接力编纂的《编稿表》接近完成,绘图则将由另外的学生完成。
因边疆问题兹事体大,特地招收复旦大学博士毕业的孙景超来人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负责全国总图研制,已初步完成了宣统叁年编稿表,总字数近20万;部分地区的完成情况还可以(如东北地区、广西及新疆部分地区),并在《编稿表》基础上依据相关内容,已向地图出版社提出了初步的底图需求。
子课题4:负责人为王汶,研究目标是在充分利用清史文献与清代舆图等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清代地理数据处理标准规范。为此,已经完成了“清代地理信息编码与数据处理规范”,这是一个可以为类似工作提供指导参考的行业标准规范。研制本项目的图例注记符号的论文,也已发表。
(二)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历史文献是本课题主要资料来源,不仅是文字文献,还包括舆图文献。我们侧重于地理志书、政书、地方史志、档案、笔记、文集、舆地图等类别,根据需要而使用其他方面史料。目前因重点编纂宣统叁年地图,主要使用宣统叁年前后的地方志书、舆地图。同时,也充分吸收现代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有历史地图集、研究论着、研究论文、新方志等方面。历史地图有《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广东山西四川等省级《历史地图集》,各省也编撰了数量众多的地名志和新方志,新编《地名志》记载了一些地名的形成和演变状况,是考证地名今地的重要参考依据。
首席专家华林甫在德国柏林发现晚清山东、直隶两省一百五六十幅县级舆图,是研制《清史地图集》必不可少、独一无二的史料,弥足珍贵,经华林甫等整理、研究,已于2015年9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宝音朝克图副教授,曾多次前往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进行实地调查,并就相关问题向当地专家进行咨询、交流,解决相关问题。总之,“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诸位成员各显神通。
还有,胡恒、宝音朝克图、刘传飞叁人于2015年年初赴台北故宫博物院查阅相关清代档案、舆图史料,收获较丰。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首席专家华林甫于2015年5月到上海参加复旦大学110周年校庆、并在历史地理研究所庆典上做了《欧洲庋藏近代中文舆图的价值》的学术报告,8月下旬在南昌参加对于《中华一统志》是否上马的学术论证,八月底召集《清史地图集》《清史·地理志》联合会议,9月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中国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区划国际学术研讨会”。 李国强,2015年4月底应邀赴台北参加“南海现况之挑战与应因策略”学术会议、并发表主旨报告,2015年10月在云南香格里拉市参加由中国边疆研究所与云南大学和新加坡大学东亚研究所共同举办“第六届西南论坛”并做主旨发言,2016年2月下旬赴日本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和日本东京财团共同主办的“第4届东海论坛”。胡恒、丁超,参加了复旦大学主办的2015年全国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 孙景超,2015年12月18日- 20日参加了浙江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环东海与边疆论坛。 王大文,2015年11月13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的第九届历史学前沿论坛“思想与时代”,宣读论文:《被“遗忘”的历史——康熙朝纂修<大清一统志>与江南文人》。 2016年7月,华林甫、傅林祥、胡恒、张敏、孙景超、刘传飞、乔欣等骨干成员参加了两年一度的长春历史地理学盛会(年会)。此外,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同样重要的,是课题组内部会议,召开过多次(详见《项目简报》)。
海外学术交流情况:胡恒,2016年5月16~18日参加了韩国制图协会举办的“2016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he Making of Historical Atlas”国际会议,提交学术论文《<清史地图集>的编纂理论与实践》。郭红,2015年8月1~16日访问了日本同志社大学人文研究所,在其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查找资料。 那顺达来,曾赴乌兰巴托查阅蒙古国国家档案馆的清代蒙文地图。 刘传飞,2015年10月21~25日,参加由东亚环境史学会于日本高松市举办的“第三届东亚环境史学术年会(EAEH 2015)”,提交论文The Mountain Spirits and Lake Monsters of Xinjiang in Qing Dynasty(本篇论文为本届大会12篇入选会议论文集的论文之一,将于2017年上半年由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
(三) 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由首席专家华林甫主编的《清代政区地理初探》(79.6万字),于2015年8月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以“清史地图集”项目组成员为作者的论文集,分为总论、省别探索、类别与要素研究、文献研究四个部分,目录如下:
一、总体设计………………………………………
1. 邹逸麟:《论清一代对疆土版图观念的嬗变》…………………………………
2. 华林甫:《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学术理论与编纂实践》……………………
3. 孙宏年:《清代中国与邻国“疆界观”的碰撞、交融刍议———以中国、越南、
朝鲜等国的“疆界观”及影响为中心》 ……………………………………
二、省别探索…………………………………………………………………………
1. 傅林祥:《政区·官署·省会—清代省名含义辨析》…………………………
2. 傅林祥:《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
3. 杨伟兵:《贵州历史地理的分区与研究》………………………………………
4. 杨伟兵:《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
5. 段伟:《泛称与特指:明清时期的江南与江南省》……………………………
6. 段伟:《清代湖北、湖南两省的形成—兼论分闱与分省的关系》……………
7. 段伟:清代江南、湖广、陕甘分省标准的异同………………
叁、类别与要素研究………………………………………………………………
1. 邹逸麟:《清代集镇名实初探》…………………………………………………
2. 华林甫:《清前期“属州”考》…………………………………………………
3. 许鹏:《清代政区治所迁徙的初步研究》………………………………………
4. 傅林祥:《清雍正年间的次县级行政机构及其职能探析》……………………
5. 胡恒:《厅制起源及其在清代的演变》…………………………………………
6. 任玉雪:《论清代东北地区的厅》………………………………………………
7. 杨帆:《归绥诸厅性质刍议—以相关方志、政书为中心》……………………
8. 刘灵坪:《清代南澳厅考》……………………………………………………
9. 任玉雪:《清代吉林将军双城地区的身份制度与旗界、民界(1815—1911年)
兼论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 …………………………………………………
10.杨煜达:《滇铜、汉铜与清代中期的汉口铜市场》…………………………
11.钟兴麒:《吐鲁番厅改县的时间》……………………………………………
四、文献研究………………………………………………………………………
1. 胡恒:《<清史稿·地理志>纂修考》……………………………………………
2. 胡恒:《<清史稿·地理志>巡检司项校正》……………………………………
3. 巴兆祥:《论<大清一统志>的编修对清代地方志的影响》……………………
4. 钟兴麒:《编写新疆县市志建置沿革浅议》……………………………………
5. 华林甫:《对于<皇朝地理志>的几点初步认识》………………………………
除了上述《清代政区地理初探》之外,还发表了六篇期刊论文:
?李海萍、王欣、华林甫《基于GIS的历史地图集符号库设计方法探讨》,载《地理空间信息》2015年第1期。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刘传飞《清代安西卫、沙州卫设置时间考——兼论沙州所建制的有无》,载《敦煌研究》2015年第3期。 【CSSCI核心期刊】
?薛亚玲、华林甫《渐变与突变:中国历史上高层政区演变的分析》,载《开发研究》2016年第2期。 【CSSCI核心期刊】
?胡恒《清代北京的“城属”与中央直管区》,载《开发研究》2016年第2期。【颁厂厂颁滨核心期刊】
?孙景超《插花地对行政区划的影响及其改革》,载《开发研究》2016年第2期。 【CSSCI核心期刊】
?刘传飞《清光绪前中期新疆普通地图的绘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2辑。 【CSSCI核心期刊】
又,2014年7月底举办的“历史地图专题研讨会”,会议的学术论文集《清史地理研究·第二集》,也将于今年十月份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清史地图集”项目组的《工作简报》,此前已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报送了八期,2014年7月之后我们又编辑了七期,主题分别是:历史地图专题研讨会、2014年项目组年会、北京片会、上海片会、2015年项目组全会、南方小组会议、北方小组会议。
(四)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研究工作中,我们遇到的四大难题,仍然是拦路虎:
1、政区界线考证、认定困难。因课题设想要超越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从而拟绘出宣统叁年县级政区界线,于是遇到了万水千山的重重困难。地理志书所载四至八到的参考价值有限,学术界通行的县界逆推法我们也不敢用(因为谁也保证不了、更不敢宣称对史料能够竭泽而渔),于是只好我们自己摸索。以直隶永平府为例,千方百计寻觅文献史料、舆图资料,在卢龙、迁安、临榆、抚宁、昌黎、乐亭诸县的晚清地图上,找出边界上叁百来个小地名(村庄、山岭等),然后对照今天的大比例尺地图,找到今地位置,于是连点成线(县界从两侧村庄中间穿过),绘出该府完整的县界、府界、省界。对于围场厅厅界的复原,用的是最笨的办法:找来晚清唯一一部厅志,把厅志记载的所有地名都标在地图上,于是四周边界自然呈现。像永平府这样的府级政区,清末有两百多个,已经遇到的困难极大,将要遇到的困难更会千差万别。例如山西高平县,清代县界我们是这样来考证的:找到县界内外一百多个点,落实到今地,点在底图上,于是县界轮廓明晰了。这样的做法,理论上我们还要推广到蒙古、新疆、青藏地区。
2、参考文献缺乏。邹逸麟教授主持《清史·地理志》为本项目提供了相当多的资料,但绘制地图不同于编纂《地理志》,除文字校释外,更多的是定点、连线工作,这就需要更多的舆图文献支持。但清末、民初的各省地图情况不一,质量有好、也有差。以湖南为例,目前与湖南相关的史书、方志以及相应的地名志、地名辞典业已收集多种,其他诸如日本学者安井正太郎编《湖南》、神田争雄编《湖南省纵览》亦有部分内容为定点工作所需要,已在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处查阅。《湖南全省舆地图表》、《湖南舆图》、《大清分省全图》湖南部分、《支那省别全志》湖南卷等附图,亦在我们视野之内。即使如此,仍感不足,如太平天囯在湖南活动的一些地点,仍难以找到。
3、工作量超大,需要把大量文献资料转换成可用于信息定位的数据。本课题是在邹逸麟教授主持《清史·地理志》基础上开展工作的,《清史·地理志》项目的完成为本课题节省了大量工作,但毕竟工作目标不同,本课题仍然需要提炼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数据转换,将原文转成不同年代的空间信息,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这也是部分省《编稿表》进展缓慢的原因。举例而言,目前仅直隶一个省的《编稿表》正编已有七十万字,浙江一省的《编稿表》也有五十多万字。而我们整个项目有二十七个省级政区地域,可望全部《编稿表》字数可能要超过壹千万字,工作量大大超出原先预期。
4、《编稿表》中清代地名古今对照的工作复杂、繁重。行政聚落、山川河流的定点都存在较多的难题,许多省份在1949年以后行政区划变动较为频繁,很多清代地名变动较大,甚至消失,故而今地的确定较为困难,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于此。少量地名在清史上有重要意义,但通过《中国古今地名词典》、新方志、地名志、各种地图集仍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的,只得暂时放在一边。
改进措施
收集资料方面,依据常规方式很难穷极,力图通过各种公、私渠道获得相关文献。在编写《编稿表》时,清代地名与今名如何对照,通过多次摸索,确定今地可以以各省所编的《地名词典》和《地名志》等为依据,在探讨其沿革的基础上确定今地,今地必须具备两大要素:今名、确切地址。如湖南省采用《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湖南地名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等资料为基础确定原有地名,随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3》、《湖南地图集》等确定今地。直隶、山东部分,甚至要到海外去寻访资料。对于一些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名,当代各类资料没有记载,可以适当地进行实地调查,有些地名当地人还是在使用,或有实地证据存在,只是没有文献记载而已,但工作量巨大、且需要经费的支持。内、外蒙古地区为克服定点、界段的困难,负责人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争取找到更多更详实的史料和地图,与相关地区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以便能更多、更准确地复原清代各个时期重要地名。目前海疆地图设计是敏感问题,部分资料尚未公开,资料收集受到多种限制,我们要克服这个瓶颈。
对于底图来源,已经解决,项目组已与中国地图出版社签订了协议。
研究心得
本课题之保质保量、顺利完成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编稿表》基础上,有了齐全的《编稿表》,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故工作重心是《编稿表》,宣统叁年的已经大部分完成;做完《编稿表》正编、辅编,即可绘图。同时,需要合作单位的支持,底图获取、地图设计环节都离不开制图单位的协助。
意见、建议
本课题在进行中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这需要专家进行详细考证;
因考虑到今后要公开出版而应未雨绸缪,获得底图支持等于跨过了一道坎,下一个坎是需要制图经费与制图学技术的持续支持;
因时间有限,需要吸收有一定研究基础的研究生参加项目,协助做部分辅助性工作,并给予发放适当的劳务费。
(五)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清史地图集》目前问题是时间紧迫,以当前进度而言不完全是理想的,需要快马加鞭。
二、研究成果情况
代表性成果:
《清代政区地理初探》(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8月)
“清史地图集”首先要解决的,是要考证在多大地域范围之内清代沿革地理的内容,在特定疆域范围之内着录什么要素、哪些内容,如何妥善处理与周边“朝贡各国”关系等,研究这些问题的叁篇论文构成了本书第一组“总论”。其次,清代从顺治十五省、康熙初年十八省到晚清二十叁省,省制经历了巨大变化,分省问题扑朔迷离,普通省份也有大量值得研究之处,吸引了许多学者皓首穷经、孜孜以求,第二组收入了省制研究的七篇论文,每一篇都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有幸能深入到清代沿革地理领域内部,处处引人入胜,如入宝藏,作者们也是八仙过海,充分展现各自的才华,收获良多,因此第叁组收录了以政区类别与要素研究为主的十一篇论文。当然,任何研究都离不开文献,历史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第四组收录了四篇研究清史地理文献的论文。
阶段性成果(1):学术论文,六篇。
? 李海萍、王欣、华林甫《基于GIS的历史地图集符号库设计方法探讨》,
载《地理空间信息》2015年第1期。
?刘传飞《清代安西卫、沙州卫设置时间考——兼论沙州所建制的有无》,
0.7万字,载《敦煌研究》2015年第3期。
?薛亚玲、华林甫《渐变与突变:中国历史上高层政区演变的分析》,
1.8万字,载《开发研究》2016年第2期。
?胡恒《清代北京的“城属”与中央直管区》,1.3万字,
载《开发研究》2016年第2期。
?孙景超《插花地对行政区划的影响及其改革》,1.0万字,
载《开发研究》2016年第2期。
? 刘传飞《清光绪前中期新疆普通地图的绘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5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2辑。
阶段性成果(2):《清史地理研究·第二集》,即将公开出版。
《渐变与突变:中国历史上高层政区演变的分析》、《清代北京的“城属”与中央直管区》、《插花地对行政区划的影响及其改革》叁篇论文的联合介绍:
政区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投影,也是“清史地图集”的重点内容,政区历史变迁能为今天提供一面镜子。中国历史悠久,历史政区内容丰富多彩,拥有无与伦比的史料和实例,近年来针对政区断代、层级、幅员、边界、治所、名称等要素的精湛研究,诞生了一大批高水平成果,展示了历史政区传承与变迁的诸多面相,打破古今限隔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成为趋势,古为今用成为一种价值取向,历史政区的研究可以并且能够为当今的政区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历史地理学专业向来注重“有用于世”,历来都有强烈的现实改革的思考。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苍产蝉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