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于2012年10月10日批准立项,2014年7月通过中期评估。中期评估之后两年时间里,项目总体执行基本顺利,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1)子课题一“《元典章》校释”主要进行了下列工作:
补.对已经出版的《元典章》点校本(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2012年12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进行了进一步复核和修订,交付中华书局,即将出版竖排本(原为横排本)。
产.参考新问世的洪金富《〈元典章〉校定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等相关成果,对已经完成的《〈元典章·户部〉校释》和《〈元典章·兵部〉校释》初稿进行了后续修订。
肠.对《元典章·吏部》、《礼部》、《刑部》等部分进行研读校释,完成部分初稿。同时布置项目组成员对《元典章》其他部分进行分工研读,为下一步校释工作做好准备。
2)子课题二“《元典章》研究”,与子课题一的工作相结合,由两个子课题项目的成员通力合作,共发表学术论文54篇、访谈录2篇、研究综述2篇、译文3篇,并出版内容相关的专着3部。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调研数据与文献资料整理:购置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新出版的洪金富《〈元典章〉校定本》,作为本项目的重要参考资料。洪金富教授研制《元典章》多年,其《〈元典章〉校定本》不仅在点校方面有不少新见,而且包含部分注释内容,对于本项目的研究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2)学术会议:子课题一“《元典章》校释”已经完成的有关工作,基本都以在京项目组成员举行小型学术会议(读书班)的方式进行,两年以来共进行为时半天或一天的会议20余次。
3)学术交流:项目组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首席专家张帆于2014年7月参加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的“元代多元文化和社会生活”学术研讨会,发表学术报告“一场被忽视的政治风波:元世祖至元二年宰执集体罢免事件探微”;2015年7月参加在重庆举办的“国际视野下的钓鱼城历史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提交学术报告“宋元战争与四川”;同年10月参加在天津举办的“纪念杨志玖先生诞辰一百周年‘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学术报告“孛罗史事臆解”;同年12月参加在呼和浩特举办的“庆祝周清澍教授八十五华诞蒙古史研讨会”,发表学术报告“阿合马擅权之路:元世祖至元前中期朝政的一条主线”。子课题负责人吴海航先后参加中国法律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边疆法律治理的历史经验”,2015年学术年会“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文化”。项目组成员党宝海先后参加“粟特人在中国:考古发现与出土文献的新印证”国际学术研讨会(银川,2014年8月),“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扬州,2015年9月)。张国旺先后参加“宋元四川战争中的神臂城”学术研讨会(泸州,2015年5月)、“第四届中国古文书学研讨会”(北京,2015年10月)、“历史文献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广州,2016年6月)。蔡春娟参加“艺术史与文献学国际研讨会”(杭州,2015年8月)。丁超先后参加“2015年全国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上海,2015年12月)、“京津冀文脉传承与协同发展——第18次北京学学术年会”。
4)国际合作:2015年6月,张帆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中俄两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短暂访问;12月,赴澳门参加“第二届泛珠叁角地区历史学家学术交流会议”。2015年9月,张国旺赴蒙古国乌兰巴托参加“‘忽必烈汗与蒙元帝国’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党宝海赴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参加“李白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李鸣飞前往波兰科学院克拉科夫分院考古所和斯洛伐克科学院考古所进行短暂访问。在上述国际会议或访问中,项目组成员多少不等地发表了与本项目有关的读书研究成果,受到海外史学界重视。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由于已完成的《元典章》校释绝大部分内容尚未最后定稿,因此目前没有举行正式的成果发布会。不过,课题组成员自立项以来发表的百余篇论文,涉及内容广泛,在很多局部问题上作出重要突破,大大扩展了本项目在学术界的影响。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根据项目立项和中期评估后的进展情况来看,目前项目研究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工作量大,期限紧迫。项目组成员同时承担着各单位繁重的教学、科研(其他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并不能全都保证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本项目研究,致使整个项目进度收到很大影响。比较而言,在本项目的两个子课题中,子课题二“《元典章》研究”在选题、写作等方面较具弹性,可望在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子课题一“《元典章》校释”的进度则不容乐观。首席专家张帆2015年2月起担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又兼任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相关工作挤占了大量时间。子课题负责人陈高华年事已高,刘晓则承担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中国思想通史”等重大项目。在几位负责人无法投入主要精力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课题组其他成员和博士生,难以完成规模庞大、内容复杂的校释任务。目前本项目经费尚有较多剩余,最缺乏的是研究时间。
我们建议,在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表象繁荣、学术活动频繁、项目众多,而高水平研究人员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对于类似本项目的某些实证性较强、工作量繁重、较少“务虚“色彩的大项目,应在已有基础上加长研究周期,放宽结项年限,以保证真正完成高质量的创新型研究成果。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代表性成果介绍(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
1)张帆发表的《〈元典章〉本校举例》一文,从方法论角度对《元典章》校释工作进行了探讨。《元典章》汇集了元朝前、中期的大量法令文书,史料价值极高,然抄、刻质量低劣,错谬迭见,利用不便。陈垣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对沉刻本《元典章》进行校勘,并由之归纳出“校法四例”——对校、本校、他校和理校。本文在陈垣先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讨论了利用本校手段校勘元刻本《元典章》的问题。具体将《元典章》本校归纳为七种类型,并分别举出若干典型例证加以说明,事实上也从一个侧面对《元典章》的校释工作进行了方法论探讨。
2)项目组成员在对《元典章·兵部》校释初稿进行整理工作时,对元代军事制度的多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子课题负责人刘晓发表的系列论文《元镇守杭州“四万户”新考》、《元浙东“沿海万户府”考——兼及“宿州万户府”与“蕲县万户府”》,在作者此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元朝设在南方的一些重要万户府继续进行个案考证,从而大大深化了对元朝江南军事镇戍体制的认识。他撰写的《宋元对峙时期的大都督》,对元初的军事指挥体制进行了独到的探索。项目组成员周思成《蒙元初期“汉人无统蒙古军”之制发微》》、《元代军律中的“临阵先退者处死”刍议》、《13~14世纪蒙古人中使用鸣镝之俗小考》也都是元代军事制度研究的力作。
3)项目组成员在对《元典章·户部》校释初稿进行整理工作时,对元代社会经济史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表了若干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吴海航《元“田令”形式构成考析》、《大蒙古国至元朝前期的僧侣赋税宽待规则》,张国旺《元代盐务政策演变略论——〈元典章?课程〉研究之一》、《元代军官俸禄制度考论——〈元典章?禄廪〉研究之一》、《元代蝗灾述论》,以及陈高华《元大都的燃料供应》。
4)项目组成员在进行《元典章·礼部》校释工作时,结合相关文书条目,对元代宗教、礼制、科举、教育、习俗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子课题负责人陈高华发表的系列论文《元代新建佛寺略论》、《元成宗与佛教》、《再说元代大都的皇家佛寺》对元代佛教史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刘晓、吴志坚分别参与撰写专着《礼与中国古代社会(隋唐五代宋元卷)》?《中国科举制度通史(辽金元代卷)》,承担其中元代部分的写作,对元代礼制、科举两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蔡春娟《元代大都路儒学教育》、《顺州庙学碑所见元代顺州儒学教育》、《元大德五年〈涿州新建庙学记碑〉的问题》对元代北方的儒学教育进行了个案探讨。张帆《中国古代的本命禁忌》从元代相关史料入手,对以前学者未曾注意的本命禁忌问题进行了考察。
5)项目组成员在进行《元典章·刑部》校释工作时,结合相关文书条目,对元代法制史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表了若干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周思成《早期蒙古习惯法的一个残片:〈元史·镇海传〉中的“四射封赐”新论》、《元代刑法制度中的所谓“敲”刑与“有斩无绞”之说辨正》、《蒙元法制中的牲口窃盗罪及其赔偿制度新探》。
6)项目组成员在进行《元典章·吏部》校释工作时,结合相关文书条目,对金元时期官制、铨选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李鸣飞出版的专着《金元散官制度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她还发表了专题论文《金代前期散官表的发现及对金史研究的意义》。
7)项目组成员结合《元典章》校释工作,对一些新发现的元代公文进行考释,进而对公文中所涉问题进行探讨。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党宝海《〈至元二十年永寿吴山寺执照碑〉考释——兼论元代八思巴字的象征意义》、《黄文弼先生所获元代汉文文书浅识》,张国旺(合撰)《明隆庆本〈休宁珰溪金氏族谱〉所收宋元明公文书考析》及刘晓《〈珰溪金氏族谱〉所见两则元代怯薛轮值史料》。
8)《元典章》许多文书涉及到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通过对这些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文书的形成背景和执行情况。项目组成员在这方面发表的成果有:张帆(合撰)《元仲一即张易考——兼论元初名臣张易的幕府生涯》、陈高华《元代画家李时事迹考》、刘晓《李承休〈宾王录〉笔下的燕京荐福寺——兼及木庵性英与讷庵道谦》、张国旺《元代张弘略事迹考略——以张弘略墓志和神道碑为中心》、蔡春娟《元人周锴小考》、李鸣飞(合撰)《〈析城郑氏家塾重校叁礼图〉与郑鼎关系略考》。
9)元朝是一个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时代,《元典章》中也相应出现了若干涉及中外关系的条目,以及一批疑难的外来语词汇。项目组成员在元代中外关系史领域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将对《元典章》相关文书校释提供重要帮助。这些成果主要有:党宝海《马可·波罗与蒙古帝国的牌符》、《丝绸之路上的河西商品》、《察合台汗国时期的孛罗城及其周边》、《行在城:从马可·波罗到哥伦布、卫匡国》、《蒙元时代的中国西行者》、《外交使节所述早期蒙金战争》,丁超《汪大渊下“西洋”》《〈岛夷志略〉是怎样一本奇书》,李鸣飞《〈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大都城》、《顺风相送——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祈风仪式谈起》、Translation of the Appointment Documents of Mongolian Officers in Dastūr al-Kātib fi Ta’yīn al-Marātib、“Zhasasun” 札撒孫 (Yasasun) in the Mongol-Yuan Period,周思成《元人诗歌中的安南出使与南国奇景》等。
10)在本项目进行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还结合自己的研究,致力于元代历史文化的介绍、宣传工作。张帆、陈高华分别发表的访谈录《张帆谈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记住元朝那些事》,以及普及性文章《蒙古族的崛起和蒙古汗国的建立》、《实事求是评价各民族的历史贡献》,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