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2014年7月经过中期检查、2015年前两次交送项目延期申请,均未得到正式回复,故研究进度在2014年下半年稍有滞缓。经与学校科技处商量,项目组各子课题负责人讨论,决定按延期后进度进行。具体情况如下:
1、继续调研,在前期中医文化价值体系的社会调研基础上,又进行了分享调研,主题分别为中医文化实用价值、中医文化伦理价值、中医文化经济价值,共叁项较大规模的调研,发放调查问卷6000余份。
2、整理研究调研数据,分别对中医文化价值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比较研究,梳理古代的中医价值体系与当前中医现状的差别,追索中医价值流失的原因,探讨消亡和即将希望的中医文化价值对现代人类文明的意义,及其在振兴中医药事业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可能的措施。
3、发布研究成果,所有子课题均以论文形式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两年内共发表有价值论文45篇。
4、总结工作。根据研究目标,总体研究报告正在起草中,各子课题均有独立的着作结集出版。此项工作正在完成中。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一)调研工作:前期的调研工作主体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调查,发放调研问卷3.2万份,回收有效问卷28435份(国内27837份,境外598份);调研数据的整理工作已经完成。在此基础上,近两年进行的较大规模调研有以下几项:
中医文化实用价值调研(以治未病为中心的社会认同)
中医文化伦理价值调研(以医德仁爱为中心的人类关系)
中医文化经济价值调研(中医“简便廉验”的价值优势)
中医文化传承价值调研(大学教育和养生科普为特点的传播传承)
除了调查问卷外,还包括访谈、音像等,对象包括国医大师、国家名老中医、大学教师、中医院校学生、市民、民间中医等。
以上调研,已发放问卷6000份,回收4780份。数据在处理中。
(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已购置、下载、复制有关文献资料1000余种,包括学术论着、研究报告、中医古籍、各类教材、会议论文、政府文件等类型,基本能满足研究需要。
(叁)学术会议与学术交流:在项目涵盖范围内,积极主办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学术会议。2014年以来,举办了全国“中医的时代精神与跨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2014、2015两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文化分会学术年会均以本项目相关内容作为主题,在全国同行中进行过广泛讨论。2014、201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医古文分会年会,都设有中医文化价值体系专项,项目组首席专家及成员均有学术报告和论文、发言。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2014年10月,子课题负责人张宗明、郑晓红代表项目组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十叁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向大会报告本项目相关研究内容。2014年9月,张艳萍在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就有关中医文化价值等主题,在英国进行了相关的学术交流。2014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在瑞士建立了中医中心,首席专家王旭东在成立活动上进行了一系列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研究的演讲。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项目取得了较多成果,但是,由于涉及敏感问题,关系到政府主管部门,因此,凡是进行发布的成果,都是所谓“正面”的内容,较多具有震撼性的结论,尚须经过论证和沟通才能公开。例如以下研究结果:
1、与200年前相比,中医文化价值已流失90%以上,所余10%,也大多变形,呈现符号化、虚化、玄化现象;
2、目前中医药行业的政策法令、医事制度,50%背离中医本质,违反中医文化核心价值;
3、中医科研基本上不能彰显中医价值,而是以西方文化作为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863、973项目大半都违反中医思想本质;
4、中医“廉简便验”的价值基本上不复存在。
……
鉴于以上原因,本项目至今没有举行成果发布会等形式的宣传传播,仅依照传统的论文发表、学术会议、科普讲座、国际交流等方式,宣传研究成果中正面的内容。
但是,作为整个的研究成果,我们会以适当的时间和适合的方式,向社会、政府、学界全面介绍、宣传所有的研究结论。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项目组认为,目前的规章制度阻碍了研究的顺利进行,尽管经费不足,但严苛和繁琐的经费管理制度,让很多应该进行的工作无法开展,如调研人员(主要是学生)的劳务费发放、出国审批时间过短(欧洲只有五天)难以开展国外部分的研究、所有通讯费不能开支等等。
另外,与国家社科办沟通不畅,所有信息必须经由省社科办,我们的请示、报告没有书面回复等等。本项目组成员大部分都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不熟悉社科研究的程序和惯例,需要得到业务上的指导。
在学术层面上,有关中医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传播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在现代科学语境下,西方价值观成为主流,中医药核心价值观传播显得有些困难,在国外尤为明显,尽管中医孔子学院在国外已有几家开展的不错,但更多的还是技艺的传播,而真正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传播中医显得还需进一步努力和深入;另一方面开展国际研究无论在经费还是时间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调研工作中人为阻碍较多,尤其是利益阶层主动设置障碍,甚至政府部门也不支持。例如,为调查中医文化价值在现代中医研究中的存在状态,我们请求国家科技部提供973、863中医专项立项课题的资料,却无法实现,原因在于相当多的现代科研项目彻底违背了中医理念和原则,相关单位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不愿被研究。这也证明了中医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本项目预期成果之一,《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代转型研究》,已被南京大学出版社成功申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二)以项目组成员为主体,组成“中医文化传承与传播“创新团队,入选江苏省高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中医文化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江苏省高校社科哲学基地。
二、研究成果情况
成果之一:理论研究
项目组确认了以下论点:
1、加强中医文化的研究,构建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并阐明其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中医学回归其人文与自然科学共生属性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提升中医自身的价值,激发其原创力、生命力,在全球提供健康服务,同时倡导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弘扬和谐的生命观、生态观、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中医文化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医疗、保健等医学领域,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范例,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重要的价值。
3、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在当前主流文化的环境中,已经严重萎缩,其中的哲学价值、思想价值、生活价值、经济价值等已经流失殆尽,科学价值、资源价值、医疗价值、传承价值等已经严重扭曲、异化,需要认真对待。
4、中医文化核心价值的转型问题,最重要的应该是回归性转型,回到以继承为主、发展为辅的主线上来。
主要代表性成果由学术论文呈现,详见《成果清单》。
成果之二:中医文化系列访谈
访谈对象既有国内着名中医文化、中医哲学、中医教育专家,也有国医大师、大学校长、中医院院长。访谈就中医文化传承及核心价值观热点问题,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复兴关系、中医思维方式本质、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医流派文化传承、古代名医成功之道、现代名医成功之路、中医文化研究与教育、中西医文化差异与融合、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中医院文化建设等内容。通过访谈,得出了主要观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中医的根基与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是中医复兴的根本、中医药文化遗产必须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中医学子文化自信自觉的重要路径,中医药走出去,文化要先行。
该访谈已经完成对20位专家的访谈,在中医文化界及中医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其中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科学带头人王旭东教授》一文被《高校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两篇访谈为《人大复印资料》索引。访谈成果已交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以着作《传承中医文化基因—中医文化专家访谈录》近期出版。
成果之叁:人才培养
以项目组成员为主体组成的“中医文化传承与传播创新团队”,入选江苏省高校首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培育团队。
中医文化教学成果“传承与创新—彰显中医文化特质的院校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并被江苏省教育厅推荐上报国家教学成果奖,有望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该成果就当今中医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失根现象,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实践基地,从中医文化研究、教育、传承与传播等方面进行将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高等中医教育全过程,为培养中医学子文化自觉自信,传播中医文化正能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两所高校50多位博士生参与本项目研究,南中医约60多名本科生参与调查问卷等工作。项目进行过程培养了大量青年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两任书记、校长不仅直接参与项目,也直接参与项目的人才培养工作。
成果之四:凝练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
仁爱贵生,道合天然,执中致和,形神共养。
至目前为止,以本项目研究名义发表的论文共90余篇;撰写研究报告2份。获得成果1项、创新团队1个、基地1个。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