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

旧版网站入口

站内搜索

《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中期检测报告

2016年12月01日13:56来源:

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1.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 项目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皆取得丰硕成果。文献整理部 分,第五课题组已经完成 750 万字的《韩国〈尚书〉学文献集成》,并进入出版流 程,预计 2016 年内即将出版。其它四个课题组的《传世文献中〈尚书〉学文献》、 《经筵讲义与科举文献中的〈尚书〉学文献》、《出土文献中的〈尚书〉学文献》 及《〈尚书〉学文献缉佚》都已经完成编目工作并落实到具体的研究人员进行整理 工作,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理论研究部分,已出版《尚书》学系 列研究专著、《尚书》学论文集各一部,发表《尚书》系列论文四十余篇,《新华 文摘》等学术期刊或全文转载,或刊发摘录;《光明日报》、台湾《中国文哲研究 通讯》等报刊相继发表课题组研究评论文章与书评,课题研究影响力不断提升, 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

2.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两年来,各子课题组调集最强的学术力量,以最优的研究环境,最大限度地 提高研究质量。虽然在具体工作中,各子课题都遇到了一些未曾遇见的困难,但 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既定任务。 第一子课题(传世文献中的《尚书》学文献)以已经编成的 550 余种《尚书》 类传世文献的详细书目基础上,文献的影印整理工作业已展开,已经完成符合出 版要求的筒子页 5000 余页。虽然遇到资金匮乏、人员变动等实际困难,但工作总 体进展顺利。一些重要馆藏文献(孤本、钞本等)的获取与整理还需要付出更大 的资金投入与人员投入。 第二子课题(传世文献中的《尚书》学文献辑录)个人辑录程序已经完成, 已经辑录出 60 万字左右的文献资料,皆根据材料的朝代一一排列成详细的目录。 但项目组前期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完全解决。勾稽工作,颇费时间与精力,且需要 学术修养精湛的学者进行甄别与评述,课题组聘请相关专家的费用仍未落实。 第三子课题(出土文献《尚书》学文献)虽然已经完成甲文金文、简帛、石 经残石、敦煌残卷等出土文献《尚书》类图版、释文的集成。但课题组面临与其 他课题组相同的困难:一些资料的获得颇费周折。即便如此,在子课题负责人及 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经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亦已达到原先规定 的任务要求。 第四子课题(域外《尚书》学文献)目前已经完成韩国《尚书》学文献的整理工作。课题组同步展开的日本《尚书》学文献及欧美《尚书》学文献的搜集工 作,总体进展顺利,已经基本完成编目工作,但仍面临购买资料及聘请专业人员 的实际困难。 第五子课题(经筵讲义、科举试策《尚书》学文献及其研究)在结束传世经 筵讲义、科举试策文献调查工作完成详细书目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影印与点校了 总任务的四分之一工作。课题组拟于 2016 年底完成全部研究计划。

(二)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1.调查研究情况 项目组自课题研究开始,即高度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首席专家与各子课题 负责人签订的工作合同中,亦对文献调查的广度与深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近两 年,课题组加强了督查工作,要求各子课题组都要求研究人员严格按照文献整理 的学术规范展开工作。总体看,课题组整个调查研究工作推进有序,扎实充分。 每子课题组不但对两年前即已经完成的详目进行了不间断的修正,查漏补缺,使 目录更加完善。除影印资料外,点校整理的工作特别强调的多版本的校勘,并在 全部的提要撰写中强化了版本的论述。为此,课题组不吝经费,积极鼓励研究人 员调查各地公私藏书,并尽最大可能聘请国外学者对课题给予帮助(日本学者水 上雅晴、俄罗斯学者马约罗夫、韩国学者柳东春等),以求达到项目组“求全”、 “求 真”、“求实”的整理目标。

2.学术交流情况 近两年来,首席专家与子课题负责人十分重视与国内外学术研究人员保持密 切的联系,充分利用学术会议、工作会议、项目协作等环节增强学术交流的强度 与效能。

(1)近两年来,项目组组织 2 次大型学术会议,各子课题组织的小型工作会 议约十余次。商讨项目工作情况,咨询各方意见建议,拓展项目影响力。2014 年 10 月,项目组在贵阳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清华简与《尚书》学研究国际学术研 讨会”开题报告会,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五十余名参加,项目首席专家钱宗 武先生主持大会,各子课题负责人与相关专家专门就项目的创新突破、组织协调、 重点难点、推进环节等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2016 年 4 月,项目组在香港与浸会 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尚书》学第四届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尚书》学会第三届学 术年会”,本次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钱宗武先生主持,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 日本、台湾、香港、澳门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海内外 61 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首席专家与子课题负责人以及大部分课题组研究 人员都提交了论文。本次会议学术影响较大,《光明日报·国学版》2016 年 5 月 23 日专门做了报道。

(2)课题组研究人员尽最大可能出席高端学术会议,充分利用这些学术会议 的国际性、权威性、前瞻性和互动性,增进学术交流,努力形成良好的项目内外 学术互动共赢的良好工作环境。2015 年 8 月,首席专家钱宗武先生应邀赴日本参 加京都大学主办的“经学的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了展示项目最新研 究成果的学术论文,与池田秀山、野间文史等众多中国学专家进行深入的研讨。

(3)各子课题组皆强调国际合作的常态化,无论是书目的制定,还是文献的 获得,抑或提要的撰写,项目组都尽最大可能地寻找国际合作的机会,稳定的国 际合作模式初步形成。第四课题组的首期成果“韩国《尚书》学文献集成”完成 后,立即展开了“日本《尚书》学文献”的集成工作。研究人员朱岩等专程赶赴 日本,与水上雅晴先生一道完成了日本文献的定目工作,并根据课题组的要求, 对《尚书正义定本》等十几种文献进行了整理与研究。鉴于每种著述皆要撰写提 要,为保证提要的学术品质,项目组不遗余力地聘请日、韩、加等国的经学、史 学与学术史研究专家,与他们签订审阅提要协议,对项目成果进行最后的把关。 其他子课题组搜集整理的虽然是本土文献,但亦十分重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课 题组利用一切机会凭借国际合作提高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的技术含量与学术水 平。2016 年 5 月,课题组专门邀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蔡宗齐先生对“经筵讲 义《尚书》学文献集成”相关工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指导,取得积极的国际合作 成果。

(三)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 《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 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项目组充分利用专家学者的学术影响力宣传与推广本课题,凭借国际《尚书》 学会与扬州大学《尚书》学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听取各方面对项目的建议,依靠 “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网站(点击进入)统筹与 组织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尚书》学界、文化界、出版界中,已经形成学术向心 力和研究影响力。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与项目组建立联系,多家出版社主动联系 出版事宜。随着课题的日渐走向深入,一个规模庞大、管理科学、人员齐整、资 料丰富的《尚书》学研究基地也正在形成。这些皆为课题的下一步研究及最终完 成课题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本项目组编撰《对于《尚书》学文献集成与研究的工作简报》共三期(连 附录:项目组各种文件、工作计划方案、会议纪要、检查记录等,皆分别报送江 苏省哲学社会规划办公室、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抄送项目各子题负责人及项目 组全体成员)。

2.自 2013 年初始,项目组就在《扬州大学学报》开辟《尚书》学研究专栏。 近两年(2014-2016 年上半年)共组织发表《尚书》学类论文十二篇,专栏不但 成为《尚书》学研究的重镇,亦成为成果发表与项目推介的重要平台; 3.首席专家钱宗武先生的两篇论文产生广泛影响。2014 年 12 月,《中国社 会科学报》发表《域外〈书〉学文献的话语权意义》;2016 年 05 月,《光明日报》 发表《〈书〉学大道 必兴中华》,产生广泛影响,国内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全文 转载了此文。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资料的调查与获得 本课题涉及庞大的资料调查工作,各地公私藏书的调查与获得任务艰巨,尤其 是海外文献的调查与获得非常困难。那些珍贵的稿本、抄本和孤本,获取的代价 甚高。如何获得这些珍贵的文献是本课题亟需解决的问题。

2.版本的选择与考定 文献的版本数目与文献的重要性紧密相关。一种影响力广泛深远的文献,版 本相应较多,版本形态也多,书同名异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文献必须在版本 上下功夫,版本选择成为本课题的关键性问题。目前课题组执行的选择标准是: “宋 元以前可放宽一点,明清以后掌握稍严一些。”但这只是一个总原则,具体执行起 来,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有些版本有祖本,有通行本,也有整理标点本, 但各有利弊,须审慎选择。这些工作占据了首席专家与各子课题负责人相当的时 间与精力。

3.提要的凝炼与准确 提要的撰写关键在于“考镜源流,辨章学术”,涉及对《尚书》学专著的版本 调查、学术价值的评判。提要使人可以不读原书,便可握其津梁。导人抉择读书, 取善舍劣,详重略轻。提要撰写要求撰写者必须具备极高的学术涵养,不仅要精 熟《尚书》学史,还必须通晓学术史、思想史,能够在时代思想文化背景中展开 评述,清晰提炼出著述的特点、主要贡献和不足,阐释著述反映的范畴、观念、 思想等丰富的现代意义,指示学者阅读使用。从目前撰写来看,大部分提要符合 课题组要求。但由于项目庞大,涉及的研究人员众多,一些提要的写作水平、评 议水平亟待提高。项目组可能需要在文献整理完成后,另聘专家完成部分提要的 撰写工作。

4.文献的辑录与辑佚 第二子课题组的工作仍处于个人辑录阶段,是五个子课题组中进度较为缓慢 的课题组。经史子集文献浩如烟海, 《尚书》学文献资料如同这些烟海中的零金碎 玉,如何披沙拣金,博观约取,是辑录《尚书》学文献不可回避的挑战。课题组 为此多次通过开会、电邮等方式为研究人员尽可能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建议 借助各种大型数据库的快捷检索功能,以与《尚书》内容相关的主题词检索文献, 同时以专家学者对某一时段全部文献的逐卷翻检相结合,力图穷尽文献的辑录。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项目启动研究后,原子课题组负责人或研究人员另有重大科研任务 本项目申报、立项、开题的过程中,五个子课题组研究人员齐整,知识结构 均衡,故最初两年的研究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但近两年来,情况出现一些变化。 截止目前,本项目已有 3 位重要研究人员获批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招标项目:第一 子课题组负责人傅永聚先生及成员马士远先生,第二子课题组负责人虞万里先生。 虽然截止目前三位学者仍然积极参加本项目组召开的各类学术会议并能够严格督 查各自项目组的研究工作,各自的课题组亦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效果。但本项目组 认为,这样的工作情况难以保证项目持续、稳定、科学地进展下去。人员补充迫 在眉睫。

2.外聘专家的聘用经费及珍贵文献资料经费 随着工作的展开,一些未曾料见的整理难题渐次出现,项目组不得不调整与 增补学术力量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域外文献的整理工作,其文本状态极其复杂, 一些文献点断一处皆需反复校勘,斟酌再三,甚耗精力时日,与国内传世文献差别甚大,超出课题组的预期。为此,项目组经过慎重考虑,紧急调整与增补了文 献整理人员,从全国邀请了二十二位非课题组成员参加点校工作。为保证工作质 量,项目组与每一位参加者签订了工作合同,在点校要求、文稿要求、完成时间、工作酬劳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约定。目前,韩国《尚书》文献虽已经完成,但 项目组为上述未曾预料的点校问题付出良多(精力、时间、经费等)。再例如,一 些珍贵文献的获取遇到严重的经费问题,一些本来以为可以轻松获取的文献,获 取经费较开题之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总之,课题组在外聘专家的聘用以及珍 贵文献等的获取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1.韩国《尚书》学文献集成 大型丛书。首席专家钱宗武主编,凡 26 册。全书收集韩国十六世纪到十九世 纪《尚书》学文献(150 种)。课题组对全部文献进行了点校与重新排版,并为每 一种著述撰写了提要。按照文献内容进行编排。《韩国〈尚书〉学文献集成》是 第一部韩国《尚书》学文献点校本,对于《尚书》学史、经学史、中外文化传播 史、中外思想史、中外哲学史、诠释学史、域外汉籍研究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将具 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韩国〈尚书〉学文献集成》的出版,学术界亦热情期 待。韩中文化交流协会、韩国中语中文学会和韩国中国文化学会及别的众多研究 机构皆与课题组取得联系,就该书的购置事宜及海外宣传推广达成了初步意向。

2.《书》学大道 必兴中华 论文。作者钱宗武。全文高屋建瓴,纵贯古今,以精炼的语言总结《书》学的 千年历史,分析《书》学的学术本质,挖掘《书》学的当代价值。全文是新时期 总结《书》学研究及其价值的经典论文,是与国家文化建设策略相呼应的学术研 究成果。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头条,在学界产生较大反响。对二十一世纪 的经学研究及《尚书》学研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3.激活古籍文化基因 弘扬国学研究正脉 论文。作者钱宗武。根据《尚书》学文献整理的实践,论文从“文化基因”入 手,细致分析古籍在振兴传统文化,复兴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文化基因 的分析,文章呼唤社会各界重视传统文化的重建,呼吁学术界要重视文化“正脉” 的寻觅与重构。文章是文化复兴研究中少有的理性作品,既强调了古籍的重要, 又强调了重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对新时期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理论意义。

4.深度利用域外汉文献的话语权意义 论文。作者钱宗武。论文从《尚书》学文献出发,分析了深度利用的几个维度 以及获取学术话语权、文化话语权的策略与方法。作者首次将“深度利用”和“话 语权意义”两种理念引入到经学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方法论意义。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

(责编:沉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