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2012年10月10日批准立项,11月25日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开题以来,课题组按照专家意见、建议,及时对课题设计进行了调整、完善,制定了详备的工作手册。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各子课题均有数量不等的阶段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截止目前,各子课题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按照讨论形成的“唐诗学研究”系列丛书写作提纲,撰写各卷的初稿。
“唐诗学总论”子课题,由于原负责人余恕诚先生2014年8月离世,现正按程序变更主持人。拟接手的子课题负责人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已拟出该卷着作的写作框架,正有序推进初稿的撰写工作。
“唐诗文献学”子课题,已出版阶段成果《唐诗选注评鉴》等着作2部,发表专题论文《唐诗名篇校读》等5篇。该子课题组刘学锴先生、韩震军研究员等目前正根据《唐诗文献学》写作框架展开初稿的撰写。
“唐诗艺术学”子课题,属于文学艺术本位研究课题,开展起来难度不小。课题组成员吴振华教授发表了《论唐代诗序对文学理论的贡献》等论文4篇,丁放在《北京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元代诗论与盛唐气象》等3篇论文。
“唐诗文化学”子课题,目前阶段研究成果较为丰硕。课题组成员发表单篇论文《唐初的尧舜记忆》、《个体记忆与文化生产:柳宗元的南方生活——以诗文为中心的考察》、《中唐文儒的诗文新变》、《中唐文儒诗文的文化精神》等,出版了专着《中唐文儒的思想与文学》《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等。
“唐诗语言学”子课题,负责人储泰松教授完成了《全唐诗用韵考》初稿,并陆续在《长江学术》、《语言科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多篇相关专题研究论文。
(二)调研及学术交流情况:
期间,课题组共邀请中国社科院刘跃进、蒋寅教授、中华书局傅璇琮编审、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苏州大学罗时进教授等诗学研究专家10余人次作学术讲座;组织资助郭自虎、张勇、丁放等10人次赴韩国、台湾、杭州等地参加境内外学术会议;举办“唐诗学学术研讨会”4次;完成了“唐诗学研究资料”的排查、收集工作,撰写并公开发表了26篇相关研究论文,出版阶段性成果着作6部。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本课题已报送《工作简报》8期。
(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工作方案:
由于本课题所涉及文献材料量多而分散,收集起来多费时日,但要深入开展理论探讨又必须以此为基础,因此目前工作开展速度稍显缓慢。下一步计划,在集体讨论决定“唐诗学研究”丛书各卷写作提纲的基础上,改进措施,工作具体到人,注重监管协调,促进多发表单篇论文的同时,重点推进“丛书”的初稿写作上。进一步加强成果的宣传推介,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一组文章。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1、余恕诚《加强本体研究 多向拓展贯通——对于唐诗研究取向与深化的思考》(1.5万字),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3期。
该文对包括20世纪在内的历代唐诗研究内容进行了简略的回顾,认为从初唐至今,唐诗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格局,都不是单一的。唐诗研究的“内部”与“外部”、本体研究与多元化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相连的辩证关系,不应彼此排斥,而应互相配合。当前,立足唐诗本体的艺术研究相对薄弱。推进唐诗艺术研究,需要从提升研究者的艺术感受力入手;要深入到作品中去,进行具体的文艺鉴赏和评判;同时要多方面贯通,扩大研究视野,改进研究方法。文章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唐诗研究有着指导意义。
2、刘顺《天人之际:中唐时期的”天论”与诗歌转型——以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例》(1.5万字),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
该文认为,“天人关系”是中唐儒学转型的核心话题之一,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天论”推进了中唐的儒学转型,也深度影响了中唐的诗文转型。韩愈、柳宗元与刘禹锡之诗文的风格差异,其理论基础正在于不同的天人之论。”天人”关系的变化刺激了中唐儒者的诗文书写,题材的拓展、语词的创新、风格的多样以及意象的怪奇让诗文变革的时代异彩纷呈。但是张弛有道的文学同样也要回归平衡。伴随宋儒重建天人关系过程的完成,一个新的天人模式下的宋型文学也逐步确立了迥异于唐型文学的崭新风格。 更多还原
3、丁放《元代诗学与盛唐气象》(1.5万字),《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该文指出,元人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与发展,宋代以文取士,科举重经义、轻视甚至排斥诗赋,对诗歌的发展有阻碍作用,元初科举废弃,诗歌重新焕发青春。对唐、宋人提倡的诗"不平则鸣"与"穷而后工"之说,元代诗论家多持异议,他们认为诗歌应当歌咏盛世,这是与元朝大一统的思想相一致的。元诗效法唐诗,尤重以李、杜为代表的盛唐诗,对晚唐、南宋诗,则予以否定。元诗四大家虞、杨、范、揭以及元末着名诗人杨维桢的创作,直接或间接体现了元人的唐诗观,元诗所体现的"大元气象",其实是"盛唐气象"的重现。
4、 张勇《贝叶与杨花:中国禅学的诗性精神》(20万字),中华书局2016年4月版。
该书以诗性为视角,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禅学、僧诗以及诗僧的诗学理想与文学批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由一篇“引言”与五章主体内容构成,前者为纲领,钩玄提要,后者采取个案解析与宏观论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该书在写作方法上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以问题为中心,不刻意追求体系的完备,力避常识性的叙述;各章节,分读之皆可独立成篇,合读之则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二是在矛盾张力中思考问题,所讨论的大都是带有矛盾紧张性的问题,相应地,也将思考的维度置于矛盾张力之中。
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