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①研究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及各子课题进展情况
本项目自2012年12月启动至今已有叁年半时间。在课题组全体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围绕纳米科技、合成生物学、信息技术与神经科学中的科学与伦理问题,以及高科技的伦理学基础问题和善治,开展了从理论到实证研究的一系列工作。迄今为止,课题组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正式发表的论文有91篇,其中被颁厂厂颁滨检索论文46篇,国外专业核心期刊6篇,出版着作3部,已经远远超出整个项目期内发表20篇学术论文的计划。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项,参加国际会议22人次,参加国内会议36人次,培养博士毕业生6名,硕士毕业生38名。此外,课题组还主办承办国内会议7次,国际会议3次,举办本项目相关的讲座23场。
自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正式发表的论文有51篇,其中被颁厂厂颁滨检索论文26篇,国外专业核心期刊5篇,出版着作2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参加国际会议3人次,参加国内会议25人次。此外,课题组还主办承办国际会议2次,国内会议5次,举办本项目相关的讲座13场。其中:
子课题一针对高科技伦理的基础理论问题,在中国传统伦理学思想中挖掘应对高科技伦理的理论资源。论文“友善价值观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友善’价值观研究综述”发表在《道德与文明》(2015.05),“荀子思想中的‘友善’资源探析”发表在《伦理学研究》(2016.02)。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译著《技术的功能: 面向人工物的使用与设计》,举办讲座4次。
子课题二针对纳米技术的伦理问题从技术安全的维度与语境和公众对纳米技术的接受性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出版社发表论文16篇,其中,“德国负责任地发展纳米技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High support for nanotechnology in China: A case study in Dalian”、“Sub-chronic toxicity and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after exposure to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by intratracheal instillation”、“Silver nanoparticles activate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signaling pathway in cell and mouse models: The role in toxicity evaluation”3篇论文发表在国外核心期刊(SSCI/SCI), 9篇论文发表于CSSCI收录期刊。此外,成功举办香山科学会议第527次学术讨论会,与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会聚技术(NBIC )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进行了深入讨论。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敬小慎微-纳米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研究》,论文“纳米技术:从可能性到可行性”获得“2011-2012年度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01),2人参加国际会议,7人参加国内会议,举办讲座9次。
子课题三近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问题及概念性的伦理问题。发表论文3篇,其中,论文“生命的设计与构建——合成生物学的哲学挑战”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15.02),被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伦理视域中合成生物学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发表于《伦理学研究》(2016.02),该论文获得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5年优秀论文一等奖;“现代性、医学和身体”发表于《哲学研究》(2015.11), 被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全文转载。此外,2人参加国内会议。
子课题四针对普适计算及其带来的伦理问题开展了研究。研究涉及普适计算的技术特征、哲学维度、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发表论文7篇(含4篇颁厂厂颁滨论文),举办国内会议3次,包括“第一届赛博伦理学研讨会”(探讨普适计算、大数据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等问题)、“第二届赛博伦理学研讨会”和“第五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1人参加国内会议。
子课题五的阶段性成果主要聚焦于神经科学对伦理学的潜在意义(the ethical implications of neuroscience),考察我们对大脑功能的理解对社会的意义,把神经科学的知识和伦理学以及相关思想结合在一起,试图在神经科学的框架下来解释、规范并推进伦理学概念,以期对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作更好的理解。在核心期刊《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论文:“同中之异:心智的表观遗传视角”(《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04);“他心感知如何可能?”(《哲学研究》,2015.01);“意志自由的心灵根基”(《中国社会科学》,2015.12)。
子课题六在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各国高科技伦理问题的治理措施、知识图谱方法在技术未来分析中的应用、NBIC会聚技术的交叉学科特征研究、世界纳米科技公司现状与我国纳米公司发展需求分析等方向开展了研究。共发表论文19篇。其中发表在《Scientometrics》上的文章“Are significant inventions more diversified?”被SCI和SSCI同时检索,“Phys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gold nanorods toward watermelon”发表于国际核心期刊《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另外还有5篇文章发表在CSSCI期刊。《高科技伦理问题的治理》书稿已形成初稿,拟于2016年10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论文“知识计量学的交叉学科属性研究”获得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01),子课题组成员1人参加国际会议,2人参加国内会议。
②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调研数据整理运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学术会议、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等)
子课题二针对公众对纳米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纳米实验室的安全文化现状等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已经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以及国内核心刊物。子课题四和五也已经搜集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并正在整理。主要包括:2010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in Neuroethics”;2011年与2013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Brain, Body, and Mind: Neuroethics with a Human Face”和“The Oxford Handbook of Neuroethics”;2013年学术出版社出版的著作“Neuroeconomics: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Brain”。2014年课题组成员承办了中荷“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双边学术研讨会与中德双边会议。2015年1月,课题组与湖南师范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政策研究所共同举办了“第一届赛博伦理学研讨会”,探讨普适计算、大数据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等问题,并于7月份举办了“第二届赛博伦理学研讨会”。2015年5月课题负责人成功申办了第527次香山科学会议“会聚技术(NBIC )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邀请到了专家学者50余人,其中包括5位科学院院士,10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位海外学者以及20多位国内该领域的著名人文学者与社科专家。2015年8月,课题组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举办了第五届全国科学传播学学术会议。2015年11月在大连举办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重大项目“高科技伦理问题研究”2015年度研讨会。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2014年7月以来,接待了海外来访学者George Khushf, 杜立, 曹天予, M.J. Van den Hoven。三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③成果宣传推介情况(成果发布会、《工作简报》报送情况、伊春园2023入口直达大象专刊投稿及采用情况等)
项目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成果介绍和报送还有待加强。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注意的问题。《哲学动态》、《科学通报》、《中国基础科学》以及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都对课题组成功申办的第527次香山科学会议进行了报道和评述,相关成果已报送至香山会议办公室。
④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本项目组织规范、管理严格,定期的课题研究进展会议和年度成果汇报,很好地调控着每个子课题的研究进展,也确保了研究成果的产出和质量。但由于本课题题目十分宏大,涵盖当代主要的高新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涉及的领域和问题非常繁杂,而在有限的经费支持下,很难将每一个子课题的研究全面深入地开展和进行。目前,课题组的研究已经超额完成了原来到2017年完成20篇高质量论文的预期,但由于经费预算时很难预算准确,因此,本课题已经在“借债”,主要是国际合作和设备费原先未做充分预算。此外,由于课题组成员对本项目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课题组计划在科学出版社以“高科技的伦理问题”为题出版一批着作。目前,第一本着作《敬小慎微-纳米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研究》已于2015年5月出版,第二部着作《高科技伦理问题的治理》也已基本准备完毕,即将交付出版。
另外,本课题属于跨学科的研究课题,与自然科学的合作非常重要,但由于学科语言和方法的壁垒,交流起来仍然比较困难。因此,在成功举办第527次香山科学会议“会聚技术(NBIC )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的基础上,准备继续召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联合的会议,邀请国内外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一起讨论高科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研究成果情况
①代表性成果介绍(基本内容、主要观点、学术价值、社会影响等)
2014年7月以来,课题组围绕高科技的伦理问题及其治理开展相关研究,代表性成果介绍如下:
(1)系统梳理并分析了国外纳米伦理的理论与治理研究。第一,课题组以德国为例,系统研究了德国纳米伦理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方法、特点等。指出德国的纳米伦理学研究注重对纳米技术、纳米伦理学等的哲学反思,注重对纳米技术的评估和风险应对问题,并通过“探索性的纳米技术哲学”的研究路径试图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理解纳米伦理问题,并提出了纳米技术智慧伦理的应对策略。第二,分析了德国负责任地发展纳米技术的实践,指出联邦政府、研发单位和狈骋翱的叁方配合协作,在德国建立起负责任地发展纳米技术的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提出我国应借鉴德国负责任地发展纳米技术的成功经验,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建立形成完善的纳米技术评估制度网络,并在全社会倡导负责任地发展纳米技术的文化氛围、伦理意识等,从而促进纳米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第叁,分析了韩国第二期国家纳米技术路线图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对韩国纳米科技中的重点产业选择、核心技术开发方向以及投资战略的分析,提出了我们在纳米科技方面应该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投入,注重技术突破的原创性,促进跨部门的项目联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本主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与社会》、《新材料产业》等期刊,其中“德国负责任地发展纳米技术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同时被人大复印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全文转载和《新华文摘》摘要转载。
(2)深刻分析了纳米技术的安全及其可接受性问题。首先,考察了技术安全的三重维度,即客观维度、规范维度和主观维度,指出技术安全具有文化依赖性,脱离了特定社会的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安全意识探讨安全问题都是有缺陷的,因此,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安全与人们对风险的可接受性相关。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大连地区公众对纳米技术的安全与风险问题的感知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对公众对纳米技术安全性的感知、公众信念以及信息渠道等对感知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纳米技术具有较高的认知程度(96%)。本主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牛津大学出版社SSCI来源期刊《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以及科学出版社著作《敬小慎微:纳米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研究》。另外,本研究成果也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反响和关注。
(3)对合成生物学中的前沿研究,如对人的身体进行干预、合成生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合成生物学以对生命的设计、修饰和建构为目的,对认识和理解生命过程,解决能源、环境和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合成生物学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包括生物安全问题和对生命概念理解的问题。第一,分析了现代性背景下,技术、医学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合成生物学视阈下的生命概念与宗教、进化论和传统哲学对生命的理解,指出合成生物学将生命还原为可以借生命元件组装生命体可能带来对生命的漠视;同时指出科学上能够做的未必应该做,科学家应该负责任地开展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另外,在会聚技术的背景中,分析了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新技术可能引起的相关伦理问题及其治理方法,提出应该动态地构建一套基于行动的技术伦理学框架。本主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科学通报》等期刊,其中“现代性、医学与身体”被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转载,“生命的设计与构建——合成生物学的哲学挑战”同时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转载。
(4)深入探讨了认知与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针对其中的重要议题——意志自由问题——开展了研究。现代神经科学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我们意识到行动之前,大脑已经做出行动的决定。这无疑向常识和传统的哲学提出挑战:所谓的自由只是一种幻觉。面对由此引发的激烈争议,我们需要对相关概念的误读进行剖析,并澄清自由意志的内涵及其本质性规定。事实上,由于未对个体层面的经验与亚个体层面的神经活动做出根本区分,一些认知神经科学家在概念层次间做了不恰当的跨越。而实验中违反日常直觉的现象所蕴含意识经验的重要特质“事后阐释”与“建构整合”,近年来被发现并越来越得到关注。意识的这种改写无意识心灵预置行为的能力,是意志自由的心灵根基。这启发了人们对自由意志的开启和运行机理重新反思,并在新的起点上理解统一的理性主体的独特行为品质。作为进化道路上选择出来的精神力量,意志自由的心灵基础事关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代表性研究成果“意志自由的心灵根基”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并被人大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全文转载。
(5)系统研究了技术协同治理的理论与方法。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基于技术治理问题“结构-过程-关系”的研究框架,提出“价值-结构-过程-关系”的技术协同治理框架与机制,以解释协同治理主体结构间如何调节、塑造治理技术的形式以及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网络的角色与关系,以期提高技术政策可接受度。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技术治理主体结构的构成、中国技术治理问题应采用的研究框架、在特定框架下技术治理的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初步构建了一个中国技术协同治理的理论和概念框架。本主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学研究》等期刊。
②阶段性成果清单(请填写下页表格),要列出全部成果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