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进展情况
一、 研究计划总体进行及子课题进展情况(2014年以来)
本课题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各子课题组一直按计划在各地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包括考古调查、发掘和自然科学的检测分析。除了国内的研究外,国际间的合作也进展良好。2014年以来,取得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截止于今年6月,已出版学术专着5部,发表学术论文28篇。文字总量达460.8万字。上述成果已经产生明显的社会影响。下面分别介绍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1) 子课题:“史前中国西北与中亚、西亚地区的文化交流”
课题组继续在新疆、甘肃、西藏、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四川等地搜集或整理考古资料,并对个别重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搜集资料(含文献资料和出土资料)的范围除了在国内,特别将重点放在中亚、西亚及东南欧的国外部分,目前进展还好。2015年,李水城教授负责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的考古项目“洮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文化与社会之演进”获得国家正式批准。今年已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进行试掘,并有可喜的发现。目前,韩建业教授正在带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师生在新疆博乐县对泉水沟遗址、都木都厄布得格墓地、城址及周边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此外,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辉所长也在该省一些县市及河西走廊等地开展考古发掘。水涛教授负责的《新疆通史-史前卷》研究还在继续进行。
(2)子课题:“史前时期东西方冶金术的交流”
课题组已进行的工作包括:赴甘肃、新疆、陕西、河北、内蒙等地开展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对一些与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有关的金属制品进行了无损分析测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集测试样品,并在实验室对相关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已获取一批样品的合金成分、金相组织等科学数据。目前已完成对甘肃临潭磨沟遗址、陕西榆林石峁遗址、河北蔚县壶流河流域出土的早期铜器的无损和取样分析,正在撰写论文,准备发表。此外,对甘肃和陕西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后续工作包括:对中国各地出土的青铜和铁器时代的金属器进行科学分析,探讨其反映的文化演变和区域间的联系互动,从宏观上探讨冶金术与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关系。
(3)子课题:“史前时期东西方农牧业的交流与影响”
本课题组研究计划整体执行良好。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基本如期完成,个别稍有推迟。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综合研究正在有序地进行。文献资料收集顺利,按原定计划开展的国际学术合作交流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题负责人靳桂云教授研究组进行的工作有:甘青两省史前考古遗址动植物遗存调查与分析。已完成对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5座遗址的植物考古调查分析;参与了青海省互助县金蝉口齐家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对该址所出动植物遗存进行了采样;参加甘肃省岷县山那树扎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出土动植物遗存的采集分析。此外,还对甘肃河西走廊一些史前遗址的植物遗存进行了调查,所采集样本正在分析研究中。董广辉教授研究组进行的工作主要有:甘青两省史前遗址动植物遗存的调查与初步分析;参加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的考古发掘,并对该址所出动植物遗存进行分析,在98个植物浮选样本中已鉴定出炭化植物种子4248粒。已完成甘肃河西走廊17个史前遗址植物遗存的采集、分析和鉴定工作,相关资料和数据正在总结统计中。下一步工作包括对已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数据统计和论文撰写,参加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部分考古遗址的发掘和动植物样本的采集。
(4)子课题:“史前时期中国西南地区与南亚次大陆的文化交流”
本项目的研究进展顺利。课题组成员先后在贵州平坝、西藏山南地区、青海玉树地区、西藏阿里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田野考古调查。特别是在西藏山南地区雅砻河流域的综合考古调查和邦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有重要收获。连续两个年度的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表明,邦嘎遗址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一处非常重要的史前遗址,下一步将通过对该址的研究系统建立雅鲁藏布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编年体系,为回答早期东西文化和农业等方面的交流提供物证。在贵州平坝洞穴遗址开展的考古调查也有重要收获,初步揭示出该地区自3万年以来的文化发展序列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互动历史。上述工作不仅具有填补区域考古空白的价值,也获得了一批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
二、 调查研究及学术交流情况
本课题组已经召开两次小型工作会议,讨论各子课题项目的工作运转及下一步的工作。今年8月12-15日将在北京召开“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已有来自国内外的近50名代表报名参会。
1)“史前中国西北与中亚、西亚地区的文化交流”课题组:2014年7~9月,韩建业教授在德国考古研究院任访问学者,其间在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图书馆、中央图书馆、近东图书馆等处搜集欧亚和北非的早期考古资料。项目首席专家李水城教授于2015年2~5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人访问学者,与该校人类学系主任傅罗文(Rowan Flad)就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开展合作研究,参加课堂讨论并辅导在哈佛学习中国考古学的博士研究生。其间,还应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邀请对该馆所藏中国西北地区的史前彩陶进行整理研究,并举办讨论课,为下一步举办展览做准备。在美期间,应邀访问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印地安纳大学(布鲁明顿)人类学系,并分别发表了学术演讲。2015年4~6月,韩建业教授应邀前往美国盖蒂研究所(Getty Research Institute)客座学者(Guest Scholar)。就“碰撞与交融: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社会的变革Collision and Assimilation: Sino-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Around 2000 BC”展开研究。2016年2~3月,李水城教授前往牛津大学考古学系讲学(就“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内容举办了4个讲座)一个月。其间还应邀在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考古系,伦敦亚非学院分别发表学术演讲。3月末,应邀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考察访问,并发表演讲。2015年8月,王辉研究员参加牛津大学、北京大学组织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考察团,在新西伯利亚、图瓦、米奴辛斯克、贝加尔湖和海参崴等地考察古遗址和博物馆。2015年,水涛教授应邀访问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伊朗,并筹划在哈、伊两国开展合作考古发掘。
李水城教授:2016年度:参加“东亚第七届考古学大会”,发表题为“From Agriculture - semi-agrarian and semi-Nomadic: A Case Study with the Site Gangu’ya”(从农业到畜牧业:以干骨崖墓地为例)学术演讲(美国波士顿);参加“丝绸之路考古和文物保护国际会议”,发表题为“世界体系下的边际效应:中国西北与欧亚草原的族群迁徙与文化交互”学术演讲(南京大学);2015年度:参加“全美第80届考古年会”,发表题为“The painting pottery of Siba Culture and Related Issues”(四坝文化彩陶及相关问题)学术演讲;并担任“齐家文化研究”小组的点评(美国旧金山);参加“草原丝绸之路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题为“早期东西交互:新的视角”学术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参加“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题为“齐家文化:前丝绸之路的重要奠基者”学术演讲(甘肃广河)。2014年度:参加“国际考古管理委员会2014年年会”,发表题为“Double Watchout: Salt archaeology and Salt industry heritage conservation”(双重的守望)学术演讲(湖南吉首大学);参加“国际岩画学会2014年年会”,发表题为“岩画研究的几点思考:考古学的视角”学术演讲(贵州贵阳);参加“丝绸之路考古和文物保护国际会议”,发表题为“新疆的史前文化”学术演讲(西北大学)。
2)“史前时期东西方冶金术的交流”课题组:陈建立教授2014年7月带领3名研究生赴俄罗斯系统考察欧亚草原出土的早期铜器、金器和铁器情况,搜集到大量早期冶金术方面的中西交流文献和文物图像资料。2014年8~9月参加了北京大学-牛津大学丝绸之路(敦煌-西安段)联合考察,并就东西文化交流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2014年10月、2015年1月、10月,分别应韩国国立科学博物馆、公州大学之邀就“东亚古代钢铁技术及其东西文化交流”做系列学术报告。邵安定副研究员2015年1~6月获美国纽约李氏基金资助,赴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访问研究,系统研究东西方失蜡铸造工艺的发展,并对可能存在的东西交流和互动进行研究,目前已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了有关秦始皇陵出土青铜水禽的研究专着(待出版)。2015年8月,陈建立教授、梅建军教授参加牛津大学、北京大学组织的俄罗斯西伯利亚考察团,前往新西伯利亚、图瓦、米奴辛斯克、贝加尔湖和海参崴等地考察考古遗址和博物馆。2016年7月,陈建立教授参加北京大学、牛津大学联合考察团,赴河南、河北、山西与内蒙古等地考察早期冶金术的东西交流等问题。2014年以来,该课题组已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各1名。
2014年8月,陈建立参加“火烧沟遗址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火烧沟遗址出土金器的检测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报告(甘肃酒泉);2015年1月,子课题负责人梅建军教授应邀参加“欧亚考古会议“,并提交“早期青铜技术在中国的发生”论文(德国海德堡大学)。2015年6月,梅建军教授参加“古代亚洲科学和技术转移”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了题为“青铜技术在早期中国的发展及其与欧亚草原的联系”学术报告(以色列希伯来大学)。2015年7月,陈建立、陈坤龙和王璐等参加“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分别做了“先秦时期冶金术中西交流的两次浪潮”、“临潭磨沟遗址齐家文化铜器科学分析”学术报告(甘肃广河);2015年12月,陈建立教授、梅建军教授、陈坤龙副教授参加“古代金属横跨欧亚大陆的流通:解读史前后期人类交互作用的新模式”学术研讨会(英国牛津大学)。2016年5月,陈坤龙参加“第二届丝绸之路考古与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了题为“Evidence of arsenical copper smelting in Bronze Age China: Recent results of copper slag from the Laoniupo Site, Shaanxi”的报告(南京大学)。
3)“史前时期东西方农牧业的交流与影响”课题组:董广辉教授2015年4月应邀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其间为该校本科生授课,并做学术报告,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与英美两国学者进行交流。董广辉教授在今年8月召开的第33届世界地理学大会(IGU)上将组织一个分会场,并与原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全新世专业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核科学技术组织环境研究所John Dodson教授合作在《Quaternary International》编辑一期专辑(正在出版)。
靳桂云教授:2015年3月参加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中亚地区古代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董广辉教授:2015年参加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国际第四纪联合会(滨狈蚕鲍础)第19届大会,2015年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全美第80届考古学年会,2016年参加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七届东亚考古学大会,并组织专题小组讨论青藏高原的史前文化。
4)“史前时期中国西南地区与南亚次大陆的文化交流”课题组:吕红亮教授、李永宪教授 2016年参加第七届东亚考古学大会(美国波士顿);吕红亮教授2016年参加在贵州赤水召开的西南考古协作会;2014年9月在甘肃临洮召开的马家窑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2014年9月,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多学科视角下的文化研究”。并在上述大会做报告。
叁、成果宣传推介情况
自2015年1月以来,课题首席专家李水城教授先后应邀在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文物爱好者协会、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印地安纳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亚非学院等单位和机构做学术报告,介绍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及成果。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最近,国家图书馆邀请李水城教授提供有关的演讲文字稿,将收入国图的演讲文集出版。
2015年7月,本课题组多名成员参加“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其间,当地电视台对李水城教授作专访,并对本课题组在当地的工作及王辉、陈建立、陈坤龙等的学术报告作专题报道。
2016年1月,陈建立教授在《中国文物报》发文介绍了“中国早期冶金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及收获”。6月,李水城教授在《中国文物报》发文介绍“先秦时期莱州湾与韩半岛文化交流的新线索”。
近年来,本课题组就青藏高原早期农业及文化交流发表了一系列中英文学术研究论文,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吕红亮教授、董广辉教授还因此受到国际着名刊物厂肠颈别苍肠别的采访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该项目在青藏高原史前文化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
靳桂云教授在山东大学参加历史文化学院陈尚胜教授领衔的“中外文化交流”全校通选课,承担从史前到五代十国时期东西文化交流课程。重点讲授史前时代的东西文化交流,尤其是有关农牧业方面的东西交流。
四、研究中存在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研究心得、意见建议
1)由于本项研究需要了解大量有关中亚、北亚和西亚等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的资料,但目前国内研究存在的最大困难是相关资料馈乏,特别是近些年的新资料很难看到。这对本项研究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2)目前,课题组所能作的就是通过各子课题成员的不懈努力,利用各自出国访问和研习的机会在国外搜集有关资料。
3)希望能加大相关外文资料的购买和翻译工作。特别希望能加大扶持课题组成员利用现有经费前往欧美及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考察并加大资料搜集的力度。
4)加强与国外研究机构及有关学者的往来与合作。
5)“史前时期中西方农牧业的交流与影响”子课题组在甘肃张掖西城驿遗址采集动植物样品的数量远远超出了预期,样本提取和实验室分析比原定计划推迟3-5个月,这将导致有关综合研究难以按期完成。此种情况在考古研究中属于正常,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很难预知考古发掘中究竟能采集多少样品。不过,在该课题组成员的不懈努力下,有望在2016年暑期之后加快工作进度,力争将延迟的时间赶回来,如期完成计划。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史前时期中西方农牧业的交流与影响”子课题组负责人靳桂云教授希望能借此课题的研究努力在西北地区多做些细化工作。她还提出希望能够对她这部分的研究追加一定的经费(5-8万元)。
二、研究成果情况
一、代表性成果介绍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县博物馆:《清水刘坪》,文物出版社,2014年。
清水古称“上邽”。此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是早期秦人活动的主要区域。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该县白驼镇刘坪村多次出土铜器,但一直没有引起重视。90年代以来,遗址不断遭到盗掘破坏。2000年,当地对刘坪的一座古墓进行了发掘。初步统计,当地历年征集和在刘坪出土的文物达600余件,本书收录了该址所出的160余件精品文物,主要为铜器和金器,包括生产工具、兵器、车马器、装饰品和服饰等。上述遗物中有相当一批带有浓郁的欧亚草原和北方草原风格,如大量使用金器,注重人体装饰,斯基泰作风的动物纹牌饰、马具和兵器等。此外,也有部分来自中原内地和秦文化的因素,如兵器、龙纹图案和车构件等。本书的出版将对中国西北地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一批重要的资料。
吕红亮:《跨喜马拉雅的文化互动:西藏西部史前考古研究》,2015年,科学出版社。
本书聚焦于阿里为中心的西藏西部地区,时间跨度上起自旧石器时代,截止于公元七世纪。通过不同时代的个案研究和跨区域比较,论述了西喜马拉雅地区的史前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的接触互动。研究表明,自旧石器时代起,人类已拓殖喜马拉雅山地。在新石器时代,分布在克什米尔河谷的定居农业群体,一方面受到来自西亚、中亚地区的影响,同时也与青藏高原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史前文化存在联系。到了早期金属时代,跨喜马拉雅的文化互动更加频繁。自印度西北部、经阿里高原以至尼泊尔的木斯塘河谷,有诸多跨区域交流迹象,反映了喜马拉雅山地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也为西藏西部的早期政治实体—象雄国的崛起创造了基础。本书是中外学术界第一部聚焦西藏西部的考古着作,在深度解析西藏西部有限的考古材料基础上,以跨喜马拉雅的地理视野考察区域文化的脉络和互动关系,对环西喜马拉雅山地的史前文化间的整体关系做了有实证和理论意义的建构,为探究考古学文化的互动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案例,填补了中国边疆考古的一项空白,也为当下“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背景。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贵南尕马台》,科学出版社,2016
尕马台遗址位于青海省贵德县。这是目前所知在青海境内分布位置最西的一处齐家文化墓地,共有墓葬 44座,绝大部分为竖穴土坑墓。各墓排列有序,无打破关系,死者头向男女有别,以俯身葬、二次扰乱葬为主。随葬品主要为狩猎工具、细石叶、陶器及大量装饰品。生活用具主要为齐家文化典型的双大耳陶罐,特征鲜明,属齐家文化晚期。上述特征反映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特殊的葬俗,以及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在生产经济和生活方式上的灵活性适应。从出土物观察,当时的生业以畜牧业为主,也有一定的渔猎成分。尕马台墓地的发掘已近40年,这批资料从整理到出版非常不容易,也是本项目的一个重要学术成果。这批资料的出版为深入研究西北地区的史前文化、特别是齐家文化的分布、区域特征、以及黄河上游史前-青铜时代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李水城:《“过渡类型”遗存与西城驿文化》,《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编,文物出版社,2014年11月。
作者首次将以往认定的“过渡类型”命名为西城驿文化。该文化的确立对构建河西走廊及周边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有重要意义。西城驿文化源于河西地区的马厂文化,该文化兴起后进一步向西、向北发展,分布空间大大增加。有意味的是,在张掖以东地区,西城驿文化与齐家文化接触频繁,常有共存,表明正是由于二者的共存交互,孕育出了四坝文化。西城驿文化掌控了河西走廊这一重要的地理通道,不仅对自身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成就了它在早期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关键角色。西城驿文化形成后,东西文化交往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其证据就是冶金术、麦类作物、反刍食草类动物等一系列文化特质的出现。西城驿文化与齐家文化共存的现象多见于中原以外的边陲地区,内地罕见。如何诠释此类现象?是不同群体间的融合?抑或是相互间存在贸易使然?抑或其他?……此类特殊的现象为认识中原核心区以外边远地区的史前文化发展提供了另类模式,也验证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新进化论和文化生态学所倡导的“多线进化”理论的普遍性。
陈坤龙、梅建军、邵安定、刘军社、郝明科:《陕西宝鸡石鼓山新出西周铜甲的初步科学分析》,《文物》,2015年第4期。
陕西宝鸡石鼓山墓地出土的数件铜甲残片是目前我国金属护甲最早的考古证据之一。为开展铜甲的科学保护研究、了解材质特点和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利用多种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检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结合考古发现,对铜甲在西周出现于陕西宝鸡的背景、尤其是对认识当时中国与北方草原文化的联系提出一些思考。认为这批铜甲是中原制品,其形制和结构受到了早期整体式皮甲影响。其锻造成型的工艺显示了与境外青铜文化的联系。本文为研究商周时期的军事装备及早期金属锻造技术的演进提供了珍贵资料。这一研究对整体认识早期东西文化交流有重要价值。
邵安定、孙淑云、梅建军、陈坤龙、王辉:《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出土金属器的科学分析与研究》,《文物》,2015年第10期。
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甘肃礼县堡子山秦公墓所出16件铜器残片、2件金片和1件铁器残块进行了科学分析。表明铜器均为铜锡铅叁元合金制品。铜棺饰、残铜片及车饰的含锡量略低于礼器和铜泡,铜泡的铅含量高于其它器类。金片饰为金银二元合金,系热锻成型,无其他杂质,表明冶炼所用矿石为含银类型矿床。铁器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组织,含少量氧化亚铁,与春秋时期的块炼铁特征相符。从金属技术发展看,春秋时期秦人的青铜技术发展与六国一致,但金器制作技术较发达,铁器仍以块炼法为主。本文为深入揭示秦文化的兴起提供了科学分析资料,对全面认识秦人的金属制作工艺有重要价值。
陈建立:《先秦时期冶金术中西交流的两次浪潮》,《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兴业印务出版社,2016年。
本文通过公元前叁至一千纪铜、金和铁等金属技术的发展与传播的讨论,认为中国早期冶金术的发展是不断吸收、消化外来技术,逐渐形成自身鲜明特色的技术体系。中西冶金术的传播与交流明显分为两段:即以青铜冶铸术为代表的第一阶段和以生铁冶炼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均有“引进-吸收-再创造-反馈”的规律现象,从而掀起了冶金术东西交流的两次浪潮。本文整体探讨了先秦时期冶金术的东西交流,指出铜、金与铁这叁种金属冶炼技术存在相同的发展道路,即均来自西方,并在中原完成其本土化过程。这一结论对深刻认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中华文明的特色提供了依据。
黄全胜、李延祥、郑超雄、陈建立、冯桂淳:《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铁器的科学研究》,《南方文物》,2016年第1期,109-114页。
本文通过科学检测及综合研究,确定广西武鸣等地的战国铁锸和贵港市桂平大塘城的汉代铁釜为迄今检测当地最早的生铁制品,贵港大塘城的汉代铁剑和短铁剑为广西首次发现的炒钢制品块炼铁制品,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由此可见中原与南方的文化交流至迟始于战国时期。秦汉以后,双方的文化传播更为频繁。这项研究通过对广西出土早期铁器的检测分析,研究了钢铁技术在中原、南方及东南亚的传播,为阐明广西早期钢铁制作技术的面貌及对当地农耕社会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对系统认识东亚地区钢铁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此文章发表后得到国外学者关注,并表达合作研究的愿望。
陈建立、张周瑜、种建荣、雷兴山:《西周时期周原地区的镀锡技术及文化意义》,《南方文物》,2016年第1期,103-108,114页。
本文通过对宋家与姚家墓地出土镀锡青铜器的分析,了解到这批青铜器有铸造、铸后加热再冷锻的技术,及表面镀锡技术主要为热镀锡的工艺。而镀锡工艺的确定将有助于判断中国早期人工镀锡术的出现年代。通过与其他遗址的对比研究,得出陕甘宁地区最早、古滇文化区最晚的结论。这应与各地青铜文化的背景与青铜冶铸模式关系密切。本文对比了以往相关镀锡制品的数据,了解到更多镀锡术的工艺细节,对中国半月形传播带镀锡术的起源和传播、建立青铜技术的发展谱系有重要意义。
Ma, M.M., Dong, G.H., Jia, X., Wang, H., Cui, Y.F., Chen, F.H.(2015),Dietary shift after 3600 calyr BP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northwestern China: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145, 57-70.
通过对甘青地区14个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碳氮同位素的分析对比,发现该地区在1600BC左右人类食谱发生了重大转变,从C4信号(摄食粟黍为主)转为C3和C4混合信号(同时摄食粟黍和大麦小麦)。进一步分析发现,2000BC左右欧亚大陆东西交流强化,耐高寒的麦类作物传入甘青地区。这一方面促使部分种植大麦和牧羊的人群在1600BC后永久定居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甘青地区不同海拔高度的人群采用不同的生业适应环境变化。这很可能是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发生重大转变、齐家文化分化(演变为寺洼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四坝文化)的重要原因。该成果对认识欧亚大陆史前时代跨大陆的文化交流、农业传播、区域文化演变以及人类向高海拔扩散与适应等重要问题有重要价值。该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第四纪顶级科技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
Yifu Cui, Guanghui Dong, Haiming Li, Ting An, Xinyi Liu, Jian Wang, Hui Wang, Xiaoyan Ren, Xiaobin Li, Fahu Chen (2015), Early ceramic trade in Gansu and Qinghai regions, northwest China: A comparative elemental analysis on sherds of Majiayao culture, Yangshao culture and Qijia cultur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352-409X
本文为项目组成员在相距近一千公里的青海河湟谷地和陇东采集的118个仰韶晚期、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泥质陶片及自然沉积红粘土和黄土,通过荧光光谱分析(齿搁贵)对其元素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泥质陶原料主要为红粘土,仰韶文化晚期和马家窑文化早期两个地区的泥质陶元素组成与本地的红粘土基本一致,但相互之间差异明显,不存在重合。齐家文化时,两地区泥质陶的元素组成则相互重合。该研究显示,距今5500-460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和陇东很少存在陶器交换。距今4200-3500年则存在强度较高的交换行为,显示此时人群的流动明显增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是欧亚史前农业传播和东西交流的关键时段,对大陆尺度的文化演进和人群流动有重要影响。探讨陶器贸易的出现,是理解史前人群流动和扩散动力一个新的视角。
吕红亮:《西藏西部早期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15年第1期。
本文系统搜集整理了西藏西部及喜马拉雅地区发现的早期墓葬,依据出土器物和墓葬类型的深入研究,初步建立了西藏西部自公元前1千纪早期至公元4-5世纪的墓葬编年。对其中若干反映远程文化互动的因素做了对比分析,提出跨喜马拉雅贸易是该区域文化互动的前提。此文系首次对西喜马拉雅地区古代墓葬所做的研究,并提出了“西喜马拉雅文化综合体”的概念。该文发表后受到美国、印度、尼泊尔等国学者的高度关注。
二、阶段性成果清单
1)专着:
陈建立:《冶金考古滨滨滨: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文明新探》,科学出版社,2014年(75万)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水县博物馆:《清水刘坪》,文物出版社,2014年(36万)
吕红亮:《跨喜马拉雅的文化互动:西藏西部史前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33万)
吕红亮编译:《中国西南及东南亚考古译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25万字)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编著:《贵南尕马台》,科学出版社,2016年(38万)
2)论文:
2014年:
Hongliang Lu, Xiaoying Zha (2014), Rethinking the Crescent-Shaped Exchange Belt – A Short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since Tong Enzheng, Reconsidering the Crescent- Exchange Belt? Methodological, Theoretical and Material Concerns of Long-Distance Interactions in East Asia Thirty Years after Tong Enzheng, Oxfor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6500字)
吕红亮:《西藏新石器的跨喜马拉雅观察》,《考古》2014年12期(15000字)
李水城:《“过渡类型”遗存与西城驿文化》,《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编,文物出版社,2014年11月,9-21页(15000)。
吕红亮:《石器技术与生态适应:香港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研究》,《南方民族考古》第10辑,2014年,第21-44页(26000字)。
黄可佳:《从亚洲内陆边疆到中间圈---中国边疆研究视角的变化》,《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9000字)(颁厂厂颁滨)。
吕红亮:《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青藏高原的狩猎采集者》,《藏学学刊》第11辑,2014年,第1-27页(24000字)。
Jade d'Alpoim Guedes, Hongliang Lu, Yongxian Li, Robert N. Spengler, Xiaohong Wu, Mark S.Aldenderfer (2014), Moving agriculture onto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archaeobotanical evidence,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Vol.6: 3, 2014,pp 255-269.(7500字)
2015年:
李水城:《世纪回眸:四川史前考古的发展历程》,《庆贺徐光冀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5年,40-42页(15000)。
吕红亮:《西藏西部早期墓葬研究》,《考古学报》2015年1期(34000字)
Mei, J., Wang, P., Chen, K., Wang, L., Wang, Y., & Liu, Y. (2015),Archaeometallurgical studies in China: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ing issues.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56, 221-232.(7500)(SCI、SSCI、A&HCI)
陈坤龙、梅建军、邵安定、刘军社、郝明科:《陕西宝鸡石鼓山新出西周铜甲的初步科学分析》,《文物》,2015年第4期,68-75.(7800字)(颁厂厂颁滨)
韩建业:《公元前3至前1千纪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尖顶冠形符号》,《西域研究》2015年4期,第142~146页(7500字)(颁厂厂颁滨)。
邵安定、孙淑云、梅建军、陈坤龙、王辉:《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出土金属器的科学分析与研究》,《文物》,2015年第10期,86-96. (7500字)(CSSCI)
Yifu Cui, Guanghui Dong, Haiming Li, Ting An, Xinyi Liu, Jian Wang, Hui Wang, Xiaoyan Ren, Xiaobin Li, Fahu Chen (2015), Early ceramic trade in Gansu and Qinghai regions, northwest China: A comparative elemental analysis on sherds of Majiayao culture, Yangshao culture and Qijia cultur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352-409X(5600字).
韩建业:《新疆古墓沟墓地人形雕像源于中亚》,《叁代考古(六)》,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473词478页(9000字)。
李水城:《黄土的馈赠:中国西北的史前陶器及相关研究》,《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山东博物馆 编,文物出版社,2015年12月,23-29页(9500)。
Jade D’Alpoim Guedes, Lu Hongliang, Anke Hein, Amanda H. Schmidt (2015), Early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wheat and barley as staple crops on the margi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112:18, 2015, pp.5625-5630, doi: 10.1073/pnas.1423708112(12000字).
玳玉、吕红亮、李永宪、班若波、吴小红、马克·奥尔登德福:《西藏高原的早期农业:植物考古学的证据》,《南方民族考古》第11辑,2015年(8600字)。
张正为、夏格旺堆、吕红亮、索朗·秋吉尼玛:《藏北安多布塔雄曲石室墓动物遗存的鉴定分析》,《藏学学刊》第12辑,2015年(8500字)。
2016年:
Chen, K., Mei, J., Rehren, T., & Zhao, C. (2016). Indigenous production and interregional exchange: late second-millennium BC bronzes from the Hanzhong basin, China. Antiquity, 90(351), 665-678.(6000)(SSCI、A&HCI)
Honggao Liu, Yifu Cui, Xinxin Zuo, Haiming Li, Jian Wang, Dongju Zhang,Jiawu Zhang, Guanghui Dong (2016), Human settlements and plant utilization since the late prehistoric period in the Nujiang River valley,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2352-2267(4800字)
Guanghui Dong, Lele Ren, Xin Jia,Xinyi Liu, Simeng Dong, Haiming Li, Zhongxin Wang, Yongming Xiao, Fahu Chen (2016), Chronology and subsistence strategy of Nuomuhong Culture in the Tibetan Plateau,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040-6182(5000字).
陈建立:《先秦时期冶金术中西交流的两次浪潮》,《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兴业印务出版社,2016年。
李水城:《齐家文化:前“丝绸之路”的奠基者》,《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兴业印务出版社,2016年(6000)。
Xinyi Liu *, Diane L. Lister, Zhijun Zhao, Richard A. Staff, Penny Jones, Liping Zhou, Anil K. Pokharia, Cameron A. Petrie, Anubha Pathak, Hongliang Lu, Giedre Motuzaite Matuzeviciute, Jennifer Bates, Thomas K. Pilgram, Martin K. Jones (2016),The virtues of small grain size: Potential pathways to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Asian wheats,Quaternary International,http://dx.doi.org/10.1016/j.quaint.2016.02.059 (7500字)
Hongliang Lu (2016), Coloniz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ermanent settlement, and the spread of Agriculture: reflection on current debates on the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Vol.5,2016. doi:10.1016/j.ara.2016.02.010(5500字)
Houyuan Lu, Jianping Zhang, Yimin Yang, Xiaoyan Yang, Baiqing Xu, Wuzhan Yang, Tao Tong, Shubo Jin, Caiming Shen, Huiyun Rao, Xingguo Li, Hongliang Lu, Dorian Q. Fuller, Luo Wang, Can Wang, Deke Xu & Naiqin Wu (2016),Earliest tea as evidence for one branch of the Silk Road across the Tibetan Plateau, Scientific Reports 5: 18955 (2016). DOI: 10.1038/srep18955(6500字)
Yishi Yang, Guanghui Dong, Shanjia Zhang, Yifu Cui, Haiming Li, Guoke Chen, John Dodson and Fahu Chen (2016), Copper content in anthropogenic sediments as a tracer for detecting smelting activities and its impact on environment during prehistoric period in Hexi Corridor, Northwest China, The Holocene,doi:0959683616658531.
课题组供稿&苍产蝉辫;